高中历史讲评课效益提高策略

2015-04-18 00:39:45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郑平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道题题目知识点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 郑平光

讲评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历史基础知识、理解历史知识意义、提升学科基本能力的载体。通过讲评课,教师能及时解决学生在知识层面和基本能力上的问题,促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探索高中历史讲评课对提高复习备考大有裨益。

一、讲评课要做好学情考情分析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基础,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情感价值观的生成、个人成长来组织教学。

1.把脉学情,做好考情分析,精选讲评题目

试卷讲评普遍是一节课完成,多则两节课,时间短、内容多,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讲评的有效性,就必须在全面分析学情和考情的基础上,精选失分严重且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讲评。关于选择题的考情分析,主要以得分率为依据。当下,我们往往采用全年级的得分率数据分析,对全年级的失分严重题目进行讲评。各个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性,全年级的考情也不代表每个班级的考情,因此,这样的讲评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应先对每个班级的每道题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掌握每个班级学生对每道题的掌握程度。其次,针对各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讲评题目筛选。一般情况下,仅看非选择题的考情分析是难以掌握学生答题情况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每道题进行整体与具体相结合的失分缘由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确定讲评内容。

2.把握如识,做好错因分析,确定讲评策略

教师要采用新课程的评价目标,确定讲评策略,做好精选题目错因分析。所谓错因分析,基本上就是分析该题属于史实性记忆还是理解性问题,是历史分析方法性问题还是解题方法性问题。根据存在问题的难度和属性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讲评目标,采取不同的讲评策略。每道题的学生失分程度与失分缘由各有不同,教师不能笼统地以一概全来设定讲评目标,而应采取具体的讲评策略与方法。也就是说,对精选讲评题目的失分程度与失分缘由要做好细化分析,根据分析情况确定每题的讲评目标与讲评策略。以我校高一期中考试第12题为例: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第三世界力量的支持

B.美苏争霸处于僵局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全年级有35.5%的学生选择了A,有62.6%学生选择了C;我所教的班级的答题情况与全年级情况基本一致。根据题目,A与C都是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因素,但两者的区别在于A是国际因素,C是国内因素。从作答情况的分析可用看出,学生对历史概念“国际国内因素”或“内因外因”的内涵并没有理解透彻,对两者的区别也并不是很清楚。这既反映了学生对原因分析方法没有掌握好,也反映了学生存在审题不清和对限定性关键词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教师设定的讲评目标应该让学生学会区别国内、国际因素或内因、外因,掌握原因分析方法及审题方法。根据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同类与异类比较,区别四个选项的属性,从而理清国内、国际因素与内因、外因概念,巩固原因分析方法。具体教学策略如下:通过典型示范并与学生共同再现审题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审题方法与能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交往的认识与肯定。

二、讲评课要把握二大环节

1.历史如识的整合

就试卷讲评课而言,每一次的试卷检测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很好的查漏补缺。因此,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务必要把试卷中自己平时复习中容易忽视或不了解的考点列成清单,及时加以强化或巩固,以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让每一位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完美”。从教师角度来讲,教师要通过对一道题的讲解,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网,注意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的联系,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切忌就题论题,使学生能更加系统、有条理地消化已学知识。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导致学生选择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学生学习仅停留在记忆层次,虽然记住了基础知识,但却不会在实际测试中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在后续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2)学生总是一味地做题,反而忽视了教材这个“本”。教师在后续的复习中要通过示例把教材知识和典型试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将教材基础知识落实到位。不管是高三复习的哪个阶段,“本”都是绝对不能丢的,越到最后关键时刻,越要回归“本”。

【例】《秦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貲(罚)一甲”。从中可以获悉秦朝( )

①已有管理市场交易的法律②所有商品须明码标价③市场交易受到一定监督④政府对经济生活全面控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此题考查秦朝“市”的情况,虽然题目只涉及秦朝,但在试卷讲评中,教师可结合其他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以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化。如对中国古代社会各朝代“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知识总结,以学生强化对古代商业经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2.学科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科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毫无疑问,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高效的课堂是分不开的,就高三历史课堂来讲,试卷讲评尤为重要。

【例】材料三 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但作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却是在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1902年清政府在……“库储一空如洗”的财政困境中,开始注目于“商政”,讲求商务,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劻等人的奏请,于翌年7月在中央设立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商部之设,由政府出面倡导实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变化。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设立商部的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部设立带来的影响。讲评这道题时,我从如何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角度提醒学生关注三点:一是抓住时间这个关键信息;二是看清楚题目的主旨;三是下手写时不要急于结合所学知识,而是要先概括材料信息,再联系“本”中相关的知识去提炼答案。此题提供的时间信息是1902和1903年,主旨是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设立商部,振兴商务。这样,在答“商部设立带来的影响”时,就不难得出“商部的设立可以推动奖励实业政策的实行”这一要点;结合“本”中的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也就不难得出商部的设立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商业的歧视观念,为当时商人的创业提供了一种机会,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要点。当然,答案要点的得出,与学生结合“本”中叙述的内容有关,如“从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中提到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等。

三、讲评课要跟踪巩固练习

在讲评课中,学生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必须通过课后大量的练习达到技能“自动化”的效果,当学生能运用习得的技能“自动化”时,学生也就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所以,讲评后要用学习小组组内讲评和教师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集中练习,巩固其习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具体做法是:对还没有讲评的题目,课后由科代表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讲评;小组长将任务分配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组内讲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科代表负责解决;科代表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会利用值班时间进行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用了学生互助学习的资源,还能弥补讲评课时间不足、讲评题量有限的问题。

猜你喜欢
道题题目知识点
误会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这道题谁会做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