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 陈智婷
跨学科研究已成当代研究的热点。各研究领域纷纷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跨学科。教育界也不例外。顺应跨学科研究的热潮,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开始探索跨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国内的一些高校,通过对国外知名大学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案例的反思,提出了将跨学科教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尝试。在美国,跨学科教学已经进行了多年实践。如P.Robison①、M.Krueger&F.Ryan②就曾深入地探究过跨学科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虽然我国高校为此不断积极开发跨学科课程等跨学科项目,但目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表明中国的跨学科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完善的、系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建立。事实上,跨学科教育不仅限于高等教育,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初中是基础教育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的价值不容小觑。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纽约,由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家Woodworth正式开始使用,最初大致意义等同于“合作研究”,学术界称之为“交叉学科”。目前,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跨学科”是指对不同学科之间关联问题的研究。跨学科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运用便产生了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新形势下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1989年,美国加州大学Shoemaker教授将跨学科教学定义为以某一学科的教学为中心,在其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联系到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交叉渗透教学,编织有意义的综合的知识和能力网络。③换言之,跨学科教学就是一种“多信息”的开放式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把课程内容和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对英语教学而言,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则应立足于所教授的英语学科内容,根据学科间固有的交互性,建构覆盖面广的教学网络系统。
跨学科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本质属性,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有着横向的必然联系。在国外,跨学科英语教学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而国内的跨学科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国内著名学者胡文仲指出现代外语教学要致力于培养通用型或是通识型人才,必须调整纯语言的教学模式。④刘天伦认为外语和其他知识、技能的整合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缺憾。⑤英语课标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了学科综合的重要性。跨学科英语教学尝试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语言运用能力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⑥聪慧的教师则会依据该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课堂设计,见缝插针,有的放矢,做到恰到好处地渗透。
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有其特定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跨学科素材,试图注入跨学科思维方法的传授。
本文以Section C板块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笔者跨学科教学的反思,即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作为Section A和Section B后续的拓展,Section C的阅读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积极的环境。教师跨学科教学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在于挖掘阅读文本背后的它科知识。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话题2第三部分Mozart——the Wonder Boy是有关音乐家莫扎特童年的故事。在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阅读教学三部曲的框架下,笔者因时顺势导入了地理学科知识,用英语对维也纳和莱茵河进行嵌入式介绍,虽然文章末尾提及音乐之都维也纳,但正因主人公莫扎特生于奥地利,所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及其金色大厅(the Golden Hall),甚至国际明河莱茵河(Rhine)等相关信息都成了本课跨学科教学的来源。英语学科和地理学科的渗透教学使笔者收获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与教师交流后,笔者察觉到该阅读教学不止可以借助地理学科,还可以融入音乐专业知识。正因篇中多处提到钢琴(piano),且表述了弹奏音符(play every note)和按压琴键(press the keys)的动作,所以针对性地呈现一些钢琴构造(如踏板pedal),钢琴演奏技巧(如指法finger method),甚至钢琴乐理等基础知识,以增进学生对钢琴知识的了解。关联性越大,跨学科英语教学效果越好。
分享与阅读短文有关的题材多样的课外内容是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文多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创作。背景知识的介绍让阅读教学厚实起来。某种程度上,背景资料都会延伸至人文或历史学科。教师在呈现背景知识时应尽量选取不同题材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八上U3T2SC教学为例,为印证孩时莫扎特赋有惊人的音乐才华这一文章主旨,莫扎特的音乐伟绩(achievements)、莫扎特效应(Mozart’s effects)等信息在读前传递给学生颇有价值。显然,这些多题材的背景知识都源于人文社会学科。教师打破学科界限,调动一切有利的他科因素嵌入于当下学科教学内,学生将更愿意走进莫扎特的人生,聆听他的故事。
本着题材多样性原则处理背景材料,将多学科知识背景化,把英语阅读教学置于音乐、地理等人文学科背景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打破本学科知识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⑦
主动学习是实现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而要做到自主学习则需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符合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其宗旨在以问题为中心,合理分配并整体把握目标任务,形成多边互动的局面。⑧
根据“合作本身就是学习内容,合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一信念,笔者尝试了“主题式”跨学科阅读教学。设计U3T2SC教学时,笔者有意添加了课前的导读活动,即分发给各组关于莫扎特不同主题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提炼本组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在课上做简要汇报。组内成员合作筛选阅读信息,小组分块汇报,全班一起整和信息,经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另外,笔者在post-reading环节安排了模拟采访的任务。各自小组里,学生扮演记者采访同伴“Who’s your favorite musician?And Why?”,然后对此现场报道。学生自主探究,协同解决问题,彰显了团队力量。为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成为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一员积极参与课堂,势在必行。
合作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教师应把合作当作一种重要技能教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为未来社会急需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成员。
开放的教学造就开放的思维。开放性思维训练是实施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的宗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批判性地看待事物的正反面,进而全面深入地认知并把握该事物。北大教授汪丁丁曾论说批判性思考力既是一种批判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这样的思考方式能让心灵重估一切价值和观念。⑨
进行U3T2SC阅读教学时,笔者结合教材内容,比较了中西方典型乐器的音色和代表意义。此活动重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目的是让他们体验跨文化的过程且对中西方古典乐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跨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通过跨文化、跨学科、多角度地对待某事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调动。读后,笔者还设计了若干个开放性问题,如从莫扎特童年故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等。这类问题允许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更易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力。
教学开放性原则指导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上形成的思维品质将会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积极影响。
教学的开放决定了评价的多元。多元的评价对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对学生的各异表现,教师不能给予相同的答复。正确的做法是倾听学生推理判断的依据,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然后做出具体的回应。
如U3T2SC阅读后,学生对文章的线索和脉络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教师点评视角的多样颠覆了学生对记叙文体的单一认识。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正需要敢于质疑标准、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学习源于生活,而生活的多数话题不可避免的是跨“学科”的,需要综合性的剖析。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与解决都带有一定的跨学科性。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更应注重事物本身的联系,加强学科合作,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批判性地看待事物。学生的思维方式是逐渐、长期地而非瞬间、短暂地成型,且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着他们学习过程的始末,所以于他们接受教育之初,教师在传授根基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以跨学科的姿态为其树立典范,成就其将来更好地跨学科思考与处事。
①Robison.P.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 [M].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②Krueger,M.&F.Ryan.Resituating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curriculum [A].In Krueger,M.and F.Ryan (eds.).Language and Content∶Discipline and Content Based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udy[M].Lexington,MA∶D.C.Health,1993.
③Shoemaker B J.Integrated education∶a curriculum for the 21st century[J].Oregon School Council Bulletin,1989,33(2),1-46.
④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
⑤刘天伦:《从简单的统一到繁多的统——有关外语教法“名”与“实”的思辨》,《外语界》,1999年第 2期。
⑥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⑦赵静:《国外三种学科整合策略及其对我国课改的启示》,《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⑧刘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⑨汪丁丁:《评判性思考力》,《IT经理世界》,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