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鹉萍
(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安 355000)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性题材历来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网络报刊中不乏对这类题材的教材解读及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较难运用于教学实际,教师的研究更多地在指导“教”,对学生的“学”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学生对历史的无知和无动于衷才是本组教材教学中的最大难点。时值整个社会都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学校教育的基本点转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自然还是在课堂,因此,《品德与社会》这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的课程成为德育在课堂上最堂而皇之的呈现。历史性题材,尤其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因其饱含着屈辱和抗争,是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学内容。而爱国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上的必备素养。因此,探讨这一话题又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也极力倡导小学生应“从历史认识中国”,“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更要珍惜和保护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同时,我们要始终把我们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我们才对得起祖先,对得起‘中国’这两个字。”这便是爱国的具体诠释。引导学生从历史认识中国,是《品德与社会》这门综合性课程不可推卸的责任。
让我们先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性题材做一番梳理。自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个课题《各族儿女手拉手》始,“历史”才算是较为正式的出场,而五年级下和六年级上两册教材中历史的味道便越发浓厚。五年级下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整整两个单元指向中国古代文化史;而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和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显然重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至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个课题《战争风云的苦难》则直击世界历史。从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不难看出,历史的“脉络”相当分明: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激起的是民族自豪感;近现代涌现的大量英雄人物,那是爱国的楷模;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则意在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培养建设强大祖国的责任感……我们的教学若能引导学生寻着这一历史脉络扎实推进,“从历史认识中国”将成为一种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题材与中学《中国历史》教材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古代文化史在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起》一课中有所呼应;近现代史则在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单元中逐一呈现。所以说,《品德与社会》教材对历史的概括是粗线条式的,旨在通过“面”了解激发爱国情感,“情”是第一要义;而中学历史学习是系统的,重在“点”的深入,知识为重。此番联系与分析,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小学阶段历史题材的教学方向。同时,再回头审视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必须突出其德育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摆在第一位目标。因此,关于历史的学习只是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体验、实践等活动,生发出情感的共鸣。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需要整合校内校外各种资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从教材中,我们看到无非是一朵“概念之花”,要让这朵花生根长叶,开出花朵,需得扎根于课堂,提前播种,给足养料,晒足阳光,促其生根长叶,进而催生情感之花。
1.日常铺垫
可以想象,小学生的生活除了学校里少先队偶尔的历史回顾,语文课程中为数不多的历史片段,以及影视剧中夸张冗长的历史影像,便很难再有其他途径接触历史。而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显然不能只依赖于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而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不断地渗透。学生已有的认知既已贫乏,与其坐等少先队德育处及语文教师为我们铺路,不如主动出击,寻求改变。改变可以从课堂上的一个小小活动开始:它可以源于一次阅读的分享,如《英雄故事汇》;它可以开始于电影片段的欣赏《南京,南京》;也可以是一次活动“九一八鸣笛原因探讨”;更可以是一段时事“习主席出席公祭日”发布……历史总是与现实遥相呼应,每一个现在都是从历史走来。因此,现今发生的诸多时事新闻有时成为历史的注解,有时成为历史的延续。讲一讲习总书记的“中国梦”忆一忆旧中国;聊一聊“钓鱼岛事件”,触碰敏感的中日话题;谈一谈姚明李娜等体育明星,回顾“东亚病夫”的不堪过往……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可以不必博古通今,但却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具备捕捉资源的意识与能力,扎实利用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或演讲,或聊,或议。当历史经常以不同的姿态进入学生的生活,一颗有关历史的种子就这样悄悄播进孩子的心中。
2.先学后教
新课程倡导我们应将学生做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尤其是五、六年级孩子已具备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的碰撞往往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新课程倡导学本课堂,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教什么,议什么应视学生学情来定。而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兴趣,教给方法。
(1)牵手“语文”,引导阅读。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是无需质疑的。《品德与社会》牵手语文,大体上也只有历史性题材才有可行性。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必读之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学生读完此书,再学五下《追根寻源》无疑是一种推进;五下语文学《七律 长征》,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借语文之手布置拓展“阅读长征主题故事”,外加六上语文《钱学森》《詹天佑》等课文的学习,对《不屈的中国人》一单元的学习更是极好的铺垫。借语文之力,引导学生多阅读历史,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使用资料包,由扶到放。由于生活中历史性知识的缺失,加上学生提取信息能力不足,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必不可少。但问题是,学生搜集的资料要么雷同,要么不切重点;交流时又多半缺少内化的表达,习惯于照着资料结结巴巴地读,不仅费时,效果也不尽人意。以《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一课,为感悟各族儿女“共危难”,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各族英雄的故事。但在活动中发现,交流环节因资料太散导致开放度太大收不回来。与其操作不当导致无效,不如直接给学生提供资料包,先扶后放更具实效。还是《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一课,教师将自己搜集的英雄故事分成汉族将领、少数民族将领、汉族百姓、少数民族百姓,汉族少年英雄,少数民族少年英雄六类以资料包形式于课前发到学生手上,将学生分六组先行学习,指导学生在众多材料中提取信息,辅以“汇报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信息,谈出感受。课中,各小组的汇报层层铺开,学生体会到各族儿女,无论是什么样的民族,什么样的地位,在民族危亡之时是他们齐心协力拯救了国家,至此,教学重点才得以突破。笔者认为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妨多腾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和表达感受,这也是《品德与社会》的能力目标之一。对于一节公开课而言,有预演嫌疑,但谁又能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没有收获的?而且,资料包使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由扶到放,为迈入更高年级的学习打好能力基础。
(3)微课引领,直观呈现。当下,微课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中小学大力推广,借着这阵东风,我们也大胆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尝试。首先,小学阶段只有五、六年级学生基本具备微课学习的条件;其次,如今网络中有关历史的文本、图像资源为微课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最后,制作一个微课可供一个年段多个班级使用,相对比较省时。微课的直观性和知识点的集中能帮助学生直面历史。而且,由于微课是提前通过网络发给孩子们反复观看,部分家长在监督的同时也参与讨论,对孩子的学习又是一种促进。
3.建构模式
同为历史性题材,教学中若能寻到一种相对固定的课堂模式,教学将会轻松许多。目前,福安市进修学校研究的正是这样一个课题,各子课题组都很努力地在实践,其中,以实小南湖校长区的“互动式”及龙江校区的“探究式”成果较为明显。
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导课激情,引发互动;唤醒已知,交流互动;多向互动,提升经验;回归生活,总结延伸”。以《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一课为例,在学生学习《南京大屠杀》微课,并指导搜集中日战争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四个活动:活动一,以南京雨花石激趣,了解雨花石背后的故事;活动二,盘点中国近代在日本屠刀下的屈辱史,学生分小组分点讲解;活动三,探讨挨打的原因,评析当代钓鱼岛事件;活动四,小学生如何理性爱国。互动模式强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与环境、与教材等的互动,构建出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
探究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分享等学习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以感知——质疑——探究——激情为主线组织教学。如,《被掠走的中国国宝》一课,课题组设计如下活动:活动一,激趣引路,惊叹辉煌;活动二,历史再现,感受屈辱;活动三,合作学习,探究原因;活动四,再谈今天,引发新疑。
两相对照,我们发现,无论是互动还是探究,都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一点一点揭开那段屈辱的历史,不仅记住了历史事实,也获得了打量历史的视角,爱国热情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与升华。当然,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它也有可变通之处,互动中有探究味,探究中有体验味。有模式为框架,历史课堂变得血肉丰满起来,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表达。
为保护学生在课堂内被激发的情感火花在课外得以延续,我们还努力取得少先队的配合,结合少先队的日常活动,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化为具体的行动。尽量做到:
1.校园文化展现历史风貌。在校园中可以开辟一条“历史长廊”,将中国历史的精华部分介绍给孩子,让“历史”每天照进孩子的生活之中。
2.德育活动突显历史主题。“讲英雄故事”“看爱国电影”“读伟人传记”“唱爱国歌曲”等,将爱国英雄人物形象深深植根于心灵深处。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纪念馆也是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的最佳方式。
3.校园常规强调小事做起。爱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看到五星红旗和国徽、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要知道那就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尊重国旗,尊重并爱护胸前的红领巾。
以上所谈是对《品德与社会》学科历史性题材教学的一种尝试。课内课外,让学生的情感之花与行动之花互相映照,这便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毛争艳.提升小学思品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