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链接

2015-04-18 00:39:45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巫雪琼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漳州乡土作文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巫雪琼

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畏“文”心理,谈“文”色变,写作时常常搜肠刮肚,胡编乱造,应付了事,毫无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只能将写作的技巧、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掌握了纯粹的技巧后,写出的作文基本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写作本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但学生缺失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现实的见解,只有单纯的写作技巧和毫无感情的华丽词藻,怎能有所创造?又怎能打动人心?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造的源头活水,能为文学艺术创造提供取之不竭的能量,故而当今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改革都强调要回归生活,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让乡土之源浇灌写作之花。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因此,“乡土文化”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端流行,并经过长期积淀发酵而形成的,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历史地理、古建遗存、民俗风情、传说故事、传统技艺、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进取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漳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在这座美丽的古城里,乡土文化资源不仅俯拾皆是,而且充满魅力,多姿多彩。教师应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关心我们成长生活的这块土地,感受、领悟、并逐步了解各种民俗文化、历史知识和本土文学文化。让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形成链接,这不仅能解决学生当前的写作难题,也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丰厚的精神、文化底蘊。

一、走出课堂,亲身感知漳州乡土文化厚实的积淀

1.走近绿色山水,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被称作“闽南金三角”之一的漳州,是一个四季如春、依山傍海的滨海城市,有着“花果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气候宜人,山川秀美,是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海岸地区。这里的青山绿水众多:有被称为世界奇观、中国唯一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风景的漳浦火山岛;有汇集了亚热带各种珍稀植物和生态自然景观的国家4A级旅游区——东南花都花博园;有”天下第一奇石”美称的东山风动石;有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福建第二碑林”的风景文化名山——云洞岩;有中国最美乡村——长泰古山重村;被称为“福建第一漂”的长泰漂流景区。

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家乡的自然山水中,欣赏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之神奇,不仅为写作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感情。

2.踏寻人文古迹,感受历史渊源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从武则天任命县制以来,就有数不清的历史古迹,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观赏。如开漳圣王陈元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明清牌坊和漳州文庙,芝山脚下的红楼纪念馆,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漳州南靖土楼等。威镇阁、东桥庭、西桥庭、龙文塔等古迹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遍布于漳州古城老街的成千上百座文庙,都在默默述说着历史的变迁与辉煌。

发展中的漳州人文荟萃。史册上记录下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史学家、数学家的名字,如陈政、陈元光,丁儒、黄道周、高登、张燮、陈淳、林偕春、唐朝彝、庄亨阳等。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林语堂及杨骚、许地山。还有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陈忠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冲,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等。

3.品味地方风情,感受民俗民风

漳州是孕育民间艺术的摇篮,众多的民间艺术在闽南这块宝地上大放光彩:被称为市花的水仙花的雕刻艺术;饮誉海内外的布袋木偶戏及木偶雕刻艺术,被誉为“海峡两岸戏曲姐妹花”的芗剧;流传百年的民间剪纸艺术等。在漳州,传统节日也极富地方特色。如吃“元宵圆”赏花灯的元宵节,吃春饼做清明果的清明节,吃卤面尝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吃“半年圆”的六月半年节,家家户户都要“围炉”过年的除夕等等。

4.品读乡土文学艺术,感受其艺术魅力

在经历了实地采风后,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推荐本土作家的作品,就可解决学生写作中的两个问题:其一,灵感的枯竭。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发现熟悉的事物在作家的笔下焕发出了异样的美感。其二,内容的呆板。在写作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内心有感受但无从表达。展示名家名作,可让学生学习与借鉴。

我们收集了一系列名家名篇,向学生推荐了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家笔下的漳州》这本书,让学生在亲身感知的基础上了解文学笔法下的漳州;向学生播放了大型电视纪录片《历史漳州》《走遍中国·漳州》,电视散文《漳台血缘》《闽南风》,充分感受文学的魅力,使学生发现他们所熟悉的风景、民情,在作家笔下焕发出的艺术美。

二、回归课堂

1.展示分小组搜集资料的劳动成果,撰写感悟随笔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加强交流并分工协作,在完成各自的任务中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其合作探究能力,也使每个小组成员的视野更开阔。学生按自愿原则分为了四组,并指定了每个小组的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组员确定主题,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明确每个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分工协作,实践探究。成员们取其所长,采用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如到图书馆查阅书籍、实地考查询问当地居民、咨询专业人士、上网搜索等,然后再将收集到的资料汇总整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乡土文化资源库。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也收获颇多,撰写了不少随笔感悟。

如“走过山水组”的林晨诗在游览了美丽的云水谣后,她写下了《云水谣畅想》这样动人的文字:

苍穹,是碧水漂洗后的透澈;碧水,是苍穹浸染过的清明。撷取墨竹苍松之色,勾勒水上青石之形;融合藤黄花青之意,吟诵云水歌谣之灵。

屏息,聆听风声。叶片之间敲打出凛凛之声,似竖琴的颤栗。水游过石隙,如长笛发出的悠扬。管风琴与提琴沉吟齐鸣,奏出云水谣悠久的历史。

眷念着水流洗涤后,清风干燥后,平和的心。凝望云水谣的水,眼里看到的却是故乡——美丽漳州的光影片段。

如“地方风情组”的林润藤在《漳地古风》留下了这样感慨:

穿过雨后潮湿的弄堂,在布满青苔的小巷穿梭,或许这是别有一番趣味的,抬头望那各色参差的板砖土和瓦片,似乎朦胧中看到了西欧教堂的华丽与肃穆。那清淡的古木香混杂土不远处飘来的文庙的香火,儒家的经典与基督文明变融合了。那依稀存在的雕梁画栋淡淡地映出了那几百年前的闹事繁华和富贵人家的景象,纵使如今已剩一片古木香的老屋,那过去的美好也是挥之不去的吧。

2.课堂讲授写作方法,突出两个教学重点

(1)素材的正确使用。在我省的高考作文限定文体后,学生学会写规范的议论文成为了作文课堂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素材的陈旧。在建立了乡土文化资源库的基础上,我们的作文课堂还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乡土文化素材,创作属于自己的“独家素材”。

如横跨中西文化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曾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作为本土作家的代表,学生在参观了林语堂纪念馆后,对其充满了崇拜敬仰的感情。教师应适时地组织学生走近林语堂,全方位地搜集人物的资料,并从了解人物事迹 、背诵人物名言 、品读人物品质、整合人物素材四个方面着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独家素材。如林语堂在东吴大学任教时曾请学生吃长生果的故事,学生巧妙地运用在“为师之道”这个话题下的作文之中,贴切而新颖,成为了考场作文的素材亮点。

(2)从熟悉的景与物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充实作文的内容。

从乡土文化资源中寻找一个突破口——在传统文化倍受冲击的今天去探寻漳州本土文化的精髓。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有关传统文化的探讨话题越来越多,而学生在面对如此大的话题时,经常在内容上过于空洞苍白无力,因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探究漳州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了解它们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如在海外享有盛名的布袋木偶戏,神奇美幻的民间剪纸艺术,被称为“海峡两岸戏曲姐妹花”的芗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有着光辉历史的民俗文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了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基于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学生会去查找有关资料,思考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并整理出解决的方案。而在不断的探寻思考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会不断的增强。那么在考场作文中再碰到有关传统文化的探讨话题时,学生早已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猜你喜欢
漳州乡土作文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乡土中国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