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徐晓如
论述类文本教学中,淡化体式特征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教师就题讲题,学生就题做题,缺少对文本的深层研读,以致无法真正掌握文体特征,最终导致答案组织的残缺混乱、宽泛笼统甚至答非所问。究其原因,除了急功近利的心理之外,淡化语法和逻辑的思想也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抓住句群关系,分析小句群和大句群的语意和结构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梳理与整合,往往能切中肯綮,有效把握论述类文本的文脉逻辑,进而有效进行文本解读。
小句群常常运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串起相关内容的表述,如关联词、顺序词、总结词等。因此,阅读时只要以这些标志性词语为抓手,分析复句关系,辨明语意倾向,就能较为顺利地进行信息的提炼与整合。
常用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有:“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等。阅读时,需把并列分说的几个方面筛选出来,并就关键内容进行合并归纳。
以《公共文明建设需要新思维》①一文第四段为例,①②句和③④句构成并列关系,围绕着如何转变思维方式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来谈。①②句为第一方面,是过去和现在认识方面的对比、并列关系,指出要由传统的、平面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的、立体的、过程性的思维方式;③④句为第二方面,是“路径选择”方面,其中第④句内部又是一重并列,第二重还包含很重要的条件关系。由此可见,几重关系中的关键词语都不可遗漏,尤其是第③句中的“也”表明对此话题的阐述还有补充进来的另一重要内容。阅读时只有仔细筛选,才能完整归纳出第二方面,即要由“单兵”突进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结构性的各要素同步互动的思维方式,方可促进公共文明建设的突破。最后,抓住整个句群的并列关系,就能从新的思维方式和路径选择两个角度来整合有效信息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并列关系都需要关联词。有时并列关系可以是内容直接呈现或者充分利用标点(分号居多)进行衔接,这种情况同样也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注意辨别并有序组合相关内容。以《知识与文化的分离与融通》②一文第二段为例:
①一般来说,知识是以物为本的求真,以物为本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而文化却是以人为本的求善求美,以人为本的文化具有主观性、经验性、历史性、社会性。②知识以物为本,物以类同,这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具有通用性;文化以人为本,人以群分,这决定了文化有异同,具有民族性。
句群分析:①②句就知识与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②句在①句的基础上又做了补充,所以组合两句的有效信息才能形成对“知识”内涵特色的全面理解,即“以物为本,求真且无国界,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和通用性”。相应的,对“文化”内涵特色的解读就是:“以人为本,求善求美且有异同,具有主观性、经验性、历史性、社会性和民族性。”如此表述方可准确完整,也是论述类文本对概括能力严密性方面提出的要求。
可见,遇到并列关系的句群时,如能紧扣中心话题,学会从标志性词语和关键标点入手,准确判断句群内部的组合成分,进一步提炼关键词,并按文本呈现的先后顺序依次表述,就能保证文字信息的简洁有序了。
常用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仅……还(也)”“尚且……何况”等,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尽管……但(可是)”等,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有“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等。阅读时要学会分清关联词前后句子的主次关系,把重点放在对后者文意的把握上。
以《用“中国时刻”赢得“中国时间”》③一文第三段为例,①句承上启下,以递进关系提出“中国时刻更是一种责任”的观点,②③摆出“有人”的质疑后,举车辆限行的例子,说明发展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④再次以递进关系得出结论,强调通过立足国内,融入世界的政策来解决问题的观点。综合考虑两处递进关系所指的内容,就能明白所谓的“中国时刻”在荣耀感的背后,更是一种与时俱进、融入世界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它已作为一种挑战性问题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每个中国人的面前,这也是作者创作此文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所在。
同理,转折关系和选择关系也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即次句在前,主句在后。阅读时就能消除次句信息的干扰,敏锐捕捉这类句群关系内部所蕴含的内容、情感的倾向性,相应的文字表述自然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常用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等;常用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有“如果、倘若、假如、若……”与“那么、就、也、便”配合使用,还有“即使(哪怕、纵然、要是、就算)……也……”等;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有“因此”“因而”“于是”“以致”“之所以”“是因为”“因为”等。
遇到这三类复句关系的句群时,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内在关联。如:因果关系要分清原因与结果的表述顺序,是先果后因,还是先因后果;条件关系需理清是充要条件还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假设关系要注意在假想的何种情况下,事态会如何发展。
以《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④一文第三段为例,全段为总分总关系,①句总说文化形式主义的危害,②③④分说其产生的原因,⑤句以假设关系再次强调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的危害。其中,②③形成解说关系,为表层原因;第③句又是一个因果复句,突出强调“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一“拜金主义”思想;④为深层原因,与②③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它本身又是一个因果关系,先果后因,以逐层递进的方式剖析原因,作者对问题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入。可见,这个段落的重点是以因果关系揪出文化形式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以便接下来对症下药,提出根治文化形式主义的有力措施。同时,以辅之以假设关系剖析一系列后果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让人触目惊心。阅读时如能理清这些复杂的句群关系,分清问题的主次,那么作者的论述重点及写作意图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这三类句群关系因为结果句的出现都必须有相应的前提(限制或束缚),前后句缺一不可,又按照条件、因果、假设的事理逻辑形成坚不可摧的捆绑关系,为此,阅读时两头都要兼顾,才不至于出现以偏概全、因果互换、未然与已然混淆的思维误区。这正彰显了论述类文本严谨科学之本色,也是对阅读思维能力和品质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大句群是语义相互关联的几个自然段,甚至是整篇文章。阅读时如能抓住起始句、结束句结论句、过渡句、观点句、主旨句等,注意区分材料与观点,并理清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就能从宏观上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概括时就不会出现角度不一致、层次混乱、内容涵盖不全或不准确的现象了。
例如,解读《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⑤一文时,可先抓住每段的关键句,再关联相关段落形成大句群,确定论述的话题内容,最后再串起几个大句群,判断话题内容的转移或深入,这样就能清晰地把握全文的行文思路了。全文句群关系分析如下:
第①段开门见山,提出“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的总观点;第②段提出“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第③段进行解说“一句话——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第④段指出“文化先觉首先来自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第⑤段进一步提出“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这种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第⑥段紧承④⑤段,先强调一句“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又并列提出“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一观点;第⑦段以“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所不同”的观点切入二者的比较分析后,重申文化先觉“却是知识界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与第⑧段的观点“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相承接。
本文中,第①段与第②③段构成一个大句群,为引论部分,提出“文化先觉”这个概念,并将它与知识分子的责任扯上了关系;第④⑤段与第⑥段又构成一个大句群,为本论部分,重点阐述了知识分子所具备的特质,这就意味着知识分子有能力担起文化先觉的重任;第⑦⑧段构成一个大句群,为结论部分,重申观点,并将文化先觉提升到“知识分子的职责和使命”这一高度来认识,可见作者亟待为当代知识分子夯实文化河床并为此保驾护航之诚挚情怀。
由此可见,对文脉的把握还需在小句群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关联句群之间的内在层次,或合并归纳,整合语意,或拆分主要观点与支撑材料,或辨明总说与分说,或界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等,唯有全方位的梳理与思考,才能紧跟作者的思路,与文本中的论题产生共鸣,进而真正感受论述类文本的社会价值。
论述类文本是说理文本,行文讲究脉络分明、条理清晰、逻辑合理。抓住了大、小句群关系,也就找到了论述类文本解读的钥匙。教师在教学时,可从论述类文体的特点入手,真正落实句群语法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准文本的“穴位”。
①孙抱弘:《公共文明建设需要新思维》,《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2日。
②张吉刚:《知识与文化的分离与融通》,《人民日报》,2015年1月19日。
③尔令奇:《用“中国时刻”赢得“中国时间”》,《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2日。
④吴义勤:《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7日。
⑤冯骥才:《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人民日报》,2013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