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 温 遒
语文教育资深研究者余应源先生一直强调语文课程专业化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混乱低效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语文远没有实现专业化,核心问题是没有真正构建起汉语文课程的‘双基’、自身的内容体系,没有真正独立成学科、课程。”为此他呼吁要“构建专业化语文课程”。①
余先生的观点和新批评派主张“对文学作品解读施以某种理论上的控制”②的观点不谋而合,余先生指出的“语文课堂教学混乱低效”现象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尤为突出。重新认识“英美新批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导向作用,而对于中学语文文本解读而言,新批评派提出的反讽理论是其精髓所在。
基于此,笔者尝试理清反讽的概念和类别,阐明反讽理论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的意义。
新批评理论家如布鲁克斯、退特和瑞恰慈等对反讽作了许多阐释,可谓“前人之述备矣”。综合来说,反讽的主要特点就是言此意彼,在特定的语境下,文本的实际内涵与表面陈述产生反差,产生对立冲突,而作品的意蕴就存在于这种矛盾和反差之中。参考赵毅衡先生的分类,可把反讽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情景反讽是意图和结果之间出现反差,而且这个反差恰恰是意图的反面。”③古语云“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即是此类情形。
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的颔联为“江间波浪兼天涌”,文本本为“壮语”,展现了壮阔雄奇的意境。但诗人并非想借此抒发豪壮情怀,相反,他想表达的是悲凉沉郁这种反向的情绪。这种文本似乎背离了诗人对情感的表达。这种现象在古人对杜诗的评论之中也时可见到。通过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壮阔雄奇的境界和悲凉沉郁的情感恰恰实现了一种平衡和默契。因为杜甫的悲凉沉郁,不是局限于怀才不遇,也不是写小儿女的悲欢离合,更不是只为自己的稻粱之谋。他的悲凉,是以国家社会人民的悲剧命运为底色,用自身的人生遭际作为点染,两者紧密相连,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关切又高于自身的得失。他的深思有历史的深度,他的悲悯有泽被苍生的广度。“心事浩茫连广宇”,这就使他胸中吞吐日月,因而笔下自然雄浑开阔、气象万千。
这首诗的尾联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风起,家家户户赶制寒衣,这个场面本身是温馨的,包含温情的,但由“万里悲秋常作客”可知,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与这种温情相对立的寒冷和心灵上的孤独和落寞,由此形成了情景型反讽。
这和“反语”修辞格的内涵基本一致,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杜诗《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按教材的理解,“省”作“曾经”理解(也有“省识”作“略识”),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汉元帝曾从画图领略过王昭君的如花美貌”,但事实与此却是完全相反,明明未识,说成“曾识”,这就是反语式的反讽。在反语之中包含着对汉元帝自以为是的莫大讽刺,传达着昭君对君王的怨恨与讥讽,与下句“环佩空归夜月魂”中对昭君的同情形成了一种合乎逻辑的平衡,也与“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怨恨”形成呼应。
语言的反讽只是局部的,而结构的反讽则是一种持续的整体的反讽,是在结构上架构出两种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因素,往往贯穿了文本的始终。杜甫的一首绝句是这样写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从作品结构上看,就是悖论型反讽结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愉悦之景,即使身在异乡也可有游赏之乐。但第三句笔锋一转,“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在如画的风景中生发的不是“眷恋”,而是“离去”。这就异乎寻常了,悖论的色彩十分明显。而这首诗精彩的地方,恰恰就在这种“异乎寻常”之中。所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诗人浓烈的相思就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结构之中,耐人寻味。
“当反讽的范围扩大到最宏观的规模,我们可以看到主题级的反讽:在一部作品中,有时能发现它表达的主题思想意义是相反相成的二层意义。”④也就是说,主题反讽是将反讽的两极拉得更远、更大,不仅字面意思、文体风格与语境发生了偏差,更与整个语境所体现出的主题思想发生背离,此时就产生了主题反讽。如辛弃疾年逾五十而贬至上饶时所作的《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通过“娶妇”“归女”“笑语”“花香”等积极意象,使得整首词通篇呈现出辛弃疾谪居上饶时闲适、快乐的农家生活,而其实际表达的却是辛弃疾被迫罢官、有志难酬的悲凉心态,因而主题反讽便产生于这种扩大的两极当中。
或许这样的阐释和分类还不够科学严谨。但笔者以为,对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并非是最必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能认识到反讽理论对于教学的意义,运用反讽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由于反讽普遍存在于作品中,从而导致作品的抒情出现曲折、多义,也使得文本内部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背离、冲突的风格,呈现出相反相成的意义,形成“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出色的诗人往往是高明的“骗子”,他将最精美最深邃的思想深藏在文本之下。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掌握一定的文本细读方法,并“对文学作品解读施以某种理论上的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反讽视野下进行诗词鉴赏,有助于教室在诗词教学中发现文本中各因素的冲突和矛盾,从而挖掘诗歌的深层次涵义,并由此形成解读文本的方法。
这样,教师就更有可能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形成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朝着诗歌更深层挖掘,从而在一定程度改善诗词教学的“浅表化”现象,摆脱依赖百度、紧跟教参、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平庸化局面。反讽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百度百科中关于鲁迅《自嘲》一诗中的“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是这样解释的:“形象地表现出作者临危不惧、激流勇进的战斗精神,衬托出革命战士在险恶环境中是何等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这两句诗流露出诙谐、乐观的情趣,表现出寓庄于谐的特色”。这实在未能切中要害,解说者急于展示伟人形象,硬贴标签,而根本没有讲清楚为什么“破帽遮颜”能体现英勇顽强。在动荡的社会,胆小的平民也时有“破帽遮颜”唯恐惹祸上身的时候,为什么到鲁迅身上就是“英勇顽强”?若按此照本宣科来教学,实在索然无味。
在反讽视野下,不难发现,文本以自嘲为题,是诗人以自嘲语气勾画的,在险恶环境下东躲西藏的情景,以英国文论家D.C.米克所说的自我贬抑的反讽方式表达了对专制政府和反动势力的愤慨,恰恰是“示弱”的自嘲言语内含着毫不妥协的斗争气概,这种“示弱”与“横眉冷对千夫指”在文本表层形成冲突,又在语境中得到平衡。这是精神强大心理优越的强者,以俯视的姿态说的言语。当文本意义与内在情感完全相反时,就形成了反讽。
诗歌鉴赏和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词句的反复涵泳探究。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古诗词等同古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这不仅忽视了诗词的音乐美,更破坏了审美者的主观体验,损害了诗词本身意境美,学生收获的也只是几句索然无味的解释。在反讽视野下鉴赏古诗词,文本义只是想象和思维的起点,鉴赏的核心在于在整体语境的统摄下,超越文本词句意义的羁绊,咀嚼诗词的言外之意,汲取诗词的精髓。
如陆游的《题临安春雨初霁》一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赏。有的教师仅仅满足于对其翻译或描述,例如“诗人独自居于小楼上,彻夜聆听春雨点点滴滴到天明;次日清晨,幽深的小巷中,卖杏花的声音悠悠入耳”,然后贴上一些诸如“清新隽永”之类的标签。这样停留在文本表层的鉴赏,根本无法品读出诗的深致。的确,单纯从“听春雨”和“卖杏花”等来解读,似乎就是在引导读者想象“杏花烟雨江南”的婉约明丽之美。我们不排斥美的想象,但如果抓住“一夜”来分析或想象,不难发现,诗人一夜未眠,而彻夜听雨恐非雅人高致所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看似明丽婉约的语言下,深藏的却是因国事家事生出的忧愁,淅淅沥沥的雨声与诗人的幽叹在这夜里交织在一起了。从“听”字可以想象,帘栊低垂,帘外的春天与诗人存在着某种隔离感;从“深”字可见小巷幽深,卖花声与诗人也存在着距离感,似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颈联亦是如此,闲适意态和行为之下亦埋藏着忧愤的潜流,“闲”和“戏”的内涵在语境的压力下已经背离了它的文本义。
在反讽视野下,通过对整体语境的把握,借助想象与分析,摆脱文本的表象羁绊,有助于学生实现对诗境和情感内涵的深层把握。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千古名句,也是鉴赏教读的重点。如果教师的鉴赏角度仅仅停留在简单翻译和修辞手法上,无疑是肤浅乏味的。在反讽视野下鉴赏,不难发现该句的表面意义和实际内涵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很可能就是激发学生思维、创造课堂教学亮点的契机。“春风”和“梨花”表面上是对春天进行柔和、温暖、明丽的表达,可实际内涵却是寒冬,表里大相径庭。按赵毅衡先生的分类,可被认为是一种“夸大陈述型”⑤的反讽表现。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春风”一句是以一种温暖明丽的感觉来表现边塞寒冬,这是不是表达的谬误呢?会不会与诗歌中寒冷的冰雪世界不协调呢?
通过探究不难发现,边塞苦寒这是客观的,但作为一个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不凡之处就在于审美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超越,以奇特的想象另辟一个瑰丽多姿的世界,丰富诗歌意境,体现乍见奇景的喜悦。在这种喜悦中,边塞飞雪不再是肃杀冰冷的,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胜利,也是一种表面荒谬而实际情感真实的表述。诗歌意境之中有春风梨花,有鲜艳红旗,充分呈现了岑参边塞诗瑰丽奇异的意境美和诗人作为大唐诗人的昂扬精神风貌。通过寻找本诗的“敏感点”,激发学生探究,有助于创造课堂教学的亮点。
在反讽视野下进行古典诗词的鉴赏和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提高文本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对古典诗词语言的理解、主题的把握和意蕴的开掘也将有所提高,进而也会对教学过程的重新调整和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①余应源:《语文——汉母语课程专业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②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③④赵毅衡∶《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⑤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