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教育中的五对“不等式”

2015-04-18 00:39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黄卿龙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7期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黄卿龙

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正在全方位的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主体之一的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在优秀的文化中传承和创新,以榜样的正能量来影响、带动学生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积极营造环境和创设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落下”,活出“精彩的人生”。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行为。本文就工作实践谈学校教育中的五对“不等式”。

一、差≠坏

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表明,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的潜能。学习上的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个体其他方面的落后。夹在成绩单的一封信《考试不会告诉他们》写道:“对你的成绩,我们对你感到非常的骄傲,我们觉得你已经尽了你最大的努力。”信中谈到,孩子们除了成绩之外,可能会唱歌、跳舞、会踢球,甚至写诗或者写歌,孩子们会照顾弟妹、会互相帮助,而这一切同样是孩子成长发展中的有益“添加剂”。“分数只能告诉大家你的一面,它不能代表你的每一面”,希望每一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课程改革强调重新树立学生观,强调学生的多元发展,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认为,书读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就是所谓的“坏”学生,会拖班级的“后腿”。在家长的心目中,孩子读书不好就什么都不行,就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教师的责任在于更多的关注学生,创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帮助学生缩小在知识方面的差距,挖掘学生的其他方面的特长和潜能,扬长避短,帮助树立信心,使其通过教育能够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成为一名有用的公民。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知识学习单方面的“差”并不等于个体发展全方位的“坏”。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以爱育爱,增添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展。

二、成功≠好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阵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备课、教学、说课中,重视预设与生成,关注学生的“学”,重视教师合作中的互动与专业成长。教学是一种“活动”,真实的教学意味着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探险”,体现在其既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对话。因此,在传统的观摩课中,一堂经过集体备课、试教、讨论、再加工,精心设计展示课可能是很“成功”的课,其课堂呈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得心应手”和学生的“配合”。但这种“成功”带有表演的成份,不可持续。教学中要求真、求实,“宁要真实的缺撼,不要虚假的完美”(叶澜)。我们强调教师要重视备课中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关注差异,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这种常态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发展比起前者价值更大。我们提倡“动态生成”的好课,不追求“完美无缺”的成功课。

三、形式≠过程

信息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态势激增,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未知探索形成冲突,学会学习,学习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纲要》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体现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质疑、合作及服务中获得发展,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传统教学把“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教师常以现成的结论呈现出来,忽略了学生思考、探究、分析的过程,导致出现学生解题的行为是回忆,而不是分析,掌握的知识是碎片化的,而非系统化的。形式是程序的外显,不能够流于表面,浅尝辄止,忽视过程的探究与内在的本质。过程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感受的有效方式,结果是学生探究过程中水道渠成的必然。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二度设计和再创造,重视“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那就只能停留在“走过场”和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形式是前提,必须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到位的跟踪,结果与过程并重,在重过程中,要创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重过程的落脚点应体现在创设和突出实质而不在于形式和过场。

四、考试≠评价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瓶颈,具有导向性。如何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即做到由“筛子”转向“泵”的评价功能是我们所要探索的。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在以纸笔方式为主要形式进行的考试中,试卷更主要的是体现对知识的考察。教育改革要求测试要体现新理念,即不仅能够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尽可能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同时,在知识领域方面,要能够充分体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走近学生,贴近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提倡开展“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正确认识成绩不等于成功,也不与成长有必然联系,要关注“优秀率”背后的“绿色指标”如:作业时间、睡眠指数、学习动机、学习信心、课外阅读量、师生关系、课程领导力等方面。要通过考试,给学生作阶段性的“健康体检”,并给予建设性的“诊断”评价,帮助学生在成长中不断认识自我,扬长避短。要积极创设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情境测试、问答测试等,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服务区”与“立交桥”,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五、知识≠智慧

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知道并不等于懂,知识不等于智慧,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三维目标”有机协调统一。知识有可能会产生病变的,正如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就会变成为“痴”。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纲要”和“课程标准”,准确领会其内涵和实质。教师要关注学科教学,更要进行学科教育,要有大教育观,把培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核心素养”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全面成长。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与实践二个重要的领域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实践环节,不断的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反复地学习,经常性地反思,把理念内化,促进专业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提高效益、提升质量,发挥知识的最大效应。丰富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认识到“聪”=“耳+眼+口+心”+“手”,做到形动且神动,身动且心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看得见的知识变为看不见的能力让学生伴随学生,培育有个性、负责任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智者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关注未来,主动学习,思想丰富,有着强有力的道德内涵。当然,在知识呈几何级增长的过程中,知识要“够用”,但无需“过度”,需要的是会思考与选择,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够显现其价值。

课程改革的深入涉及管理体制、课程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对教师来说,思想观念的转变,专业技术能的提升,在实践中求发展,“怎么做都不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