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 傅国兴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现行的分省自行命题格局将会大大改变,绝大多数省份的考生将参加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的全国统考。福建考生近年来一直在本省自行命题的指挥棒作用下复习迎考,因此,了解全国卷的考查要求及其试题呈现特征显得十分必要。与全国历史卷相比,福建历史卷(以下简称“全国卷”“福建卷”)的命题依据的是本省研制的《考试说明》,其考查范围已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减负”,考生需复习的考点较少。其次,福建卷和全国卷的考查目标与试题立意基本是一致的,都重视命题原则的坚持和命题规律的把握,但全国卷试题呈现方式更加重视“问题情境”与设问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解答难度高。第三,在全国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能力考查目标方面,全国卷更加重视对应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对学科素养的要求较高。可见,福建卷和全国卷考查的内容范围、试题的呈现方式及其实测难度、试题考查的能力结构和考查所要求的学科素养程度都是有区别的。本省教师和考生需要有一个适应全国卷考查要求的过程,但其适应速度的快慢或准备充分与否,必定影响迎考复习的效率。本文着重探讨福建考生应对全国历史卷考查要求的迎考复习策略。
历史学科的考查目标在《大纲》中是这样规定的:“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历史学科的思维和方法显然是最高层级的目标要求。
在历史科学思维方式中,最重要的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称逻辑思维)。人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往往把历史理解为由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所构成的历史过程,因而以具体历史形象为观察和思考对象,运用直观形象、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加工过程中而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就是历史形象思维。但是,只有形象思维并不足以对历史形成“描述”“阐释”和“概括”,这就需要用抽象思维方式来解决。历史抽象思维是历史思维的核心,表现为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所构成的历史过程上升为“概念”认识,以揭示历史的普遍性和因果关系,从而发现历史的本质,对历史进行解释。当然,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以交互形式活动着的。
历史的思维与方法两者间不可分割,思维方式是方法实施的依据,方法实施是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根本方法和基本出发点。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史学范式上还表现为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现代化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等。实际上这些范式本质上都是以某种史学研究的理论模型或方法在“阐释”“描述”和“概括”历史而已。
在试题中对历史思维与方法的考查,常常表现为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要求考生完成试题的正确解答过程,这是全国卷的基本特征。
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第27题为例(见附录例1):内阁成员原本只是皇帝的顾问,但明中后期内阁首辅却能位不高而权极重,其权利来自君主的授以。本题的思维考查表现为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形成对明朝内阁的形象认识,继而通过对内阁权位变化与君主权力授以的因果关系分析与归纳,进一步产生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是B(见附录例2)。
而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第25题考查的是对唐朝儒佛道三教的地位变迁与政治统治需要之间具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认识。题干中并没有“儒学”的相关信息表述,但选项设置却反映了命题者对三教地位起伏变迁的考查,因此其命题手段有别于例1。解答本题所需的逻辑推理是:大前提是唐朝三教并存(属已学知识,不需呈现在题干的问题情境中),小前提是道教与佛教地位随君主更替而更迭起伏(内容已在题干中清晰陈述),结论是只有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由此可见,在考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与解决历史问题经验有限情况下,复习教学中关注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要使考生达到较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适时利用经典案例创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辨热情;其次,教师应将历史问题的解决过程用示范的方式,引导考生朝着正确思维方向去解决相关历史问题,教师的示范引导很重要;再则,通过合理的相关逻辑推理训练、讲评和反思总结,使考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大纲》将“获取和解读信息”作为第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规定“获取和解读信息”是由三方面组成的: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围绕考查目的而精选相关历史资料以创设问题情境,是目前各地历史命题者的共识和命题的基本手段。如前文所言,试题中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要求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获取和解读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信息(即题干中的问题情境信息)是考生解答时必须关注的核心。相较福建卷,全国卷题干中的问题情境信息更注重史实的客观呈现(尤其在非选择题),更关注信息点之间的因果或递进关联,对考生获取信息的思维力度要求也更高,这些要求成为多数考生解答全国卷试题的能力瓶颈所在。因此,福建考生参加全国卷考试,需要进一步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第34题为例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应获取题干中信息点:1930年代美国(时空要素)、幻想型影片广受欢迎(情景事件1)、当红童星在影片中以孤儿形象感化富人(情景事件2)。其次是厘清信息点之间的关联状态:特定历史时空背景下(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动作发出者(观众)——动作状态(喜爱幻想型影片)——状态延伸描述(影星扮演感化富人的孤儿)。再次是在明确设问要求的前提下,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作一一对应判断和选择,才能得出正确选项是C(见附录例3)。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第48题通过两段材料营造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包拯评价的问题情境。材料一的信息点有:①皇帝鼓励议政;②士大夫积极议政;③包拯的人物形象(弹劾、刚正、俭朴)。信息点之间的关联性表现为:①是②的前提条件,①②又是③的时代背景,①②③共同构成对“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解释。材料二的信息点有:①包公的故事在宋、元、清诸朝通过艺术化塑造,逐渐广为传播;②包拯被定位在“包青天”的人物形象上。两段材料的所有信息点构成了因果关系,是时代环境、个人品质、后世的艺术加工等因素塑造了“包青天”历史形象。但仅凭材料信息还无法全面解释第二问中“‘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这就需要考生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包青天”这一人物形象有关的历史认识)如“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等,属于考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得试题信息提示的情形下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范畴。
以此观之,全国卷对考生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考查力度是较大的,多数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表现上显得羸弱不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考生知识视野狭窄,导致其所获取的信息内容显得单薄,同时还无法联想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去分析、归纳、判断和整理答案所需的有效信息,因此鼓励考生拓展阅读以扩大知识面很重要。其次,阅读经历不够丰富,对图片和文字的信息汲取经验较少,致其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得当,所以教师的指导和演示是十分必要的。再次,考生在平时练习中普遍忽视对非选择题的训练,错过相关能力提高的机会,以这样的状态迎考是无法完成正确解答的,教师的引导是必须的。此外,练习和试题答案的校对或讲评环节上,考生往往只满足于“知道”而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总结提高,教师有必要更加关注讲评课的课堂效率,以“变试题”加固训练效果,归纳总结“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所谓的历史“知识结构”,是指熟悉基本历史知识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有利于解决历史问题的、合理而优化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考生不断深化知识理解及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进而达到较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过程。在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体系中,宏观知识结构主要由基本的历史线索、基本的历史规律、历史阶段特征(时代特征)、新史学范式下的历史体系等等构成。对基本历史线索、历史规律和历史特征的考查,向来为全国卷所关注。
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4题(详见附录5)
本题通过“天”“天子祭天”“臣民祭祖”等历史现象的关联递进式描述,营造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皇权专制特征历史认识的问题情境。“天”作为最高神的社会意识早在先秦就存在,秦汉以后皇帝祭天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之子的神圣地位,那么臣民祭祖与皇帝祭天就一样都属于人伦秩序的范畴了,于是皇权专制的合理性便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该题从宏观角度呈现了一条历史线索与历史规律:君主从借助神权到秦汉后又进一步借助人伦秩序,以达到君权专制的统治巩固目的。同时,“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也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重要历史特征之一。考生把握此线索和特征,便可得出答案为B。本文中的“例2”其考查要求同此类。
例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详见附录6)
“周孔之道”在唐代以前是儒学教育的别称,周公创制礼乐,被儒家学派称为先驱,尊为“元圣”,而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被尊为“至圣”,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周孔”。到了宋代,朱熹通过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著成《四书章句集注》,使“四书”成为儒学的经典,孟子思想中的道德观(人性观)被程朱演绎成“天理”而大加推崇,孟子地位得到提升,理学也因为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而逐渐成为正统的统治思想,所以宋以后儒学称谓由“周孔之道”变为“孔孟之道”。导致这一称谓变化的原因与程朱理学的兴起和正统地位的获得有关。该题的题干通过汉唐间与宋以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学尊称的变化,呈现了一条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不同时期的儒学发展阶段特征。
从以上的两个案例看,科学合理的宏观知识结构,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前提。为此,在复习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考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历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和概括归纳历史阶段特征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充分认识现行教科书“模块加专题”的特点,依据每一个专题就是一个历史主题的特征,理清相关主题内容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其次,有效解决现行教科书因政治、经济、文化的模块分割而导致同时段历史内容的相对分散割裂现象,建立模块间同时段历史的有机联系。依据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处理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以构建不同历史时段的通史内容体系。这样既能从通史的角度建立起包含三个模块内容的知识结构,又能从宏观上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再次,将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通过归类整理的方式,归纳和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认识,为考生认识试题中出现的新情境下历史内容和解决具体历史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构建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的历史知识体系(含现代化史、全球史)。综上所述,理清纵向的模块专题线索、归纳横向的历史阶段特征、认识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掌握文明史范式下的中外历史知识体系,是构建宏观知识结构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目标。
总之,由于近年来本省自行命题的指挥棒作用,我省毕业班教师和考生在某种程度上迎考复习的方法采用和高考试题的解答认识上形成了一定的惯性,而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历史试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这就要求师生弄清全国卷的试题特征与要求,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和采用正确复习方法以积极应对。
附录:
例1:【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例2:【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例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4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例4:【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8题】
关于包拯的两则材料:(内容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例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例6: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