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策略

2015-04-17 15:1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交流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策略

◎福建省大田县上京初级中学 蒋联彬

探究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布置任务,自主探究;创造良好氛围,主导合作探究和及时评价总结。

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创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以现行教材为探究出发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它的实质是教师通过不同途径间接传授教学知识和认知策略,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基础。[2]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不仅要以“学”为重心和出发点,创造模拟教学环境,还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布置明确的探究方向,以提高学生调查、假设、分析、论证、交流的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但教师不能忽视扮演引导者、组织者、设计者的重要性。

1.不能忽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过多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授受式教学是把知识硬着“喂”给学生,忽视了师生交流,而运用探究式教学又容易变成没有明确的探究任务,由过去的“都管”变为“都不管”。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课堂探究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

2.不能忽视教师作为主导者的作用,过于注重问题的导向性。之前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新型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要求学生无论什么问题都要探究一番,由过去的“忽视探究”变为“一切都探究”。而课堂时间有限,导致探究教学有点随便“探”的味道,没能达到教学目标。

3.不能忽略教师作为设计者的角色,过于强调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传统教学拘泥于课本内容,学生学的更多的是理论,缺少联系实际的探讨。而在探究式教学中,一些教师因为学生自发的兴趣或要求而过多开展无预设的教学活动,由过去的“机械执行教学方案”变为“无欲设教学探讨”,从而导致教学陷入随心所欲、无方向的探讨,偏离了教学目标。

为了使探究式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做到“探究性教”与“探究性学”两不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角色的扮演并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探究式教学主要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会带着好奇心主动地探索、发现问题,愿意互相交流合作。[3]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应用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总结评价等四个方面实施相关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来展开,从不同渠道寻找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究线索,让学生明显意识到矛盾,引发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融入到探究问题当中。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创设情境的材料主要有漫画、寓言、故事、小品、歌曲、舞蹈、社会生活事例、时政热点问题、成语典故等。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发掘自己的潜能》这一课中,笔者利用有趣的故事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已被医生确定为残疾的美国人,名叫梅尔龙,靠轮椅代步已十二年。他的身体原本健康,十九岁那年,他赴越南打仗,被流弹打伤了背部的下半截,被送回美国医治,经过治疗,他虽然逐渐康复,却没法行走了。他整天坐轮椅,觉得此生已经完结,有时就借酒消愁。有一天,他坐在轮椅上与朋友在酒吧正喝着闷酒,酒吧突然起火,酒客们顿时乱起来,争着往外跑,梅尔龙的轮椅被碰翻了,他的朋友由于浓烟滚滚也无法找到他。火势很快蔓延开来,呛得他无比难受但也忘记了自己是残疾,爬起来拼命外“走”,最后竟然逃了出来。事后,梅尔龙说:“那时谁也顾不上谁,我只能靠自己,我被呛得无比难受,我忘记了一切,我只想着赶快离开,逃出去。哦,上帝,我竟然站了起来,跟着他们一起逃了出来。”在学生仍惊叹故事的不可思议时,笔者趁势

引出探究主题:“我们应怎样发掘自己的潜能?”学生积极探讨,踊跃发言,主动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最后笔者鼓励同学们要相信自己,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自暴自弃。

2.布置任务,自主探究

教师课前分小组布置任务,收集相关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上明确探究问题,学生围绕探究问题,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和发现疑难点,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针对探究的问题,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教材的内容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在这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收集、处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也起到了学生自我加深学习知识点的作用。

以七年级上册《自我新形象》这一课为例,笔者在课前将全班同学分为7个小组,每一组6人。组内再分为A队(以2个人为一队)、B队和C队,A队和B队每一位同学填写一张调查表格(性格、好习惯和坏习惯,特长,期待),A队的同学填写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B队进行自我认识和期待;C队同学收集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期待自己的资料。每一个小组设置小组长,负责安排组内同学探究活动的时间和收集组员的记录表格。为保证各小组同学有质量的完成任务,事先分发表格模板,指导各小组C队学生到互联网或学校图书馆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等。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指导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从中正确认识自我,规划好自己的目标。记录数据和收集资料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也能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3.创造良好氛围,主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主导合作探究。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在自学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自己的想法,接着引导小组同学对困惑的问题进行探讨,教师主动参与到同学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合作探究主要以小组讨论、班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在合作探究时,教师应注意营造一种宽松的探讨氛围。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以问题为导向,要有步骤、渐进地导向本质问题,使探究活动不偏离探究主题。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探索世界的奥秘”这一内容时,笔者主动到讲台下与各个小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他相信宇宙有外星人,他要努力成为一名宇航员,到太空去寻找外星人的存在。很多同学听了他的想法都哈哈大笑,笔者首先表扬他敢于在交流互动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赞赏他的探索精神,从而营造出一种同学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想法。通过和学生零距离的探讨,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仅可以在探索世界奥秘的时候得到成就感,而且也可以利用探索到的知识解决人类的各种困难。

4.及时评价总结

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内容、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探讨情况等及时作出评价总结。概括要回归到教材,总结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得出相应的探究结果。理清探究活动的过程,得出的探究结果要有理有据,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一目了然。教师还应注意升华探究内容,做到“拓展延伸”,让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同时,笔者对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和态度、表达的观点、完成任务的意志、合作精神都给予肯定,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四课中的“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这一内容,笔者利用人口统计、调查的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人口现状的特点;利用漫画、图片、数据对比等展示,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水资源短缺、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大、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等)及影响(例如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等)。从而总结出: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的一项基本国策。最后出示人口、森林变化示意图,让学生延伸认识到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笔者也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积极发言。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4]创设情境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交流可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相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调查、假设、分析、论证、交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进步。

[1]张景钦:《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李兆峰:《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王晔:《论思想品德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渤海大学,2014年。

[4]王瑞铭:《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

(责任编辑:黄丽萍)

猜你喜欢
品德课交流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