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扬长特色创新

2015-04-17 15:1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办学音乐专业

固本扬长特色创新

◎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厦门大学附属音乐学校 谢 慧

厦门市音乐学校明晰治校理政的管理思想,以音乐的和谐之美,构建管理和谐之美;并且构建固本扬长的发展思路,发挥音乐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构建师生相互选择的教学民主机制,设置创新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了个性化的专业教师培训科学体系。学校以“至善至美”为校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培养高品味人才,不断扩大示范辐射的办学影响。

管理和谐;固本扬长;特色创新;发展思路;办学影响

厦门市音乐学校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音乐特色学校及中等音乐学校,学校1990年创办于鼓浪屿,2013年向鹭岛拓展办学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办学25年来,秉承厦门丰厚的音乐文化积淀,音乐教育和文化教育相互交融,不断固本与扬长,不断继承与创新,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精神风貌奖”、福建省文明学校“四连冠”、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师生在国内外各级各类音乐比赛中摘金夺银,经常参加各级各类重大演出活动,在各大音乐厅、社区、家庭每年举办上百场师生音乐会,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凤凰网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一、明晰治校理政的管理思想

面对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音乐特色教育于一身的学校,面对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办学模式,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主要做到四句话十六个字:“以人为本,刚柔相济;求同存异,和谐共进”。

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进行校情分析诊断,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把握学校工作大势,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把办学治校经验提炼、上升为教育思想。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办学的整体思想日渐成熟。确立学校的办学目标——“办优质音乐学校,培育高素质人才”;办学理念——“素质引领、特色立校、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校风——“乐学、求新、和谐、致美”;教风——“厚德、敦行、善教、爱生”;学风——“尊师、诚信、勤学、进取”。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涉及教育教学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制度,教职工积极参与制定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治校方略,实施民主治校,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学校现代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校、科学决策水平。在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刚柔相济,既刚性管理,又柔性牵引,既坚持原则,又化解思想,体现制度的公平公正,做到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在教师中树立人人以学校为重,以学生为本的大局观念,面对各种问题、矛盾,把握求同存异的原则,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崇高师德和学识素养,追求和谐致美的境界。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弹各的曲,而是以音乐的和谐之美,构建管理和谐之美。

二、构建固本扬长的发展思路

1.发挥音乐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机制,以音乐文化为载体,把高雅的音乐艺术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营造良好育德文化氛围。实施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全面发展。紧紧围绕音乐教育主线,发挥音乐对人全面发展的教化作用,以音乐主题和音乐活动为载体,渗透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关爱生命、感恩情怀、文明素养等教育,以丰富的音乐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怀,传播音乐的芬芳,在乐音中快乐成长,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做文明高雅的音校人,形成德育工作特色品牌。目前正在推进“美丽音校”建设六大工程,分别是美丽校园建设工程、美丽课堂的构筑工程、美丽教师的培养工程、美丽学生培育工程、美丽学校的共建工程、美丽音校暖心工程,展现高雅校园文化特质,凸显音乐人才的摇篮作用。原厦门市政协主席、我校名誉校长蔡望怀先生充满深情地说:“每次走进音校,在学生、孩子们当中洋溢着的那种清新的气质,常常令我为之动情,这是音乐给了他们气质,文化给了他们灵魂。”

2.构建师生相互选择的教学民主机制

着力营造“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办学环境,重视文化课建设,小学、初中按照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授课,执行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教学计划,全面、高标准地

完成义务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专业教学采取“一对一”授课模式,因材施教,个性培养,专业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学习特点和学生状态,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曲目,为学生量身定做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就相关专业选择老师,选择部分课程,营造出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出个性鲜明、特长显著、充满自信、文明高雅的学生。几经摸索、研讨,逐步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音乐院校又有别于义务教育学校的独特道路,做到音乐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步优质发展,学生的专业成绩突出,文化成绩优秀,初考、中考和高考三考成绩显著,高考上线率一直保持100%,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顶尖音乐院校的学生人数为全省之最,中考成绩常年位居全市第二,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赞誉。

3.创新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教学体系

经过25年的发展,学校由办学之初只有钢琴、小提琴两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键盘、弦乐、管乐、声乐、民乐五大类音乐学科30多种专业,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个性的选择。在音乐课程设置上,主要设置五种课程:一是专业课程,小学一年级就开设音乐专业课,实行一对一教学;二是公共课程,四年级增设基本乐理课、视唱课、合唱课、音乐欣赏课等公共课程,开设合奏课、齐奏课;三是实践课程,学生定期参加汇报、观摩、节庆等演出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鼓浪屿举办的“四季音乐周”“鼓浪屿天天演”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每个班级自行编排、演出班级音乐会,许多学生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四是大师班课程,定期开设大师班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五是乐队课程,我校组建有学生管弦乐团、管乐团、合唱团、民族乐团、小学生弦乐团等,每周开设乐队课程,举办音乐讲座、名曲品析鉴赏、困难片段过关考试、观摩演出等,做到日有专业课、周有合奏会、月有演奏会、半学期有考评会、一学期有汇报会、一学年有音乐会,又快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4.形成个性化的专业教师培训科学体系

一是加强专业培训,设立专项培训经费,邀请国内外著名音乐艺术家来校讲学,开办专业大师班,选派本校专业教师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进修,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组织师德教育、片区联动教学研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经验汇报交流等,为专业教师培训搭建各种平台,大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开展专业竞赛,每年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大比武,要求专业教师定期举办个人演唱会、演奏会,各类活动、比赛面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及家长开放,激发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保持高亢状态;三是接受家长听课,专业课教学随时向家长开放,允许家长随堂听课,允许其他学生观摩,达成教学相长;四是创建教工社团,组建健身、舞蹈、合唱、摄影、书画、爱心、阅读、红娘等社团,关注教师的内心精神世界,重视教师的心理调节,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精神家园”,为学校发展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三、扩大示范辐射的办学影响

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及厦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音乐学校积极引进高等艺术院校和职业乐团优秀师资为教育教学服务,发挥学校作为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特聘著名音乐家殷承宗、郑小瑛、侯润宇、傅人长、曹文工、郑朝吉、周宇博、林淑珍等为艺术顾问或艺术指导,先后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音乐家来校讲学,近年来,先后举办40多场专家课、大师班和大师音乐会,加大专家讲学指导力度,让师生接受高水平的音乐艺术教育。

在音乐学校就读的学生有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美国等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学校与澳大利亚、德国有关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学生先后赴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交流演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的师生来校交流,同台演出,随班听课。学校与港澳台地区有关学校和家委会有良好的互动往来,经常出访和接待港澳台地区的各类音乐团体,并同台演出交流。台湾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10多所中小学先后与我校建立互动往来机制,台湾新北市文山中学与我校缔结“校际协作校”,香港、澳门学生先后到我校交流访问,共同举办“香海琴弦鼓浪聚”民族音乐会等。毕业生卓贤、杨憬、黄茜卡、林芃、孟书欣等鼓浪屿新一代音乐人已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厦门市“烫金的音乐名片。”

近年来,北京、天津、吉林、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的教育部门领导、兄弟学校师生到校参观、考察、调研,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各大音乐院校和附中学校领导、专家来校交流,学校先后冠名“厦门大学附属音乐学校”,设立“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学点”“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实践与生源基地”“中国管乐学会厦门基地”,与厦门爱乐乐团创新开展校团合作模式,在泉州市石狮行实小学建立基地校,促进音乐艺术教育的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厦门市音乐学校的校训是“至善至美”,办学上追求“至善至美”,就是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培养高品味人才;管理上追求“至善至美”,就是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现代治理水平;音乐上追求“至善至美”,就是要通过音乐的表现、情感的表达,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育人上追求“至善至美”,就是要培养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志向高远之人。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办学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音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