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引领科技创新驱动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兴区”之路
◎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三十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目前,秦皇岛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创新产业最发达、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担负着引领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任。
2014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1亿元,销售收入415亿元,利税33亿元,利润21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 60%、61%、79%、87%,实现同比增长36%、20%、10%和11%;全区通过认定的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家,占全市总量的77%;全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包括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4家,占全市总量的60%。科技产业已逐渐成为秦皇岛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和驱动作用日益凸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秦皇岛开发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秦皇岛开发区紧跟国家战略布局趋势走向,创新思维,超前谋划,积极承接京津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和高端人才转移,抢占协同发展先机。截至目前,秦皇岛开发区已引进了中科院遥感所、自动化所等9家中科院科研院所的17个项目,成立了15个实体企业和2个所企共建平台;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8家京津著名高校落户数谷翔园研发产业园,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成果转化机构;北京大学医疗健康产业基地的8个单体项目将于2015年初开工;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于2014年5月11日挂牌启动,千方科技、碧水源、清控科创等6个项目同时签约落户园区;中国科学院童庆禧院士、中国工程院谭天伟院士、孙九林院士和尤政院士等科研团队的创新成果在开发区实现转化,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近百名研究员和专家入区创新创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秦皇岛开发区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显著特征,成为转型升级的根本趋势,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创新驱动支撑发展,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秦皇岛开发区正沿着科技兴区的康庄大道,聚集创新要素,打造科技之城。
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从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在先后编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扶持优秀创新企业加快发展的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中,都强调要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激活、扶持、提升、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增强创新能力。为此,秦皇岛开发区创造性的开展了优秀创新企业评选活动。
自2009年以来,连续五年持续开展优秀创新企业评选,区财政累计投入5670万元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对领先生物农业等37家获评优秀创新企业的资金扶持,带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总量达到6.2亿元,相当于以1元的政府引导资金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0.2元。
2014年,37家优秀创新企业实现产值45亿元,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全年优秀创新企业实现研发投入3.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8%,远大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2.9% 的平均值;2014年优秀创新企业共申报各类知识产权167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软件著作权25项,共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83项,获得科技扶持资金2730万元,占全区企业获得科技扶持资金总量的69%。在37家优秀创新企业中,康泰医学、长胜农业和美铝合金入选省级创新型企业,思泰意达和康泰医学入选福布斯中国非上市公司潜力企业百强榜,特别是思泰意达已连续五年入选。优秀创新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带动全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为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主力军。
在2013年度的优秀创新企业评选活动中,秦皇岛开发区通过对企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的专业水平、创新精神、团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首次评选出10位优秀创新先进个人,并给予每人20万元的奖励资金。其中,天业通联的王金祥主持研究的高铁架桥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盾构机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信戴卡的朱志华及其研发团队入选河北省巨人计划首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图成玻璃的张印民及其研发团队开发的自动化玻璃生产设备两次获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立项,产品远销美国、乌克兰、俄罗斯。
优秀创新企业为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37家优秀创新企业中有21家是节能环保型企业,其余16家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行业。其中思泰意达除尘设备能有效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同力达的低温发电设备解决钢厂余热浪费的难题,莱特、禹王、世纪源等公司的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及污水回收等领域。二是在提升科技水平方面。现代集成等四家公司的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立项,领先生物的饲用脂肪酶产品获863计划支持,燕大正洋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获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00万、长胜的芦笋产业化项目获省科技重大项目立项,资金扶持200万。三是在促进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方面。美铝合金对公司的能源系统进行改造,改用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了30%,获环保扶持资金340万元。星箭公司依托成熟的超薄玻璃加工工艺,投资800万元,建设蓝玻滤光片生产线,现已投产,2015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四是在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方面。领先生物每年都有几项发明专利获受权,康泰每年都有30几个新产品上市,前景光电的新产品多次获国家资金扶持。
2008年10月8日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揭牌
优秀创新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促进了开发区创新体系建设。一是优秀创新企业集中了开发区的大批创新资源,优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开发区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部分,37家创新型企业中有32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余5家也符合高企申报要求。其中康泰医学、长胜农业和美铝合金还是河北省创新型企业。二是37家创新型企业全部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现代集成等8家企业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前景等7家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天秦等5家企业建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创新型企业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三农机械等4家公司建设了院士专家工作站,7名院士长期在工作站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经过几年来对优秀创新企业的评选,扶持具有先导性、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了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开发区奠定了坚实基础,直接带动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星箭特种玻璃公司产品研发
“十二五”以来,秦皇岛开发区在注重培育本地企业创新主体的同时,坚持站位地域优势,科学合理定位,大力引进优秀创新资源。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大机遇中,秦皇岛开发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引进承接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自2011年以来,开发区已先后引进了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等一大批京津高端创新资源,为开发区快速发展提供创新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加速推动本地产学研创新合作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2012年,秦皇岛开发区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合作共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2011年底,中科院北京分院与秦皇岛开发区在原有分散式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造规范化管理平台;2012年7月18日,秦皇岛开发区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秦皇岛(中科院)数据产业研发转化基地”,首批引入中科院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中心等7个项目和2个合作平台;2013年3月19日,为了扩大合作领域、加快项目建设,基地更名为“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基地由中科院北京分院与秦皇岛开发区共同负责运营管理,依托中科院的人才、技术优势,结合秦皇岛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需求,围绕数据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方面开展应用性研究、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几年的努力使得基地发展初具规模,极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起到良好示范性效应,强大的引领和带动力已逐步显现,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14年底,基地已引进中科院遥感所、地理所、自动化所、过程所等9家科研院所共三批17个项目,成立15个实体企业和2个所企共建平台,其中获资金扶持项目15个,设立院士工作站2家,促成多家企业与中科院开展技术与项目合作,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聚集指导基地发展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的中科院专家已达百余人。树立了中科院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新典范,已成为秦皇岛乃至冀东地区技术水平、人才质量和密度最高的科技园区。
共建“三位一体”科技产业园。2011年5月25日,由北京大学和秦皇岛开发区共同建设的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2013年4月,“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秦皇岛医疗健康产业基地项目”签约。北大科技产业园将围绕物联网、教育、医疗等领域,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孵化、专向才人培训、医疗健康产业”为主要内容,打造国内“科技、教育、医疗”三位一体的高科技园区。
在物联网领域,将北京大学先进的科研成果与国际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以军工航天、管网安全、智慧医疗、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充分联合国家级行业职能机构、科研机构和IBM等国际企业,打造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组建物联网产业联盟,形成区域经济核心引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在大学教育及继续教育领域,充分发挥秦皇岛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地缘和自然环境优势,以科技园引入的本科大学为基础,植入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优秀文化教育基地,为秦皇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在医疗领域,以开发区新建医院作为北大科技园附属医院,植入北京大学优质医疗资源,共建高水平医疗康复中心,全面提升秦皇岛市医疗水平。
目前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中子照相及BNCT设备项目等8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医疗健康板块项目中的综合医院也将于2015年春季开工建设。
推动建立研发产业园。2013年暑期,秦皇岛市政府依托承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二十年成就展北戴河巡回展”的有利契机,成功举办了首届“秦皇岛科技周”活动。科技周期间,开发区承办了11项活动中的10项,促成了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6所京津高校的创新合作,引进了卢秉恒、谭天伟等多位院士专家,4个高科技项目签约落地,一批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通过科技周活动的平台,开发区大力引进京津高校优势资源,推动建立了数谷翔园研发产业园,吸纳京津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大学孵化器入园发展。
2014年,三所大学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在数谷翔园研发产业园落成。6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尤政院长率队来到秦皇岛开发区数谷翔园,与市、区领导共同为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7月18日,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先后举行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谭天伟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李显扬副校长,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耀昌等两所大学的专家分别参加了揭牌仪式。开发区与京津高校的合作已向高层次、宽领域迈出坚实的步伐。
京津高校的优质创新资源对解决地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建立科技创新及服务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在秦皇岛地区的产业化、建立完善适用的培训体系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推进中科院、京津高校等创新园区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秦皇岛开发区不断总结经验得失,科学谋划,创新体制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园区和项目的发展,加快推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谋划顶层设计,规划发展蓝图。2014年初,管委领导根据开发区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通过研究和分析,在基本把握发展预期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科技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顶层设计。
开发区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创新驱动、助推升级、支撑发展、引领绿色”的工作方针,确定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定位和主要目标,提出了“创新主体战略、龙头带动战略、院(校)地合作战略、平台支撑战略、人才供给战略、知识产权战略、金融保障战略、服务品牌战略”共八项战略重点。同时,开发区科技工作紧跟发展形势,紧密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谋划的工作思路是:“抢抓新的机遇,担当承接使命,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协同发展,聚集创新要素,打造科技新城”。
顶层设计为推进科技工作提供了完整的行动纲领,从全局的高度、发展的角度弄清了大的方向、思路、定位、目标、战略,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开创项目引进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学家,掌握技术创新成果,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是科研领域里的带头人和佼佼者;企业家,熟知经营管理规则,拥有市场开拓经验,是经济建设中的弄潮儿和主力军。加强二者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合作,有利于发挥“1+1>2”的效果,促进科技成果顺利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科学家+企业家”的项目引进模式,是开发区在推动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项目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和推广的全新模式。
2012年底,秦皇岛开发区通过对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第一批入驻项目的考评,比较发展进度和水平,总结出“科学家+企业家”的项目引进模式,看到它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更为有利、更有实效。2013年3月,秦皇岛开发区明确了今后采用“科学家+企业家”的模式引进科研院所项目,实施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中科百捷是“科学家+企业家”模式实际应用的成功典型。该企业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与秦皇岛本地企业合作成立,主要转化的项目是“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节能监管平台”。中科院科研团队运用物联网技术,采集智能电表和水表的能耗数据,通过能耗及行为检测智能网关,进行能耗、给水、照明和燃气等方面的监管,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2014年,该项目获得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扶持200万元,并在数谷大厦实际应用。使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大厦每年节电60万度,减少煤耗192吨,减少碳排放量500吨。既解决了项目启动发展的资金难题,又提供了科技成果的工业测试环境,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研究员与秦皇岛本地企业家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科富斯的“节能型智慧城市路灯系统改造与建设”项目节电率可达65.94%,具有在全国推广的广阔前景,但囿于资金等难题,产业化进程缓慢,开发区努力帮助该企业寻找项目投资方,推动企业走出困境,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中科遥感、中科鸿合等多个中科院基地合作项目都采用了“科学家+企业家”模式,保障了成果的顺利转化和企业的健康运营。
“科学家+企业家”的项目引进模式,充分发挥了科学家在技术创新和企业家在运营管理与市场开拓两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能够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秦皇岛开发区已决定将这种模式推广应用到承接京津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和高端人才转移的院地项目合作中,借助创新的模式与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务实推进,抢占先机。
2104年5月11日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入园项目签约
秦皇岛数据产业标志性建筑-数谷大厦(张洋摄)
秉承“促进+宽容”理念,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科学家的技术创新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并非易事。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国科研工作者的专利成果中的95%难以顺利转化。因此,有人把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喻为“死亡之谷”。为了保障千辛万苦引进来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秦皇岛开发区倡导秉承“促进+宽容”的成果转化理念,鼓励创新,促进创新,正视挫折,宽容失败,出台扶持政策,科学考评管理,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为了促进与中科院合作的项目建设取得实效,秦皇岛开发区于2012年底出台了《中科院数据产业研发转化基地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并落实到位1500万元扶持资金。2013年底,修订出台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中科院(秦皇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的暂行规定》,在“十二五”期间内(2012-2015年),设立5000万元的项目专项资金和600万元的人才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对中科院相关项目的鼓励和扶持。2014年2月28日,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第一批项目验收考核会在开发区召开,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遥感所、软件中心、地理所等科研院所的7个实体企业项目和2个所企合作项目通过考评,继续享受政策扶持。
秦皇岛开发区正确对待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和结果,努力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这既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也是新时期项目考评观念的转变。现代科技成果的取得和产业化,涉及面更广,受外界制约因素更多,存在着失败的风险,“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科研本身就是在失败的基础上不断前进获得的。秦皇岛开发区摒弃过去单一看重产值和经济效益的项目考评观念,立足于本地区的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和需求,对科技成果和项目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综合观察评价,并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引入中科院和京津高校的项目与资源,不但能够快速跻身产业高端,而且能够带动提高本地区的科研水平、人才素质和创新氛围,社会效益显著且影响深远。对高端创新人才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重视并肯定人才的独特作用,想方设法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环境和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迸发创新智慧,涌现创业活力,进一步调动了科研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首创“云科普”平台,打造科普示范基地。“云科普”是借助新兴媒体实现“大数据”广泛推广与应用的一次大胆创新和有益尝试,已成为开发区重要的数据产业项目。
2013年初,开发区科协首次提出“云科普”的概念,并确立了打造全国闻名科普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目前,该项目核心的“云科普”平台技术架构已基本形成,运营中心和体验大厅均已建成,并已于2014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在暑期期间,先后接待了科技部、中国科协、省、市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5000余人次。实现了全国首创“云科普”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首次介入科普工作两个全国第一。云科普运营中心已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技馆命名为“中国数字科技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馆”,被河北省科协确定为“河北省科普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
“云科普”平台采取了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应用的我国唯一具有知识产权的云技术——Gcloud,开展云科普服务。具有“五全一新”的特点,即:全天候、全领域、全方位、全媒体、全终端和新技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电脑、触摸式互动一体机、全媒体户外大屏幕5种终端,体验资源共享、科技专家、科普惠农、科普益民等12项云科普功能。
顶层设计的新指引,项目引进的新模式,成果转化的新理念,科普方式的新应用,已成为秦皇岛开发区在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工作中的创新路径,成为地区竞相发展中的重要“利器”,成为秦皇岛开发区描绘借势京津、筑巢引凤、纳贤聚才、错位发展瑰丽蓝图的“生花妙笔”。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开局之年。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秦皇岛开发区经过对以往科技创新发展历程的认真总结分析,对当前和今后科技创新工作面临形势和任务的深入研究判断,自觉地归纳概括出了开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五大趋势”和“五大特点”。
“五大趋势”即:实施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吸引人才集聚、引领绿色崛起和打造科技新城,“五大特点”即:系统化、专业化、集约化、高端化和人性化。认清这些发展趋势和工作特点,秦皇岛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将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胸中有数、积极应对、自信前行,才能蹄疾步稳、行稳致远,才能把握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工作的新常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当今,京津冀一体化已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最有利的时期,大量工作等着我们去做。秦皇岛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立足本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实际,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以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助推升级、支撑发展、引领绿色的理念,聚集“创新主体、人才、科技金融、技术、科技平台、创新氛围、政策”七大创新要素,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打造秦皇岛科技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崛起,在全市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中当好排头兵,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这离不开各界领导对开发区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与指导。特别是近两年暑期,秦皇岛市政府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二十年成就展北戴河巡回展”和“2014年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北戴河专题展”为契机,成功举办了两届“秦皇岛科技周”活动,开发区承办了其中多项,并借助暑期优势,集中展示工作。国家及河北省多位领导莅临开发区考察指导科技创新工作,为开发区科技事业乃至全面发展带来了极大促进作用。
201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莅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调研。对区内“北斗数谷・数字城市”等重点项目进行参观指导。李岚清一行听取了关于《“北斗数谷﹒数字城市”秦皇岛示范工程》的专题汇报,肯定了该项目当前的工作,并希望该项目能脚踏实地做大做强,对推动未来创新产业、国家安全、国家进一步发展的起到积极作用。
2014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伟中,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万钢一行先后到中兴网信具体了解智慧城市运营的情况,到中兴恒和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情况,到千方科技了解智能交通的开展情况,并实地走访了康泰医学、领先科技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科技创新亮点、产品科技含量等情况。在调研中,万钢对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企业只有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才能始终“领跑”, 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013年、2014年,河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先后到秦皇岛开发区进行调研,听取了开发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情况介绍,并深入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秦皇岛推广基地、领先生物农业股份、中兴网信、中兴恒和等开发区企业调研。周本顺强调,开发区要带头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改变河北经济结构过重的一项根本措施,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定要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要有战略眼光,抓住几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张庆伟指出,良好的生态是秦皇岛的靓丽名片,秦皇岛绝不能走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老路,必须运用环境倒逼机制,依靠科技和人才加快资源依赖型产业向节能环保型产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