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风正劲 继往开来谱新篇
——访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英杰

2015-04-17 06:43肖桂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秦皇岛开发区发展

◎ 本刊记者 肖桂华

艰苦创业风正劲 继往开来谱新篇
——访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英杰

◎ 本刊记者 肖桂华

秦皇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如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紧跟全市对外开放步伐,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在回顾中积蓄力量,在开拓中再创辉煌,努力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跨越艰辛历程,收获丰硕成果

记 者:请问胡主任,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那些成果,实现了怎样的跨越?

胡英杰:30年艰苦创业,30年拼搏进取。自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以来,在国务院特区办、商务部等部委以及省市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开发区砥砺前行,在昔日的荒野上,建成了秦皇岛市最强增长极、河北省省一流开发区和全国闻名特色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2013年底,秦皇岛开发区以占秦皇岛市1.6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21.7%的地区生产总值、20.5%的财政收入、45%的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4%的进出口总额和近90%的工业企业利润,地方贡献率远超12.1%的国家级开发区平均值,实现了由“忽略不计”到“重要增长极”的巨大跨越。获得“中国创造力开发区、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开发区”等荣誉称号。

记 者:30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在创新发展和园区建设方面肯定走过了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请问具体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胡英杰:纵观30年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从1984年到1994年,是起步发展阶段。在此10年间,我们从1.9平方公里起步,仅靠0.93亿元的国家贷款,逐步完成了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华燕邦迪等一批企业。1992年,乘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东风,国务院第一次批准扩区5平方公里。到1994年底,累计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内资9.07亿元,完成开发面积0.9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滚动发展的能力。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英杰

从1995年到2007年,是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开始行使市级审批管理权限、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行、对山海关开发区统一管理,国务院第二次批准扩区16.08平方公里。引进外资项目401个,内资项目3083个。累计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内资215.8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8亿元,分别是前10年的8.3倍、23.8倍和61倍。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金属压延等特色产业迅猛崛起,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增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从2008年至今,是转型发展阶段。在此期间,进一步拓展空间,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128平方公里。以数据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数据、新能源、生物工程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特别是2013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更高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开发区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探索出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新路径。

记 者:请问在上述阶段中,开发区取得了那些重要成就?

胡英杰:各具内涵又一脉相承的三个阶段,30年来,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通过上述一脉相承的三个阶段,取得了以下主要成就。

一是现代产业强势崛起。以招商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开发区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了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建区以来,累计批准外资项目684个,利用外资26.7亿美元;批准内资项目6327个,到位内资745亿元。美国通用电气、联合技术、ADM和韩国LG、日本旭硝子、新加坡丰益、台湾鸿海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信、中粮、中船、中航、中兴、哈电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公司,相继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坚持“有中生新”提升特色产业,建成了世界最大汽车铝制零部件基地、中国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基地、重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北方最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建成了中国首家数据产业基地、国内最大节能卤素灯生产基地、最大干雾抑尘装置生产基地、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生产基地,打造了享誉内外的产业品牌。

二是科技创新充满活力。按照“摆位优先、政策扶持、平台助推、技术支撑”的原则,开发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显著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1995年制定的开发区首部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2部政策规定,支持科技产业发展。2009年至今,累计投入1.2亿元,扶持64家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搭建创新载体,相继建成数谷翔园、国家级燕大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河北省软件产业基地等一系列技术转化平台,总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强化与IBM、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所的合作,建成全球首个云计算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秦皇岛3D打印设计制造中心,组建了IBM数据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装备研究院等8家研发机构和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了上百名院士、科技专家来秦创新创业,成为全市科技产业发展的“梦之队”。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引进了北大科技产业园、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园和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构建了以“三园一基地”为代表的承接平台,千方科技、恒业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入园投资兴业,成为京秦合作的排头兵。截至2014年底,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8家,占全市的77%;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4个,占全市的60%。高新技术产业以占全区60%的工业产值,创造了87%的利润,成为引领发展的主导力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是形成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开发区以“创新驱动、助推升级、支撑发展、引领绿色”为工作方针,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3年,开发区近百家节能环保企业产值2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开发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开发区抢抓机遇,向省政府提出申请建设河北省节能环保产业园;编制发展规划,重点发展轻合金车轮节能产业、工业节能产业、大气污染控制产业等领域的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区一以贯之地做强、做美、做优环境,成为河北省首家、全国第六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打造了产业发展的平台、居民生活的乐园和生态环境的佳地。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发区累计投资25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秦皇西大街、龙海道、北京道为主轴的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功能完备的配套设施,产业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坚持高起点设计、精品化塑造、区片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实施环境工程365项,绿化面积308万平方米。相继建成开放广场、森林体育公园、翔园、展园和戴河生态园等一批精品工程,构建了贯通东西的生态绿带和景观长廊,营造了“白天是景点、晚上是亮点、节日是看点”的景观效果,形成了生态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环境体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实行项目集中联审,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严把项目环评关口,累计淘汰不达标项目投资超百亿元,守住了绿色发展的源头,奠定了绿色发展的基础。如今的开发区,产业与环境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已经成为一座绿色典范的生态新城。

四是形成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坚持让开放成果惠及群众,做到民生改善优先投入、优先保障、优先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93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改善民生,占可用财力的五分之一,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创造性推行“双创”引领、长效补偿、就业培训、失地人员城镇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群众生活。2004年以来,带动农民创收23.6亿元,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3%。特别是启动了失地人员养老保险工作,财政投入2.1亿元、承担70%的保费,1.2万人从中受益,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农合参合率达98.8%,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资10.5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24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规模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构筑和谐幸福家园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累计投资38亿元,建成渤海家园、邢庄家园等9个城市社区,总安置面积202万平方米,1.3万人搬进新居,居住条件根本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构建了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推动了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出版国内第一部开发区志书、第一本《开发区文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事业有声有色,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着力打造“平安开发区”,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行“七个覆盖”模式,社会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专项治理成效显著,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五是党建工作繁花硕果。秦皇岛开发区积极探索建立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障。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专题活动,有力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弘扬焦裕禄精神,贯彻“好干部”五条标准,营造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浓厚氛围。注重夯实基层基础,连续五年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和部门包村活动,500余名干部深入基层帮难解困,为群众解决大量实际问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文明单位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特色活动,培树了感恩之星、和谐家庭、金牌工人、道德模范等一批先进典型,传递了正能量,带出了好风气,使爱岗敬业、感恩奉献成为社会主旋律。

艾尔姆风电

探寻成功经验,推进创新发展

记 者:30年来的发展成就艰为辛而辉煌,请问这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那些发展经验和重要启示?

胡英杰: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可贵。30年的发展成就,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0年的宝贵经验,为开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如下发展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是要切实强化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开发区作为秦皇岛市发展的“试验田”,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始终高度重视,掌向把舵,寄予厚望。这些都为开发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开发区必须时刻铭记上级的重托和各界的期望,树立“全市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尽职尽责,勇于担当,切实当好全市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和对外开放的“顶梁柱”。

二是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攻坚克难的顽强士气。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历程。从1995年起国家逐步取消优惠政策,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再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开发区都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士气,扭住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转向,最终实现了逆势崛起。实践告诉我们,困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严峻的困难与激烈的挑战面前,有信心未必能赢。山高也有人走路,水深也有摆渡人。这些顽强的信念、旺盛的斗志,已经成为开发区精神的积淀,需要更好地弘扬下去。

三是要牢固树立锐意创新、科学发展的进取精神。开发区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是披荆斩棘的探索。办好开发区的事情,关键在于创新。因此,应始终保持着警醒,从理念、制度、技术、管理等层面,审时度势,勇于探索,突破陈规,使开放事业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开发区较早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率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工作创新奖、建立“三个服务体系”、开展“投资环境年”活动,无不彰显了锐意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成果。种种措施和实践表明,创新进取和科学发展是睿智的结晶、发展的动力。只有持之以恒,常抓常新,才能让一切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要素充分聚集和竞相迸发。

四是要精心培育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坚强队伍。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多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始终以“风正、气顺、心齐、劲足”为目标,精心培育勤政廉政的干部队伍,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工委、管委领导班子高举团结的旗帜,民主商事,和谐处事,齐心成事,在全区发挥了表率作用。在全体干部中大力弘扬雷厉风行、勇于负责的复命作风,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亮剑精神,精心营造大气谋事、用心做事、廉洁从事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体干部同心同德大合唱,专心致志谋发展,为开发区发展注入了不衰不竭的正能量。

展望未来发展,再谱辉煌篇章

记 者:展望未来,秦皇岛开发区将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开启园区建设新局面?

胡英杰:当前,开发区正处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全力落实“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的发展战略,扩大开放、增强活力,深化改革、释放潜力,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奋力打造“全市跨越发展的先行区、扩大开放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聚集区、美丽港城的样板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大分量、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加速转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开发区将牢牢把握调结构、转方式这条主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北大科技产业园、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做实做优节能环保产业园、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园,全力引进高端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引入优质医疗、教育、文化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式发展,建设支撑全区、引领全市的“秦皇岛科技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发展的龙头,全面完成转型升级,驶入科技引领、内生增长的快车道。

二是奋力突破,实现更快速度的发展。开发区将强化项目带动,推进提速增长,实现跨越发展。紧盯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举全区之力推进联彩储油、中谷交易平台、京能热电联产、金光伏薄膜太阳能等重特大项目建设,力争一到三年内投产达效,快速形成新的增量,推动经济爆发式增长,确保到“十二五”末,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到“十三五”末,总量实现翻番,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大幅进位。

三是改革创新,实现更加开放的发展。开发区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部署,深入推进行政体制、合作机制、招商方式、发展模式创新,利用改革的红利,释放体制的潜力,激发增长的活力,打造全市对外开放的试验区和先导区。加快转变招商方式,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才引智转变,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积极推进“一区多园”、扩区开发、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集聚发展要素,实现县区联动,促进协调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倾力办好加拿大泰瑞斯工业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全省试点为契机,打造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开发区,建设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

四是统筹推进,实现更加绿色的发展。开发区将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的理念,全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让产业更强、生态更优、环境更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狠抓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近岸海域环境治理、老旧小区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守住生态底线,留住绿水青山。打造国内一流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高科技园区,让绿色成为开发区最靓的名片、最大的优势和最响的品牌。

五是以人为本,实现民生更好的发展。开发区将把改善民生作为终极发展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改善民生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打造“幸福开发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支持创业,提高就业质量,筑牢民生之本。不断完善覆盖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让群众得到最优最好的公共服务,享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六是狠抓队伍,实现党建更强的发展。开发区将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打造“干事有能力、做事高标准、遇事敢担当”的干部队伍。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下大力夯实基层基础,规范村级组织管理,配强配优“两委”班子,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严格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持续推进“平安开发区”建设,构建党政领导、综治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平安”格局,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站在30年的起跑线上,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秦皇岛开发区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万众一心,奋进图强,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秦皇岛开发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孙婷婷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