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凯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适应这个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变化,就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信息技术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的不足等原因,初中信息技术课存在低效的现象。对此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对同仁们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会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直接让他坐下,而不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
二、灵活运用教材,精心备课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有所不同,每两个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顺序,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技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对整个教材有一个统一的安排和规划,这样在上课过程中就能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如在一开始上机,就会发现总有学生喜欢设置Windows的桌面,更有一些学生随意更改计算机的设置,造成了错误操作。设置改变Windows的桌面、屏幕保护密码等,不但影响了上课的进度,还给机房管理增添了许多困难。这时,我们不妨提前讲解这部分知识,让学生通过指导实践了解每项设置的含义,以确保学生不会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再做同样的操作,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这样,既可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钥匙之一。世界上很多优秀的科学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秘诀就在于他们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学生往往都充满了好奇、兴奋,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会感到课程枯燥、无味、难度大,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地削减。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的教学方式必须灵活多变。中学生喜爱游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指导学生玩Windows系统中的小游戏,来熟练掌握鼠标操作的技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
四、教学方法要新颖、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本人采用了如下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对于乡镇的中学生来说,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的神奇功能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生个人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它离不开学生团体的共同参与。所以,宽松、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愿意共同合作,但也有少数学生因为能力,性格等原因缺少与人合作的愿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中来。对于那些缺少合作勇气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增强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合作。
3.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互相帮扶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对每节课的学习任务都作了明确,每节课都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任务,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给出学习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指导解决难点,完成任务后及时总结。
4.指导、点拨要适当,注重学生学习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親自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要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相对简单的操作,在课堂上让学生给学生讲解或学生自己操作,描述操作步骤,叙述操作结果,得出学习结论。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鼓励培养学生参与探索,养成发现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守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7):75
[2]庞秀永.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