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琴 肇 毅*
医学人文教育与PBL教学法的有机融合,无论在医学教育的哪个环节都将使学生大获裨益,最终达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一类文化。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捍卫,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关怀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医学人文就是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坚持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理念[1]。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也提示我们对病人的关怀必须贯穿医疗活动的始终。
4.1 是人患病时必然的情感需求 求生是人的本能,哪怕对于那些患有难治之症的病人,是默认事实、消极应对还是有所作为,至少有所安慰,也正折射出医务工作者多一些人性服务的根本态度。
4.2 是医生这个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 医学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感情投入;不仅需要提供技术服务,更需要提供艺术服务。医务人员真诚地尊重与关心病人,可大大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正如古罗马哲人曾经说过的:“医生给病人的,首先是心,然后才是药草。”
4.3 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有效途径 “治病先治人”,医生不但要关注人的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积极配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事半功倍的诊治效果。
4.4 是缓解医患矛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然途径 医患矛盾突出的原因除患者对医疗这个行业不够了解外,主要在于医生对患者这个“人”的关心不够,缺乏沟通。
5.1 博学多识 在社会发展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医学也涉足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加之各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疾病谱不断变化,病人的维权意识日益加强,医学生更要涉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峰会爱丁堡公报曾指出:“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工程师,以及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因此医学生必须不断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5.2 德术并举 每个进入医学院就读的学生都曾许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坚守这样的誓言,长期面对为病痛所累的患者,承担着患者的健康和幸福,医生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道德教化将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核心部分。除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外,医学知识要广泛,医疗技术要精益求精,临床经验要丰富,方能解决疑难杂症。作为医生,德术并举是根本的职业要求。
5.3 富有爱心、同情心 富有爱心与同情心,医生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心里时刻装着病人,认真负责、想方设法去检查、确诊并为患者选择最合适最高效的医疗方案,尽可能地帮助病人摆脱病痛,对于提高诊疗效率、促进医患关系有积极意义。
5.4 沟通技巧 除了爱心、同情心及医学专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外,沟通技巧是最重要的。要从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中,寻找线索,掌握有利于诊治的信息,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5.5 团结协作 无论是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还是医学研究工作,都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团队的不断努力,精诚合作,现各医院正在进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正是团队协作精神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医学人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医学院已采用了多种模式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围绕某一复杂的、多场景的、基于实际问题的专题或病例进行问题的提出、讨论和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
PBL本身是一种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本,关心、爱护学生,为他们的未来考虑的教学方法,所以非常适宜也非常容易在该教学法中融入医学人文内容。
国家教育部设置的16个医学人文条目如下,可根据情况融合在相应教学环节中:(1)医学伦理问题;(2)医学敏感问题(比如死亡、性、艾滋、残疾、种族、宗教、战争等);(3)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4)医学与社会(医学的社会角色、地位、作用等);(5)医学与哲学;(6)医学与历史;(7)医学与文学;(8)医学与艺术;(9)医学与科技;(10)医学与人类(学);(11)医务人员职业形象(着装、职业行为等);(12)医务人员职业态度(对自身职业的认识等);(13)沟通能力(医患间的、同事间的、医生与第三方,如律师间的等)及医学语言;(14)医学教育相关内容;(15)医学信息检索及管理;(16)医学的未来难题。
PBL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的优点:(1)PBL课程关注实例,讨论过程有助于深化对医学人文的理解,优于传统教学;(2)PBL课程中融合专业和人文的内容有助于增强案例的吸引力,提升学习兴趣,该做法可使内容更为丰富、全面、符合当前医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3)可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人文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学习灵感。
1 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 -5.
2 Johanna Shapiro.Medical Humanities and Their Discontents:Definitions,Critiques,and Implications[J].Acad Med,2009,849(2):19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