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百灵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
常百灵
中国梦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从价值论的角度进行梳理对于中国梦的理论建构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梦体现为价值表达上主体性的彰显。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对我们国家追寻目标的“形象的表达”,还是对价值主体的需要、利益、特征的展示。中国梦体现为价值导向的集体主义。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全体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权利与责任。中国梦体现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民族复兴作为“中国梦”的根本价值目标,其提出体现了中国现时代的价值追求。
中国梦;主体性;价值
常百灵,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教师。(北京 10087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梦想是一种主体性的追求,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本文试图分析中国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目标,挖掘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对中国梦的理论构建进行思考。
一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在价值关系的形成中,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主导性、关键性的因素。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对我们国家追寻目标的 “形象的表达”,是“一种易于为群众接受的表述”,还是对价值主体的需要、利益、特征的展示,是对主体性的彰显。
从重在规律揭示到价值目标的自信表达,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探索中实现了这一重要转变。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盛行的是一种认识论中心主义或科学主义的思路,也就是马克思曾批判的对对象、现实只是从客体角度理解,缺乏从主体方面的思考,整个哲学理论体系变成了对各种所谓“一般规律”的陈述的集成,其前提预设是人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取得实践的成功。[1]这种研究状况也反映了党在理论探索方面的关注点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理论探索方面着力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但同时开始逐渐表达党所追求的意义世界。邓小平理论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同时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彰显了人民主体的价值观。强调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党逐步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规律和价值目标的明确表达,彰显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突出了中国的主体性。
中国梦是源于中国、为了中国的国家梦和民族梦,是对中国独特历史和现实需求的洞察和把握。中国梦源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华民族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令无数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救亡图存中艰难探索,寻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成为首要的任务。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了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振兴作为一项历史任务被重新提了出来。民族振兴并非要恢复中国在亚洲的“朝贡体系”,复古无助于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也不是“雪耻梦”,不是经济和军事利益的扩张,近代饱受欺凌的历史让中国人更懂得和平的珍贵。在毛泽东看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意味着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用中国人独特的实践和探索为世界文明增添新的色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世界提供了不同于欧美的发展道路,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世界的现代贡献。在“中国制造”之外,中国的发展道路、治理模式鼓励中国提供更多 “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国际公共产品,丰富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需要对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既包括减少贫困的贡献、经济增长的贡献、贸易增长的贡献,还包括知识的贡献、文化的贡献、绿色发展的贡献。”[3]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开创出来的,是独立自主探索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是中国人民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和价值判断主体自信心的公开宣示。没有主体的自信独立就不会有明确的价值追寻。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独立自主探索的结果。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今天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改革开放要走向何方,西方的今天是不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不要走西方的老路呢?答案依然是独立自主的判断。“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4](P27),“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4](P24)。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4](P3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他们,就没有根基了。[4](P33)中国梦强调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强调不同地方、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价值取向差异前提下的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所体现的最广泛的民族共识、最强烈的民族情怀和最彻底的民族信念,[5]是中国人对自我的进一步认知和标识,是对主体性的彰显。
对主体性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并存的主体,成熟的处理方案正是主体性的体现。中国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和”这一价值理念,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西周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其中“和”是指有差别、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别的二者的绝对统一。史伯认为“和”是万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他主张“尚和去同”。主张“和”的观念,强调事物对立面之间的统一与和谐,注重合作、共赢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偏向,甚至因为过分“强调矛盾的统一方面,讲究中庸和谐,而不重矛盾的对立斗争”[6]。“和”的观念为构建一个崇尚和平、和谐、合作的世界提供了价值支撑。中国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也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有学者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发展的不同,认为:“中国超越美国,与世界之前任何一个第一大国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不是推行霸权主义而是倡导和平主义,不是推行单边主义,而是主张多边主义,不是推行零和博弈而是奉行互利共赢的原则。”[3]中国梦属于世界,不仅仅体现为价值理念,更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合作的发展。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开放,必须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必须开展国际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使许多与我们合作的国家广为受益。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与世界合作,世界也需要中国梦。
二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带有鲜明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国家梦,反映着一个国家发展的主导理想和价值追求,构成了国家崛起的精神动力。中国梦的提出,首先是基于一个社会主体的立场——全体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权利与责任,是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讲的中国梦[7]。
中国梦强调国家、民族的发展优先于个人发展,并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国家的梦想和民族的梦想存在着高度的一致。近代以来,民族国家逐渐成为最基本的国家形态,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国家和民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民族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国家的富强有赖于民族的振兴,民族的振兴需要由国家的独立富强作为保障。国家、民族作为集体或整体其利益和需要的满足是个人利益和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通俗地讲就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个人所享有的利益的程度在其现实性上只能是国家富强程度的对应物,正如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8](P305)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富强理解为非此即彼的价值对立关系的政治哲学只是在世界历史中居于领先地位者的特权,也是领先者为了无限地寻求富强所必须坚持的原则。[9]总之,只要现代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世界历史仍然是通过无序竞争着的民族国家来实现自身目的,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富强在价值上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个人梦想的实现要以国家富强梦想的实现为前提条件,国家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中国梦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其价值主体除了作为集体的执政党和政府外,还包括全体中国人民。作为不同的价值主体,国家和个人既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发生冲突。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利益成为个人追逐的优先目标,物质性需求的满足成为普通大众的首选,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技术以及人员的大规模跨国流动,传统民族国家的治理受到冲击,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受到全球意识的冲击而日益淡化,这些都给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中国梦带来了冲击。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执政党和政府 “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P25),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每个人实现梦想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良好的条件,各方面的制度得改善,人民也就难以实现个人的梦想。从近代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看,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关注国民个人生活,往往构成国家梦的基础内容之一。国家为个人实现梦想提供更好的条件,个人则应该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把自身的美好追求与国家的目标自觉统一起来。在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创造了公平竞争机会的前提下,个人还需要通过努力、奋斗和创造,才能够实现目标。此外,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
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目标。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主题,也是现阶段凝聚力量、实现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民族振兴的基本内涵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价值诉求,后来居上的顽强意志与宏大抱负以及再作贡献的民族自信与世界胸怀。[10]民族振兴作为“中国梦”的根本价值目标,其提出体现了中国现时代的价值追求。
民族振兴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价值多元化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利益的分化和主体的多元,不同的利益主体自然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意味着多元的价值观念。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但是作为国家的价值观念却必须是统一的,找到最大公约数,凝聚力量才能实现发展。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其影响波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全球化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形成开放、包容的全球意识,另一方面会对人们的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念带来冲击。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人们更多关注经济利益,可能导致民族国家中部分民众淡化政治倾向,引发政治信仰危机,继而出现意识形态淡化趋势。[11]这些必然会对国家治理带来冲击。如果说在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民族意识的话,那么全球化时代,为了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发展繁荣,对民族振兴的提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振兴是对文化在国家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其中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12]。软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加强软实力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1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不仅是民族的重要标识,也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表现。“人们只有属于一种文化才能获得发展。”[1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既要借鉴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因素,又要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走综合创新之路。[15]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力量之源。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不可能有文化的真正发展。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特色及发展趋向的认识和了解,其目的是要“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6]文化自觉才会有文化自信和自强,才能让中华文化在综合创新中焕发勃勃生机。
民族振兴作为中国梦的根本价值目标,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追求,其思维逻辑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民族振兴把国家富强作为中国梦的基础目标。近代以来,国家贫弱使得中华民族备受外族的欺凌,实现富强成为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中国人在众多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理论。把国家富强摆在中国梦的优先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当然逻辑。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并对其具有反作用,人们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依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创新科技,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依然是中国在社会发展中的首要目标。国家富强才能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保障,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其次,民族振兴与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发展前景必然是走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梦的出发点是民族振兴,落脚点是“共产主义理想”,精髓是马克思关于“好生活”的理念。[16]
[1]孙正聿,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中国梦教育梦——访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3-03-03.
[4]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汪玉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农业考古,2013,(1).
[6]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李德顺.做实现“中国梦”的担当者,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学报[J].2014,(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崔宜明.个人自由与国家富强[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0]张可荣.“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1]侯德芳,全球化影响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12](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3]骆郁廷.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4](英)以赛亚·伯林.伯林谈两种民族主义概念[A].陆建德.思想利益的背后[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张达,王力.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支撑[J].求索,2013,(9).
[16]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
[17]鲁克俭.“好生活”与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05-07.
【责任编辑:龚剑飞】
B036
A
1004-518X(2015)02-0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