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永平
卷首随语品牌的评选与评选的品牌
文/罗永平
丝绸,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但要论丝绸品牌,尤其是终端产品的著名品牌,国人还真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更不要遑论国际性大牌了,这是丝绸人一直以来的悲催。但是,打造丝绸终端产品品牌又一直是全国丝绸企业孜孜的追求。品牌不易打造,品牌非得打造,这就是丝绸人的执着。
作为国家层面的品牌打造,国家茧丝办竭力推动,2014年底,推出了“丝绸优秀品牌”的评选活动,为品牌呐喊,为品牌造势!2015年伊始,中国“十大丝绸品牌”等终于揭晓(详见本期),这是全国丝绸界的大事,也是丝绸品牌评选的首次,值得点赞。
此次评选活动,企业的参与度尚高,全国共有34家企业参与,江、浙两省为多,分别是江苏18家,占比53.0%;浙江7家,占比20.5%;北京4家,占比11.8%;山东3家,占比8.8%;辽宁2家,占比5.9%。“十大丝绸品牌”中江、浙各为4家,北京1家,辽宁1家,由此说明江、浙两省仍然是中国丝绸重地,也是丝绸品牌高地。
江苏企业参与的热情很高,有18家企业参与,说明江苏丝绸的品牌意识较前大大加强,入选的品牌也无可厚非。只是有的企业感到憋屈,认为自己的产量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大,应该被评上,却最终落选。
是啊,表象上看是可能被评上。问题是,企业的申报材料完整齐全否?如果不是,说明你对此不够重视或者尚无所需材料。因为,《优秀丝绸品牌评选办法》早就发于企业,希望对照申报。依笔者来看,凡是这次入选十大品牌的企业,都对照评选条件和要求认真准备、详细申报的,使现场评委们无可挑剔。恕笔者直言,有的企业,对此次评选不够重视,申报的材料缺项缺页,评委们只能照章打分,该扣则扣。待评选结果出炉后,企业如梦方醒,不服申诉,可此时晚矣,评委虽为他们惋惜,然无回天之术,空留遗憾了。
纵观这次评选,有几个亮点:
第一,评审委员会委员由部分地区丝绸协会秘书长、院校专家、检测机构、媒体13人组成,企业不参与,以保公平性。
第二,评选的硬性条件为主,软性条件降至最低,在9项评选条件中,硬性有8条,软性只有1条,以保公正性。
第三,评选之前,召开企业和部分协会秘书长会议,就评选办法和评选条件进行讨论、通过后发给参评企业对照申报,以保公开性。
第四,根据评选条件,对申报品牌实行打分制,以得分高低评选而出,以保客观性。
依上所言,笔者认为,2015年的丝绸优秀品牌评选是成功的,评选出的丝绸优秀品牌含金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