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远
摘要:在2019年底国家统计局刊出的新一轮数据中,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7603亿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2.6%,老年抚养比攀升至17.8%。河北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为 1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智慧养老作为融合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新兴养老产业,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作为智慧养老的主要受众——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智慧养老的采纳甚至了解情况。而影响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了解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本文的目的则是探究河北省老年群体对智慧养老的真实态度和实质需求,助推河北省乃至全国智慧养老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智慧养老;终端产品;老龄化;采纳度
随着全国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和智慧养老理念的逐渐普及,真正的老年人受众对待这个新兴的行业到底持怎样的态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在对前人的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后,我们发现老年人对智慧养老采纳行为主要受到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用户对产品的认知,用户的现实状况三大层面的影响。
一、河北地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在本文的撰写中,我们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100多名河北地区的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河北老年人对智慧养老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其中有效问卷共88份,我们可以从调查结果中明显看出老年人的年龄段,学历和收入等个人情况会对他们对智慧养老的采纳程度有较大影响。在问卷之外,我们探究了真实的养老产品提供的企业服务,用户满意度及用户个人情况等因素对养老产品采纳度的影响。并在每项因素的最后,从研究的多维度出发为提高智慧养老产品接纳度提出建议。
1智慧养老生机盎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近年来,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备受瞩目,越来越多人群的眼光都聚焦在这个新兴服务产业,希望它能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出智能化,安全性高,大众满意度高的解决方案。但在真实调研中,智能养老产品在各种网络购物平台和线下门店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但同时产品质量问题不断浮现,智慧养老产品能否真正起到服务老人的作用,是否会给老年人带来新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在我们的问卷中得到部分解答,在使用过智慧养老产品的老年人中,73.5%的老年人表示不会经常使用此类产品,多数情况为在子女的帮助下使用。同时,12.3%的老年使用者也表示自己家中的智慧养老产品会因使用不当和长期未使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存在这样的产品质量,智慧养老相关企业若不尽快做出产品革新,用户采纳度将会持续降低,这样的智慧养老产品最终会淹没实体经济智能化的浪潮中。
2终端产品易用性差
在老年人使用智慧养老产品不断需要他人的帮助时,终端产品的易用性就面临着挑战。对于现有的智慧养老产品来讲,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降低他们与子女联络的需求正是它们的实质性功能,若老年群体在使用过程中依旧不能独立完成,这会直接降低产品的使用需求和用户的使用意愿。企业应该时刻关注用户的需求点在哪里,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7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更加倾向于老式按钮,而更加智能化的触屏设计则得不到老年人的青睐,因此企业提供的服务应不断在产品显示模式和人机交互模式上做出改善。
3复杂的个体情况,不同的接纳程度
老年群体作为智慧养老产品的主要受众,具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终端产品用户的年龄段、学历、家庭收入、子女数量等这些個人情况的不同,均使他们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纳度各不相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年人中较为年轻的群体,也就是60-70岁的老人,他们中对智慧养老产品的了解度和接纳度都要明显高于年龄更大的群体,他们更易于接受尝试新鲜事物。同时,在这一群体中,他们的学历普遍高于70岁以上的受访者,46%以上的老人都具有高中及以上甚至博士学历,而在另一部分老人中83.5%等人仅有初中或者小学学历,学历的不同也造成了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不同的态度。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人中愿意尝试智慧养老终端产品的比例达到了46.7%,非常愿意一直使用相关产品的老人比例也远远高于学历较低的老年群体,这说明了学历因素对河北地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纳度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年龄和学历因素的影响,子女情况的不同也使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持有不同的态度,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受访者均有一名以上的子女,其中更有32%的老年人有四名及以上的子女,在调研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拥有一名或两名子女的老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受程度更高,他们认为这类产品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感,减少自己带给子女的负担。而子女人数较多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更希望得到子女的照顾而不是养老产品的服务。
在问卷结果中,我们还能发现收入情况与老年人的接纳度也有很强的关系,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不具有个体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会因为担心智慧养老产品价格昂贵而不愿尝试,而月收入较高甚至在10000元以上的老年群体会非常希望尝试高科技智慧养老产品,他们更加愿意通过智慧养老服务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老年人的采纳意愿与他们的居住地也有很强的关联性,居住地在乡镇地区的老年人尝试意愿仅有23%,居住在县城地区的老年人这个比例为42%,而居住在市区的老年人愿意尝试智慧养老产品的比例则高达65%。
二、河北地区智慧养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产品普及度不高,社会宣传应加码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河北地区的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概念了解的并不多,77.6%的老年人从未听说过智慧养老的概念,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见到其他朋友体验过,仅有一名年龄段为60-70岁的老年人亲身体验过。这些调查结果都对大众对智慧养老终端产品的采纳度起到了负面影响。这说明在河北地区,智慧养老理念的社会宣传度和政府支持度都不足,这些环境因素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有用性又决定了用户的使用意愿和对产品的采纳度。因此,对于河北地区智慧养老模式的构建和发展,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和来自政府必要的制度支持刻不容缓,不断提升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对提升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终端产品的采纳度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提升终端产品功能性,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在现有的智慧养老终端产品市场上,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类产品仍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扫地机器人等发展较早但功能单一的终端产品。虽然近年来,社会上对智慧养老机器人这类功能全面,能够满足老年人多种需求的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也日渐深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这类多功能产品普遍价格高昂,普通收入阶层的老年人无法承受,因此应用性很低,往往仅在发达地区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提供服务,所以我们还是应将目光聚焦在小型多功能且性价比较高的智慧产品上,但目前这类产品的发展极为有限,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未来的研究目标应为增加智慧养老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加入远程医疗,智慧看护,及时预警等多种功能,实现一机多用,降低智慧养老的普及成本,用户的接纳度也会随之提升。
三、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在河北地区1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进行调研,发现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情况,老年人对产品的感知有用性以及老年人个体情况等因素都影响了他们对智慧养老终端产品的接受度。其中老年人的家庭结构,收入情况,居住情况等个体因素对他们的接纳度均发挥了很强的影响性。
未来,我们应更多关注到每一位老年人的个体需求,将智慧养老产品的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功能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这些进步需要全社会和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佳宁.我国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述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2):178-180.
[2]王若凡,张若平,刘妍,张舒童,沈丽娜,李建伟,王迁.社区智慧养老标准化研究[J].标准科学,2021(S1):295-301.
[3]王惠群,郎颖,吴方园,马丽梅.银川市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分析[J].医学信息,2022,35(01):148-151.
[4]王岚. 哈尔滨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DOI:10.27064/d.cnki.ghasu.2021.000410.
[5]马乐尧,刘丹,张韦.大众对智慧养老产品采用的影响因素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1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