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爱军,吕 芳,魏 芹,孙亚林,程传苗
(1.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上海 200433;2.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长沙 4102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北京 10085;4.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上海 200433)
对于中国医师,“临床与科研的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尤其当前国内的很多医院都纷纷强调:医师在做好临床的同时,又要做好科研,并以基金、论文等指标要求各级医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临床与科研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因此,合理有效地提高医院临床科研水平值得深思。
基于当前过度放大科研地位的人才评价机制和科研管理制度,医院许多临床医师的科研活动与其临床工作有分离脱节的倾向,舍临床之“本”而追逐科研之“末”,或只埋头从“医”而不专心致“研”[1-2]。
1.1 科研管理机制与考评上的落后 有一则调查研究[3]显示,医院临床科研人员认为在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排在首位的是缺乏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及专职科研人员编制不足。正如很多临床医师经常存在的一些观念,如“没有奖励政策,凭什么要搞科研”。
从许多医院的管理体系看,不仅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各项考评体系中还增设了许多可量化的科研任务指标。比如,晋级考评体系倾向于论文、课题、奖励等,没有体现出临床医师的核心价值。一些高资历的名医从临床脱颖而出后,不再专心临床,而更看重“抓课题、做文章、获大奖”,而作为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不少年轻医师满负荷、连轴转已成为工作常态[4]。
1.2 科学创新能力与时间上的不足 有学者[5]通过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绩效实证研究得出,项目负责人特征是科研项目完成结果的决定因素。如果项目负责人没能力按时启动项目,做好统筹管理,及时督促项目执行,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的可能性就很大。同时,科研时间得不到保证,也很可能造成项目无法完成[6]。
我国临床年轻医师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观念落后、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方面尚不够完善的现象,同时,现行的医师晋级制度与临床研究生培训制度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甚至SCI论文,导致已承担繁重医疗工作的年轻医师能用于科研的时间有限,很难有精力从事科研,最终缺乏应有的科研经验[7-8]。
1.3 投入产出数量与质量上的反差 有学者[9]通过对某医院5年来的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发现科研投入递增趋势与科研效益指数曲线呈波状变化不符,指出科研产出存在滞后现象。一部分医师一味地追求的项目和论文数量用于晋升晋级,而不管项目中标后的后继投入和论文发表的质量。这种投入与产出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反差现象,长此以往会滋生“学术造假”问题。
我国许多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客观上鼓励临床医师对研究工作产生反感和“急功好利”现象。为了完成科研项目和论文的硬性指标,部分医师冒然去做论文造假、代写、买卖。2014年12月《科学美国人》杂志发布了一篇调查文章[11],指出国际科学期刊上不少来自中国的论文可能是由某些所谓“论文工厂”集中生产,还附上了一张百人名单,涉及多家知名医院。
临床科研是现代医院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是医院实力的体现。调动广大临床医师认清医学发展新形势、把握医学研究新动向、建立临床科研新思路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心[11]。
2.1 形势——发展临床科研势在必行 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将在资源配置、科技评价、治理体系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中科院率先开展基于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形成国际专家诊断评估方法,有利于解决科技评价过于量化问题,让职称晋升等规定不再被临床科研所误伤。
健康领域一直以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在医学研究方面有很多独特的优势[12]:临床资源充足,病种多、病例多,有充分的研究空间;年轻出众的研究学者和学生多,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给临床科研带来人手;政府十分重视医疗科研领域,逐年加大医疗产业投入,科研经费充裕。另外,临床医师自身就有更新知识的法定义务,应学会从临床研究过程中积累和发掘知识。
2.2 作用——建设临床科研有用可行 不仅社会需要科研,临床也需要科研“引路”,反过来说科研能够助力医师探索未知。从临床科学研究的定义[13]看,旨在发现和证实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或预防的干预措施,确定与评价对特定疾病的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目的,最终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增强疗效、改善预后和明确病因,使临床医学得到不断发展与进步,具有很大的价值[1]。
从个人自身能力发展看,临床研究是对临床知识技能有着较高要求的医师提高理论及学术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能体现出临床研究者的专业技能程度[14]。北京大学韩启德院士谈到临床医师为何要搞科研时,其认为:搞科研可以把最新的知识交给学生,搞科研可以让你对学问的感受与理解不同,搞科研也可以让你更有见解。
2.3 方法——搞好临床科研不是不行 一名好医师的临床与科研也许不一定并驾齐驱,但也不能偏废一方,两者也并不是不可兼得[15]。比如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团队就是很好的例子,不但临床技术一流,科研水平也做得十分出色。其实临床医师有着许多基础研究人员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掌握着疾病资源,知道疾病问题在哪,可根据临床问题确定研究方向、设计科研,搞好科研有诀窍可行。
科研和论文写作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不是靠学,而是靠科研和论文完成过程中潜移默化体会的,因此开头难是自然。事实上,当具备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能力,眼界和思维方式、概括和分析能力、职业和技术水准就会与众不同,临床科研也不再是难事。
相对于工程、化学等其他学科,临床科研有着自己的特点[16]:研究对象特殊,研究内容复杂,学科病种繁杂。做好临床科研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单靠行政手段让医师贴上科研的标签,容易被误伤。医院管理者应从机制、方法和时间上着手,营造和谐的科研氛围,让科研兴趣和社会责任成为临床医师的动力。
3.1 优化管理机制 转变保障条件 许多医院通过奖励、晋升等政策激励临床医师申请科研项目,但项目立项后,研究条件是否能够保障项目顺利开展,以及相应的保障和监督机制,都影响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和产出绩效[6]。医院要持续发展科研,应建立健全科研保障机制,使临床医师有平台、有条件、有兴趣地开展课题研究。
在人员配备上,医院可以从学科或科室层面设置科研专职人员,负责样本收集、信息录入等一些繁琐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做好研究;在技术平台上,医院可以依托优势学科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或与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绑带协议,外借其实验室,并对全院医师开发共享;在信息建设上,医院可以建立数字化、网络化、学科化的图书馆,为医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在质量监管上,医院应组建自己的伦理专家委员会和科研督导专家库,强化项目审查的力度。
3.2 探寻合作手段 转化研究成果 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取得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0%,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8%[17],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临床医师不能只追求短期效应,以SCI论文为最终目的,应树立转化医学的理念,把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研究成果定位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医院需要建立以交换与帮带为链接方式、以协作与合作为相互关系的新型非实体性研究群体。
与优势学科和科室联合,医院可以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组建多个学科群,鼓励交叉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联合开展研究;与基础研究院所合作,医院应组织开展与科研院所的交流互访、座谈研讨等活动,为临床医师与基础研究人员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和开辟合作绿色通道;与技术服务机构协作,医院可以聘请一批统计学专家,或与专业科研服务机构协作,为项目执行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支撑,也可以与医疗器械、制药等企业协作,共同开发研究产品。
3.3 尝试岗位轮转 转出科研时间 国外许多大型医院都坚持将临床与科研人员分离,各司其责,为的是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临床或科研上。既然临床医师不想完全脱产临床,可以尝试在不同阶段下实行多岗位轮转,让其腾出更多的时间做科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为医院添加了许多科研力量。
对参加规培的医师,建议实行内科与外科间的轮转,使其从忙碌的外科科室环境中解脱,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培育和启动任务;对中级阶段的医师,建议实行临床与教学间的轮转,使其从繁忙的临床工作岗位转至相对空闲的教学岗位上,拿出更多的时间专心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对于高职阶段的医师,建议实行医院与社区间的轮转,让其在完成简单空闲的社区卫生任务后,能静下心带领自己的研究队伍,攻克临床中所遇到的难题。
[1] 冯常森,张 志,吴 钢.立足临床 做好临床科研工作[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3):216-217.
[2] 蔡 航,司存武,施弘宇.边远地区武警部队医院科研管理的实践[J].哈尔滨医药,2014,34(2):141 -142.
[3] 张晓辉.医师评职晋级:临床科研孰重孰轻[J].中国医院,2014,18(3):46.
[4] 韩 梅,田 宁,杨国彦,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临床科研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2013,15(8):1771 -1775.
[5] 吴建南,章 磊,郑永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特征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163 -169.
[6] 邵晶晶,杜丽华,韩德民.医院临床科研项目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40-543.
[7] 刘仕勇,杨 辉.医学研究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51 -53.
[8] 谭毓铨.以病人为本开展外科临床科研[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11):1571 -1572.
[9] 陆梅华.医院科研绩效评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45-46.
[10] Charles Seife.For Sale:“Your Name Here”in a Prestigious Science Journal[J].Scientific American,2014(12):8.
[11]苗卫军,刘燕清,赵 虹,等.临床医生科研需求分析与均衡科研管理初探[J].现代医院,2014,14(3):124-126.
[12]李晓轩.科技体制奏响深改曲—2014年科技体制改革评述[N].光明日报,2015-1-9(10).
[13]李 鹏,丁惠国.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及其应用[J].北京医学,2013,35(3):233 -234.
[14]毕业东.临床医学科研的意义与设计[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9):110 -112.
[15]楚定成,阿尔泰,席闪闪.专科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J].新疆医学,2013,43(12):138 -140.
[16]龙仕柏.医院临床科研的哲学思考[J].海南医学,2012,2:3(7):97-98.
[17]单 青.让医药科研成果走近临床[N].大众日报,2014-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