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进入21 世纪,全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进入了成长阶段,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并具有持续性,但是我国的环境艺术学科的办学历史只有二十几年,经历了起步和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成熟的环境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每年全国该专业毕业生有上万人,但很多用人单位明明用人缺口大,却为招不到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而发愁,甚至艺术设计大类在2013 年沦为就业率低的“红牌”专业,虽然造成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专业能力与企业预期不符是高校教学无可回避的问题,教育和市场出现了脱节,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必须切实分析企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以此为参考,思考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基本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业性艺术院校(例如八大美院)。第二类是师范类教育学院下属艺术设计院系。第三类是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艺术设计院系。第四类是综合性大学中下属艺术设计院系。不同性质的院校在办学定位上也会有所不同,以上四类院校对于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定位大体可以概括为:(1)“专业类”:建设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在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体系中起引领作用,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领域的高层次设计人才。(2) “师范类”:以教师教育为依托,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综合艺术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3)“高职类”:以技术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对艺术技巧的掌握,重视实践教育,培养与其职业相适应的实用性、技能性人才。(4) “综合类”: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以培养综合型设计人才和专业型设计人才为主的本科教育,以符合市场需求,兼顾不同就业方向为目标,培养出具备个性发展的实践性人才。办学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各自不同的办学定位基本已经确立了其特定的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确立了其教学模式的基础。
由于教学模式的合理与否直接会导致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因此应当切实分析企业的用人标准,而其用人标准是直接从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中得出,与高校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其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又并非是等号的关系,在进行具体设置的时候,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前的教学特点、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的吸收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以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设计调查问卷,向10 家设计公司和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前十项能力是: (1)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的基本素质(设计思维)。(3)设计表现能力(手绘+计算机绘图)。(4)沟通及表达能力。(5)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责任感)。(6)企业实习。(7)设计理论。(8)了解材料与施工工艺。 (9)了解造价和预算。(10)多学科交流(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一结果为建立科学的环境艺术教学模式提供了参照。
第一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不止是企业最看重的,也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事实上该项能力是所有知识结构的整合。
第二项“专业的基本素质(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意思考方式,是设计者的一种构思方法和过程,站在特有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整个设计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设计教学必须提高的环节。
第三项“设计表现能力(手绘+ 计算机绘图)”,是作为排在所有能力前三位之内的重要知识结构,再好的设计构思没有与之匹配的表达技巧,一切都只是空谈,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又不能仅仅把表现能力等同于表达技巧,它还包含了设计师的审美,构思、思维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
第四项“沟通及表达能力”,该能力不仅指口头表达能力也包括书面表达能力,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的设计师,毕业生面对的是企业,而企业面对的是带来效益的客户,因此该能力严格来说虽然已经不界定为专业范畴,但却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重要素质。同时,沟通与表达还体现在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此项能力是团队工作时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性质是需要团队配合,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组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准确表达的结果。
第五项“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责任感)”,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性质是区别于纯艺术个体创作而是一个集体性的创作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互相支持与协调,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只顾个性的发挥而忽略团队协作的精神。因此对企业而言,需要的设计师是在保留个性的前提下能够与团队融合。
第六项“企业实习”,企业非常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的最好途径莫过于企业实习,在真实项目的压力和前辈的带动下,实习可以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第七项“设计理论”,之所以排在第七位,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它不能马上创造出实际的效益,但是设计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土壤,缺乏理论积淀的设计缺乏持续设计的后劲。
第八项“了解材料与施工工艺”和第九项“了解造价和预算”,这两项对于环境艺术的实际项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企业并没有把他们列入需求的前列,是因为这两项可以看作是纯技术的学习,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中没有涉及或无法达到市场水平,也可以通过后期培训或者实践接触很快可以掌握。
最后一项,第十项学科交流(主动学习的能力),该项能力虽然对于企业短时间内无法创造什么效益,但这项能力从侧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作为面对企业培养设计人才的各类设计院校,以上需求是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重要参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计教育与其他文理工科的教育有较大区别,与基本理论学习相比,更强调其实务能力,短期能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以及继续再学习的能力,强调实践经验的获取,这样的人才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从上述十个方面的分析来看,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可以大致概括为: (1)专业综合能力和基础素质。(2)实际的动手表达能力和技术学习的能力。(3)实践经验的获取。这三方面需求与以上企业看中的能力在数量上呈现6 (1、2、4、5、7、10 项)∶3 (3、8、9、项)∶1 (6 项),这反应出企业的需求与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同时,这一比例关系也可以作为设计院校进行课程设置的参考。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课程学时比例大致呈现167∶54∶30,其中在第二个环节——实际的动手表达能力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方面,学时还有所不足,可以以此为参考进行一定的课程调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没有问题,只是课程课时基本符合比例,而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保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对较多专业来讲,企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即直接可以参与项目运作的能力有较高的期望,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由于要兼顾综合类大学办学定位中兼顾不同的就业方向的要求,为转行从事其他设计工作的学生做好能力铺垫,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有三成的课程只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更多地属于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配比以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大部分转向其他设计领域的学生,能基本顺利地过渡,并且胜任其工作。可是,这样也无可避免的削弱了某些专业能力的培养,也或许是企业认为专才不专的原因之一。
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第一年是不分具体专业方向的真正基础教育,属于通才教育,第二年才划分专业方向,总的来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只是或许专业方向的划分还不尽然合理。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粗略可划分为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又是不能并行的两个方向。当学生选择了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后,不可避免地学习两个方面的专业课程,而将来在工作中只能择其一,某种程度上又削弱了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无论数量和课时也都是相对较少的,与国外一些院校相比差距较大,应当重点改进。
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现行的教学计划中,大部分课程理论教学的学时不超过一半,另一半课时在进行技能或是设计实务训练,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一再强调环境艺术设计是重实践的学科,但是设计理论的学习同样至关重要,设计理论是设计的土壤,是支持设计持续性进行的原动力,除了设计的理论法则,还应当全面了解设计文化,文化承载了设计的生命力,设计本身就是一场文化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学方法上也应抛开枯燥的理论框架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作品中体悟设计法则了解设计文化。去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
1. 将实际市场项目与课程作业对接。专业教师应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将企业承接的项目,转化为课程作业,由教师带领学生以专业团队形式出现,与真正的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于市场上最新的设计实践手法与设计应用保持信息上的同步与敏感度,在实践中去学习、掌握、应用。
2. 收集资料引入课堂。学会收集资料是新手设计师的重要一课,但该部分会受限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主题式设计的资料收集,以国际大师作品为主,然后对其设计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大师的设计思路与最新的设计理念,转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到周边任何环境场所,利用相机或者速写的方式记录这些场所的相关信息,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案例中的优缺点,最后以汇报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使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调研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带领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专业教师在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分配给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主动进行理论学习的热情,有助于提升其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接触一些专业的前沿理论,主动关注国际最新的设计理念等。
在上述十项能力中,设计表现能力(手绘+计算机绘图)属于重要能力,其中包含了手绘表达和计算机绘图两方面,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绘图已不可回避,但是从国际景观公司用人的趋势来看,更加注重设计师的手绘表达,而且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讲,手绘应当是优势所在,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在课程设置中有11 门课程和环节与手绘表达直接相关,有4 门与计算机绘图相关,从量上看,比例基本合适。但由于扩招影响,部分生源的专业素质有所降低,主要体现在手绘表达方面。而且,手绘属于基本功,并非一日而促,需要日积月累的进步,因此,更多学生热衷于学习计算机绘图以取代手绘能力的不足,造成了计算机绘图普遍强于手绘的局面,并且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成为了趋势。但手绘表达是企业看中的重要能力,是专业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还应当加强手绘表达的训练,提升手绘表达在课程中的应用比重。
随着高考扩招的推进,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大众教育,精英模式下的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时间,以进行课后的自学拓展或者加强其个性的发展,但是从近些年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学生主体和客观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的教育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分析原因主要是: (1)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使得学生课后拓展学习的自觉性下降。(2)师生的配比不合理,教师平均辅导学生的时间大幅缩短。 (3)扩招后生源专业素质有所下降,对专业热情不足,自学拓展无法保证。这就要求教学环节做一些改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课堂训练的强度,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同时强调课堂及考核纪律,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强制约束。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行的教学计划中,课程需要进行部分调整,加强设计理论和设计文化的学习,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2)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的门数和课时都有较大不足,应当重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保护个性发展的空间,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3)实践教学环节中受到场地,工作室和一些技术条件的制约,应该积极加以改进或者尝试新的教学方法。(4)在学生热衷计算机绘图取代手绘不足的同时,要强调手绘的重要性,加强此方面的基础训练。(5)结合专业重实践的特点,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尝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与主动学习的能力。 (6)转变精英教学观念,强调课堂教学环节,以适应大众教育的教学的需要。
[1]麦可思研究院. 2013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9.
[2]陈黄庆. 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D]. 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2:19 -21.
[3]蒋傅容,黄汉隆.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应用探讨[J]. 河南科技,2013 (9):277.
[4]车宇宁. 关于21 世纪环境艺术教学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25):118 -120.
[5]汪溟.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s1):237 -238.
[6]李健华. 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 艺术教育,2014 (9):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