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拒绝语的语境顺应研究

2015-04-14 05:25李晨迪
关键词:使用者言语话语

李晨迪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

每一种言语行为都有其特定的语用含义。Searle(1979)认为,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语言活动,如请求、提供、拒绝等言语行为[1]。其中,拒绝类言语行为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拒绝类言语行为有真假之分,可分为真实拒绝和虚假拒绝[2]。在一些特殊文化背景下,这种虚假拒绝类言语行为较为普遍。然而,关于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研究却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国内早期对此问题的研究者有卢志芳(2003)、刘葆(2006)等。对此问题近期研究相对增多,如姚颖(2012)对虚假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界定,并指出虚假拒绝言语行为具有虚假性、共识性、矛盾性和非公开性[3];赖会娣(2013)对英汉虚假拒绝语进行了语用对比研究,指出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4];冉永平(2014)提出虚假拒绝语的双向性和区别性特征,等等。但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基于语境顺应论对虚假拒绝语作出的研究较少。虚假拒绝语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语境,言语交际者必须顺应语境作出合理选择。随着语境的动态发展,言语交际者顺应语境作出的选择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仅仅依据合作原则或礼貌原则来研究虚假拒绝语就显得不够全面。笔者认为,从语境顺应论和认知语境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研究虚假拒绝语产生和发展过程。

关于虚假拒绝语的界定,已有研究都给出了相关论述。卢志芳(2003)指出,虚假拒绝是指违背诚意规则,不是真心实意的拒绝,也就是借助拒绝的形式表达其他意图的言语行为[5]。冉永平(2014)将虚假拒绝定义为:H对S做出虚假拒绝,当且仅当H一开始就愿意接受S提供的物品或请求、邀请等,但H首先进行礼节性拒绝,经过S的再次坚持后,H最后表示接受(提供者∕请求者=说话人S;接受者∕答应者=听话人H)[6]。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认为,虚假拒绝语通常是指:当说话人发出请求类或提供类言语行为时,听话人内心是愿意接受这种请求和提供的,但出于礼貌或其他原因先进行礼貌性拒绝。此时的拒绝并非听话人本意,而是出于其他原因而作出的虚假拒绝。等说话人再次坚持后,听话人最终会接受这种请求。

一、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是依据语境顺应论和认知语境论来研究虚假拒绝语的语境顺应。顺应论是Jef Verschueren在其《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在语言使用过程的不同层面上进行。他还认为,语言具有一系列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种特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言变异性决定了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这里的变异与社会语言学中常说的语言变体并不相同,而是泛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特定信息时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表达。同时,语言的可选择范围也并非是静止不变的,如同认知语境一样,语言的选择范围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比如一些旧的表达可能会很少甚至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新的表达。语言的商讨性则指出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交际原则以及交际者所使用的不同策略而作出的选择。最后,语言的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语用规则和策略从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作出符合语境的选择,以满足语言使用者的交际需求。由此可见,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决定其顺应性,语言只有具备了变异性和商讨性,其顺应性才成为可能。没有变异性和商讨性,就没有顺应性。

语言的顺应性包含四个方面: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该言语交际所处的语言环境。语境是语言交际的环境,用来指与话语相互顺应的一切因素或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Jef Verschueren指出,语境可以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环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这些因素在语言选择上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的使用者。无论是话语的产出还是理解,都要靠语言的使用者来实现。除交际语境外,还有语境,它主要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三个方面①Jef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释》(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第一次提出顺应论,并对其进行了详略阐述,提出了语言的三种特性以及语言顺应的四个方面等重要观点。。

语境顺应论中所指的语境,并非是传统概念中一成不变的语境,而是指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认知语境,也只有动态变化的认知语境才符合语言的变异性。“认知语境”这一概念是由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第一次提出[7]。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认为,交际行为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贮存在大脑中的,并由此构成一个人的认知语境,是语言使用者把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内化于头脑中的结果。认知语境中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理解话语的认知语境。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认知语境中的旧信息和言语交际中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明示的信息,并结合双方所共存的认知语境,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推理,从而明白说话人的意图。

熊学亮在《认知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也对认知语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认知语境具有社会心理性质,它包括在具体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由直接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和心理表征所构成的认知语境在操作上可以抽象或系统化为“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和“社会心理表征”三种语言隐形内容的推导机制。“知识草案”是固定的认知意义单元,其在特定场景中经过排列组合又可以形成规模更大的情景单元或“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是大脑对社会现象、文化等的认知[8]。

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不断传达新信息,新信息在与原有认知语境(旧信息)结合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语境。随着交际行为的发生,认知语境也不断向前推进。在新信息作用下,听话人认知语境的改变有三种情况:新信息与旧信息相结合产生新的认知语境;新信息为原有认知语境提供进一步证据,强化已有认知语境;新信息与原有认知语境相矛盾,新信息推翻原有认知语境[9]。总之,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认知语境的不断变化,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语言范围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二、虚假拒绝语的语境顺应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由Austin在哈佛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中首次提出。他区分了言语行为中的表述句和施为句,并对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在其理论基础上,Searle(1979)重新区分了言语行为,将行事行为分为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拒绝类言语行为就属于承诺类范畴[10]。虚假拒绝语是拒绝类言语行为的一部分,通常是指说话人发出请求类或提供类言语行为时,听话人内心是愿意接受这种请求提供的,但出于礼貌或其他原因先进行礼貌性拒绝。此时的拒绝并非听话人本意,而是出于某种原因而作出的虚假拒绝。等说话人再次坚持后,听话人最终会接受这种请求。

虚假拒绝语在中国较为普遍。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大国。中国人顾忌面子,注重礼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直接接受别人的礼物或邀请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因此,人们都会在收到礼物或邀请时先拒绝对方,即便自己内心很想接受,也要等到对方再次坚持后才会接受[11]。但是虚假拒绝语产生语境效果的前提必须是言语交际双方都熟知言语交际发生时的语言环境,并且明白该拒绝类言语行为并非说话人的本意,从而顺应语境成功完成言语交际行为。如果交际的一方不了解该拒绝行为只是虚假拒绝,误以为是真正拒绝而没有继续坚持,那么该交际行为很可能就会失败。中西方交流中常会出现类似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交际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对所处交际环境不够了解,没有顺应语境作出适当选择。由此可见,语境对交际行为的成功进行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顺应语境作出适当选择是言语交际行为成功的关键。

认知语境和语境顺应论都认为语境是动态生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语境随着言语交际的持续发生而不断变化,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变化,语境的顺应也应随之进行动态的生成和发展。在言语交际中,当说话人在作出虚假拒绝的时候,必然会根据交际语境作出顺应语境的选择。语境顺应论认为交际语境包含四个要素,即交际者、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12]。在下文中,笔者将从这四个方面分析虚假拒绝语的语境顺应。

(一)交际者

交际者包括话语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即说话人和听话人(说话人即虚假拒绝者,听话人即提供者)。无论是说话人对话语的产出还是听话人对话语的解释,都离不开当前的交际语境。同时,话语交际者也是影响语境的存在,说话人或者听话人的不同关系会大大影响当前的语言交际环境。请看下面一对婆媳间的对话:

(情景:婆媳不在一处生活,媳妇打电话让婆婆来家里吃饭)

媳妇:妈,晚上来家里吃饭吧!

婆婆:不用了,你们那么忙,我自己在家吃就好了!

事实上,婆婆是想到儿子家里吃晚饭的,但由于不在一起生活,婆媳间比较生疏,所以才假意拒绝,同时还希望对方能继续坚持邀请,这样就可以作出肯定答复。如果当前场景不变,交际者发生变化,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女儿:妈,晚上来家里吃饭吧!

妈妈:今天怎么想起让我去吃饭啊?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啊?

女儿:哪能啊!晚上您直接过来吧,我就不接您了!

妈妈:好的!

同样的场景,因为其中的交际者发生变化,语境和言语行为本身都会相应改变。由于婆媳关系不及母女关系亲密,所以婆媳间的对话相对比较客套,也就更容易产生虚假拒绝。但如果交际者由婆媳换成母女,交际双方关系发生改变,相应的交际语境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言语行为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可知,交际双方关系越亲密,产生虚假拒绝语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另外,在交际产生时在场却没有参与交际的旁观者也会影响交际本身。只有两个人组成的单独对话,相对会比较轻松随意,交际者也不必刻意作出语言选择(初次见面的除外)。但是,在人数众多的场合,即使是关系相对亲密的两个人,也会在交谈时刻意地斟酌语言。因此,相同场景下,在有第三方或更多人在场时,说话人更容易作出虚假拒绝。

(二)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因素是影响交际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物质世界中,时间、空间等因素都影响语言选择。除时空因素外,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也对言语选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日常对话中虚假拒绝语的研究发现,虚假拒绝者在作出虚假拒绝时常会伴有一定的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同时,提供者在此时也常常会有一些伴随动作,如“拉”等。例如:

(情景:A和B是室友,B帮A重装了电脑系统,A对此表示感谢)

A1:太好了,电脑终于能用了!走,请你吃晚饭!

B1:我俩这关系,不用。

A2:就是关系好才请你呢!走吧!

B2:真不用!又不是外人!

A3:那我们也得吃晚饭啊,跟我就不要客气啦!快走啦!(上前拉着B的胳膊就往外走)

B3:你看你,真是的!随便吃点就行了啊!(跟着A走出宿舍)

上例是典型的虚假拒绝。A为了感谢B帮其重装电脑系统而邀请B一起吃晚饭(A1),此时A作出了一个提供类言语行为,即提供一起吃晚饭这个邀请。B在收到这样一个邀请的时候首先作出拒绝(B1),以“两人关系好”为由拒绝A的邀请,并用表示其否定意愿的“不用”一词来实现言语拒绝行为。但此时B并非真正拒绝A的邀请,而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出于礼貌而作出的虚假拒绝。B顺应交际语境,选择作出虚假拒绝。而A也熟知二者所共处的交际语境,明白B并非真正拒绝,于是继续发出邀请(A2),驳回B的拒绝,指出“就是关系好才请你呢”。B再次从可供选择的可能话语中选择了拒绝言语“真不用”(B2)。同样,该拒绝还是虚假拒绝。A见B如此客气,只能在言语交际的同时伴以肢体动作来表达其邀请的真诚性,“上前拉着B的胳膊就往外走”(A3)。在A的坚持下,B最终答应了A的邀请。

这种伴随虚假拒绝言语行为发生的肢体动作在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时更为多见。例如:

A1:李主任,听说您最近身体不适,我来看看您。顺便给您带了点土特产,还请您笑纳。

B1:你看你,人来就可以了,还带什么东西啊,这我可不能收啊!

A2:都是自己家里的东西,不值什么钱,您不要嫌弃才好!

B2:自家的东西也是辛苦得来的,不行不行!

A3:您看我都拿来了,这大老远的您总不能让我再拿回去吧!(作出无奈的表情)

B3:哎呀,好吧好吧!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啊!可得吃了饭才能走啊!

A4:不用麻烦了吧,我这就回去吧!

B4:(上前拉住)那可不行!大老远来的,怎么也要吃了饭再走!我们还要好好叙叙呢!

A5:那好吧!

上例就是在走亲访友、赠送礼物时出现的虚假拒绝言语行为。从对话中可以看出,B的地位应该要比A的地位高,因为A在探访B的时候携带礼物随行,B见到礼物以后提出拒绝(B1)“不能收”。此时的拒绝并非真正拒绝,而是因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不加拒绝就收下别人礼物是不太礼貌的,所以B才首次作出拒绝。A也熟知当时的语境,心里明白B是出于礼貌作出的拒绝,并非真正的拒绝。于是A便再次强调“是自家的东西,不值什么钱”(A2),用来打消B的顾虑。B再次拒绝,A再次坚持,并配以面部表情(A3),B最终答应,并提出邀请,留A在家用餐(B3)。此时双方角色互换,B提出邀请,A则首次拒绝,作出虚假拒绝的言语行为(A4)。在B的坚持并伴有动作行为的情况下(B4),A才最终答应。从A赠送礼物,B的拒绝到接受,再到B提出邀请,A的拒绝与接受,这充分表明了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言语行为的产生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也表明语言使用者为了保证交际行为顺利进行,会不断地顺应语境作出适当的言语行为。语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可能性也不断更新、生成,语境的顺应也相应地不停发生变化。

(三)社交世界

在社交世界中,语言需要顺应的社会因素更是复杂多样,其顺应过程也更加多变。在不同交际场合或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中西方文化对于虚假拒绝的不同理解。例如:

(情景:Jim刚从美国来到中国,下班以后想和中国同事Mary一起吃饭)

Jim:Mary,下班以后我请你吃饭吧!我刚来,好多事情还要向你请教呢!

Mary:你太客气了!有事你尽管说,吃饭……就不用了吧……

Jim:哦,那好吧!

Mary:呃……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通常不直接接受别人邀请或礼物,而是在对方再三坚持下才接受,以示礼貌。但是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种认知,他们比较直接,认为接受就是接受,拒绝就是拒绝,不会考虑到其中的深层涵义。在上例中,Jim是真心想要请Mary吃饭的,但由于后面加了“我刚来,好多事情还要向你请教呢”这句话,让Mary误以为他只是客气一下,也许并不是真要请她吃饭。于是她假意拒绝,一是出于礼貌,二是想再次得到肯定。但是,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Jim无法理解Mary的用意,交际双方没有达成共识,当前的交际语境并没有被双方同时理解,Mary顺应语境作出的虚假拒绝没有被Jim识别,Jim误以为是真实的拒绝,最终导致该交际行为失败。

正是因为社会因素的复杂多变,交际双方在交际时更要顺应当前语境作出恰当的语言选择。因此,对语境的把握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同样的话语也会产生不同效果。只有交际双方对当前交际语境达成了共识,说话人顺应语境作出语言选择,听话人顺应语境作出合理解释,当前的交际行为才可以成功。可见,交际双方是否能够同时识别当前交际语境决定着言语交际的成败。

(四)心理世界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状况也是需要考虑的范畴,也应当根据情况作出顺应。话语交际者的心理世界是语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际者的个性、情感、观念和信仰等。由于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时常顺应其心理世界并作出语言选择,交际双方可以根据另一方的话语来推断其心理状态。虚假拒绝语这一语言现象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虚假拒绝者常常会使用“不了”“不必”“不好吧”等表达否定意愿的词汇作出虚假拒绝,其实内心想要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含义。这种纠结、矛盾的心理更好地验证了虚假拒绝语背后丰富的心理世界。如:

(情景:A和B是情侣,一起逛商场看到B之前看上的一件外套)

A1:咦,那不是你上次看上的外套吗?上次没带钱,这次买回去吧!

B1:不要了吧,太贵了!

A2:没事,你喜欢就好!今天刚好发工资了!(拉着B进入店铺)

上例是典型的虚假拒绝言语行为。B早就看上了那件外套,内心自然是想要买的,在A提出要买的时候,B却用“不要了吧”来拒绝,根据当前语境作出解释可知,此时的拒绝并非真实拒绝,而是B出于礼貌或矜持而作出的虚假拒绝,由此可以了解B此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由于A和B对当前的交际语境达成了共识,A很容易理解B话语背后的另一层含义,当前交际才得以顺利进行。

从语境顺应论角度来看,当说话人发出邀请时,听话人根据当前交际语境并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而在接受或拒绝等可供选择的话语中作出顺应语境的选择。在该交际语境中,说话人的性格、情感、意图等心理因素,社交场合、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组成的社交世界以及时间、空间、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等一系列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作出选择。而语境又是动态生成的,它随着言语交际行为不断产生和发展。语境不断发生变化,语言使用者顺应语境作出的选择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改变。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交际行为成功,也不断顺应当前交际语境进而作出合理、恰当的选择。如果交际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无法理解当前交际语境,不能顺应语境对交际话语作出合理解释,当前交际行为就注定以失败告终。

三、结论

语境是言语交际行为赖以产生的语言环境,并且随着交际行为的产生而不断动态生成和发展。任何言语交际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语境,语境的变化也影响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可能性范围。因此,交际双方只有顺应当前的交际语境才能顺利完成言语交际行为。虚假拒绝语是汉语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成和存在都具有复杂的因素。虚假拒绝语的产生也必然依赖其存在的语境,其言语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断地顺应语境作出不同选择。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是否能成功达成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当前交际语境是否能达成共识,听话人是否能合理理解虚假拒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

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阐释虚假拒绝语这一特殊言语行为。笔者舍弃前人所注重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从语境顺应论和认知语境论角度出发,探究语言使用者如何顺应交际语境作出虚假拒绝,并从交际语境的四个方面(即交际者、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分别探讨其对语言选择的不同影响。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往往要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但若单独用这些交际原则来解释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发生则显得不够充分。顺应论认为,虚假拒绝语正是说话人在遵循交际原则基础上,充分考虑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等影响因素而作出顺应当前交际语境的合理选择。从语境顺应论和认知语境论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阐释虚假拒绝言语行为。通过本研究,人们可以更熟练、有效地解读虚假拒绝语这一言语行为,增强言语交际的成功率。

[1]SEARLE 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UP,1979:12-20.

[2]赖会娣.“非真诚拒绝”的哲学基础——来自语言哲学的证据[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2-96.

[3]姚颖.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探析[J].文教资料,2012(3):31-32.

[4]赖会娣,冉永平.英汉非真诚拒绝语的语用对比研究[J].语言教育,2013(3):33-41.

[5]卢志芳.现代汉语中的假拒绝言语行为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6]冉永平,赖会娣.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人际语用理据分析[J].外语学刊,2014(2):65-70.

[7]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2001:132-142.

[8]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3-124.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03-210.

[10]何自然.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6-52.

[11]刘葆.汉语诚意拒绝和虚假言语行为的礼貌性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

[12]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86.

猜你喜欢
使用者言语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