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艳,王 蓓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延续性护理在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康 艳,王 蓓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以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呼吸功能锻炼及按时复诊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4%,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高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疗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延续性护理;结核性胸膜炎;模式;干预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严重,是我国常见的胸膜疾病,其发生率占胸腔积液的50%以上[1]。临床上有不少结核性胸膜炎的出院患者因其病情好转或药物副反应而私自停药,致使形成慢性包裹性积液、结核性脓胸、支气管瘘等并发症,增加了该病的治疗难度,严重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2]。因此,患者对疾病治疗经过的认知程度及态度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结核性胸膜炎的预后。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使出院患者能在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中得到持续的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康复[3-4]。对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尚未见报道。我科对该类患者采取了延续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并手术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符合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中的关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92例,女性36例,年龄16~78岁,平均(42.3±10.3)岁。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3例,中学76例,小学29例。将入选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性别、治疗方案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成年(年龄>16岁),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2)胸部B超或X线胸液基本吸收或液性暗区<2 cm不能定位抽液,达到出院标准;(3)住院期间接受抗结核、胸穿抽液等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或并发症;(4)自愿接受延续性护理。排除标准:(1)转院或死亡;(2)合并心、肝、肾、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等;(3)由于意识障碍、语言无法进行交流或跟踪随访。
1.2 延续性护理方法 对照组于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回访准备:出院前1 d,由科室负责随访的护士将出院后的患者按其姓名、年龄、性别、出院日期、详细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院时的一般情况、出院带药等填写在设计好的结核性胸膜炎延续性护理登记薄上。(2)回访时间: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个月1次,连续半年到9个月,告知患者随访的目的、意义及时间,并系统地做好记录工作。(3)回访形式:可通过口头讲授、发放结核性胸膜炎健康手册、开展健康讲座、设立24 h健康咨询热线,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或者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开展上门健康随访服务。(4)回访内容:随访护士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状况,主要包括心理指导、服药指导、饮食干预、及时复诊宣教。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院6~9个月后的遵医行为、满意度和有效率。(1)调查患者的遵医行为:调查患者是否按医嘱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进行功能锻炼、是否遵医嘱按时复诊,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或否,选择是说明遵医行为好,选择否说明遵医行为稍差。(2)满意度调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护理能力、关爱患者、护理知识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工作及出院指导7个栏目。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基本满意。(3)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判断临床疗效。有效:胸液完全吸收,无胸膜肥厚或仅遗留轻度胸膜肥厚(限于肋膈角);无效:胸腔积液无吸收或增加,胸膜增厚粘连无变化或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呼吸功能锻炼及按时复诊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很满意56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4%(63/64);对照组患者很满意32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18例,护理满意度为71.9%(46/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2,P<0.05)。
2.3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6.9%,对照组为82.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5,P<0.05)。
结核性胸膜炎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相比肺结核来说,疗程更长、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更大,许多患者不能持之以恒的将抗结核药物等治疗进行下去,因而此类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药物过敏、包裹性积液、脓胸、继发肺部感染等治疗副作用或并发症亦十分常见。我国是结核性胸膜炎的高发国,患病率、复发率及耐药率均高。因此,指导患者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定期复查,加强心理疏导,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促进疾病及早康复,针对此类患者出院后的针对性护理,成为专科护士刻不容缓而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比较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探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最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国外诸多的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成果,降低其再住院的频率[5-6]。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及临床护理服务的延伸,其目的是使出院患者能在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中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因病情恶化出现再住院的需求[7-8]。因此可较好地节省医疗卫生费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掌握丰富的结核性胸膜炎的理论知识的护理人员,能够在患者出院后继续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督促患者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及异常化验指标复查,必要时帮助联系医师会诊,提高患者遵医、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家属进行预防疾病及安全知识宣教;针对结核病的慢性消耗特点,指导教育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进行合理的呼吸功能锻炼,亦是促进疾病及早治愈的延续性护理的重点[11-12]。因此,观察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呼吸功能锻炼及按时复诊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在出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延续性护理过程中,能耐心细致而又专业的心理护理疏导,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年龄、职业、身体状况等患者群,采取电话、短信、网络、上门服务等不同方式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让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充分教育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对疾病治愈、防止出现并发症、后遗症意义重大[13-14]。同时,也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本研究显示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完全取得患者的信任。此外,护士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使疾病的疗效进一步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也显示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病情得到有效控制(P<0.05)。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世界发达国家已被普遍采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5-16]。在我国,延续性护理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科在针对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延续性护理能提高结核性胸膜炎出院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复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保证了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杨美娟.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5):389-390.
[2]方亚利,张永利.临床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8):145-147.
[3]Van Walraven C,Oake N,Jennings A,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tinuity of care and outcomes:a systematic and critical review[J].J Eval Clin Pract,2010,16(5):947-956.
[4]Popejoy LL,Moylan K,Galambos C.A review of discharge planning research of older adults 1990-2008[J].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9,31(7):923-947.
[5]McMurray JL.The high-risk infant is going home:Whatnow[J]. JNeonatal Netw,2004,23(1):43-47.
[6]李淑霞,李亚洁.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6-20.
[7]Coleman EA,Boult C.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HealtIl Care Systems Committee.Lmpmving tIl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 Am Geriatr Soc,2003,51 (4):556-557.
[8]Chow SK,Wang FK,Chan TM,et al.Community nursing sorvJces for postdischarge chronically ill patients[J].J Clin Nuts,2008,17 (7B):260-271.
[9]Williams G,Akroyd K,Burke L.Evaluation of the transitional cole model inchronic heart failure[J].Br J Nurs,2010,19(22):1402-1407.
[10]黄金月,王少玲,周家仪.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20-323.
[11]席静文,张 莹,董凤娇.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26-28.
[12]陕海丽,王妮娜,支 楠,等.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7):74-76.
[13]Dahlen I,Janson C.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related to the outcom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est,2002,122(5):1633-1637.
[14]Daviglus ML1,Lloyd-Jones DM,Pirzada A.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21st century: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evidence[J].Am J Cardiovasc Drugs,2006,6(2): 87-101.
[15]徐青华,王月萍,樊春华.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25-28.
[16]李善玲,刘清华,黄 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6.
R473.5
B
1003—6350(2015)03—0462—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3.0169
2014-04-11)
康 艳。E-mail:kangyan.198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