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栩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东湖院区妇产科,海南 海口 570203)
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韩一栩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东湖院区妇产科,海南 海口 570203)
目的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CGMS)及自我血糖监测(SMBG)两种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56例(GDM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34例(2型DM组),均应用CGMS动态监测72 h内动态血糖变化,同时应用SMBG记录每日0点、三餐前30 min及餐后2 h共7次末梢血糖值,观察并记录两种监测方法测得的血糖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记录患者血糖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分布时间,分析两种监测方法对患者血糖波动特点的反映准确性。结果GDM组患者CGMS及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及平均值均显著低于2型DM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GMS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与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均显著相关(P<0.01)。GDM组患者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对比,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早餐及午餐前(P<0.05),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及晚餐后(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2型DM组患者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对比,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前(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晚餐后(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较GDM患者更难控制,SMBG及CGMS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均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水平,但CGMS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反映更加详细、完整,对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及早餐后高血糖的监测优于SMBG。
动态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妊娠期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期常见的糖代谢异常包括2型糖尿病(2型DM)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前者指妊娠前已确诊糖尿病,后者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1]。由于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对母儿影响极大,因此正确评估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患者血糖变化规律并指导调整饮食、合理运动及用药治疗,从而控制孕期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对改善妊娠结局至关重要[2]。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评价血糖情况最基本的手段,通过测定固定时间的瞬时末梢血糖值评估血糖水平。动态血糖监测(CGMS)则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能持续、动态地监测血糖变化[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0例GDM或2型DM合并妊娠患者应用CGMS及SMBG两种方法监测血糖,探讨两种方法对GDM及2型DM合并妊娠的血糖监测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90例,其中GDM患者56例,均满足空腹血糖(FPG)≥5.3 mmol/L、1 hPG≥ 10.0 mmol/L、2 hPG≥8.6 mmol/L、3 hPG≥7.8 mmol/L中两项或两项以上标准,患者年龄28~43岁,平均(35.3±1.9)岁,孕前BMI 23.1~26.2 kg/m2,平均(24.9± 2.5)kg/m2,孕周19~36周,平均(26.8±5.2)周;2型DM合并妊娠患者34例,年龄23~40岁,平均(34.6±2.2)岁,孕前BMI 25.2~30.7 kg/m2,平均(28.1±3.7)kg/m2,孕周18~39周,平均(25.5±4.7)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和孕前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CGMS仪对两组患者进行72 h的CGMS,葡萄糖有效测试范围为2.2~27.5 mmol/L,将CGMS感应探头置于患者上臂外侧皮下,每5 min记录1次平均血糖值,每天监测288次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同时录入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事件,由CGMS软件分析系统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期间同时进行SMBG并记录每日0点、三餐前30 min及餐后2 h共7次末梢血糖值,其中4次输入记录器校正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种监测方法测得的血糖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记录患者血糖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分布时间,分析两种监测方法对患者血糖波动特点的反映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两种方法血糖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2.1 两种方法血糖监测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GDM组患者CGMS及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及平均值均显著低于2型DM合并妊娠患者(P<0.01),而最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CGMS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与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显著相关(P<0.01),2型DM合并妊娠患者CGMS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与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显著相关(P<0.01),见表1。
2.2 两种方法监测患者血糖波动特点 GDM组患者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对比,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早餐及午餐前(P<0.05),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及晚餐后(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2型DM合并妊娠患者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对比,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前(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晚餐后(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见表2。
表1 两种方法血糖监测结果及相关性分析(±s,mmol/L)
表1 两种方法血糖监测结果及相关性分析(±s,mmol/L)
组别 例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GDM组2型DM组t值P值56 34 CGMS 10.3±1.1 13.0±2.3 7.5024<0.01 SMBG 9.2±1.5 10.7±1.9 4.1529<0.01r值0.875 0.727P值<0.01<0.01 CGMS 3.0±0.9 2.7±0.8 1.5973>0.05 SMBG 4.4±0.7 4.2±1.1 1.0552>0.05r值0.218 0.195P值>0.05>0.05 CGMS 6.1±0.7 6.8±1.2 3.4999<0.01 SMBG 6.3±0.9 7.0±1.3 3.0155<0.01r值0.953 0.891P值<0.01<0.01
表2 两种方法监测GDM组患者和2型DM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波动特点[例(%)]
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是妊娠期常见的糖代谢异常,由于孕期血糖波动加大,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其对母儿预后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近期和远期危害[4]。近期危害主要指孕妇高血糖通过胎盘刺激胎儿胰岛B细胞增生、肥大,胰岛素分泌增多,产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糖原在胎儿各系统及组织沉积,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同时引起胎儿代谢紊乱,导致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症等;此外,孕妇高血糖及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均可降低胎儿血氧供应,使胎儿宫内耗氧量增加导致子痫前期、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并引起流产、早产、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及难产率增加[5-6]。远期危害指胎儿成年后肥胖症、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由于妊娠阶段生理性应激状态,胎盘分泌的激素对血糖具有特殊的影响,妊娠期的血糖波动有其自身特点,而对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控制既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又要避免热量摄入不足引起饥饿性酮症,缺乏有效的血糖监测反而会加重无症状性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发生,因此良好的血糖监测对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极为重要[7]。
SMBG是评价血糖情况最基本的手段,可了解患者一日内三餐前、后及0点的血糖变化,其操作简便,可快速得到血糖结果并反映患者当前血糖控制情况,但存在诸多缺陷,妊娠期妇女代谢改变复杂,血糖受运动、饮食、消毒剂、情绪、内源性或外源性药物干扰及更换试纸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而SMBG每次检测结果只能反映瞬时血糖变化,无法全面反映患者血糖全天的动态变化,易遗漏无症状性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的发生[8];且多数患者并未接受过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对监测血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SMBG需多次采血,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规律,痛苦大,操作频繁,故患者依从性差。CGMS是一种持续监测、动态记录和储存患者血糖水平的记录系统,其安装方便、无痛苦,可提供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可视化手段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埋入皮下的感受器,连续72 h将组织间液反映葡萄糖浓度的电信号转化为血糖水平的测定值,并同步记录饮食、运动等事件,通过计算机分析血糖值及其波动情况,提供完整、全面的血糖图谱,并自动记录血糖发生变化的时间及变化的严重程度,能发现被患者忽略的血糖信息并清晰地揭示隐藏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直观地反映了精神因素、生活方式、运动及食物类型等因素对血糖结果的影响,同时可系统分析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指导调整饮食、合理运动及用药方案,使患者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9]。
本研究发现,GDM组患者CGMS及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及平均值均显著低于2型DM合并妊娠患者(P<0.01),说明2型DM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GDM患者不理想。两组患者CGMS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与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均显著相关(P<0.01),说明CGMS及SMBG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应用SMBG监测血糖发现GDM组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早餐及午餐前(P<0.01),2型DM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前(P<0.01);应用CGMS监测血糖,发现两组患者血糖最小值均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提示夜间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情况较为常见。而除0点外,SMBG并不监测该时段血糖,无法发现夜间低血糖的存在,若盲目增加胰岛素用量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因此对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患者宜采用少量多餐、注意睡前及凌晨血糖,防止无症状性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应用SMBG监测血糖发现,GDM组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及晚餐后(P<0.01),2型DM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晚餐后(P<0.01);应用CGMS监测血糖,发现两组患者血糖最大值均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即早餐后,提示对于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患者监测和控制早餐后血糖对妊娠期整体血糖管理非常重要,这可能与晨间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相关。由于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患者孕期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血糖具有夜间低血糖及早餐后高血糖等波动特点,单独应用SMBG监测血糖明显无法全面评价GDM及2型DM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出现对血糖的错误评估,从而无法正确地进行临床干预[10]。而CGMS克服了点测量的缺点,完整地反映了患者24 h血糖变化特点,可发现夜间低血糖及早餐后高血糖的波动,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为指导患者调整膳食、合理运动及用药提供了临床依据,避免高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个体化的调控,尽量避免高血糖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1]。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型DM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较GDM患者更难控制,SMBG及CGMS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均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水平,但CGMS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反映更加详细、完整,对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及早餐后高血糖的监测优于SMBG,有助于指导患者血糖得到个体化调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宋依临,杨慧霞.动态血糖监测和自我血糖监测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8(49): 579-583.
[2]Blevins TC,Bode BW,Garg SK,et al.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Consensus Panel on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J].Endocr Pract,2010,16(5):730-745.
[3]贾伟平.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临床应用新拓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93-195.
[4]陈晓萍.动态血糖监测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29(8):105-106.
[5]宋依临,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监测方法的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797-799.
[6]Wei YM,Yang HX.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J].Chin Med J(Engl),2012,125:1206-1208.
[7]杨 柳,李 妍,李 静,等.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妊娠期糖尿病营养运动治疗后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2):5289-5291.
[8]朱延华,杨旭斌,许 雯,等.妊娠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的特点及其意义[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9):529-531.
[9]谢翠华,沈 洁,李际敏,等.中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地价值评估[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8,6(24):12-14.
[10]王凤环,李华萍.孕期血糖监测的方法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1(30):17-20.
[11]吴 英,王俊娜,尤丽英,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监测频率与围产结局的关系[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4):10-12.
R714.25
B
1003—6350(2015)14—2122—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4.0764
2015-01-08)
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编号:琼卫2013 PT-67)
韩一栩。E-mail:hanyixu197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