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陶行知的“校长学”及其现实镜鉴

2015-04-11 10:42:47邱小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四川遂宁629000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校工育才陶行知

邱小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四川 遂宁 629000)

刍议陶行知的“校长学”及其现实镜鉴

邱小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四川遂宁629000)

校长即校魂,陶行知不愧为“教师的教师,学校的灵魂”。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博大精深,重温和探讨陶行知的校长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他在生活作风、用人观、工作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做法的深入探讨,为今天的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内容和理论方面的参考。

陶行知;校长学;学校管理;现实镜鉴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不仅有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而且针对校长工作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长学思想和体系。从1923年秋起,陶行知先后担任南京安徽公学、晓庄乡村试验师范、育才学校以及社会大学等学校的校长。他当校长,或在风餐露宿中辛劳奔波于东南西北,或精心运筹于陋室之中,或与师生躬耕于田亩之间,或慷慨陈辞于林中讲座……他简直没有片刻歇息,哪一件事哪一个环节不渗透着他的心血?正是他的心血与学校全体同志的心血溶汇在一起,方浇灌培育出灿烂的晓庄之花、育才之果,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了一大批人才。学校事千头万绪,基本何在?陶行知曾总结自己同时指导数事“尚能措置裕如”的秘诀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决心,运用发挥每个分子,每一位朋友之力量,共同创造,使每人觉得是自己的事而心甘情愿,向前进行,用不着督促。”学校创造之本在人,调动起所有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自动地形成一个创造的、协调的集体,这便要靠学校的灵魂——校长起作用。今天,我们重温和探讨陶行知的校长学,对于增强领导和管理能力,开阔其办学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1 生活作风:廉洁奉公、克勤克俭

他在北碚育才时期的住房,是一废弃的旧碉堡改建而成,也是北碚育才学校的办事处。在古圣寺经艰苦创业初具规模后,各部门安排就绪,也给陶行知安排了一间校长室。他说过:“简朴是我们的本分”,一点奢侈也是不许可的。1930年他订了一年计划,将工作、饮食、睡眠、行路和自由活动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有劳有逸,其中要做的事达17项之多。为向实际生活迈进,陶行知还种圃一分,学烧菜,学骑马,努力向农民靠拢。在育才,别人不愿意做的勤务工作,如推销音乐组教师独奏会的入场券,他做的十分起劲,一天就销掉十分之九。他特别珍惜公家的每一文钱,对钱来之不易体会极其深刻,故有诗:“公家一文钱,百姓一身汗。将汗来比钱,花钱容易流汗难。”对学校的每一文经费他绝不轻易花费,1940年9月,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来育才参观,招待费用全部由陶行知个人负担,他说:“学校经费中不宜动用一文。”陶行知勤俭办校的精神在当今正是被某些人忘却而又特别需要重新提出的东西。

2 用人观: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尽其才

陶行知是思贤如渴、爱才如命的人,他有着尊重、爱护人才的博大胸襟。他特别反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单纯雇佣观点,认为这是不尊重人才的表现。所以用人必须以尊重人为前提,用好人又必须以了解人为前提。陶行知对荐人来校工作,必问所擅长科目、履历以及介绍人对被荐人的印象,以便考虑。“不能用人之长,便是自己之短”,陶行知的用人之道就在于“信用”和“善用”,无怪乎陶行知办学,人才从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不请自来,视陶行知为“知己”,他们能不心甘情愿献出全副精力和智慧为学校服务吗?其中不乏已在社会上颇有成就和名望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各方面专家,他们都成了陶行知事业的崇拜者和实践者。

收稿日期:2015-05-27

作者简介:邱小芳(1979-),女,四川广汉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比较教育学。

陶行知充分尊重学校中每一岗位的教职工的平凡劳动,充分肯定他们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会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会计一职,一定要细心而善算术,诚实而可靠之才担任”,育才会计雷醴泉就是这样的人。一次他因公出差,途中因轮船失事而遇难,陶行知深深痛惜,“醴泉逝世为学校一重大损失”。他亲笔书写墓碑碑文:“雷同志负责治事,认真求学,人所共钦。廿九年四月廿日民用轮失事遇难,时年廿四岁。痛哉!会计英雄雷君醴泉之墓”,并指示将雷醴泉的遗物,捡齐陈列于会计室,以资纪念,并记下他的生年及遇难日。陶行知关心、爱护教师,他常感叹:“我们的教师太苦。”当他得知育才教师因学校初创宿舍紧缺而与有病的农友住在一屋时,立即指示租用民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竭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3 工作方法论:寓理于情,以情达理

陶行知胸襟博大,他对人才有吸引力,对教职工有向心力和号召力,这是学校兴旺的保证之一。陶行知不仅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融化人心”的思想工作方法,将所有人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教师有思想问题,他主张领导应当“以友谊给大家谈谈,有什么困难,个别的非正式谈话,是有助于解决”的。以朋友身份,以随意聊聊的方式,平等而自然地进行心之交流,其效果比壁垒分明,我打你通强得多。陶行知深知多数人通情达理,因此寓理于情,以情达理,思想工作富有人情味。晓庄的校工高大哥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不听调度。陶行知一次坐船外出开会,途中写了一封致校工高大哥的信,进行心的交流。他首先肯定并赞扬对方“诚实”的优点,接着便指出世上做人“诚实”之外,还要尽本分,要听调度。陶行知还把自己摆进去:“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您可知道,这次他们开会限我21日前要回校,若是过期不到,连我也要受罚。您看厉害不厉害?大家能罚我,难道就不能罚您吗?我们不愿意受罚,便须尽本分,听调度。”以治人者治己,以教人者教己,其说服力、感染力就强得多,这时,读信者能够感到对方心的搏动、血的奔流。当他进一步读到“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和气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我相信您是世界上一等好人,一定是肯听我的忠告的”时,他将会陷入默默沉思和自我反省之中,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封信,充分体现了陶行知思想工作融化人心的特征。在当今,一次真正的信任,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个实际也许是很小问题的迅速解决,其效应远比说教大得多。

4 人际关系:共学、共事、共修养

陶行知最反对和厌恶人世间的紧张关系,以致同人不安心工作,他一再强调领导对每位为学校服务的同志都要爱护和尊重。人为地制造人事间的摩擦,增添人们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感,进一步造成小环境里的不安定,只能对集体起瓦解作用。所以他坚信“互信、共信为创造之本”,可见人际间的和谐、团结、协作对事业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他认为同一个队伍里的同志要平等和真诚相处,即使是校工,“我们的生命里都含有他的气力所变化的血液,他也是我们当中的一个”,当他看到在生活极端困苦情况下,育才“充满了亲爱、团结、自动的精神”,他是多么高兴啊!哪一位校长不向往在自己学校里出现这种动人的情景呢?

陶行知是学校干部的主心骨。他对干部既有原则要求,又有具体指导,既严格又热情,勉励督促,一腔战友情怀。马侣贤是陶行知的得力助手,被誉为“不避劳苦,廉洁自守”的好干部,在育才经济困难的时候,马侣贤曾因学校每月所亏超过预算较多,于是有了引咎辞职的念头。陶行知病中写了一封长信,明确拒绝他的辞职,陶先生满怀激情地说:“育才学校是差不多漂流到尼加拉瀑布的悬崖上头,我们这些船夫倘若不依着把舵者所驶方向回转头来,整个船可以从瀑布上冲下来。这不是您辞职的时候,而是努力立功的时候。……我也是船夫之一,不愿袖手看船翻。真正的要想打开一条光明的道路,还要靠全校和衷共济,把各人的生命放进事业里去,才能发挥出伟大的力量,以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这一番话,明理,深情,有力量,有方向,马侣贤那“念头”能不消释吗?陶行知是一面团结的旗帜,所有的人都团结在他的周围,自动地创造着,而他自己也辛勤地完成他的校长职务所规定的工作,他领导着大家,然而他又生活在大家之中。他不是“人上人”,他是“人中人”。他有对人的尊重、爱护、关心,对战友的一腔热忱,对集体团结和创造的追求,他的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实为教师的楷模,他深深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作风。

5 结语

陶行知曾在《在急水滩头挣扎——致育才全体同志》信中说:“学校难关将渡,大家尚须齐心努力,争取最后胜利,以跃入创造之境。我们正在急水滩头挣扎,撑篙的,拉纤的,掌舵的都要随处留神,在紧要处着力,自能安达彼岸。”因为陶行知是“人中人”,所以学校在最困难的时候,教师坚信他的话,接受他的鼓动。“光明磊落,在人中做一个人,在朋友中够得上朋友。一言一动都是拿自己来塑像——塑一个像样的像。”陶行知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塑像,不愧为“教师的教师,学校的灵魂”。高山仰止,我们要永远以陶为师!

[1]陈琳.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8):5-6.10.

[2]李志凯.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6-117.

[3]陈水利.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05(10):34-37.

[4]许振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闪耀着和谐教育思想的光辉——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新认识[J].教学月刊(中学下旬版),2008(4):13-16.

[5]李建军.陶行知: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1-12-20.

[6]张新平.陶行知校长学的七个命题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9-82,120.

[7]王中华.陶行知校长观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8):6-7.

[8]苏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6-07—11.

[9]陶行知——校长的典范、卓越的实干教育家[J].生活教育,2006(6):8-15.

[10]王运红.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7):102-103.

[11]孙大宏.陶行知教师管理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32-33.

责任编辑:邓荣华

G 471

A

1672-2094(2015)04-0071-03

猜你喜欢
校工育才陶行知
蔡元培给校工行礼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蔡元培给校工行礼
老友(2020年4期)2020-04-22 20:34:26
王育才
宝藏(2018年6期)2018-07-10 02:26:38
育才中学
中学生(2015年29期)2015-11-28 09:30:23
育才中学
中学生(2015年32期)2015-03-01 03:44:40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工”探索
——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中国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 0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