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谚语和惯用语的异同

2015-04-10 21:15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表义惯用语谚语

桑 悦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现代汉语谚语和惯用语的异同

桑 悦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谚语和惯用语都是语汇中的重要成员,二者在概念上和使用上有时难于厘清。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解析二者的异同:形式上,谚语和惯用语都具有长短不一的字数形式,但三字格形式是惯用语独有的;内容上,谚语和惯用语都可能具有意义上的双层性,但谚语的双层性在使用上更为复杂;情感色彩上,谚语和惯用语都出自民间,但是惯用语比谚语更“俗”;语法功能上,谚语和惯用语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但是谚语不能用作状语和补语。

谚语;惯用语;异同

谚语是汉语语汇里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的重要成员。先秦典籍中,引用谚语最多的是《春秋左传》,多标以“谚”或“言”。例如,《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春秋左传·昭公三年》 :“史佚有言曰:‘非羁何忌?’”惯用语在近代小说戏曲里就已经很常见了,例如明代子龙犹的戏曲《万事足》:“酒在口头,事在心头。”《金瓶梅词话》中有“吃不了包着走”(一三回)、“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九回)等。

《现代汉语词典》给谚语下的定义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如‘风后暖,雪后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给惯用语下的定义是:“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如‘开夜车’、‘扯后腿’、‘卖关子’等”。比较两个定义,可知谚语和惯用语都来自民间,具有较浓的口语色彩,这与二者来源相同是相符合的。由《现代汉语词典》可知,语言形式上:谚语是“语句”,语言形式分前后两部分;惯用语是“词组”,基本的语言形式是三字格。表意功能上: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惯用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仅凭这些标准还不能够划清谚语和惯用语的界限。现从形式、内容、情感色彩、语法功能四方面探析谚语和惯用语的异同。

1 形式方面

谚语,胡裕树认为“谚语是一般人在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的话。”[2]并给出“人心齐,泰山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等共9个形式上相同的例子。这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给谚语下的定义是相同的。

惯用语,黄廖版《现代汉语》将惯用语表述为“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3]并例举了很多三字结构的惯用语,像“耍花招、开绿灯、风凉话、磨洋工”等。这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给惯用语下的定义也是相同的。

但是,温端政主编的《中国俗语大辞典》与上述文献意见相左。《中国俗语大辞典》列举的谚语和惯用语在语言形式上不具有固定性,二者的语言形式常常相同,以致难以区分[4]。如:

(1)a.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语)

b.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惯用语)

(2)a.矮子群里拔不出将军(谚语)

b.挑水走错了码头(惯用语)

《中国俗语大辞典》中收录了很多类似于例(1)、(2)形式的谚语和惯用语,该词典似乎不把语言形式作为辨别谚语和惯用语的标识。现再举例如下:

三字结构 (惯用语)挨板子 吃苦果 当包袱 好苗子 捞本钱 呕心血 三缺一 拍苍蝇 靠边站 放鸽子 耳朵长 肉中刺 下战书

四字结构 (谚语)先师次长 一钱为本 四不拗六

(惯用语)扎耳朵眼 造五脏殿 走马后炮

五字结构 (谚语)秃头爱戴帽 委曲能求全 温故而知新

(惯用语)走群众路线 吓破了苦胆 忘了姓什么

六字结构 (谚语)畏水者不乘轿 君子不念旧恶 明人不做暗事

(惯用语)称锤不离称杆 大火烧着眉毛 黄花菜都凉了

七字结构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捧不起的刘阿斗 眸子不能掩其恶

(惯用语)挑水走错了码头 挑拨得六国不安 谁有闲钱补笊篱

八字结构 (谚语)吃得亏的人是好人 君子不食无名之食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惯用语)不为财死,不为食亡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首先,笔者赞同《中国俗语大辞典》这种不以语言形式为标准的收录方法。其次,结合该收录情况,笔者认为,仅仅从语言形式上是难以将谚语和惯用语明确区分开来的。在语言形式上二者不仅共有以上字数结构,九字、十字乃至十多字的谚语和惯用语普遍存在,但唯独三字的结构只有惯用语有,在谚语中最短结构是四字的。因此,三字结构的一定是惯用语,其他字数的结构可能是惯用语,也可能是谚语。

2 内容方面

王勤认为:“惯用语的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新的整体意义。这个新的整体意义主要是通过比喻和引申两个手段实现的。”[5]很多学者同意王勤的观点,认为惯用语在表义上具有双层性。这是惯用语区别于其他语汇单位的特征。但有不少谚语也具备意义上的双层性,例如“春不到花不开”,表层意义指“只有春天时,花儿才会开放”,比喻义指“只有时机成熟,办事才能成功”。又如谚语“船载万斤,掌舵一人”,表面上说“船载重物在水上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目的地,全靠掌舵的人”,深层上“比喻首领在重大事件中地位的重要。”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谚语的字面义和比喻义都可以在生活中正常使用,一些谚语不但也具有表义的双层性,而且它们的双层意义在使用时还复杂得多。

谚语在言语交际时,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只用比喻义,不用字面义;没有比喻义,只用字面义;字面义和比喻义都可能使用。第一种情况,只用比喻义,不用字面义的,例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用着菩萨求菩萨,用不着菩萨骂菩萨”。第二种情况,没有比喻义,只用字面义的,例如“有错改错不算错”“内行不上当”。第三种情况,字面义和比喻义都可以使用的,上文已说明。而且惯用语也不全都具有表义的双层性,有一些惯用语只有表义,没有比喻义,例如“大错不断,小错不犯”“千叮咛,万嘱咐”“娶了媳妇忘了娘”“拿官腔”等等。在对惯用语做修辞分析时发现,夸张手法在惯用语中也大量存在,像“拔根汗毛比腰都粗”“把腿都跑细了”“吵塌天,闹陷地”“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等。因此,是否具有意义上的双层性不宜作为惯用语排他的特征。

3 情感色彩方面

从情感角度来看,惯用语大多表达消极、贬义、讽刺的含义;少部分意义积极,表示褒义色彩的,比如:“好苗子”“呕心血”“添好话”“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凤凰飞在梧桐上”“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旱天下了及时雨,十字路口逢亲人”。谚语的情感色彩相较于惯用语就很不明显。虽然谚语和惯用语主要来自民间,但二者“俗”的程度有所不同。惯用语比谚语在用字和表义上更通俗,有的甚至是粗俗,据统计“屎”“屁”“尿”“蛆”这四个字在惯用语的构造中占相当的比例,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时候,惯用语在表义上也比谚语更直白更通俗,试比较下面几组同义的惯用语和谚语在表述上的不同:

(1) a.白是白,黑是黑(惯用语)

b.白的成不了黑的,黑的成不了白的(谚语)

(2)a.来是光身,去是光身(惯用语)

b.赤子而来,赤子而去(谚语)

(3)a.打死阎王,吓煞小鬼(惯用语)

b.打死胆大的,吓住胆小的(谚语)

(4)a.打断骨头连着筋(惯用语)

b.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谚语)

(5)a.屙一泡尿,照一照脸块(惯用语)

b.人贵有自知之明(谚语)

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谚语和惯用语还有很多例,从以上五组对比中,明显能够感受到惯用语在表义时比谚语口语色彩更浓,更单纯;较之谚语,在用字方面,惯用语也很少用像“而、以、君、何”这类文言色彩比较强烈的字词。同时,谚语比惯用语的经验性更强,因此,谚语可以分门别类,通常多按内容分,有的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诫谚、风土谚、生活知识谚等五类[6];有的在此基础上增加讽颂谚,变成六类[7]。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的《谚语大典》[8]将收录的谚语按照政治军事、理想志向、人生命运、事业奉献、气节人格、道德修养、心灵情感、科学文化、气象物象等细分成了46类。

4 语法功能

在语法功能方面,谚语和惯用语不但都可以单独成句,而且可以作为复句中的分句存在,还能够担当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成分。不同的是惯用语有的相当于词组,可作句法成分,而谚语都是以句子形式出现,不能在句子中做状语和补语。惯用语中相当于词组的那部分结构很丰富,以胡裕树[9]对词组的分类为依据,对惯用语中的词组结构进行了考察,如下:

(1)偏正结构:穷开心、囫囵吞、坏肠子、活报应等。

(2)后补结构:气焰高、穷得叮当响、脸皮儿薄、脸皮厚、恨得牙痒痒等。

(3)动宾结构:惹一鼻子灰、跳虎口、开脑筋、挤牙膏、看冷暖等。

(4)主谓结构:管鲍交、黄毛未脱、龙虎斗、龙下蛋、五心不作主等。

(5)联合结构:天不言地不语、轿上来马上去、沟里上洼里下、陈谷子烂芝麻等。

(6)同位结构:无

(7)连动结构:无

(8)兼语结构:无

考察发现,符合前五种结构的惯用语很多,但是没有发现同位结构、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的惯用语。谚语之所以不能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和补语,而惯用语可以。温端政认为,这主要由于谚语是叙述性的,惯用语是描述性的,是对人和事物的特点、形状等进行描写[10]。经过对比大量的谚语和惯用语,可知:谚语是句子,通常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或是判断句,例如:“一本为钱”“吃得亏的人是好人”“自己的东西是宝,别人的东西是草”等,或者祈使句,像“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白日莫等闲、青春不再来”等,或是陈述句,比如“一娘生九子,子子不相同”“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等。谚语经验性和教育性较强,能够发人深省,对行为有借鉴意义;而惯用语中有一部分相当于词组的就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像“三缺一”“喝西北风”“不管三七二十一”,它们不但表义不完整,而且对人而言没有生活经验价值,和谚语的区别显而易见;但惯用语中也有相当于句子的,它们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寒冬腊月倒开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对着和尚骂贼秃”,虽然它们和谚语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结合意思就会发现它们在内容上和谚语明显不同,它们仍然是对人或事物特点、形状进行描写,缺乏“经验”方面的教育意义和行为上的借鉴意义。

谚语的组织结构较为固定,一般不能拆开或者在句中插入其他成分,内部用词用字也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相较之下,惯用语的内部组织结构就比较灵活,尤其是三字惯用语,在使用时常常拆开或者插入其他成分使用,像“鼓眼睛”,在艾芜的《私烟贩子》中就用作“鼓我的眼睛”;“得油水”在陆天明的《大雪无痕》中用作“得了油水”;“打背工”在《金瓶梅》(三三回)中用作“打了三十两背工”。惯用语“骨头软”也可以说成“软骨头”,“唱高调”也可以说成“发高调”和“起高调”,“搭在篮里便是菜”可以说成“拾得篮中就是菜”,也可以说成“挑得篮里便是菜”,意思都不变。

5 结束语

总之,谚语和惯用语有很多异同点。二者形式交叉,除了三字结构是惯用语独有的以外,其他字数长度的二者皆有;谚语以句子形式出现,而惯用语中既有相当于句子的形式,也有相当于词组的形式;内容上,谚语和惯用语都有兼具表面义和比喻义的双层意义;情感色彩方面,虽然谚语和惯用语都来自民间,经过调查、对比发现惯用语更“俗”,谚语经验性更强;语法功能上,谚语在句子中不能充当状语和补语,而惯用语可以充当六大句法成分。本文对惯用语中独有的三字结构进行了词组分类和可拆分等方面的考察。在翻阅谚语类词典和惯用语类词典时发现,两种词典在语汇收录时存在不少重合情况,例如,《中国惯用语大辞典》和《谚语10000条》同时收录了“覆盆不照太阳晖”[11]345,[12]7“吃乌饭,屙黑屎”[11]153,[12]26“赤脚的赶路,着靴的吃肉”[11]160,[12]27“打虎不着,反被虎伤”[11]207,[12]36“大懒使小懒”[11]238,[12]40“大意失荆州”[11]242,[12]41“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11]248,[12]44“人小心不小”[11]700,[12]219“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11]755,[12]274“大事不好,小事不了”[11]240,[12]41等。《中国惯用语大全》和《现代汉语谚语词典》同时收录了“碍了面皮,饿了肚皮”[13]4,[14]2“八十老汉桥头站,三岁顽童染黄泉”[13]6,[14]75“穿针还得引线人”[13]76,[14]47“好了伤疤忘了疼”[13]185,[14]92“好时是他人,恶时是家人”[13]177,[14]94“哄死人不偿命”等[13]185,[14]97。这说明惯用语与谚语的区别难于在意义上厘清。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03

[2]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7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64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9

[4]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序[5]王勤.论惯用语[J].语文研究,1982(1):141-150

[6]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298-302

[7]林祥楣.现代汉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190-191

[8]谚语大典[M].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目录1-6

[9]胡裕树.现代汉语[M].7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02-304

[10]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29-230

[11]温端政.中国惯用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2]温端政.谚语10000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3]温端政.中国惯用语大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4]温端政.现代汉语谚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6.015

2015-01-20

桑悦(1990-),女,安徽淮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H034

A

1673-2006(2015)06-0055-04

猜你喜欢
表义惯用语谚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汉语借形表义词论析
网络新字构成的理据分析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论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同语素现象
也谈文字的本质及相关问题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