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莉
从《祝福》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文/苗莉
作为一个民族性的作家,鲁迅的意义非同寻常。鲁迅去世后。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书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后,鲁迅一度被人们奉为“神”。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如今,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鲁迅作品不合时宜,鲁迅思想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解读鲁迅。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评判一位作家呢?要理解他就必须走进他的文章,走进他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本文就以《祝福》为例,从“祥林嫂”、“看客”以及“我”三个方面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祥林嫂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旧时代劳动妇女形象。她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她是一个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迫害压制下,变为“非人”的“病态”的生命个体。她的这种“病态”在她一生中的几件大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奴性”,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从来就不缺。鲁迅就曾经将中国的封建史一分为二地划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在鲁迅的笔下也从来不缺这种角色,比如闰土,比如阿Q。更发人深省的是这些角色不仅仅活在鲁迅的文学作品里,而且一直都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可能就是你、我、他。
所以,鲁迅在小说《祝福》里给我们塑造的这个被封建社会摧残的“病态”的祥林嫂形象,她不是一个个体形象,而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也不是死去的文学作品中的祥林嫂形象,而是一直活在我们生活中的“祥林嫂”。作者对她病因的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一直存在于国人骨子里的“奴性思想”,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小”来。
在小说《祝福》里,作者除了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外,还给我们刻画了一群“看客”。
《祝福》里有这样的文字:“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是“狼吃阿毛”的悲惨一事在鲁镇上激起的“波澜”。人们是抱着“听故事”的心态来的。自然,“故事”一定要够曲折够惨烈才更吸引人。男人们“没趣的走了开去”,是不是说明在他们心里这故事没意思?女人们打心眼里看不起这样一个“不干净”的坏女人,流露出“鄙薄的神气”,但还要故作姿态地“陪出许多眼泪来”,表明着自己俨然的高尚。老女人却是拿祥林嫂的悲惨经历做着自己生活的调剂品,在别人的苦痛里抚慰着自己干瘪的灵魂,因为她们终究是“满足的去了”。
鲁迅曾说“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更可悲的是,这一切在当下生活中仍然不断地上演着。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面对不公正的事情,甚至是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是不是太多的时候都在做着“旁观者”,做着“看客”的角色?我们是不是也曾经在咀嚼别人的“故事”中快意着自己的人生?
这里的“我”指的是小说中的叙述者。文中“我”的形象是一个在封建重压下刚刚觉醒的新派知识分子。我们要探讨的是,“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祥林嫂的死亡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而反观鲁迅其人。
小说不是纪实文学,文中的“我”当然不是“鲁迅”本人,但“我”的身上不可避免地有着“鲁迅”的影子。这就不能不说是鲁迅精神的可贵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国人总是喜欢拼命掩盖自身的不足,很难做到正视自己的弱点。而鲁迅却能拿起手中的“解剖刀”,狠狠地给自己几刀。这就是勇者的行为,是自救也是救人的行为。因为只有揭开伤疤,找到病根,才能给以疗救的希望。个人如此,民族亦如此。
综上所述,小说《祝福》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一贯的思想以及人格魅力,即正视现实的批判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永远都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勇士。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中学语文组
编辑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