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友善”视阈下的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究
杨汉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
“友善”的内涵表现为与人和睦,善待他人、恭谦礼让,互相帮扶、共同努力,携手奋进。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本身对寝室文化建设现状评价不高,寝室人际关系呈现为淡漠、松散、和谐友好、关系恶劣四种类型,寝室学习气氛淡薄。本文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寝室文化活动与宣传、校园文化建设三个层面来实现“友善”型寝室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大学生;寝室文化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友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十八大报告将其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价值准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在毕业后更好的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与人和睦,善待他人
“友善”是优秀的个人品质。“友善”是对于人们内心爱的表达,源自人们对于善价值的追求。[1]“友善”并含“友”与“善”两个层面。“友”这个层面体现为在生活中接纳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善”这个层面则体现为在生活中体恤他人、考虑他人的利益。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仁者爱人”,将“仁”和“爱”作为衡量人们品行的标准之一。“仁”和“爱”最终也体现到与人和睦,善待他人之上。由此可见,“友善”从古至今都是衡量个人品质优劣的标准,是古今人们共同最求的美德。
1.2 恭谦礼让,互相帮扶
“友善”的第二种内涵表现为“礼”和“帮”两个层面。“礼”这个层面体现为谦逊有礼、虚心、不自满。“帮”的层面则表现为帮助他人、为别人提供助力。传统儒家思想认为“有礼者敬人”,将“礼”作为人的最高行为准则。现代我们也提倡“助人为乐”。由此可见,对于“友善”这种美德的追求,古今中国人都有着共同的衡量标准。
1.3 共同努力,携手奋进
“友善”的第三种内涵有着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体现在“共同”与“携手”上。要求自我和他人的进步是在同时进行,两者都有进步,表现为利人利己而不是利人不利己或者利己不利人。第二层含义体现在“努力”与“奋进”上。它要求人们奋发图强,不断进步,努力寻求更高的发展。同时,第三种内涵也是前两种内涵共同的述求。
2.1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整体状况
目前在校园中开展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制定寝室公约、装饰寝室环境、检查寝室卫生等等。对优秀寝室的评选每学期也都如期举行。但是,目前的寝室文化建设大多停留于物质层面,对于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比较少。湖北工程学院的祝玉芳等在其调研报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中认为:大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现状评价不高。[2]这说明大学生对精神文明有着较高的期望,而目前所进行的寝室文化建设并没有达到大学生们的期望值,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求。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状况不容乐观,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寝室精神文明建设,以引导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
2.2 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
云南师范大学的张业清、杨秋霞在合著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分析》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为淡漠型、松散型、和谐友好型三种类型。[3]淡漠型的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表面,缺少精神与思想的沟通。松散型的寝室,成员之间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小团体,团体之内的成员关系比较密切,各团体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平淡。和谐友好型的寝室,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经常有沟通与合作。这种类型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理想模式。笔者认为除开这三种类型之外,还应该有一种关系恶劣型存在,从马加爵案到复旦投毒案都表现出这种寝室人际关系类型的存在,当然这种类型存在的数量极少,但是其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威胁大学生的成长甚至生命。因此,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必须引起重视,必须以良好的寝室文化引导其良性发展。
2.3 大学生寝室的学习氛围
南京工程学院的董美娟在其所著的《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部分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对于课余时间的利用不合理。[4]在网络普及程度相当高的今天,大学寝室几乎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非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利用网络在寝室中玩网络游戏、看电视剧,寝室俨然成为了娱乐场所。于此同时,由于沉迷于网络,室友之间缺乏交流,这不仅不利于寝室成员之间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更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部分大学生寝室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不利于培养良好学习氛围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满食堂提供的饭菜,自己在寝室中另开小灶,成天面对的都是锅碗瓢盆,思考的都是油盐酱醋。寝室已然成为厨房,而不再是学习、休息的场所。这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影响同寝室其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寝室里优越的物质条件来学习,使自己和室友共同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3.1 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深传统伦理思想教育,向学生系统的展示“友善”价值观的内涵与述求,提高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识,加深“友善”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加厚“友善”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友爱、互助、谦虚、礼貌、协作奋进教育。从思想上武装在校大学生。其次,要求辅导员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对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并且以身作则,建立起友善的师生关系,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3.2 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寝室文化活动与宣传
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寝室文化节。在活动中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提升大学生对于“友善”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举办以寝室为单位参加的运动比赛、互动游戏,培养同寝室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协同精神。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寝室布置活动,通过同寝室成员共同布置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达到磨合矛盾、协同合作、充分交流的目的。由辅导员牵头,促进同寝室成员共同协商制定寝室公约,通过寝室公约的制定使各成员之间达成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并且在公约制定以后,由辅导员与寝室成员共同约束,保证寝室公约的效力。
3.3 将友善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相对于寝室文化来说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将“友善”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使整个学校呈现为“友善”的状态,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都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谦虚礼貌、协作奋进。那么“友善”价值观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体现。处于这样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之中,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和生活、老师能够认真教学和科研,学校因此能够良性发展,这何尝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助力。
[1]李建华.友善何以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3,(2).
[2]祝玉芳,熊伟,杨志萍,熊平凡,周琼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3]张业清,杨秋霞.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分析[J].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11,(37).
[4]董美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5]黄丽瑾,王美玲.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新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
[6]沈壮海,刘水静.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N].人民日报,2014-2-17,(16).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1
A
1672-2094(2015)01-0093-02
2014-12-04
杨汉(1990-),男,重庆万州人,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