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生,柳志广
(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生处,山东 青岛 266520)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研究生教育由西方引入国内后,由于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同、办学层次和办学理念存在差异,以至于研究生培养方式和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现阶段,传统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研究生教育管理,探讨一种符合时代所需的研究生管理模式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研究生教育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生管理模式。但由于各国社会发展、国民素养及教育理念等存在差异,研究生管理模式又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在法国,研究生被定位于为大学培养师资力量和为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在德国,学者将培养科研工作者和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价值所在。在此强调的是,尽管二者在研究生价值定位方面略有差异,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都是以导师和实验室管理为主,强调导师的作用,而对于学校、院系的作用比较弱化。在美国和日本等高校,强调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管理在突出导师指导的主导地位前提下,学校和院系更多地介入研究生管理培养过程。
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对于研究生管理模式多是从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开始,并结合国内高校和研究生特点形成符合国情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对于发达国家研究生管理模式,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是学校统一管理、研究生院制度管理和讲座制管理三种模式。[1]学校统一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没有独立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或者不单独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统筹研究生的管理和教育,但权力的过于集中势必会削弱院系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研究生的专业化教育。研究生院制度管理模式在世界各高校认同度较高,主要是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的研究生院专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教育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对于培养跨学科、多元化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讲座制管理模式并不是一种研究生管理的主流模式,仅在极少数国家被采用。这种模式下,研究生作为“学徒”,通常以教授的科研助手的身份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这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专门性的科研人才,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例如,学徒式的管理模式采取个别教育,适用精英化教育,但不适合大规模培养高水平人才;过度强调科研能力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至于忽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利于提高专业化能力。
当前,国内研究生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级管理为主、二级管理为辅模式”,即学校统一管理为主、导师和院系培养为辅;另一种是“二级管理为主、一级管理为辅模式”,即导师和院系联合培养为主、学校统一管理为辅。需要指明的是,前者强调的是对研究生的行政管理,权力过度集中于学校手中,虽然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统一管理和学科交流,但并未将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作为建设重点,这种模式不利于研究生的专业化培养;后者重在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化科研能力,但容易忽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建设,而且这种模式下,研究生教育往往局限于本学科,多学科之间的学习交流较少,这都不利于培养综合性、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不论是招生规模较小的“一级管理为主、二级管理为辅”的研究生管理模式还是招生规模较大的“二级管理为主、一级管理为辅”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对于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所扩大但学科发展不均衡的混合型高校研究生管理模式来说都不适合,对此,研究处于中间地带状态下的研究生“分层次管理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低年级集中管理”即研究生院(处)集中管理为主,培养学院和导师管理为辅。研究生入校后一年级阶段主要以研究生院(处)集中管理为主,具体体现在:研究生院(处)各职能科室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学位管理,研究生党总支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各个研究生培养学院及研究生导师辅助研究生院(处)做好各环节教育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思想管理,意在帮助研究生尽快融入到新环境中,同时在这一阶段,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并不是科研能力的速成,而是一个适应、学习并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的过程。因此,“低年级集中管理”并不忽视研究生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鼓励研究生逐渐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以此作为理论课程的实践平台。
“高年级导师负责”即培养学院和导师管理为主、研究生院(处)管理为辅。研究生在一年级公共基础教育结束后,在二三年级的两年时间将进入专业研究培养阶段。此时,培养学院和研究生导师将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负责研究生日常的思想管理、学习教育及科研培养等,研究生院(处)各职能科室和党总支则主要在政策制定、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等宏观方面发挥作用。可以说,研究生经过一年级的基础教育和专业培养后,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这一阶段重点在于真正培养科研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高年级导师负责”明确了导师的教育和培养责任,使导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的科研培养中,同时也减轻了研究生院(处)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力量,宏观把握好研究生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这种“低年级集中管理、高年级导师负责”的研究生分层次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有所扩大但学科发展不均衡的混合型高校研究生实际,既提高了研究生管理效率,又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且专业化的思想教育队伍也保证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处于中间地带的混合型高校研究生管理来说,研究生分层次管理模式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为今后研究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但在实现过程中,研究生管理体系不成熟、管理模式滞后、管理队伍不健全、学院和导师责任不明确、研究生质量有待提高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为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艰巨的要求。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上仍依附于本科教育和管理,由于现阶段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管理队伍数量本就不足,加之很多管理队伍成员没有相关教育和管理经验,甚至还有身兼数职的情况,都使得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难。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强研究生管理,以确保分层次管理模式的实现。第一,学校要加快完善研究生管理体制,对于研究生教育要足够重视,先建立与本科教育相平行的管理体制,然后再逐步实现独立的研究生管理体系。第二,对于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应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方式。尤其在低年级阶段,研究生并不熟悉新环境,这就需要专门的、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来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在高年级阶段,研究生的重点是科研创新,此时,思想管理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选择部分兼职人员来进行管理。第三,研究生干部作为学校、学院和研究生之间的桥梁,其作用不能被忽视。虽然研究生是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但独立性往往也强,一般专注于自身的学习和科研,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沟通交流较少。而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于研究生在学校遇到的生活问题,研究生干部也可以帮助解决。因此,选拔一批高素质、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干部队伍也是研究生分层次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生培养学院作为研究生的主要管理单位,负责执行学校各项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政策并制定学院内部各学科的研究生发展规划、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以说承担着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然而,目前研究生培养学院的责任并不明确,重心往往放在本科教育,对研究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例如,研究生低年级阶段,学院将教育和管理责任推到研究生院(处);研究生高年级阶段,又将培养责任推到研究生导师手中。因此,加强培养学院建设,明确研究生培养责任也是势在必行的举措。首先,学院要积极配合学校关于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各项政策,协调与学校、导师之间的关系,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避免出现“擦边球”、无人问津等现象的出现。其次,学院内部成立专门的研究生培养机构或部门,同时选拔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管理并定期对管理队伍进行考核,以此来促进研究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2]导师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我国多数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仍然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关系中,无论是论文的撰写还是课题的研究,作为指导者和监督者的导师,直接给研究生指定了方向甚至题目,并未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此外,随着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多,而研究生导师数量有限,加之导师往往忙于自身科研任务,甚者还兼任行政职务,精力有限导致无从顾及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采取“放羊式”[3]管理,这都影响到了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质量。因此,一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遴选和聘用监督,选拔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能力强的导师来负责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二要严格规范导师定期考核,加强导师岗位培训,同时通过举办高水平的交流座谈会,提高导师的业务水平。三要严格限制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研究生阶段本就重视精英化、高层次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导师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衡,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这与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高校应根据研究生导师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扩招,应尽可能保持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近些年,随着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尤其是很多混合型高校,忽视学科发展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等现状,盲目追求研究生规模扩大,寄希望于以数量弥补质量。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研究生入学门槛的降低。此外,很多高校生源群体、学生考研目标和动机也有很大差异。研究生生源不仅来自学校应届生、往届生,还有来自企业工作人员、政府事业单位人员;[4]有的是迫于就业压力,不得已而考研,以此来逃避就业的现实;有的是因为工作升职需要,希望研究生教育能够成为其今后的工作铺路,“半工半读”甚至“全工未读”等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说,这部分研究生生源群体的初衷并不是真正希望接受研究生教育,更谈不上科学研究。这种学生群体的复杂性以及动机的多元性也是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科研能力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综合实力不强、生源质量本就不高的综合性大学来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严把研究生入学关。只有在有限的学生资源中优中选优,选拔出那些适合学校管理模式、真正希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生源群体,才能为今后学校分层次管理模式的初步开展、科研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学生基础。当然,仅凭入学把关还远远不够,研究生学位论文体现的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的汇总,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时更要严格把关,要有研究生科研的高端性、创新性,杜绝敷衍了事现象的出现。
[1]刘保存,李敏.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92-93.
[2]潘滢伊.研究生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8):197.
[3]林桂娟等.新培养机制下研究生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2,(12):68.
[4]李伟等.教育质量视阈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创新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