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the Situation Interest and Individual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Influence——I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athesis Developing Training Students for Example
邓 茜
关于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影响的研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为例
About the Situation Interest and Individual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Influence——I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athesis Developing Training Students for Example
邓茜
四川体育科学2015 年10 月第5 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No.5, Oct., 2015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四川 成都,611130。Dept. of P.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多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进行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大学生每天“三点一线”的作息方式,完全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虽然各种调查者采取的计量标准不同,但反映的情况具有一致性,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普遍偏少,频率普遍偏低,活动量普遍不足。
兴趣经常被定义为个体致力于或倾向致力于对某一学科、时间、想法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个体与情境环境间互动而产生。Renninger, Hidi和Krapp(1992)提出有关兴趣的分类,将兴趣典型的区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两类。个体兴趣是指随着时间迁移而不断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持久且与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有关的动机取向或个人倾向抑或个人偏好,它与知识的增加、价值观及积极的感情相连[1]。情境兴趣,是由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而引起的个体兴趣,它常常对个体参照物系统产生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情境兴趣发生在人与活动产生交互作用的环境当中,发生在个体与活动匹配的那一刻,也即当环境中的某些条件、刺激或特征具有吸引力并未个体所认识的那一刻,与此过程相联而发生的情感反应速度非常之快,并且又是十分强烈。
从对个体及情境兴趣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稳定性、持久性及情感反应、侧重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个体兴趣与正性情感相联,侧重于个体差异因素,具有相当长的持久性且非常稳定,而情境兴趣则与正负情感相联,侧重于情境特征,不稳定且持续时间短。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两者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交互而不可分割:就兴趣的本质而言,都只不过是人与环境的某些方面发生交互作用而发生的现象;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而影响兴趣,也即个体方面的因素能通过缓和环境因素的冲击而影响兴趣。
情境兴趣可能具有更持久的作用,并成为固有兴趣产生的基础,是引起兴趣的外在原因之一。对于偶尔或者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来说,引起、激发兴趣从而使他们逐步发展为体育锻炼的需求者就是最好的结果。从兴趣的发生机制分析,能够培育或者建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模式就能成为引起个人兴趣的发生源和起始。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为情景模式,对20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意在弄清情境兴趣在这种条件下能否激发个体兴趣,并促使更多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为了寻找一种合理的情景模式,以素质拓展训练为例来阐述情境兴趣是否能激发个体兴趣。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游戏和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2]。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体育锻炼相比,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拓展训练能使大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协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这种体育锻炼的方式和强度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素质拓展活动有一定的运动量,但不过量,恰到好处的模拟了生活情境,结合了体育项目,是带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敲门砖。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度这一宏观角度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受访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力求找出“兴趣”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进而解决问题。从素质拓展训练这项活动是否能引起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对今后的体育锻炼方案设置方向和内容给出积极可行性建议。
3.1研究对象与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共在西南财经大学大1、大2学生中发放,共200份,问卷收回192份,回收率达到96%。其中有效问卷178份,问卷有效率92.7%。对部分填写问卷的学生进行访谈、访问,为论文收集了真实有效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3.2结果与分析
3.2.1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前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周的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在1-2次是占21.9%,3-4次的占11.2%,4次以上的占7.3%,基本不运动的则占59.6%。由于大1、大2学生的课程安排较为紧张,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于睡懒觉、逛街、上网等,基本无精力和兴趣来进行体育锻炼。
3.2.2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参与情况分析调查显示,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主要原因的数据相对比较平衡。其中提高综合素质占90.4%,说明学生对自我要求较高,想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身体素质发展占74.7%,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增强自信占56.7%,增强团队意识的50%、提高社交的47.4%相差不远。其中41%的学生对定向越野和攀岩非常感兴趣,这些项目不仅作为提高生存能力受到学生的追捧,同时对学生的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喜爱此项运动的学生将会花更多的课余时间自主加强身体锻炼。
3.2.3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后学生前后体育锻炼情况对比与分析学生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提高了9.6%;锻炼3-4次的提高了24.2%;锻炼4次以上的提高了12.9%;最可观的是基本不运动的学生,由原先的59.6%降到了12.9%,下降了46.7%。所以,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到了促进作用。
3.3“兴趣”机制在调研中的作用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素质拓展训练这项体育锻炼方式激发了受访者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因为它的新奇性和挑战性促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此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意图,同时还唤醒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期望。锻炼需求和愉快感受在团队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满足,基本实现了个人兴趣发生的初始条件。同时,也是将情景兴趣引入个人兴趣的良好开端,为更多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和全民健身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大学生能进一步将团队活动发展为个人运动,形成情境兴趣到个人兴趣的自然转变。
研究发现“兴趣”对于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重要的作用。从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的关系中发现,情境兴趣是引发个体兴趣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因而为验证一个赋有新奇性和挑战性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本文选取了西南财经大学200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作为参考依据,阐述了“兴趣”确实可以激发自身体育锻炼参与热情,提高参与度[3]。如能切实的运用情境兴趣对个体兴趣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可以更好的增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行为健康水平,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开展,进而全面实施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健心的宏愿。
参考文献:
[1] 涂阳军.论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及其教育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1).
[2] 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
[3] 章凯.兴趣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与创新[J].心理科学,2003(2).
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低,没兴趣的现象,从心理学中情境兴趣对个体兴趣的影响来分析和阐述这种现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南财经大学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大1、大2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前后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情境兴趣对个体兴趣的提高起到了激发和传递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锻炼的参与度寻找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体育锻炼;情景兴趣;个体兴趣;素质拓展训练
DENG Qian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frequency is low, the phenomenon of not interested, situational interest of individual interest from the psychology to analyze and expound the influence of this phenomenon.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i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freshman and sophomore in diathesis developing training students as investigation object, the diathesis developing training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ituation of interest in physical exercis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thesis developing training as a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improving individual interest had excitation and transmission effec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in order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participation to seek a new way and method.
Key words:Physical exercise; Situational interest; Personal interest; Outward bound training
收稿日期:2015-07-28
DOI:10.13932/j.cnki.sctykx.2015.05.13
文章编号:1007―6891(2015)05―0046―03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