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毕业式》的道德反思略论
何世进
(开江县文教局创作办公室,四川开江636250)
摘要:青年军旅作家王甜,新近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毕业式》,既有着他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农村婚姻爱情的悲剧性描写,更有着她置身其间的军旅生涯多侧面、多向度的反映与揭示。王甜小说共通性的特质便是透过人物形态风貌的表象奋力开掘内心情感的奥秘,从而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和强烈的震撼。
关键词:王甜;《毕业式》;小说;美学倾向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何世进(1939—),男,四川开江人。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
喝渠江水长大的青年军旅作家王甜继出版了长篇小说《同胞》和中短篇小说集《火车开过冬季》之后,又于2014年1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中短篇小说集《毕业式》。
对底层青年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怜惜,始终是女作家王甜浓得化不开的乡恋情结。
王甜以《水英相亲》、《声声慢》等三个连续的中、短篇小说一往情深地描述了水英、水芬、水芹三姊妹的青春婚恋,因其各自不同的文化教养、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差异,连同价值选择、理想追求所存在的根本性冲突,皆最终导致了表现形式不同然而性质相同的惨重悲剧。作者深刻谛视在改革开放时期,青年女性因文化底蕴的严重不足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粗放与恶劣,进而导致无数青年女性难有正当的理想追求。诚如黑格尔所说:“心灵认识到它的有限性,这本身就是对它自己的否定,因此就获得它自己的无限。有限心灵的这种真实就是无限心灵。”[1]119作者王甜正是在细腻而又冷峻的心灵探索所表现出的有限中,进而抵达了艺术揭示心灵奥秘的无限可能性。《水英相亲》以其对水英这样一个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禀赋不高、容貌平常的女青年奋志通过升学求取在城市就业并获得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却因其底蕴不足而演绎出的人生悲剧与闹剧,皆被作者王甜表现与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维肖,于忍俊不禁的谐谑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悲怆与凄凉。可怜一再复读只落得20多岁才进入一所高校委培的水英,是那么渴慕得愁肠百结。好不容易盼来的一次相亲,对象小东竟然是火葬场院的焚尸工。这个职业粗鄙得掉渣的小青年本身只有初中文化,身为大学委培生的水英可说是最大限度的忍辱俯就了,然而焚尸工小东对大学生水英仅只勉强认同。订婚之后,水英怀着前所未有的青春激情在大学校园再次迎接他时,不少女同学前来祝贺,并且刻意欣赏粗俗的(老)处女水英居然赢得了喜出望外的中意情郎。没想到适得其反,当昔日生活与情感视野相当狭窄的小东突然进入了这大学校园的女儿国,他便眼花缭乱,以至于心醉神迷。尤其见了系花吴艳霓,他简直要发狂了。
作者对小东的心理描写可谓充满黑色戏谑和幽默,但谁也无法否认是对于身价卑微而心比天高的焚尸工小东情感心理的写真,由此折射出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分外厚重而广阔的。
小说描写小东来信中残酷地宣告由于不懂事,轻率地认同了这桩婚姻,而今幡然悔悟,决定终止之后,水英如同天塌地陷似的悲痛与绝望。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水英与小东因其自身年龄、容貌或职业、身份的缺陷,本可以因相恋而互补,最终由于焚尸工小东的见异思迁导致了水英的相亲悲剧,实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对熟悉的陌生人的男女形象。
连续小说中的第三篇《声声慢》又别有一番洞天,小说中的小妹水芹有着高出水英的美艳,也分明有着思想个性中的偏执与缺憾,“她懒,她傲气,不求上进,抵制母亲的命令,也不在乎左邻右舍对她品质的说三道四,这些脾气都是有底子作靠的。”水芹的个性风采,在当代商品世界确乎更具典型性,许许多多美艳若花的青春女子,不都以容貌姿色为资本,打入大城市,一个个充当三陪女或者二奶,享尽富贵荣华或者年老颜衰,落得受尽凌辱,性病缠身,生不如死。作者以人民作家的高尚道德激情,在小说开篇便评说:“怪就怪听这淫歌,小芹打小就风风骚骚的,像城里人说的,早期教育不好。”
水芹的生命征途也难逃一个不好学上进的漂亮女孩之误入歧途,“水芹根本就不想念书,初中没毕业就自作主张辍学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作者以此显示当代农村广大青少年,无论男女,此后的生存命运往往出现诡异与乖戾,以至于挫败,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严重不足。水芹在学业上不思进取,仅仅靠靓丽的容容去拼社会,必将在逞快一时之后出现难以挽回的悲剧命运。尽管大姐水英一见面便批评指责,因方法不当,事态的发展愈演愈烈。水芹在家找不到温暖,便在村里更加肆无忌惮地靠近曾与父子两人同睡一床名声坏透了的“二麻婆”。此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女大十八变……她是水英的对立面了。她的俊俏像锋利的刀,无声地刺向老气横秋的水英”,亲生的姐妹竟然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小说揭示当代农村社会原有的温馨和睦的小家庭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伴随着无可阻遏的道德滑坡,给毁坏得何等分崩离析,一天天走向歧途、邪路而无可挽回,实在令人凄怆!
作者王甜,以崇高的道德激情,细腻地刻画水芹痛苦而又难以自拔的内心情感,“孤独像一根长长的针,泛着寒光,不动声色地扎进水芹的心脏。这次和上次不一样,她不再是和水英敌对了,甚至不是二麻婆,而是整个世界。”她尚是一名初中生,便与名叫陈志军的社会渣滓在河边野合了,作者以渗血带泪的笔触刻画,“想透了这一层,水芹变得强大起来,终归是要走条与众不同的路了,就走得痛快点吧!”她索性退学,住进了勾引她的男人陈志军家中。在日嫖夜赌的陈志军身上,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当水芹猛然发觉受骗上当已是后悔莫及。小说极尽曲折回环,一波三折,深入描述水芹一气之下,别无选择地逃回娘家,却又舍不下陈志军。当她探听到陈去了长沙城,她怀着千里寻情郎的美好愿景,几经周折去了长沙找到了陈志军,谁知陈志军已与另外的女人同居了。
小说继而描述,她给碰得头破血流,只好以卖血谋生,作者以凄怆的心声呼喊:“肉脏了,血还能干净吗?卖肉与卖血,又有多大区别?”
小说终至以水芹再次悄然离家出走结局,她以漂亮的脸蛋去闯社会,挣钱财,等待她的将是更为悲惨的不归路。
以上两篇小说,透过姐妹青春命运的悲剧性写照,折射出当代中国农村青年女性在商品大潮冲击下,因其缺乏良好正当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畸形人生,实乃文化信仰与人伦道德的沉沦。出之以作者渗血带泪的悲情描述,分外真切动人,震撼灵魂,留给广大读者的是五味杂陈的无尽反思!也再次印证黑格尔老人的生命美学与艺术哲学,“美的艺术领域就是绝对心灵的领域。”[1]120青年女作家王甜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人物心灵奥秘的奋力探寻,捧读给广大读者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情感世界,值得我们仔细领略,好好品味!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王甜并非以旁观者的冷漠姿态去描写与刻画青年妇女坎坷的人生命运,而是带着一个人民作家的崇高责任担当与道德激情,以看似戏谑实则悲怆凄楚的笔调在作字字血、声声泪的悲情描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勃兰兑斯在其煌煌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关于法兰西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论述:“我相信,艺术的使命就是感情和爱情的使命……她认为作家的天职是提高心灵,使之超脱社会现状的缺陷,以便为它安排一个辽阔的视野,从而赋予它一股力量,当心灵再度降临地面时,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那些成为缺陷渊薮的偏见、传统、心情的粗鄙和心肠的冷酷进行战斗。”[2]156
描写军旅生涯的短篇小说《代代相传》,一项属于保密性的高科技侦察仪F-13,如同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谁能得传,谁就能升官晋级。然而在一次实际高空飞行中却失灵了,几乎造成严重事故。因其是某国防科研所权威的老所长的发明创造,谁也不敢宣告乃至怀疑它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只能继续像皇帝玉玺一样代代相传。这种具有现代迷信色彩的玩意儿,有着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学历的赵奇奇却敢于提出质疑和挑战:“依据我的专业理论基础,你对F-13的某些解释是不合乎现实要求的。”拥有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学历的赵奇奇,不复似杨树湾村委培生水英以及水芬、水芹那样毫无坚定不移的生活目标,老是让人牵着鼻子走,以致像水芹那样误入歧途,他有着特立独行的自主意识和追求真理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献身精神。
赵奇奇仅是一名副连长,敢于蔑视“一个能让你平步青云的怪物,”他斗胆宣告“F-13的测试数据有问题。”正是这隐藏多年讳莫如深的问题让青年军人赵奇奇惊心动魄地揭示了出来。
小说中第一人称的“我”成日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却难有大的作为,“他(吴杰)走过的路我仍得走,他说过的话我得说,这就是代代相传的意义。”
小说以小喻大,极富象征意义,它象征在这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同时,在商品大潮冲击下,为了金钱与名利,假冒伪劣也随之蔓延滋生,现代迷信的阴影依然笼罩着商品世界的天空。这场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的斗争与较量永远不会止息。
小说中的赵奇奇,连同侧面描写的小钟(尔后成为了科研所的钟主任)便具有迥出时流的自由自主的强烈意识,“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位……自由首先就是在于主体对它自己对立的东西而不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1]124小说中正面描写的赵奇奇,还是侧面描写的小钟(主任),皆有着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自主意识,他们追求真理的自由想象,像猛锐的雄鹰一样敢于冲破“代代相传”的现代迷信的牢笼,向追求科学真理的广阔蓝天搏击、飞翔,从而给小说平添了高昂的时代音符和义薄云天的浩然正气,也便具有了震慑人心的巨大魅力!
同是描写军旅生涯的小说,《毕业式》亦在真实的刻画以耿帅等为代表的一批军校毕业生面临即将举行毕业典礼的那种思想意绪,最终依然凝结为一种象征一种隐喻,一个文化符号!这种以实见虚的艺术手法,收到了“题近而旨远”的艺术效应。
小说开笔便气度不凡,颇具庄严神圣的立体雕塑感,“主席台是一座华丽的岛,高高在上,永远庄严、肃穆、热烈、盛大这样一些气势恢宏的形容词簇拥。”小说具体描述的主人公耿帅在毕业前夕所思所感,所作所为却并不那么庄严肃穆,甚而有点吊儿郎当、偏狭鄙俗。这实是一种反讽,一种黑色幽默。小说作者将其毕业式所要实现的两个目标浓缩为:“一打纠察;二睡小雅。”前者意在挑战固有秩序与铁则,后者以此发泄其性需求。这似乎与庄严、肃穆,决定人生未来走向的毕业式不伦不类。小说正是在看似不伦不类的琐细描述中内里透露出一个重大而严肃的主题,那便是虽然耿帅自以为是完成了军事学院的毕业仪式,只不过徒有虚名,未来的征途还十分漫长,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即就爱情而论。美女“范冰冰”,他舍死拼命去追求,最终落得仅只一次见面吃冰激凌;她浓妆艳抹原是为了去与另一个男友相会,而给他留下的是昂贵的买单,从此再也不敢相见。他几经周折眼看可以睡了小雅,然而小雅家庭极度贫困急需大量钱财给予支撑,因而不得不卖身投靠拥有钱财的“叔叔”耿帅置身小雅的困境,即便她甘愿献出少女的初夜,他已沮丧得毫无生趣了。“她可以‘给’他,但他却永远得不到他!”这便是生活难以改变的悖论,让小说家以那支敏感锐、锋利的文笔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小说由此彰显后现代派的“解构”特色,如同剥茧抽丝般将耿帅刻意追求的毕业式真正的价值与意义究竟在哪里?这看似有些迷惘,实则已有鲜明强烈的喻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留给读者玩味无穷,这便是青年女作家王甜奉献给新年的小说艺术!
短篇小说《杀死吴一林》,其题旨与题目刚刚相反,读者会误以为这是一场暗杀行动,实则作者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从逆光中暗衬出“我”所憎厌的对象吴一林是一位道德高尚最为值得称道的英雄人物。他无时无刻不在“我”要犯错误甚至身处逆境时慷慨解救了我,在其我与吴一林一次再次的相遇与较量中,在他高贵的品德面前更加彰显出“我”的卑劣与丑陋,就连“我”所追求的女友最终选定了吴一林。小说家王甜承袭了一千多年前杜甫诗歌《鄜州》所采用的对面法,却又和而不同,杜甫意在抒写娇妻身在家中对于飘泊异地的“我”的思恋:“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小说家王甜则以吴一林的高贵品质与助人为乐,反衬出“我”的自私、狭隘与卑琐。这又是一番创造与革新。青年女作家王甜新近小说之值得评述便在于她无论在形式与内容上皆处于生生不息、永无休止的创新与变革中。
中篇小说《下连》娓娓动人地讲述了实习排长王远以其高度的知识与智慧,连同当代新型军人特有的多谋善断,一往情深地爱护连队的荣誉,进而不遗余力地帮助因受过处罚变得颓唐落志的光头连走出困境与人生低谷的精彩故事,借以彰显部队官兵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对部队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实习排长王远所在的连队,绰号为“光头连”,居然连长手握剃刀,个个都剃成了光头,个中深蕴着的是王连长昔日曾经是风光一时的一王参谋,因其出现了一次重大事故,给发配到这个连,先是任副连长,后来尽管升任了连长,依然感觉失落。他将这种郁郁不得志的悲观情绪,发泄到广大战士头上,居然全连官兵都剃成光头,真个滑稽之极!
他原本在骨子里看不起实习排长王远,他派王远当公差勤务人员的监工,也算是对大学毕业生“尖子”的器重,小说作者活脱脱描绘出了生活中偶然之中显现的必然,那便是王连长“没想到‘尖子’的另一重含义——代表锐气与倔强的,充满硬度与力度的,可以于人疼痛的。”
在王连长十分凄怆地送走了三届指导员后,感到极度失落以至于破罐子破摔之时,王远一如既往地从不在他面前讨好卖乖,低声下气,他按照认定的思路努力搞好份内的工作,从不拉帮结派,正是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实习排长在一次上级首长亲监指挥的庄严隆重的阅兵式上,让这烂得糊不上墙的光头大放异彩。
仅此一次检查和检阅,王远为光头连挽回了荣誉,也当为一蹶不振的王连长扭转了政治命运!
小说没忘深刻揭示这突然中的必然,便在于光头连长自第三位指导员提拔调走之后,他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一个外表粗砺的人,一旦放弃喧哗与浮躁,便会忽突然之间平添一种沧桑的气质,深沉了,有内涵了。”他再不以宗派眼光看取大学生王远了,且一天天加强彼此关系的亲密度。此之谓性格决定命运,王甜以心理分析师一样深邃的目光,洞悉王连长在军旅生涯中大起大落的前后变化和巨大反差,并紧紧地把握住了促使他东山再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便在于要学会从挫折中汲取总结经验教训,不抱门户之见,善于起用能人。一旦具备这主客观条件,何尝不能再创人生奇迹!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也是何等精彩的军旅乐章,这一切皆由一个中篇小说《下连》描写得淋漓尽致。
勃兰兑斯在评述法兰西女作家乔治桑时热情赞美:“她的才华太具有独特性了,她不能摹仿别人……但她动起笔来,却是一个即席赋诗的女才子。”[2]182
以此赠给中国当代军旅作家王甜,也算是一番勖勉和鼓励吧!
小说集《毕业式》最末一篇小说《此去遥远》描述一个从农村应征入伍的战士长生,曾记得他爷爷去县城卖菜,绕着山里走,迷路遭狼吃了。在他入伍后,同班的来自城市的小白,忍受不了军队严格的磨练,居然逃跑了。长生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奋志外出找寻,仅只留下一个便条,长生历经磨难,又饥又寒,他百折不回,矢志不渝,终于在一条街巷里碰见了前来寻找他的连指导员。那种在危难中的相遇相亲,催人泪下。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也分外单纯,却写得十分真切动人。缘自作者王甜有十年的军旅生涯,她以兄弟姐妹一样亲切而熟悉的目光,看取军营的一事一物,一兵一官,不时引爆灵感。此之谓厚积而薄发,广涉而约取,独擅为文之道。
王甜小说的又一特色,擅长于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在极有层次的细腻描绘中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务求在审美观照中从形式到内容,皆具审美情趣。实事求是的讲,并不是小说集的篇篇小说皆具有这样的美学风范,应该说大多数作品具有这等文化底蕴,尤以《水英相亲》最为特色鲜明。
整个相亲的场景,描绘得分外仔细而极有层次,且将在场人各自的思想心理、情感体验和动作行为描绘得形神兼备、惟妙维肖。恕我囿于篇幅,无法全部抄录,只能以管窥豹,略见一斑。这种铺陈的手法,从西方经典小说,还是中国传统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曾经大量而普遍运用过。我们还可以推论到汉赋。然而在当代小说界像王甜这样善于借鉴而敏于创造和革新且将这种传统的手法适应当代读者的审美需求发挥到极致,读者丝毫不感觉冗赘与繁琐,实乃积蓄已久的艺术功力。在《水英相亲》的场景描写中寻找到了最能展示王甜小说艺术风彩的爆喷口,一个浑然天成的表演平台。无论它的每个量词与数词及至一个动词,皆具超出寻常的表现力和音响效果。比如“静雯的眼眼,一直死死地‘咬’住他。”用眼睛去咬,乍看似乎不伦不类,实则用活了动词“咬”,显得分外专注而且有力度,真个穷形尽相,写活了。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青年女作家王甜在小说艺术上之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必将为此后的创作大展宏图。诚如勃兰兑斯评价乔治·桑:“在她后期的任何作品里,她的词藻从来没有像这样倾泻出一片悠长而抒情的文彩斑澜的波浪……它以悠长而充实的旋律向前旋转,它的一起一落错落有致,在欢欣中妙曲悦耳,甚至在绝望中也音韵和谐。”[2]173我们不可企求当代军旅作家王甜也像十九世纪法国女作家乔治·桑那样的语言艺术和创作风格,但有一点则是共通的,那便是肯于也善于在语言的表现力和审美情韵上下一番扎实的功夫。日久天长,必将大有进益。
似乎有必要指出王甜《毕业式》并非篇篇皆达到了应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依然参差不齐。即以《水英相亲》、《芬芳如水》和《声声慢》三个连续中短篇小说而论,后面的两篇较《水英相亲》稍显逊色。问题在于作者未能像创作《水英相亲》那样功力弥满、元气淋漓,哪怕是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行为连同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皆用尖刻而细腻的文笔镂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因而《芬芳如水》和《声声慢》主人公的灵魂世界不如《水英相亲》开掘得那么精湛,略有单薄粗疏之嫌。类似情形,其它一些篇章也不同程度存在。
其所以指出这些不足,意在青年女作家王甜,看好远大而美好的创作前景,宜当在保持纤巧细腻的创作风格的同时,努力加强生活积累,扩展艺术视野,多向古今中外经典作家的大手笔学习与借鉴,进而有所新的突破,以更加阔大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创作出更加震撼人心、烛照灵魂的鸿篇巨制。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范藻]
Reflections on the Moral inGraduateofFemaleinLifeby Wang Tian
HE Shijin
(Creative Work Office of Kaijiang Education Authority,Kiajiang Sichuan 636250,China)
Abstract:The collection of novellas Graduate of Female in Life by Wang Tian,a young army writer,describes the love or marriage tragedy in the countryside which she knows and displays the army life multi-dimensionally and multi-directionally. The commonness of her novels is that the images of characters disclose the secrets of their feelings and thus the readers achieve the happiness of aesthetic and feel strongly shocked.
Key words:Wang Tian;GraduateofFemaleinLife; novel; aesthetic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