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红军新兵教育与训练工作述略

2015-04-10 07:40贺永田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兵训练红四方面军新兵

贺永田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在战争年代,军事教育与训练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与其他苏区一样,川陕苏区红军非常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工作。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其特别注意新兵的教育与训练工作,对新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工作。

红四方面军入川不久,即注意到新兵教育与训练工作的重要性。1933年5月,为了彻底粉碎田颂尧“三路围攻”,川陕苏区开展了“保卫赤区运动周”运动。在《保卫赤区运动周决议》中特别指出:“目前必须特别注意……新兵专门训练”。[1]1933年6月,中共川陕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通过的《红军与地方武装决议(草案)》,在谈到红四军方面的具体任务时指出,要“系统的定出新兵、老兵、干部、各种军事教育计划和编纂适合于这些计划的材料出来”。[2]4041933年7月5日,《干部必读》①刊载了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曾传六的文章——《加强新兵的教育工作》,强调“只有加紧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红色战士的斗争,才能消灭开小差及一切不良现象”。[2]4111933年8月13日,《干部必读》刊载了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的文章——《加紧对新同志的训练》。文章指出:“加紧新同志的军事的政治的党的训练——深刻与真实的训练——是我们每个干部万分紧急的任务。”[3]828不久,陈昌浩在《提高干部的指挥能力和加紧射击训练》一文中指出,士兵的“射击技能还很差……尤其是对新同志的训练非常不够”,特别强调“新同志要单独加紧训练,实际演习”。[3]859紧接着,陈昌浩又在《红军中政治工作之紧急问题》一文中批评新兵训练的不足和强调新兵训练的重要性。“对新兵训练非常不够,各部并无经常的训练与准备,并没有发动每个战士每个干部来注意这一工作的严重性,尤其是新同志还无长久斗争,经验不够,没有收到猛烈战争的训练,如果政治上军事上不极力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困难实大”。文章还特别指出,要“有专门的地点、时间、干部来专门训练新同志,军事政治同时加紧”。[3]8679月16日,曾传六再次在《干部必读》发文《加紧新兵成分的考查,严格清洗红军中的地主富农份子》,要求“严格考查新兵的成分”,加强对新兵的政治教育,并规定“以后凡扩大的新兵,必须要当地的苏维埃政府负责对于新兵成分的介绍”。[4]

除四方面军领导多次撰文指示、指导新兵政治教育与训练工作外,总政治部及各级政治部还编纂了各种详尽的训练材料,用以指导新兵政治教育与训练工作。总政治部编印了《红色战士读本》、《红色战士必读》、《红色战士读书》、《红军须知》等基础教材,帮助新兵熟悉马列主义基本常识、帝国主义在华罪行、国民党的反动本质、中国的前途、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中国农民的痛苦、川陕苏区的现状、共产党的任务和红军的任务、政治工作、纪律等内容。从这些教材的内容来看,川陕苏区红军在新兵训练工作中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总政治部还专门编写了《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纲要》,分精神教育、体力训练与操场动作、武器教育、战斗动作与野外、夜间动作、步哨警戒、对付飞机与毒瓦斯的常识、管理与卫生八目,就新兵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目前,笔者见到的《纲要》版本是1934年1月5日由西北军事委员会印的《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纲要(第六版)》。该《纲要》是第六版,可推在此之前可能还有五个版本的《纲要》。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的话,说明红四方面军在不断地推动和完善新兵训练工作,也反映了新兵训练中可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且给红军的发展和军事斗争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川陕苏区时期的红四方面军非常重视新兵教育与训练工作,并视其为一项紧迫的、重要的工作来做,且非常重视在新兵训练中开展政治教育工作。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如此重视新兵教育与训练工作呢?这大概首先是和红军队伍的迅速扩大和战事频繁有关。

先看红军的迅速扩编。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时,共有四个师,全军约15000余人。方面军入川之后,当地群众踊跃参加红军,“入川北一个多月,参加红军的群众即达万人以上”。[5]在粉碎田颂尧三路围攻之后,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33年6月下旬,四方面军召开了木门军事会议,决定对红军进行扩编。至7月,四方面军原四个师扩编为四个军,全军增至四万余人。8月至10月间,红四方面在经历了仪南、营渠、宣达三次战役后,“正规部队已达8万人。除扩补红军外,有地方武装1.5万余人”。[6]至此,川陕苏区红军在数量上达到了顶峰。此后,在六路反围攻中红军遭受较大损失,人数下降至六万余人。六路反围攻胜利之后,红军虽有所补充。但由于苏区内兵源枯竭,补充有限。至四方面军长征之前,人数再未超过六万余人。从1932年12月入川时的1.5万余人到次年10月的8万余人,两者相差6.5万人;再加上在粉碎三路围攻及在仪南、营渠、宣达三次战役中牺牲的人数,短短10个月时间,四方面军吸收新兵的人数可能不下7万余人。

再看战事的频繁。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事后回忆说:“从我军入川到强渡嘉陵江的两年零三个月里,仅战役规模的大仗,就足足打了十六个月。”[7]在川陕苏区的两年多时间里,红四方面军先后经历的大的战役就有:1933年2月—6月间的反三路围攻;8月至10月间的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10月至次年8月间的反六路围攻;1935年1月—2月间的广昭战役、陕南战役。特别是1933年2月1934年8月间,战争几乎没有停过。而这段时间正是红军快速扩张的时候。如前所述,1933年7月下旬,在反三路围攻取得胜利之后,红四方面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扩编,人数达到四万余人。大战刚刚结束和大量新兵入伍,按理部队应该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以训练新兵和恢复战斗力。但红四方面军随即于8月中旬始至10月底止,连续发起仪南、营渠、宣达三次战役。三次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四方面军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扩编,人数增加了一半,达8万余人。然而,这次扩编之后部队也没有进行修整,而是马上投入到反六路围攻中去了。可以说,在两次大规模的扩红运动之后,新兵几乎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就直接开赴战场了。

从理论上讲,部队的迅速扩编和新兵训练的缺乏是一对矛盾。其结果是部队战斗力的下降,并由此可能引起军事指挥官的注意,进而加强新兵的训练工作。事实上确是如此。

红四方面军在1933年7月进行大扩编之后没有时间加强新兵训练,即马上投入战争。新兵作战能力的低下很快就显现出来。8月18日,三十一军二六七团、二一八团一部击溃敌一团,消灭敌一营的兵力。不过,这次胜利的代价是消耗机步枪子弹一万零二十五发,伤亡六十八名,且副班以上至营级干部达25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多。陈昌浩对此役的总结是:“六十八人之伤亡数亦甚大,而干部之数目更属严重”,“子弹消耗太多”,“多有不必要之射击”,“射击技能还是很差”,“尤其是对新同志的射击训练非常不够。”[3]859由此,陈昌浩提出:“今后应当赶快大大动员,切实练习射击各种知识,新同志要单独加紧训练,实际演习,可能时尽量以少数子弹实际射击,使各个战士了解这一学理和技能。”[3]859

其实,在此之前,陈昌浩就已经注意到新兵训练工作的重要性。他在《加紧对新同志的训练》一文中说道:“几万的新同志参加红军,红军扩大到两三倍……每个干部必须深深了解,新同志……斗争历史不久,斗争经验还差,作战固然勇敢,但还未经过猛烈火力与持久战争的训练”,因此加紧新同志的训练“是我们每个干部万分紧急的任务”。“军事上的训练,除一般训练之外,应有专人和专门时间来训练”;政治同党的训练,“除一般训练中特别注意新同志的训练外,还要大力注意专门训练新同志的办法”。[3]828

由上可见,部队的快速扩编和接连战事造成的新兵缺乏充足时间进行训练是红四方面军非常重视新兵训练的重要原因。

红军迅速的大扩张,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部分地主、富农等所谓的“阶级异己分子”参加到红军中。

一般而言,加入正规红军,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特别是阶级成分的审查。在大规模的扩红运动中,部分阶级成分不符合当红军条件的人进入到红军中来。陈昌浩指出:“苏区猛烈的开展,红军迅速的扩大,有些地主富农及其他阶级异己分子,不能在地方立足,每每混入红军来破坏土地革命”;“最近各部对猛烈发展之红军,并不严格注意考查其成分、历史、社会关系,只求数量增加,忘掉质量变坏”。[3]866曾传六指出:“反动分子”因为红军比较严密,不易混进,故首先混入游击队和其他新成立的革命团体,再由这些组织中,尤其是由游击队编入到红军中去;在扩红运动中,存在一些“拉蛮”和“摊派”的方式,尤其是还未经过严格审查工作,于是地主、富农分子,就得以乘机混进;地主、富农、反动分子混到红军中后,利用地方家庭关系相互隐瞒起来。[3]904诚然,加入红军中的地主、富农分子既有“勾结红军内部不良分子,或鼓动人开小差,或扩大我们的困难宣传,或直接、间接来串通敌人破坏红军”的,也有“利用红军分好田的名义去把持其应剥夺的土地,阻碍地方土地革命,危害群众斗争”的,[3]866还有真心参加革命的。但不管其参加红军的目的如何,在当时特别强调阶级斗争和肃反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情况下,红军中是不允许存在所谓的“阶级异己分子”的。不过,在这些“无产阶级基础薄弱”,“革命固然是有认识,然还没有经过共产党的严格洗礼,政治虽稍有训练,然政治斗争经验不够”的新兵同志看来,[3]828参加红军就是参加革命。故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揭发混入红军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因此,有必要在新兵基本训练中加强政治教育,来“启发新同志内部的斗争”,推进红军中的清洗工作。曾传六在《当前肃反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严格的用阶级利益的观点,发动新红军中的内部斗争,打破地方的家庭的戚友关系,使广大群众自动的热烈的起来反对那些暗藏到红军中的地主、富农、反动分子。[3]904

由上可知,红军快速发展造成的部分阶级异己分子混入和军中清洗及肃反运动的开展,是红四方面军重视新兵基本训练特别是政治教育的又一原因。

川陕苏区红军新兵教育与训练工作如何开展,在《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中有具体的规定。在川陕苏区,军事教育与训练是以连队为单位进行的。尽管各连队的新兵教育与训练工作可能会有各自的特点。但《纲要》作为川陕苏区红军新兵训练工作的指南,仍具有一叶知秋、整体呈现红军新兵训练工作的意义。故下文以《纲要》为据,对新兵训练工作作一文本分析。

在新兵训练和教育中,将政治教育摆在优先的位置。《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纲要》指出:“新兵刚由农村参加红军,对军事生活未惯,家庭观念未除,以及全国红军与苏区胜利情形、红军任务与纪律等,都未深刻了解,如果遽然加以很严厉的军事锻炼,不但进步不快,反将引以为苦,故对新兵教育,宜先加紧精神教育,也即是最初步的政治教育。”[3]958

根据《纲要》的规定,新兵政治教育(《纲要》中称“精神教育”)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一)为什么参加红军;(二)红军的政治任务;(三)参加红军者的条件与发动斗争和清洗;(四)反对一切不正确的倾向与肃反;(五)红军纪律;(六)红四方面军伟大胜利的历略与川陕苏区与红军的发展;(七)全国红军与苏区的发展;(八)共产党与苏维埃和红军。

从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来看,新兵政治教育的目的大概有五:

一是要使新兵明白参加红军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从而达到坚定从军意志的目的。二是要使新兵明白红军的性质和政治任务。三是以阶级教育的方法发动新兵配合红军中的清洗与肃反运动。四是要使新兵明白熟悉和遵守红军的纪律。五是通过介绍红四方面军和全国红军战的英勇战斗史以及川陕苏区和全国苏区的蓬勃发展史,向新兵呈现大好的革命形势,从而使他们对革命前景充满信心和乐观。

为了政治教育能取得切实的效果,《纲要》就其教育方法,作出了五条具体规定。从方案的制定、材料的准备、方法的运用到具体的操作,都有详细的规定。

由上可知,《纲要》对新兵政治教育非常重视,且规定完备、详尽、细致,具有可操作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新兵政治教育与红军肃反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从新兵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来看,重视“用阶级的利益与阶级的观点”,来提高新兵思想政治素质。

毫无疑问,基本的军事训练是新兵训练最为重要的内容。《纲要》中新兵基本训练的八个内容中有六个是关于军事训练的。

一是体力训练与操场动作。包括队列、体能训练、持枪动作等。强调“锻炼体力”、“养成集团力量”、“养成战斗精神”、“养成战斗动作的基础”,要求“动作与作战有关联”,“避免无意义之诸制式,使空花时间”。

二是武器教育。包括各种枪支的认识和拆装、射击动作要领、手榴弹的使用、射击实施、武器保存以及劈刺动作等内容。强调射击教育为“新兵的训练中最要紧的部门”,要求“循序渐进,不可过速”,“不要做表面好看的动作”,要讲求实效。

三是战斗动作与野外。包括新同志须明白战斗间之事项九条、战斗演习和地形识别和距离测量。强调“必须使操场野外动作实际联系起来,使教育之旨,完全适合实战。同时必须使各个新兵同志,对战斗间一般事项有所了解,在野外中得到充实表现”。

四是夜间动作。包括夜间动作要点讲解和和实地演习。

五是步哨警戒。包括步哨一般的守则和步哨特别的守则。

六是对付飞机、毒瓦斯的简易常识。包括飞机、毒瓦斯防御常识的讲解和演习。

《纲要》还规定要对新兵进行卫生教育。包括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个人卫生、驻地卫生、阵地卫生等。

从上述训练内容来看,新兵军事训练有三个特点:

一是强调基本军事素质的养成。如提倡多跑步、爬山,以锻炼体能;要求熟悉各种武器弹药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强调射击技能的重要性等。

二是强调养成战斗精神。如要求士兵“勇敢沉着,忍耐自信,困苦疲乏,在所不顾,虽至战斗惨烈之状,亦不变其精神”;在敌阵内战斗,能“以一兵一卒亦果敢坚决,以应战况变化,而求胜利”;在战斗中“轻伤亦须战斗”;等。

三是强调实战技能的培养。如体力训练与操场动作的目的在于“训练其适合战斗的动作与体力”;要求“一切动作要注意与实战有关,即是每一动作教练,都是为实战而用的,而不是为了形式的死板的制式而然的”;要“顶好利用围敌机会找到敌之围寨目标,指令新兵分别试射”;各项目的训练均强调演习等等。

《纲要》作为整个川陕苏区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的指导性文件,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不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比如说,由于战情紧迫,有些新兵可能只经过短暂的训练,就不得不开赴战场(如前文所述,这种情况是经常性的)。再如,士兵训练以连为单位,但并不一定整连士兵都是新兵。针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特殊情况,《纲要》也作了灵活的处理:“对新兵训练的纲要……其详细内容,可由各教练者按照纲要与实际情况,斟酌损益。如时间较长,材料当更可充实;时间较短,材料当可更加减少;如纯系新兵连,当可有计划的按部就班,执行训练,新兵已分入各连各排,则可采用两种办法:一由各排班自己按照计划进行对新同志的教育。一由营连长经常集合本营连新兵,加以此种训练”。

红四方面新兵训练的实效如何,笔者目前未能找到足够的材料来展开论述。如果从红四方面不断取得战争的胜利来看,新兵训练应该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从方面军领导多次、反复强调新兵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看,似乎其效果仍未能尽如人意。当然,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尚有待于大量材料的支撑。

总之,川陕苏区时期,在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和战事频仍的历史环境下,红四方面军非常重视新兵训练工作,并摸索出了一整套新兵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新兵的政治、军事素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的发展与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人民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注释:

①《干部必读》是川陕苏区时期指导红四方面军工作的综合性时事政治刊物。刊物主要供红四方面军全体干部及地方中、高级干部阅读。1933年6月创刊,1936年夏停刊。

[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编委会.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9.

[2]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二册:土地革命时期·二[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

[3]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G].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4]四川省档案馆.川陕苏区报刊资料选编[G].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7:146.

[5]成都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川陕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38.

[6]张崇鱼.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历程大事记[M].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6:29.

[7]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271.

猜你喜欢
新兵训练红四方面军新兵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新兵,请入列!
“爱心班长”与新兵训练
陆军特殊专业新兵训练期间卫勤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热血青春铸丰碑——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炮炮 向前冲之新兵训练营
新兵训练骨干集训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领着“新兵”向前走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要西渡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