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群团组织在反“围剿”斗争中的贡献

2015-04-10 07:40陈显川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围剿贫农苏区

陈显川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达州635000)

反“围剿”称得上是川陕苏区史上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红四方面军在反国民党“围剿”失利后,从鄂豫皖转战至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之后,又经历了“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川陕会剿”等数次大规模的“围剿”。就时间而论,“从我军入川到强渡嘉陵江的两年零三个月里,仅战役规模的大仗,就足足打了十六个月”。[1]300苏区军民长期以反“围剿”作为斗争的重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严酷的军事斗争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的主要内容”。[2]前言1

川陕苏区反“围剿”是“通南巴红军苏区冲破帝国主义国民党军‘围剿’的革命战争”,也是“工农兵士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战争。[2]67苏区的人民群众在反“围剿”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如徐向前所评价的那样,“红四方面军的生存、发展、壮大,与川陕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1]302而在领导群众斗争方面,雇工会、贫农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同党的组织是同样的重要”。[2]10

在川陕苏区,工会、贫农团、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女工农妇会)、反帝拥苏大同盟等组织,是领导人民群众参加反“围剿”斗争的重要群团组织。群团组织会员众多,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苏区大部分的雇工、贫农、青年、妇女都是群团组织的会员。如川陕省总工会,共吸收了10万左右的各业工人。[3]359“苏区内的雇工贫农在16岁到23岁的全部参加少先队”,据统计,“全川陕苏区被组织起来的少先队共计约3万人”。[3]377,378女工农妇会吸收“贫农、中农、小市民、雇工的家庭妇女”到组织当中,会员至少有30万。[3]382群团组织成员众多,体系庞大,所以能够有效组织苏区的绝大多数工农群众,积极从各方面配合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尽管川陕苏区反“围剿”的斗争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并且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既有研究主要关注红军和游击队的军事斗争,而群团组织在川陕苏区反“围剿”中的作用却鲜有论及。因此,本文拟重点探析川陕苏区的群团组织在反“围剿”斗争中的贡献。

一、群团组织在反“围剿”中的主要活动

群团组织是川陕苏区反“围剿”中十分活跃的一支力量。他们广泛参与到苏区的各项事务中,发动和领导群众加入反“围剿”的斗争。群团组织在反“围剿”斗争中的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紧生产,为反“围剿”提供后勤保障

领导和组织后方的生产活动,提供物资和运输上的支持,是群团组织在反“围剿”斗争中的重要任务。

土地革命是促进苏区生产最根本的措施。在川陕苏区的土地革命中,群团组织在分田、查田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根据《全国土地法令(草案)》,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赋予了“雇农工会、贫农团一切组织的行动自由”,并且“认为这些组织是苏维埃实行一切革命土地改革的基本柱石”。[2]78在川陕苏区,分配土地的组织机构——土地委员会“由二十至三十人组织之,但一定要有工会、贫农团、女工农妇协会、少先队……等群众团体派代表参加”。[4]518在查田时,也是“着重的领导乡村中雇工和苦力工会,领导贫农团来深入查田运动”。[2]228由于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川陕苏区土地革命的客观公正性,真正把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分配给贫农和雇农。这使苏区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掀起了支援红军,加紧春耕生产,‘不让一寸土地荒废’,努力建设根据地的热潮”。[1]188

在生产方面,为了“给红军提供军需、改善穷人的生活,增加群众的利益”,群团组织积极带领苏区农民加紧生产运动,要“把赤区所有土地都开辟出来,种小菜,种粮食,不使一寸土地没有栽上东西”,“劝告群众不再种鸦片,多种棉花、桐树等有益的植物”。[2]410群团组织还为红军家属代耕,以保障农业生产,如工会组织“工人积极参加代耕班,领导农民帮助红军公田和红军游击队家属代耕”。[3]349青年团也要“组织代耕队替红军家属代耕”。[2]129通过生产运动和代耕,以期能够“多打粮食”,为苏区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红军反“围剿”提供更充足的物资。

在苏区的工厂里,工会“组织和动员工人加紧生产、支援战争和加强根据地建设”。当时,川陕苏区“成立了造币厂、兵工厂(修理枪炮)、子弹厂(红军打仗,要将用过的子弹壳如数交回,送工厂造子弹)、炸弹厂(造马尾手榴弹)、脚码子厂(指战员套在脚上的铁器,便于走泥滑难行的道路)、斗笠厂、被服厂、织布厂、制药厂、盐厂、农具厂等工厂,解决军民物资保障问题。这些工厂的男女工人,在工会的团结教育下,加班加点,日夜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1]191

(二)宣传扩红,壮大了苏区红军的军事力量

群团组织是比红军宣传队更具规模的宣传力量。如“工会要做宣传工作,各级工会要成立宣传队,印标语、传单、画报等,宣传苏维埃土地法、劳动法令和其他一切政纲和法令”。[5]72

在群团组织的宣传工作中,动员工农群众参加红军是重中之重。苏维埃坚决反对像国民党一样“拉”、“抽”、“派”,所以,扩充红军离不开群团组织的宣传动员,通过“每乡每村开会向群众解释”,“宣传群众自愿参加”。[4]95-96

在扩红宣传中,工会主要动员“积极工人参加红军”。[2]62贫农团多次“召开村、乡、区、县贫农大会,动员广大贫农参加红军,参加地方武装,组织运输队,从人力、物资积极支援红军战争”,号召“贫农中的男女青壮年参军参战”。[3]362女工农妇会的扩红宣传,主要是劝说自己的丈夫、儿女参军。各群团组织都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热烈的鼓动”,号召群众参加红军,保卫赤区。[3]346

(三)组建地方武装,大力配合红军反“围剿”的军事斗争

除了扩充红军,川陕苏区还通过群团组织组建了大量的地方武装,如妇女独立营、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等等。这些由当地工农群众组建的军事化及半军事化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红军的战斗任务,在反“围剿”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妇女独立营为例,该营是川陕苏区组织“妇女积极分子”建立的“群众性妇女武装”。该营后来发展为妇女独立团,“是红军的第一支独立妇女武装,在川陕时期、长征途中以及西路军的艰苦岁月里,顽强斗争,英勇不屈,在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上,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1]203开始,“她们的任务主要是保卫供给线,警卫后方首脑机关和物资军需要地,负责后方通讯联络、粮食弹药和伤病员的运送,有时还要配合主力部队清剿散匪、打扫战场、押看俘虏等”,后来,“也承担过配合主力部队牵制敌人的战斗任务。在反‘三路围攻’的日子里,女兵们表现得很勇敢”。甚至也有过以零损伤的代价歼灭敌人一个团的残部,“击毙团长,俘虏副团级以下百多人,缴获长、短枪三百多支”的辉煌战绩。[6]41-42在川陕苏区的地方武装中,妇女的积极性很高,如“在通江、巴中、红江等县的赤卫军中,妇女占半数以上”,她们“平时生产、支前、轮流参加洗衣队、慰问队、看护队,还进行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遇有情况,即鸣锣集合,执行任务”。[6]227

除了在前线辅助主力红军完成军事任务之外,地方武装最主要的任务是护卫后方。如工会要“加紧军事训练和站岗放哨以及戒严、肃反工作,帮助苏维埃收缴地方反动的枪支、刀矛、梭标、土炮、鸟枪来武装工人,帮助工人学习打枪、上操……时刻准备和敌人作战”。[7]591儿童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站岗放哨、送信、慰劳红军家属”,并且装备有“矛子、花木枪、铁刀、木刀、木棒”等武器来“打反动,捉侦探”。[8]379根据地的“儿童团、少先队组织青少年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配合红军捉奸细”,取得的效果是很显著的。比如有一次,“巴中县八步坎(属镇龙关)的一群儿童,在赤卫队员帮助下,查获敌军侦探三人”。[6]60

(四)组建运输队,为反“围剿”提供运输保障

川东北地区,“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尽是大山,交通运输极为不便。运送粮食、弹药、物资和伤病员,全靠人力背和抬。从这山到那山,站在山头喊话能听见,但走起路来,就得花半天到一天的时间”。[1]203在反“围剿”阶段,运输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困难性也更大。“由于运输力量不足,前线就出现了粮食接济不上来,伤员运送不下去的困难。有些山头、垭口,本来还应再守一守,但不得不放弃。撤离南江、巴中县城,许多我军急需的物资转移不走,只好一把火烧掉。”[1]203因此,增强运输能力成为当时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是取得反“围剿”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在川陕省苏维埃和红军的统一组织及群团组织的强力配合下,各县、区、乡都组建了大量运输队伍,“分段‘接力’,构成了数条连绵不断的运输线,保证伤号、弹药、粮食、盐巴及其它物资顺利运送和转移”。“这支运输队多达数万人”,[1]203大部分都是群团组织带领下的当地群众。由于“青壮年男子大多参红军了,所以妇女和年纪稍大的男子成为了运输队的主力”。[3]443在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领导下,大量的妇女参与到运送看护伤员和运输粮食物资的任务当中。[1]193运粮时没有公路,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就组织妇女用人力背着运过去,用背夹子、打杵子背,甚至用裤子装粮,把两个裤腿一扎,裤腰一扎,骑在脖子上背。不仅晚上需要用火把照明来运输,遇到一些沟河,还必须组织妇女搭桥来保证运输。困难时候还要动员妇女上前线抬弹药,运送炮弹箱子,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还要负责把伤兵抬回来。[7]78贫农团也积极号召“贫农中的少年儿童参加少先队、儿童团,不能直接作战的,就加紧生产或参加运输”。[3]362工会和青年团也组织了成千上万的工人与青年,参加担架队、运输队,“运输军需,救护伤亡”,以保证苏区的运输通畅及协助救护伤员。[7]607,627

“在历次反围攻中,广大农民为了保卫分得的土地”,都积极为前线组织运输。[9]48仅在反“六路围攻”战争开始的一个月之内,“每天就有1000余人从达县将缴获物资抢运后方”。[10]147“在接近前线或运输任务十分紧迫的地区,就人人出动,甚至连小孩也参加,全力以赴,来完成运输任务。”[4]443根据估算,“川陕根据地时期,参加运输队伍的群众达200万人次以上”。[10]147这支运输大军为反“围剿”提供了强大的运输力量,“是前线和后方一体化的血脉”,保证了前线伤员和物资的运送以及后方物资的转移。

二、群团组织在反“围剿”斗争中的重要性

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苏区,“有巴山之天险,扼汉水长江之咽喉,向南发展可以截断长江,虎视武汉;向北发展可以据汉中而制西安;向西发展可以打通甘肃、新疆与苏联的联络;向东发展可以联系湘鄂西及鄂豫皖赤区”。[10]50-51毛泽东曾评价川陕苏区说:“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12]249正因为川陕苏区如此突出的战略地位和革命影响,所以成为了国民党“围剿”的重点对象。四川军阀之间甚至也“暂时停止战争,企图一致进攻红军”。[2]31

川陕苏区先后经历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和“川陕会剿”等三次大规模“围剿”,尽管最终都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但其斗争过程是极为艰辛曲折的。

川陕苏区在反“围剿”中面临着重重的困难。首先,敌我兵力悬殊。红四方面军入川之初,仅有一万五千余人。尽管红军在根据地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不断消耗了四川军阀的力量,但直到“六路围攻”时,红军有八万余人,而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足足纠集了二十余万的部队,同时,还获得了蒋介石资助的步枪万余条,子弹五百万发,飞机十八架和军费两百万元。这无疑加剧了双方的兵力差距。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差距更加明显。如在万源保卫战中,防守大面山的红二十五师仅有三个团,共一万多人,而刘湘先后动用了九十个团的兵力,“兵力数十倍于我”。其中包括装备最精良的刘湘嫡系部队,“不但有重机枪、迫击炮,还有在当时来说是新式武器的轻机枪和山炮,甚至经常出动飞机助战”。在兵力和装备的巨大优势之下,“军阀更依赖自己兵多,不惜用人海战术,一冲锋就是一个团,一个团上不来两个团,两个团还不行就四个团,八个团……”[13]452

兵力如此悬殊,群团组织扩充红军的宣传动员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群团组织的宣传,苏区大量的工农群众参加红军,为反“围剿”提供充足的兵源。得益于此,反“三路围攻”胜利后,“红军由入川时的4个师15000多人扩编为4个军4万余人”;仪(龙)南(充)、营(山)渠(县)、宣(汉)达(县)战役之后,“红军猛增为5个军8万余人,大有席卷全川之势”。[14]115,122在反“围剿”长期的战斗中,红军虽然也有大量伤亡,但整体军事力量有增无减。“在历次反围攻中,广大农民……把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送上前线,踊跃参加红军,使红军从一万几千人迅速发展壮大到近十万人的强大军队”。[9]48

物资短缺是川陕苏区在反“围剿”中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川北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发达。加上“长年战争的消耗和破坏”,“把川陕根据地搞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我们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战争给根据地带来了巨大的消耗。战争过程中,敌人两进两出,在我根据地空舍清野,烧杀掳掠,破坏尤烈”。[1]300加上当地的交通运输基本靠人力来背、抬,物资的供给尤为困难。

如在万源保卫战中,部队“每天要对付敌人五六次以上的冲锋,从天亮打到天黑,大刀砍卷了,刺刀捅弯了”,“不仅要战胜优势敌人的进攻,还要经受其他困难的考验:白天,烈日、硝烟、战火,把阵地烤得像蒸笼似的。夜晚,是蚊虫、小咬的天下,成群成群地围着堑壕、工事飞舞,咬得人们满脸满身的疙瘩,痛痒难忍。暴雨天,泥水灌满堑壕,指战员泡在齐腰深的水里,坚守阵地。烂脚病,像瘟疫一样的蔓延,许多人的腿脚溃烂红肿,行动艰难,又缺乏药物治疗,照样坚持战斗,不下火线”。前线的物资供应还十分困难,以至于“粮食供应不上,指战员靠挖洋芋野菜充饥”。[1]263,264在如此艰苦的斗争环境下,物资紧缺所造成的危机是不可忽视的。

在苏区物资供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群团组织在土地革命和生产运动中的突出表现,极大地促进了川陕苏区的生产建设,为反“围剿”提供了必须的物资基础。如当时的兵工厂,在1934年一年里就“共维修步枪上万支,机枪百余挺,冲锋枪千余支,手枪2000余支,迫击炮上百门,翻造子弹100余万发,生产手榴弹11万余颗,迫击炮弹3万余发”,[10]178这有力支援了前线部队的战斗,为反“围剿”斗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需保障。

受到生产能力和战时条件的限制,群团组织的生产运动也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然而在群团组织的带领下,苏区群众竭尽全力为红军提供物资保障,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支援红军。“在根据地日益缩小、粮食严重缺乏的形势下,群众宁肯自己吃野菜、喝清汤度日,也不愿让浴血奋战的红军指战员挨饿。他们把家中仅有的少量粮食、胡豆、洋芋、竹笋,都献给红军。”[1]278正是苏区群众和群团组织对红军舍身忘死的支持,为反“围剿”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三、小结

“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是红军战斗力的源泉”。“没有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作为后盾,我们要打赢这场战争,简直是难以想象的。”[1]277而群团组织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凝聚群众的力量,为反“围剿”提供了这一强大的“后盾”。四川省委在1933年5月就强调,在“目前的中心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加紧拥护川陕豫苏区红军(通南巴苏区红军)的工作,努力发展苏区周围的群众组织和党的组织”,并认为“扩大群众的组织在战区和其邻近的区域,这才是革命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2]69徐向前在晚年回忆川陕苏区的革命斗争时,总结了“十一桩大事”,其中就包括“建立群众组织”,足见群团组织在当时的重大贡献和影响。[1]185

在川陕苏区反“围剿”的各大战场,几乎都有群团组织活动的足迹。如在仪南战役中,南部的群众“听说红军到来,立即发动一批秘密农会会员,拿着土枪、长矛四处袭敌、扰敌,积极配合红军作战”。[1]235仪南战役在农会的配合下迅速取得了反击的胜利。无论是反“六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万源保卫战还是强渡嘉陵江战役,都受益于群团组织发动群众参加红军、扩充地方武装、组建运输队、供应军需粮草弹药、构筑防御工事等等。[15]尤其是在川陕苏区面临强敌压境、物资匮乏的艰难形势下,群团组织为红军补充了大量兵员,通过扩大生产和加强运输等方式保障了红军的供给,并通过少先队和童子团来警戒后方,保障苏区安全,极大地支援了苏区的军事斗争,是打破敌人“围剿”的关键因素之一。

[1]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2]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林 超.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4]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5]蔡文金,韩望愈.川陕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6]邓宏灿,刘慧明.陶万荣——妇女独立营营长[G]//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巴蜀巾帼壮歌:红四方面军女战士革命斗争实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7]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刘英华.浅谈川陕苏区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J].长治学院学报,2012(3):63-65.

[9]刘瑞龙.刘瑞龙回忆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10]成都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川陕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第2集[Z].1957.

[13]许世友.万源保卫战[G]//星火燎原选编之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9.

[14]何守义.万源保卫战——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关键之战[G]//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论丛.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15]刘长江,朱小宝.万源保卫战与强渡嘉陵江战役比较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4):20-26.

猜你喜欢
围剿贫农苏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黑岛传治为贫农发声
国际舆论“围剿”勒庞
“围剿”中的突围?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苏区贫农团的权能演变及其与苏维埃关系考察
“围剿”特斯拉
一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