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慧
(湖南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已对语言服务表现出了极大的依赖性。“语言服务需求呈几何级增加,成为高端服务外包业的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郭晓勇,2014:10)“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文化强国建设,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语言转换为核心的语言服务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语言服务业的能力直接影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广度和深度。”(ibid)在这一背景下,国内翻译教学开始从单纯的译员培养转向具有专业特色、面向市场需求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
相对于以译员为核心、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翻译模式,现代翻译服务所涉及的语种多,工序杂,流程繁,以语言转换为主要任务的译员已不再是整个项目团队的核心,取而代之的是有良好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的项目负责人。纵观近年来国内语言服务公司的招聘需求,可以发现具备良好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的翻译管理人才大受追捧。因此,商科院校作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亦应紧跟时代步伐和市场需求,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对翻译项目管理意识的培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翻译的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译员还能靠埋头书房,奋笔疾书来完成翻译任务,但是这种单兵作战、手工作坊式的翻译模式在今天的语言服务市场早已没有立身之地。首先,在现今语言服务市场,涉及金融、市场营销、法律、医学、技术和软件等的非文学翻译比重激增,而这些翻译项目往往周期短,工作量大,客户需求不一,需要一个甚至几个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翻译团队的合力协作才能完成。例如,作为语言服务行业主要增值点之一的本地化业务(如游戏软件的多语本地化)就涉及语言翻译、信息处理及全球市场营销等技术。其次,现代的翻译项目流程复杂,已远不是当初“译—审”或“译—审—校”的单一模式。单就项目启动阶段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就需处理包括和客户充分沟通、源文档的创作和存储、术语的提取与翻译,源文件的预翻译,翻译记忆库的准备等工作。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翻译项目团队至少由以下人员组成:项目经理、专职译员、编辑、校审、术语专员、质量抽检专员、双语排版专员等。第三,个性化定制已成为语言服务业的常态,项目团队必须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设计高效合理的工作流程。同时随着“众包”翻译模式的普及,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各工作人员通力协作,交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并能在不超出预算情况下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成了一个关乎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在现代化的翻译项目中,衡量一个项目成功的标准已经不仅仅是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译稿,而是能在规定时间和预算范围内按照客户的要求保质保量地提交产品。由此可见,单纯的语言转换能力已不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取而代之的是项目管理能力。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即使有各种现代化项目管理系统的协助,项目管理能力依然是语言服务中的核心能力。它直接关系着一个项目的成败,决定了一个语言服务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翻译项目管理指“项目经理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既定的时间内利用各种技术、工具和现代管理方法,理顺翻译、审校、排版等工作环节,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译任务,并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王传英,闫栗丽,张颖丽,2011)在翻译项目中,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组织、风险、信息技术等都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中以质量管理、时间控制和成本管理最为重要。
质量管理指项目经理运用其所掌握的项目管理技能,在翻译质量标准的引导下,通过合理的计划和严格的审查来确保翻译产品最终符合客户预期要求的行为。通过一套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翻译项目经理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产品问题并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救,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而危及整个项目。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有效的质量管理,翻译项目的核心人物——项目经理必须首先对手中所掌握的人力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做到知人善用。同时在组织好一个项目团队后,项目经理必须发挥自己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项目经理还需联合译审定期对译员的翻译进行审订,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译员沟通,甚至在必要时更换译员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确保团队良好工作状态的同时,项目经理还需带领团队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最终的产品能符合客户的要求。
时间控制指项目经理根据客户的项目交付时间要求,通过权衡成本和预算来制定一套最为优化的工作流程的行为。时间是衡量项目成败的最直观因素,很多涉及商业竞争的翻译项目,如果产品提交的时间超出了最后期限,那么无论这个产品的质量多么好,也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但是如果项目经理一味追求尽早提交产品而缩短产品各环节必要的生产时间,则会大大加剧各部门的工作压力和生产成本,最终影响产品的交付质量。因此,项目经理应预先对整个项目进行充分考察,制定一套详细的进度计划安排,根据客户的时间要求计算好每个环节的预留时间,调整好各环节间的先后顺序,并在必要时能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盈利是任何一家企业存在的保障,于是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化的利润成了成了企业首要任务之一。成本管理包括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四方面,前三个方面的工作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必须着手实行。当一个翻译项目经理接到翻译项目时,首先就必须在对项目有个整体把握,确认项目的任务量及任务难度,然后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预算方案,并据此来挑选合适的工作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在确定预算方案和项目团队的人员构成之后,项目经理必须结合客户的要求与成本预算给出项目报价。若项目服务方与项目请求方能就所报价格达成一致,则可以进入项目计划和执行阶段。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必须在做好质量与时间管理的同时时刻注意控制项目的成本,确保最后产品交付时不会超出项目预算。在产品完成交付、项目结束后,项目经理还必须对项目实际所费成本与所得利润进行计算,总结其中得失,并把这些经验存档以供后续项目借鉴。
翻译学者皮姆(Pym,2004:132)认为一名毕业生通常要进入技术含量较高的位置或成为项目经理,才能真正在行业中稳定下来。徐彬(2010)也认为“只有懂得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重要性,且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的翻译产业流程。”因此,作为地方经济人才储备库的商科院校在翻译教学中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文本层面的转换训练,而应该面向市场需求,在翻译产业观的视角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及项目管理意识和能力。
而培养学生翻译项目管理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刘和平(2009)认为“翻译教学本身也是翻译实践,而以项目带教学是以翻译过程为规范的翻译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以项目请求方的身份将翻译项目分发给各小组,并按照一般项目管理的流程将每个项目的课堂教学分成五个阶段,即译前准备阶段、项目跟踪阶段、译后审订阶段、项目提交阶段及项目总结阶段。
在译前准备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尽可能去查清与项目有关的所有细节,包括向项目请求方(教师)咨询项目的类型,项目的用途和对产品的要求及提交时间等。之后教师可运用作业方式要求每个项目小组确定项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源文本特征,通过试译确定项目的工作量与难度。在此基础之上,每小组推选一名项目经理进行初步的项目组织工作。在确定翻译项目经理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难度、工作量、每个组员的实际情况及客户的要求来制定项目的进度规划并分配翻译任务。在翻译教学初期,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翻译能力、专业特长及在翻译项目中感兴趣的岗位不是特别清楚,加之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为主,教师可要求每个组员都兼任译员和审校工作,每次翻译项目作业都可让不同的学生出任翻译经理一职,同时可允许项目经理和组员共同讨论项目相关事宜,如此一来其他组员也有机会参与翻译项目的规划,同时也减轻了项目经理的负担。在明确各自的翻译任务之后,教师需引导学生确立产品翻译风格并建立术语库。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源文本特征、项目用途和客户要求来确立产品翻译风格,并给出翻译参照模板。到了翻译教学后期,待学生熟悉了项目流程之后可让学生共同参与到制作翻译模板的过程中来。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术语库的建立。在客户没有提供术语语料的情况下,学生可通过术语提取工具抽取项目文件中的高频词汇,并通过文献查找的方式确定这些术语的定义与翻译,并将所建立的术语库提交给项目请求方确认。在处理术语时,教师需提醒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保持术语的同步与统一,要求项目经理做好实时沟通与监督工作。
在项目跟踪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控制进度与翻译质量。教师应提醒每位学生时间对于翻译项目的重要性,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尽可能按时完成进度要求。教师可帮助项目经理将项目进度表日历化,比如通过某些邮箱附带的时间提醒功能按照项目进度表的时间定期通过邮件形式提醒每位组员各个时间段应完成的任务。在完成进度要求的同时,教师可组织项目经理进行翻译质量的控制学习。项目经理首先可以要求项目成员对每阶段的译稿进行相互评审,然后再将初步审校过的稿件联合教师一起进行第二次的审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项目审校阶段,教师可指导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成员对译稿进行交叉审校与质检,提醒学生注意针对项目请求方的要求对稿件中的数字、语言、术语、标点及排版格式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审校稿提交给项目经理汇总,由项目经理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格式排版。
在项目提交阶段,教师需引导项目经理再次检查译稿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项目请求方的要求,并同时向项目请求方提交工作量统计及相关必要的说明和译注。
在项目总结阶段,教师可引导每个学生对自己在本次项目中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本次项目中的收获与不足。同时引导项目经理统计每个项目成员的工作量,对每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书面评价,总结本次项目的得失与经验教训,并将本次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和译稿进行备份存档。
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师既扮演了项目请求方的角色,锻炼了学生与客户沟通和把握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也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翻译项目的一般流程,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翻译进度监控、翻译质量管理等一系列难以在传统翻译课堂中学习到的项目管理技能,并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项目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地不断加快,传统翻译行业已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升级为了更为全面的语言服务产业。在语言服务产业中,以文本层面的语言转换为特点的翻译只是流程日益复杂的翻译项目中一个环节。单纯的译员已不再是翻译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兼具语言转换能力,翻译技术使用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商科院校应该在翻译教学上与时俱进,关注市场需求,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为地方语言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保障。
[1]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业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翻译,2014(1):9-11.
[2]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翻译,2009(6):34-41.
[3]Pym,Anthony.Localiz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Linguistic Mediatorsfor the Third Millennium[J].FORUM-International Journalof Interpretationand Translation,2014(2):125-135.
[4]王传英,闫栗丽,张颖丽.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J].中国翻译,2011(1):55-59.
[5]王华伟,王华树.翻译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6]王华树,牛颖.产业视域下的MTI教学实践:语言服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教师,2014(8):21-27.
[7]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和实施[J].上海翻译,2010(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