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5-04-10 05:39刘春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言语跨文化话语

□刘春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外语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和运用正确语言形式的过程,因为在实际言语交流中,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同样的话语意义。所以语言形式的选择就必然存在于言语交际中,也就是什么样的语言形式适合什么样的语境才能符合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只是以语音、语法和词汇为基础的,话语规则、言语行为以及言语运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的了解和把握是才是更为重要的。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法体系,而且都有独特的话语规则和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方式不妥、措辞不符合表达习惯,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的差错称为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可以分为两类:语言使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1 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是指语言学习者没有像本族语言使用者那样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表达手段表达其语用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语言表达方式不得体,误用完整句

在特定场合表达方式上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下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国家的餐馆里,人们常用间接言语表达。Could/Would you bring us three coffees,please?但是在汉语交际环境中语言表达则要直接得多,“来三杯咖啡”要比“你能给我们来三杯咖啡吗”听起来更为自然。但是直接把汉语的表达套用在英语环境里,过于直接的表达会让服务生觉得你不懂礼貌。

为数不少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交流过程中倾向于使用完整句,而忽略了完整句在特定语境中会产生出话语的语用含义。在外语学习中,学生常被老师要求用完整句来回答问题,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完整句回答问题很可能会弄巧成拙,给说话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

A:Were you absent from class yesterday?

B:Yes,I was absent from class yesterday.

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所提出的会话含义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也就是说,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如果一方在言语交流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听话人就会推导出说话人“言外之意”,上面例句中的B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所说的话超出了A所需要的信息。B其实只需要回答“Yes,I was.”但是他违反合作原则,他的回答听起来就似乎是对A的问话感到生气、不满。

1.2 句子中误加词语使“言外之意”不明确

在英语中,夸张、比喻等修辞需要特定的语言形式,但如果说话人不理解特定语言形式的功能,在原本固定结构中误加词语,话语就会失去原本应有的言外之意。

(1)John runs as fast as a hare.(比喻)

(2)Her husband is stronger than a horse.(夸张)

上述两个表达在语言使用中都具有修辞功能,但是如果说话人在交际时分别在句末加上“does”“is”,就会使其失去原来的修辞功能而出现“断言”的语用功能,造成语用失误,让听话人感到费解。

反义疑问句和带有否定词的疑问句在语言表达中都很常见,看起来也不难,但对此类问句的不同回答却反映出不同语言使用者在思维方式上差异。

(1)A:Won’t you join us,Lucy?

B:Yes,I won’t.

(2)A:凯特,周末你不回家吗?

B:不,我不去。

(1)(2)分别是是英语学习者和汉语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前者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后者与汉语表达习惯不一致。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在对这类疑问句的应答“是”和“否”的着眼点不同。英语回答是根据对事情的肯定或否定意向回答,汉语则是对提问者所说的话做肯定或否定回答。

语言交际出现这种失误主要是因为英语国家人在回答这类疑问句时按照英语的思维方式讲汉语,而英语学习者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讲英语。其实在英语交流中,以说话人对涉及内容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意向为原则就可以避免类似语用失误。意向原则(Principle of Intention)是指在英语交际中回答反义疑问句或者带有否定词的疑问句时,要确定自己对涉及话题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意向,肯定就用“yes”否定就用“no”。

2 社交语用失误

产生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英语学习者如果缺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交语用失误就可能经常出现。此类失误主要体现在:无视英语的语言习惯、不考虑语境及套用汉语的语言习惯。

2.1 无视英语语言习惯

在初学英语以及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习者言语交际中,此类语用失误常有发生。虽然他们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缺乏对英语运用习惯的认知,从而造成了言语交际的语用失误。

情景1:一位学生和外教碰巧同时到达教室门口,学生说:You go first.

让他人先进门或者先上车,英语使用者一般会说“After you”,这是文化习俗约定俗成的模式化表达,“You go first”表达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情景2:一位英语学习者想感谢外教对其语言学习上指点的感谢,意图表达“你这人真不错”:You are really good.

表达感激赞美之情,习惯表达应为:It is kind of you.而“You are really good”要表达的含义则是夸奖一个人做事很棒,做事很优秀。

2.2 不考虑语境只关注语言的正确性

不同的语言交际对象和不同的交际环境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语言交际策略,才能实现预期交际目的,不考虑语境只关注语言表达是否正确同样会导致交际的语用失误。

例如,正在参加会议的外资企业一位员工想接电话,对经理说:Mind if I go out and answer a phone?

根据礼貌原则的级别特性,“mind if”话语表达只适合上级对下级或者平等关系的场合,很显然员工没有考虑到交际的语境而只是只关注了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2.3 套用汉语语言习惯,母语负迁移严重

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迁移(transfer)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其效果是正向的,被称为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其效果是负向的,被称作负迁移。”如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形式、规则和表达习惯套用到英语中,产生生硬的、不自然的表达,令听话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造成误解。例如:

情景1.见到朋友表达问候:Have you had your meal?

情景2.看到同学脸色不好:Are you sick?

情景3.到车站或机场接外教:You have had a hard time.

情景4.见到朋友表示关心:Have you solved you personal problem?

上述表达用中文在汉语环境使用是非常自然的,但是将这些我们习惯的语言表达直接套用在英语交际中就会造成语用失误。情景1“你吃饭了吗”在汉语中的语用功能是问候,但在英语中就给人感觉你是在发出邀请;情景2汉语本意要表达“你生病了/你不舒服吗?”其语用功能在于表示关心,但是在英语中表述的口气就过于直接,最为人接受的表达是“You look tired,are you Ok?”;情景3意图表达“你辛苦了”,但英语中没有类似表达,见面用“Hello/Nice to meet you”就可以了,当然可以加几句祝福的话,比如“I wish you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your stay in our city.”;情景4“你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吗”,中国人感觉朋友之间可以无所不谈,但对英语国家人士来说这就涉及个人隐私,应当回避。

“以言行事”是奥斯丁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中言语行为的一个主要方面。言语行为者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言语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可能是建议、关心、问候或邀请等,说话人说出某些话语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完成一种行为。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交际双方关系来推断其话语意义,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3 语用失误与大学英语教学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将重点放在了语法结构和句子分析上,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忽略了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是指能结合具体语境,恰当流畅的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尽管部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很强,讲得也较为流畅,但是由于不知道如何结合语境使用得体英语表达,常常造成语用失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其语用能力,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言语行为理论

在英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导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该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和美国语言哲学家赛尔提出来的。他们提出:人类交际的话语不仅是用于陈述或者描述事物,实际上还在完成类似关心、问候、警告、命令、请求等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所有话语由于具有说话人具体的用意,都可用于实施言语行为。语用学研究特定言语交际环境中的话语,它特别强调语境的不可或缺性,因为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伴随着语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确实非常重要,但培养学生较强的语用能力,在具体语境中能够准确理解并得体地使用语言,提高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更应该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3.2 语言形式学习与语境、文体相结合

在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识别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话语意义。一般来说,句子的意义在任何语境中都不会发生变化,但话语意义则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改变。如:“There is a traffic policeman at the corner”,句子意义就是“街道拐角处有一个警察”,其句意是稳定的,但其话语意义会随着语境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对于新到一个地方因不熟悉交通迷路的人来说,话语意义为“你可以问那个交警”,但如果是妻子对边驾车边接打电话的丈夫说这句话,那么这个句子则有了另外一番话语意义。

语言形式与文体相结合是指言语交际不仅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而且力求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交际时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词汇、句型结构、语音语调等手段,以便交际顺利进行。

3.3 导入英语国家文化习俗

在英汉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如果没有对英汉思维方式、社会文化习俗以及观察事物角度等差异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就会形成社交语用失误。此类语用失误除了不符合英语国家文化习俗外,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表达和理解的错误,从而影响正常交际,因此英语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英汉语言运用的规律和差异。在涉外交际中,我们有义务介绍并传播我们国家社会习俗和文化,帮助交流对象理解在交际中出现的某些与他们文化和习俗不同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强求他们都必须按照我们的习惯去改变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只是一个语言教与学的问题,而是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了解他们在问候、请求、答谢、拒绝等方面语言使用的习惯,使学生能够把具体的英语话语与具体语境相结合,分析英汉言语交际上语言表达习惯,充分认识两种语言的多方面差别,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金刚.常见语用失误和语用能力培养简析[J].经济与教育,2011(1).

[3]刘晓岩,尹红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原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4]陈长颖.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及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

[5]李新娜.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7(1).

[6]涂 敏.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科技广场,2007(2).

[7]陈 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模式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

[8]陆 恩.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言语跨文化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