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知鹏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21世纪伊始,随着中国石化国际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起步,国际化英语培训应运而生。由于当时海外业务急需一大批英语能力过关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英语培训采取了大规模、普及性的培训方式。彼时,中国石化英语培训与大学英语普及性教育无异,培训目标较宽泛,培训内容以衣食住行等日常英语为主,课程设计上分听说读写四个板块,培训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培训考核依赖测试等。这种培训模式大体上满足了国际化发展刚刚起步以及国际化发展初期的中国石化的需求,为中国石化培养了一批海外业务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然而,这种一锅烩、大而全的做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学员培训结束派往海外后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工作内容,学员只能使用英语进行基本生活和工作交流、无法胜任高水平深层次业务沟通等。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石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加快,企业国际化程度提升,对海外业务业绩和效益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海外项目用工呈现管理层多元化、执行层本地化的趋势,海外项目中方人员用工需求减少。并且,经过十余年的英语普及培训,中国石化员工平均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得益于技术进步,学习者日常英语的学习资源和方式日益多元化。需求减少而要求更高,新的形势对企业英语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培训需要从普及性的日常英语向专题化的高层次商务交流、海外目标国文化习俗及商务实践、国际惯例和准则等转型。本文将从课程设计角度,为新时期中国石化英语培训提出若干建议。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语言培训更直接地服务业务工作,即服务于中国石化海外业务的拓展和运营。这就决定了英语培训的课程框架必须基于中国石化海外业务情况。
众所周知,中国石化海外业务包含上游勘探开发项目、中游炼油化工项目以及下游油品贸易。由于不同板块业务语言存在差异,工作方式也略有不同,相应的语言培训也应分为上、中、下游三大模块,梳理出板块间语言使用从内容到方式的相通和不同之处。基于海外业务的课程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海外业务的课程框架
同时,在英语语言能力分解上,应改进原有的从语言学角度划分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而采用以海外工作沟通方式划分的口头语沟通、书面语沟通和隐性语(肢体、文化等)沟通三项语言沟通技能。由于隐性语沟通与所在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关系密切,应该根据中国石化海外业务实际,设计开发基于区域的隐性语沟通课程,如英语国家隐性语沟通课程、穆斯林国家隐性语沟通课程等。基于语言功能的课程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语言功能的课程框架
首先,英语培训课程应以海外业务工作流程为课程编排逻辑,并以海外业务工作内容为课程语料来源。如针对海外勘探开发项目的书面语沟通培训课程应基于项目从招投标、目的国成立公司到项目运作、采购、管理分包商等完整的运作程序,培训课程语料应尽可能来源于真实的典型项目(中国石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十余年已积累大量相关素材)。
其次,应对基于海外业务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和例化处理。序化是指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按“工作过程的相关性”,结合职业活动顺序和学员的认知心理规律,序化相关工作任务。一般可将工作任务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的顺序作串行安排。例化是指构建以“学习情境”为单位的课程内部结构,将课程“情境化”和“场景化”。如上述的海外勘探开发项目书面语沟通培训课程可在确定典型国家典型项目完整过程的基础上,将项目招投标、公司建立、分包商管理等关键环节设定为主要学习情境;将项目涉及的标书、合同、信函等语料作为课程内容主要来源;顺序上可从较简单的文件解读入手,再过渡到文书、合同撰写等。
对课程内容的例化,即“情境化”和“场景化”,是一项复杂却十分关键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效果。课程内容的情境化和场景化设计需在确定关键内容和因素的基础上,对这些关键内容和因素进行具体化。具体化的过程需平衡合理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如对“分包合同索赔与应对”进行例化时,应首先明确关键内容和因素,即学员学习要点,如分包合同典型架构、分包合同关键部分、分包合同常用词汇和句型、索赔函典型架构、索赔函常用词汇和句型、索赔形式与(语言)策略、索赔应对(语言)策略等。第二,应对分包合同主客体、索赔事件等进行具体化,对项目所在国、合同具体内容、争议事件前因后果、争议焦点等进行具体合理的呈现。
培训课程是路径,是组织达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手段,而任何培训的必然目的之一就是使受训者掌握某种做事情的通用方法即方法论,并能举一反三,语言培训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语言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内容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培训方式应以习得为主,理解为辅。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例化时,所设计的场景化学习情境除了要具备典型的工作过程特征外,更要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从而获得一种迁移能力,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一套完整的思维过程包含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大步骤。还以上述海外勘探开发项目“分包合同索赔与应对”书面语沟通课程为例,在设计“索赔应对”单元时,完整的思维过程包括全面了解事件信息、决定以何种策略应对索赔、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模拟实施计划、检查实施效果、评价实施过程。培训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设计多个来回,既完成完整思维训练,又加深学员记忆,提升培训效果。
总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国石化语言培训课程设计应聚焦海外业务工作:课程框架设计应基于中国石化海外业务情况和语言使用功能,课程内容设计应基于海外业务工作过程并将其合理序化和例化,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和完整工作过程思维的训练。只有以工作过程化、模块化和场景化的逻辑方式设计适应“学中做”和“做中学”的企业语言培训课程,企业语言培训才能真正服务企业业务,才能有效促进企业业务业绩和效益的提升,才能助力创造价值,也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1] 丁晓蔚,顾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01).
[2] 何军. 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未来发展趋势展望[J]. 石化人力资源管理, 2014(3-4).
[3] 姜大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4] 姜大源. 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5] 梁文俊. 培训方案设计的逻辑与方法[J].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6] 司显柱,赵海燕.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阈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J], 外语电化教学. 2013(03).
[7] 王丽莹, 潘淑贞.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8] 张育民,张玲. 浅谈国际化经营复合人才培训[J]. 石化人力资源管理,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