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宜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在高校里也是开课面最广,涉及学生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课程。研究表明,科学的语言或外语测试不但可以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外语教学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估,还可以通过其积极的反拨作用促进外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与语言习得及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语言测试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准确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检查教学活动实施情况。
外语测试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目标和质量;同时也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深入研究国际化语言测试的理念,追踪它们测试模式的发展规律,借鉴国际化语言测试的长处,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观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提高自主学习动机和英语应用能力,也会引领外语教师反思外语教育教学本质,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改革的逐步深化。
自上个世纪末,外语测试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检验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外语测试不仅要为教学服务,还要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rthur Hughes 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即反拨(backwash)作用既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1]如果是一个被认为是重要的测试,那么对它的准备就可以支配所有的教学活动。但如果这个测试的内容和测试技巧与授课目的不一致,那么极有可能带来有害的反拨效应。
近年来,有学者提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缺乏严格而有效的考核标准,教师和学生对测试的科学性和促进作用认识不足。[2][3]学生在提升英语水平上压力不大,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也不充分。因此,我们要重视和发挥外语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并积极采用有效的测试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
新托福考试、雅思考试等标准化国际考试以交际语言测试理念为指导,可以比较全面地衡量考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4][5][6]借鉴新托福和雅思考试对于英语语言能力的测试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更加接近国际社会对各类人才外语水平的要求,使大学英语教学更能够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新托福考试、雅思考试为代表的国际化语言测试体系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充分体现了交际语言测试的特点,奉行以沟通为本的测试理念,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系统提出了挑战,语言教学应该从偏重语言结构转向偏重交际情景与交际任务。[4][5]
新托福和雅思所体现的交际语言测试理念,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交际语言测试经过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在英美等国已成为外语测试的主流。Canale和Swain指出,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Bachman认为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社会机能三个方面。在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中,交际理论更加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问题。从交际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语言教学要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中心,学习语言就是要掌握一套语言的意念和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能够用所掌握的语言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的目的。交际式语言测试与其他语言测试最突出的不同点在于:它不仅测试语言知识,还把测试的重点放在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即着重了解受试者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所谓培养模式,也即“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7]。可以这样说,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通常意义上,它应包含以下四个维度:(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4)与之相匹配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即“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英语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课程要求》也明确了大学英语的培养规格——“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育过程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上。三个要求中对听说读写译以及词汇等语言微技能分别给予具体和适度的参照指标。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各高校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基于网络支持并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学习,以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课程要求》明确了对学生学习的两种重要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并对两种评估内容作出具体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课程要求》规定,教学评估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并强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估应作为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方面也从完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制、完善教师聘任和师生比、健全教师培训体制等四个方面做出规定。
可以说,《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培养模式做出了全面、详实的规定和要求。那么,根据《课程要求》中大学英语教育过程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针对不同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对象,采用何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培养模式,是本研究的重点。
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念的新托福和雅思注重对考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测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将国际语言测试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培养模式中,从新的视角探讨大学英语特色培养模式建构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新托福和雅思考试均注重对考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对考生在真实语料中进行交际、表达思想和文化沟通的能力,而《课程教学要求》也强调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可见,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念的新托福和雅思考试已经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两个国际化的语言水平考试背后的交际语言教学理念不仅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相通,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而言,也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表1.国际语言测试系统和四六级考试的能力考查异同[8]
表1显示出新托福考试和雅思考试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考查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上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前者更注重考查考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则偏重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和阅读能力。针对国际社会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仅有一定的英语听读能力,尤其是应试能力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新托福和雅思都注重语言的交际能力,并以语交际言测试作为指导思想。大学英语四六级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测试观作为指导思想。第三,新托福和雅思都有科学的语言测试功能观,对语言测试的功能进行了有效限定。大学英语四六级对语言测试的功能缺乏有效限定,导致测试功能被夸大。应试高分者却有可能听不懂也说不出。这与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要有英语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因而,新托福和雅思等国际化的语言测试系统能够较为科学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化的语言测试理念,汲取其中的长处为大学英语教育提供教学和评估方面的参考,对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和培养模式,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学分极大压缩,课时急剧减少,教学工作边缘化,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严重受限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从语言能力、课程设置、绩效考核等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9][10][11][12]
刘润清认为应该“淡化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在基本语言技能方面的区别”,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语言能力。[13]蔡基刚发现,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进行,目前我们的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考试难度等都有趋于一致的倾向。[10]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按照听、说、读、写等项语言技能的培养要求分模块授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被引入大学外语教学领域,使教学空时空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支持语言输入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愿意进行更多的听说和阅读,促进词汇习得,促进写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真实语料的接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14][15]但是,国内高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远未普及,多数情况下仅局限于进行简单的演示和呈现,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优势,更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数字化语言学习平台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亟待加强。
所谓校本研究下的大学英语特色培养模式,就是借鉴国际化语言测试理念,结合国际交流需求和国际语言测试标准,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听、说、读、写等模块式授课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为各高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特色培养模式(见图1)。
图1.大学英语特色类课程结构
具体操作如下:
1.将国际语言测试相关理念本土化,与各高校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同国际语言测试内容及标准接轨,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际交流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2.合理设置大学英语特色教学的课程模式,使之适应当前大学英语课时减少的现状,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形成基于“真实语料”、“真实场景”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4.在增加学生语言知识、了解世界其他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专业目标语言的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
5.将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同大学英语特色课程有效整合,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6.形成科学、合理的测试体系,充分发挥语言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使测试更全面、更实际地考察出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旨在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英语特色教学模式如何适应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技术、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语言学习平台等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作用(见图2)。
图2.大学英语特色类课程体系
本研究以所在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在该校,自2008 年秋季学期开始,学生一入学,就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大学英语特色类别学习。特色类别大学英语分为新托福和雅思两个方向。特色类外语课程是大学外语必修课的一种形式,对学生不额外收取费用。特色类的教学把新托福和雅思模式作为教学载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分模块设置学习内容,经过2 年4 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达到在英语国家生活和学习的水平。到目前已经有6 个年级、约800 名学生按照特色教学模式接受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大学英语特色课程开设4 个学期,每学期3 门课程,每周6 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学期:综合英语(兼顾写作和阅读),听力,口语。
第二学期:综合英语(兼顾写作和阅读),口语,听力/英美国家国情与文化(单双周)。
第三学期:写作,听力,英美时文阅读。
第四学期:听力,口语,写作/阅读(单双周)。
以上课程一律采用多媒体设备授课,其中听力、口语和部分写作课程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授课。
经过2年的大学英语特色教学培养,每届特色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以2008级学生为例,参见表2。
表2.2008级特色类学生学习信息
学生E 2008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雅思 6.5 考 研学生F 2008 工商管理 雅思 6.5 考 研学生G 2008 对外汉语教学 雅思 6 考 研学生H 2008 教育 雅思 6 考 研学生I 2008 应用心理学 雅思 6 考 研学生J 2008 对外汉语教学 雅思 6 考 研学生K 2008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雅思 5.5 考 研学生L 2008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雅思 5.5 外企就业学生M 2008 电子信息工程 雅思 5 外企就业学生N 2008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托福 88 外企就业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05)白皮书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更加意识到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意义,既积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也努力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本研究借鉴新托福和雅思测试的理念和经验,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的逐步深化提出了创新大学英语培养模式。大学英语特色培养模式是在交际语言测试理念指导下,以新托福和雅思测试内容和结构为依托,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其目的是改善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考试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经过近6 年的实践,大学英语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全新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该研究成果值得在具备类似条件的院校推广,使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1]Arthu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高见,张宜.新托福考试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3):30-35.
[3]薛荣.当代语言测试:理论发展与未来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0).
[4]石峰.托福题型变化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8-91,96.
[5]武和平.从托福模式到雅思模式的嬗变——兼谈我国外语测试改革[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1-133.
[6]杨爱英.雅思语言测试系统的理论基础[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55-57.
[7]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0,(3):30-35.
[8]孙南南.国际语言测试视阈下的自主探究特色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1):96-98.
[9]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83-91.
[10]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7-32.
[11]王守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08,(1):4-10.
[12]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启示[J].教学研究与实验,2009,(7):102-105.
[13]刘润清.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分离式教学大纲到统一的课程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03-404.
[14]Candlin,C.N.& Hall,D.R.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2005.
[15]Shrum,J.J.& Glisan,G.W.Teacher’s Handbook:Contextualized Language Instruc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