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 马绍斌 范存欣 周薇薇
中国.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E-mail:liwen1102@126.com △通讯作者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年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检出率在10%~30%之间,其中大一新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为27.9%,并且有7.4%的新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1-2]。大一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从中学迈进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生活、学习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能否尽快适应全新的生活将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3年10-12月开展了此项调查。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市随机抽取3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每所大学随机抽取2 个学院,在每个学院中随机抽取大一年级的4 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90 份,有效问卷858 份(96.95%)。其中暨南大学307人(35.78%),华南农业大学282人(32.87%),华南理工大学269人(31.35%);男生446人(51.98%),女生412人(48.02%)。平均年龄(18.54±1.43)岁。
1.2.1 一般情况调查 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专业、生源地、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性格、家庭关系、宿舍关系。
1.2.2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3]由郑日昌编制,该量表共20 个题目,总分从-40~40。根据总分将社会适应能力分为5 个等级:35~40 分表明社会适应能力很强;29~34 分表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7~28 分表明社会适应能力一般;6~16 分表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5 分及以下表明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1.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采用由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4],问卷共20 个项目,包括积极应对(1~12 题)和消极应对(13~20 题)两个维度,采用0~3 的4 级记分方法,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9 和0.78[5]。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积极应对得分的平均数将积极应对得分分为高、低两类;使用消极应对得分的平均数将消极应对得分分为高、低两类。
本研究使用EpiData 3.1 录入数据,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 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两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
对858 名大一新生调查结果显示:社会适应能力很强、良好、一般、较差和很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7%、2.1%、17.1%、33.4%和46.7%,社会适应的平均得分为(6.28±5.44)分,属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6~16 分)的等级。由此可见,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及以上所占的比例为19.9%,而较差和很差所占的比例达到80.1%。
调查显示,积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1.78±0.55)分,消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1.23±0.51)分。积极应对得分在性别(t =4.11,P <0.01)、专业(F=8.07,P <0.01)、性格(F =6.99,P <0.01)、家庭关系(F=11.98,P <0.01)和宿舍关系(F =7.77,P<0.01)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医药专业、性格外向、家庭关系和宿舍关系和睦的学生得分较高;消极应对得分在专业(F=10.38,P <0.01)和性格(F=4.22,P <0.05)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科专业、性格内向的学生得分较高。
经两独立样本的t 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可知,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在性格、家庭关系、宿舍关系、积极应对得分和消极应对得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经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SNK 检验,在性格方面,3 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庭关系方面,3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宿舍关系方面,和睦和一般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与不和睦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和睦与一般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特征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比较(±s)
表1 不同特征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比较(±s)
变 量 n(%) 社会适应能力得分t/F P性格内向135(15.73) -1.50±1.10 40.71 0.000两者之间194(22.61) 7.73±4.31外向529(61.66) 10.38±3.66宿舍关系和睦567(66.08) 7.73±1.31 15.47 0.000一般255(29.72) 7.88±2.07不和睦 36(4.20) 5.47±1.41家庭关系和睦603(70.28) 8.33±1.99 38.00 0.000一般213(24.83) 2.65±1.25不和睦 42(4.90) -5.14±4.25积极应对得分较低481(56.06) 2.51±4.81 10.61 0.000较高377(43.94) 11.05±4.56消极应对得分较低645(75.17) 7.38±4.97 4.32 0.000较高213(24.83) 3.16±3.33
以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因变量(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一般及以上为一组,较差和很差为一组),以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5 个变量(性格、家庭关系、宿舍关系、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入选和剔除概率标准分别为0.05 和0.10。结果显示性格、家庭关系、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为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性格内向、家庭关系不和睦、积极应对得分较低、消极应对得分较高,是大一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大一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了一个人的成熟程度[6]。本次调查的858 名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可能与他们刚走出家门,还未完全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此结果与李晓彧[7]的研究结果不同。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及生源地上没有差异,与张译允[8]的研究结果一致。
社会适应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社会适应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性格和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有重大的关系[9-10]。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性格不同的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别较大,性格外向的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是性格内向的4.896 倍,性格介于两者之间的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是性格内向的1.998 倍,这说明性格越外向,社会适应能力越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更愿意与别人交流,更喜欢参与学校集体活动及社会团体活动,面对挫折及环境的改变能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从而使自己更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家庭关系是否和睦与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密切,家庭关系越和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好,这与卓兰芳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应对方式也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积极应对得分较高者的社会适应得分较高,消极应对得分较高者的社会适应得分较低,这与江巧瑜、王眉眉等[12-13]的研究结果一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乐观开朗、有自信、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更容易适应社会生活;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比较悲观,经常逃避生活中的挫折,面对困难时容易一蹶不振,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应教育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沟通能力,遇到挫折时不要逃避,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困难,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1]袁贵勇.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5-867
[2]王芳芳,吴晓兵,郭巍伟,等.医科大学新生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38-39
[3]宋专茂,丁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导向[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53-156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122-124
[5]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6]梁三平,王芳芳.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2):47-50
[7]李晓彧,王有智,王文霞.大学新生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54-1356
[8]张译允.师范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09-712
[9]Montgomery E,Foldspang A.Discrimination,mental problems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young refugees[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8,18(2):156-161
[10]肖玮,肖琼.西安地区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344-346
[11]卓兰芳,汪秀英.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292-293
[12]江巧瑜,许能锋,曹建平.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1):25-27
[13]王眉眉,王丽.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