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初探
——兼谈推进对台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5-04-09 01:40张久营寇子春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台湾同胞台独两岸关系

张久营寇子春

(1.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北京100053;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88)

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初探
——兼谈推进对台工作的一点思考

张久营1寇子春2

(1.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北京100053;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88)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台工作。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会见连战、宋楚瑜、郁慕明、萧万长、朱立伦等台湾重要客人,公开发表对台工作讲话十余次,提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两岸一家亲;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探讨统一之前的两岸政治关系,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台工作思想,推进对台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基本着力点:进一步提高做好对台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当前对台工作形势,读懂台湾这本书;更加关心台湾民众,进一步增加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获得感;更加有效地开展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工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做好重点人群工作;加强专职对台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解读;着力点

DOI:10.3969/J.ISSN.1672-0911.2015.05.008

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台工作。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一纲四目”“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采用联蒋抗美策略,成功抵制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两蒋在任内对“台独”分裂活动采取了高压政策,成效明显。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1979年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1983年会见美国客人杨力宇的重要谈话中,从而迫使蒋经国开放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放弃“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消极大陆政策。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倡议分步骤进行两岸谈判、逐步实现和平统一,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使“一国两制”由思想变成了实践。胡锦涛同志2008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讲话中提出六点重要主张,主导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成功挫败陈水扁“法理台独”图谋,完成“三通四流”、建立国共两党定期沟通机制、签署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18项协议。

习近平同志任党的总书记以来,多次会见台湾客人,公开发表对台工作讲话十余次。在继承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基础上,针对台湾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推动了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台湾舆论认为,习近平是历史上最懂台湾问题的大陆最高领导人。有的台湾学者特别提到其履历,“十七年在福建,五年在浙江,一年在上海,没有人比得上他,他对台湾的了解超过所有的前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所以他的作法跟前任一定不一样”。归纳起来,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完成祖国统一

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国现代化、振兴中华,成为无数中华儿女的孜孜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甫一上任,便提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具体内容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明确表示,“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梦,同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在他看来,台湾梦连着中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民众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对台湾来说,这是福音、是历史机遇。希望台湾民众同大陆民众一道,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把握住机遇,相互扶持,紧密合作,为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生活,为在世界上共享中华民族尊严和荣耀而携手奋斗”[1]。2015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他再次强调,“两岸同胞从来都是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2014年2月,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强调“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大家一起努力,出主意、想办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让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都能更多享受到两岸关系发展带来的好处”[2]239。

二、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005年以来,两岸走出了一条与历史相连接,与现实国情相结合,具有两岸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走向和平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今天的两岸关系,已经远非当年两岸隔海军事对抗、对峙时期可以比拟。两岸不论人员往来、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均空前密切。特别是国共两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了两岸和平发展主流民意的形成;建立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签署了21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减少了两岸在涉外领域的内耗;国共两党从接触到互信,建立了值得两岸人民期许的联系,对推动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除非出现《反分裂国家法》列出的三种情况(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以及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我们要排除干扰,毫不动摇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持续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建设。持之以恒地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促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逆转之势。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

三、两岸一家亲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2300万台湾同胞中98%是汉族,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梅县、潮州;其余2%是原住民,他们同13亿大陆同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台湾同胞同大陆同胞在血缘上、文化上、社会关系上、经济来往上都密不可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但这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将“两岸一家亲”作为开展对台工作、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习近平2014年2月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集中阐述了“两岸一家亲”的重要理念,从亲情血脉、历史文化、民族复兴等亲切朴实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呼吁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他说,“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彼此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台湾同胞……,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对历史留给台湾同胞的伤痛,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是中华儿女心头共同的创伤”[2]237-238。台湾同胞可以保留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对于历史造成的伤痛,我们愿意与台湾同胞一起疗伤止痛、开创未来。只要两岸双方都能从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什么问题都好商量,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2014年7月习近平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习近平于2014年9月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进一步指出,两岸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同时,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2014年11月会见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时表示,由于两岸间存在一些差异等原因,两岸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越是这样越需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相向而行。两岸“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虽存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差异,但两岸同种同源、同书同文,中华民族是两岸民众的精神家园,两岸民众亦构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些都为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两岸人心的凝聚并非是无根之水。人心契合之关键在于交心,交心之关键在于互信。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两岸一家亲,不仅要有经济利益共享作为物质基础,更要通过两岸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实现两岸同胞之间心灵相通、相映、彼此契合,不断增进两岸民意的水乳交融,夯实两岸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习近平的论述深刻揭示,两岸统合,归根结底也是人心问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至和平统一,不仅要靠两岸高层从法律上、机制上加以确定,而且要靠“民心融合”,靠两岸民众从心理上、情感上加以认同。

四、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关系之锚。“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达成的最重要的政治共识。正是由于台湾执政的国民党认同和坚持“九二共识”,两岸才形成基本的政治互信,各项交流交往才有了条件,两岸才能通过协商谈判签署20余项经济社会发展协议,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才能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必将“地动山摇”,“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企图挑起两岸民众和社会对立、割断两岸同胞精神纽带,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习近平2015年5月会晤到访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再次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否认“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就会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

五、探讨统一之前的两岸政治关系,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两岸关系的本质是政治关系。政经问题本来就是纠杂在一起的,两岸不能只经不政,既经且政才是常态。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当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政治问题更是无法回避的。台湾各界所关心的国际空间问题,本身就是最典型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希望在国家尚未统一之前,探讨两岸政治关系,并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习近平2013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上与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会晤时指出:“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架构)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对两岸关系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双方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可以见面交换意见。”“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代传下去。”在2014年会见连战时,习近平表示,“前不久,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会面,达成积极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2015年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习近平强调,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问题的关键在于行动,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秉持同胞情、同理心”。国共两党和两岸“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

除了上述对台思想的主要内容外,习近平还发表了一些其他重要对台言论。比如,他认为对台工作要加强法制化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此做了部署,明确指出,要“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比如,2012年走访大陆台盟中央时,特意与年轻的工作人员交谈,询问对方是否为台籍干部,以及会不会讲闽南话。他还明确表示,“你们要学习闽南话,将来跟台湾交流更亲切”,等等。我们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习近平还会就对台工作继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用以指导推动两岸关系深入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推进对台工作,当前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进一步提高做好对台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感

对台工作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根本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坚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工作,围绕服务当前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综合施策,稳步推进,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要看到,这一工作高度敏感、复杂,慢不得、急不得,必须克服懈怠、急躁两种倾向。在实际操作中努力做到一丝不苟、慎之又慎。如果工作太慢或抓而不紧,必将丧失机遇,统一目标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变成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如果急于求成,无视对台工作规律,超越台湾民众的觉悟程度及认识程度,只会把事情搞糟、搞乱,同样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并干扰现代化建设大局。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虽然我们希望早日统一,但“解决台湾问题要花时间,太急了不行”“因为我们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3]。

(二)进一步明确当前对台工作形势,读懂台湾这本书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关于对台工作规律、国家统一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对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对台工作任重道远,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首先,岛内“台独”思潮蔓延。两岸过去多年的大规模密集交流,并未改变包裹着浓厚“台独”成分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在岛内很有市场的现状,“台独”主张对台湾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学者指出,两岸有了长足进步,但仅止于表面的交流,深入到立场、人心的深层东西依旧不多。比如,在两岸交流中很容易发现,不少台湾青年学生很自然地称来大陆为“出国”、返台湾为“回国”,国家认同令人担忧。再比如,很多台湾朋友在中国因甲午战争失败被迫割让台湾的屈辱历史事实方面的感觉和态度,与大陆民众完全不同。有个台湾老师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有大陆同胞问我一个问题:“你们台湾人恨不恨李鸿章?”这个问题既简单又深刻,我把同样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问我的学生时,换来的却是哄堂大笑的回应:“哈哈!谁在乎李鸿章?”大陆友人在问我这个问题的同时,或许期待的是我有着与他一致的共鸣与疼痛,但我却让他失望了。我回答他的是:“你应该先问我台湾人恨不恨日本人,如果台湾人不恨日本人,你的问题根本是不存在的。”而事实上,台湾人并不讨厌日本人,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众所周知,李鸿章是中国近代沉痛历史的代名词,许多屈辱性的条约都是经他之手签署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谈到李鸿章时往往是无奈又痛心。台湾学生对李鸿章的认知不仅充分体现了两岸在根本思维上的差异,同时更凸显出“原来你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的现实。

其次,不排除仍在坚持“台独”理念的民进党2016年在台湾执政。如果那样,其利用政权搞“台独”的能量和破坏性将会大增,两岸关系将再次面临严峻挑战。陈水扁在岛内执政8年带给两岸关系和两岸民众的伤害令人记忆犹新。民进党领导人2014年7月受访时表示,只要2016年选举中民进党获胜,大陆的“对台政策必将跟着民进党转”,美国也只好承认现实。

再次,美国借助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大围堵中国力度,不断在南海、东海制造事端,不排除台湾将再度成为美国牵制大陆发展的马前卒。面对上述形势,我们要加强底线思维,做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

(三)更加关心台湾民众,进一步增加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获得感

打铁还要自身硬。“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需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要按照中央“四个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多吸收台湾民众参与其中),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这是做好台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台湾社会释放善意和利益,减少和避免台湾民众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恐惧感,改善大陆政府和人民在台湾同胞心目中的形象。“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用精卫填海的毅力填平心壑,用春风化雨的善意化解心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潮流。”[4]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更加走向深入,让台湾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推进ECFA的后续协商。在对外开放中先一步对台湾开放,为最广大的台湾同胞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继续鼓励台湾企业在大陆发展,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维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

(四)更加有效地开展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工作

加大两岸基层民众、青少年的交流力度,提高交流成效,力戒形式主义。在创新、创业、就业、就学、实习、旅游、探亲等方面,为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年进一步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在工作中,注重增进他们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促其认识两岸血脉相连,是不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增强他们做中国人的荣耀感。引导他们认识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而认识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党和政府对台湾民众一直以来的诚意善意。注重向其阐述中央对台政策的总体考虑和重点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不是要改变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是一方压倒一方,更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国两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只会增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加台湾同胞的福祉。要告诉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年,两岸政治商谈的目的是为解决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更好地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岸民众,不是一讲两岸政治商谈就马上要和平统一。具体如何统一,大陆会充分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以两岸民众都认可的方式来实现。

(五)以更积极的姿态做好重点人群工作

首先,国民党仍然是岛内主要政治力量,做好国民党工作有利于掌握全局。要鼓励国民党找回创党理念和灵魂,站稳中华民族立场,担负起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历史重任,正确引导民意和舆论。加强国共平台建设,推动国共制度化交往,积极开展两党政治对话和政治谈判,用国共关系引领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其次,民进党在岛内拥有不可小视的能量。要加强对民进党重要人士的工作,促其向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转变,不做分裂国家的历史罪人。敦促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实现大陆政策转型。再次,第三势力处在上升势头。要加强对其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其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发挥正能量。2015 年3月31日,立场偏绿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接受大陆媒体的联合专访中,特别提出“一五新观点”,强调“当今世界上并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并不是问题”,认同两岸“既有的政治基础”,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此一现象值得关注。最后,加强对台湾媒体和知名人士的工作,不断壮大赞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和声势,不断压缩“台独”言行的空间。

(六)加强专职对台工作队伍建设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对台工作编制,加强人员培训。广大对台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创新对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效果。努力用台湾民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更加有效地做深、做细、做实各项具体工作,使党的好政策好措施“入岛、入脑、入心”。进一步端正态度,不断加深对台湾同胞的感情。客观看待两岸民众因经历、制度、风俗等不同而存在的现实差距,以更大的包容、耐心善待台胞,以更坚定的信念、信心,满腔热情地投入国家统一事业。

(七)加强党的领导

对台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必要的人财物投入。各级政府和党组织要更加重视研究落实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研究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台湾问题,分析对台工作形势;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更加奋发有为参与两岸交流合作;支持所辖范围内的群众赴台旅游,搞好行前教育,使其在旅游过程中展现良好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关心赴台老兵、大陆配偶及其在大陆的家属,倾听其诉求,为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1]习远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EB/ OL].(2014-09-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6/c_1112641354.htm.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6-87.

[4]俞正声出席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开幕式并致辞[N].人民日报,2014-09-13(04).

(责任编辑:刘颖)

D609

A

1672-0911(2015)05-0008-06

2015-07-25

张久营(1966-),男,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综合局处长。寇子春(1969-),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党办主任。

猜你喜欢
台湾同胞台独两岸关系
斥“台独”狂人
刘毕新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大陆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