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彦琴 董文杰 李 苑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面对学术交流环境的新变化,爱思唯尔(Elseviet)[8]于2009年7月启动“Atticle of the Futute”[9]项目,重新定义学术文章的online出版,探寻新环境下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模式。2010年1月,该项目率先在Cell出版社实施,发展至2012年,ScienceDitect所有的文章均使用“Atticle of the Futute”模板[1]。2013年,爱思唯尔改进文章导航和可读性,ScienceDitect在线文章已经全部改为HTML格式。目前,项目仍在持续创新中。
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尚处于数字出版1.0阶段[10],与国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相比差距很大。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反差,国内最优秀的英文期刊,如Cell Research,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以及Science China系列(英文),需要依托国外各大出版商的数字出版平台,即所谓的“借船出海”。近年来,国内的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适应网络环境的出版平台,开始考虑富媒体Rich HTML出版及语义出版等先进的学术文章online出版模式[11]。但是,真正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中文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任重道远。数字环境下如何展示学术文章?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数字出版优势,为用户带来最佳使用体验?是值得国内期刊界认真思考的问题。新的学术文章出版模式需摈弃之前的线性呈现方式,充分考虑和使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如文本挖掘和关联、语义增强等),并附加丰富的扩展信息。在这些方面,“Atticle of the Futute”项目做了极好的诠释。
本文以爱思唯尔“Atticle of the Futute”项目为例,详细介绍其理念、项目设计、开展情况及发展路径,并以电化学原型为例展示其文章呈现模式,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特别是学术期刊平台的设计和搭建提供借鉴。
“Atticle of the Futute”的目的是改革学术论文的传统线性格式,通过标签和超链接等方式,使其更具活力且对用户更加友好。Cell出版社的主编Emilie Matcus提到:“‘Atticle of the Futute’项目的起源是online环境下如何重新设计出版平台,从而最有效地构建和呈现传统的学术文章。技术的迅猛发展意味着这将是不断变革的设计,但我们很高兴能够解决读者和作者最关注的问题,如补充数据与初始原型(ptototypes)的整合。”[12]
该项目理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1)呈现形式:为用户提供最佳在线浏览及阅读体验;(2)内容:作者可以分享的更多,比如数据、代码、多媒体信息等;(3)相关信息:在线文章与来源可靠的科技信息链接,并在相关信息中呈现出来,提升附加值。他们提出,未来学术出版平台将能够支持各类数字信息的顺畅对接,与多种外部信息互联、交互,易读且可导航,最终学术出版不仅是信息载体,也是研究工具[13]。
“Atticle of the Futute”的设计是为了挖掘数字出版文章的最大使用价值,数字环境下的文章格式遵循以下指导原则:(1)可读性:文章是整个设计的中心,排版要使文章更容易从屏幕读取;(2)可发现性:内容和功能的呈现要在屏幕合适的位置和用户工作流程最恰当的时机;(3)可扩展性:有一个通用的布局,能够允许不同学科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同时不牺牲可读性。
项目设计初衷是希望为用户提供新的内容及工具,从而满足研究人员在其特殊的科学领域中的需求,强调学科化,避免“one-size-fits-all”的解决方案。项目组充分调研科学共同体对新环境下学术出版平台的需求,通过用户访谈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不同领域用户的工作流程。150多位研究人员、作者、出版商和编辑参与了“Atticle of the Futute”项目,他们提出既适合不同学科领域特色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出版新功能的各种想法。项目所有的想法和设计原型均通过在线用户的评估,并在不同领域的在线用户论坛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评价。经过Cell出版社对生命科学初始概念的论证以及科学界的反馈,项目共为7个学科领域创造了13个新的原型。
项目设计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优势,将原本不可扩展和编辑的PDF文章转化为online出版模式下“alive”文章,实现:(1)文字和图片的分层呈现。用户可以基于其工作流程、专业知识或兴趣的层面获取。这种组织结构是来自于在一个统一的结构整合的核心文本。(2)文章亮点和文章的图片表述(图片摘要)。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得该论文希望读者获取的信息,并可直接访问结果和数字。图片摘要的目的在于鼓励浏览,促进跨学科交流,帮助读者更快速地确定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
该学术出版平台的设计以文章为基础,在“Atticle of the Futute”格式下同样支持“PDF”外观及更简单的在线阅读,提供文章框架和图表相关内容的快速链接。在这个基础上支持相关内容富集,在文章相应位置直接整合新的内容元素。设置右侧工具栏呈现附加内容和上下文结构,并提供来自外部数据库的补充内容、特征和信息。整个平台简洁化设计,视图加载最小化,鼓励用户查看全文。更为重要的是,可根据每个领域和文章内容的特殊性,提供不同的功能。例如,电化学的文章能够显示化学结构,而古生物的文章配3D化石模型,并提供发现地的空间布局。
为了了解并优化用户的使用,项目组引入“state-of-the-att”评估技术,比如使用Vtije Univetsiteit(VU)Intettain Lab的“eye ttacking”装置来分析用户使用该平台时眼睛注意的区域及方式。数据表明,用户会首先关注中心区域,随后是左窗格,最后才是右边栏(图1)。基于此,该平台设计时将文章的主体内容放到中间区域,左边视图设置为用户导航,右边视图为补充信息。
“Atticle of the Futute”将线性结构的文章碎片化、结构化,从而对细粒度的内容重新进行组织、呈现、关联和利用,所呈现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支持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功能。本文以电化学学科为例,介绍该出版平台的文章呈现方式。
进入文章页面后,页面视图为三个模块。如上文所述,根据作者的阅读习惯,中间模块为文章主体结构,左侧模块为文章的大纲和图标目录(为简化视图,可收起),右侧模块为附加信息区域,配合正文中可扩展内容的展示,如图2所示。
图1 利用“eye tracking”分析用户使用行为[14]
图2 “Article of the Future”平台的文章页面[15]
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展示模式,如自动模式、仅文章、文章+大纲、文章+边栏模式。文章页面的重点区域(如图2地址信息下方区域)特别提供文章的研究亮点(Reseatch highlights)和图片摘要,供用户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页面中包含可扩展的名词或区域,点击后相关内容在右侧栏展示。丰富的可扩展信息包括作者信息、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化合物信息(包括三维结构)、文中涉及的专有名词和实验装置等(图3)。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三维的分子和晶体模型来丰富在线文章内容,并通过嵌入在文章旁边的交互式三维查看器(与Kitwate SAS合作开发)显示。通过这种查看器,读者可以浏览三维模型、放大到每个模型、旋转观看、改变观看模式和显示设置,并下载原始数据文件。实时的参考文献分析功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阅读环境,并列出了文章的相关引用情况。
图3 文章中丰富的扩展信息[15]
文章正文的图片可进入互动模式,包含若干个可点击的区域,如数据点的具体值,或者选取其中某一条曲线(图4)。读者在阅读图片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直接被带到解释这部分图片的文字内容部分。
图4 图片的互动模式[15]
除此之外,该平台还能够嵌入音频及视频资料,让作者更为生动和高效地介绍自己的文章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在实验过程(Expetimental Ptocedutes)的章节为读者提供两种阅读选择,一种是简单的介绍实验方法及过程;另外一种是提供各种细节使读者完全可以自己复制及模拟实验[1]。
该项目另一个里程碑的工作是实现所有全文文章SciVetse ScienceDitect。中间面板功能与交互式应用程序如谷歌地图链接,从而使静态的地图生动起来。3D神经影像查看器可以提供NIFTI格式的神经影像数据,用户可浏览神经数据集、缩放、旋转、pan大脑三维重建;穿透容积;改变不透明度和颜色映射等。
该项目接下来的举措集中在新领域的特定功能,如最近研制的两个交互式应用:(1)交互式的系统树视图(生命科学)[16],这个应用允许读者以交互方式探索系统树。为了支持这一功能,相关文章的作者需要提交Newick和NexML格式的相关树数据。(2)MATLAB图形浏览器[17]支持读者探索文中图片和数据的交互。这些交互式图片是基于作者上传的MATLAB格式图片文件,在ScienceDitect文章的右侧窗格显示。
“Atticle of the Futute”项目从2009年开展至今已经初具数字形态的基本功能,项目组正在逐步开发富有学科特色的附加工具或功能。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及网络出版平台能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特别是学术文章展示页面的设计和搭建提供有益借鉴。相比爱思唯尔,国内学术出版平台的数字化发展将面临技术或数据等多方面的困难。国内学术出版平台建设应以Web为期刊默认形态,重视基础数据建设,按照Web形式重新打造期刊的内容组织、呈现和利用形态。同时,建立和维护中文知识关联环境,为网络出版的后续功能开发,如交互链接与语义出版提供数据支持。
[1] 徐昊.科技知识对象的语义模式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2013.
[2] 董成悌,周维彬.面向服务的Web3.0网络[J].情报探索,2010,(10):108-110.
[3] 刘天星,孔红梅,段靖.科技期刊传播技术、期刊功能和商业模式的历史演变及相互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15-122.
[4] 张晓林.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进展及发展趋势.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专题培训.2014.
[5] Gaty Dunham.What ate Ttends in Scholatly Publishing[EB/ OL].[2012-11-10].http://www.asha.otg/academic/ questions/ttends-scholatly-publishing/.
[6] 彭希珺,张晓林.国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33-1038.
[7] Enhanced publications[EB/OL].[2012-10-06].http://www. enhancedpublications.com/.
[8] Elseviet.[2014-05-15].http://www.elsevietmed.cn/ company/AboutUs.htm l.
[9] Atticle of the futute.[2014-05-15].http://www.atticleofthefutute.com/about.
[1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1] 翁彦琴,彭希珺.爱思唯尔(Elseviet)语义出版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56-1261.
[12] Schemm Y.Expetience the“Atticle of the Futute”.[2014-06-15].http://www.elseviet.com/teviewets/teviewets-update/ atchive/issue-4/expetience-the-atticle-of-the-futute.
[13] Jan Willem Wijnen.Elseviet’s Atticle of the Futute——Ovetview of tecent innovations and the toad ahead,“出版物的发展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对策”国际论坛,2013.
[14] Zudilova-Seinstta E.Designing the Atticle of the Futute.[2014-06-15].http://www.elseviet.com/connect/designing-theatticle-of-the-futute.
[15] 文章页面示例.[2014-11-1]http://www.atticleofthefutute. com/S0956566308004417/.
[16] 系统树链接.[2014-05-15].http://www.elseviet.com/about/ content-innovation/intetactive-phylogenetic-ttees-in-onlinejoutnal-atticles.
[17] MATLAB图形浏览器链接.[2014-06-15].http://www. elseviet.com/about/content-innovation/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