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的原因

2015-04-08 22:51徐岩
社科纵横 2015年11期
关键词:武士道军国主义武士

徐岩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的原因

徐岩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作者着重从地理环境、大和民族特征、武士道精神和从侵略战争得到的利益四方面探寻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与可能。

地理环境 大和民族 武士道 军国主义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从1874年侵犯台湾开始,到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日本多次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军国主义也曾长期危害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至今仍阴魂不散。那么,军国主义为什么能够在日本生根发芽,并且根深蒂固呢?本文试图从日本地理环境、大和民族特征、武士道精神、和侵略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驱动,四方面去探寻军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与可能性。

一、恶劣的地理环境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自然因素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4个较大岛屿和一些小岛共同构成的狭长的群岛国家。四面环海是其显著特征。日本国土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甘肃省面积大。日本处于太平洋西岸的火山地震带,全境有火山200多座,活火山占13。全国平均每天发生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台风也是日本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台风的袭击往往导致河堤决堤,洪水泛滥。另外,日本矿产资源极其匮乏。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多数需要从国外进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孤悬于海中的这种岛国环境加上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导致日本人民对所处的环境充满不安全感,使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形成了狭隘的民族心理,也孕育了日本人的外冲击性和攻掠性,形成一种走出本土,以海外领土来弥补本土狭小的扩张冲动。正如日本小学教科书上的文字,“日本是岛国,土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要想变强大就必须靠技术,靠奋斗”,他们自小就受到民族忧患意识教育,忧患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公民的潜意识里。于是拓展生存空间、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以谋求更多生产和生活资料,就成为自古以来日本民族的迫切要求。因而日本历次发动战争的目的也往往伴随着对中国资源与财富的疯狂掠夺,如:1936年11月,关东军就确定了《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现地案》,计划有重点地在东北开发与战争有密切关系的铁、煤、石油、电力等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到了1942年,东北的钢产量已经占了日本总产量的1/3,铝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40%,日本所需的38种军需物资有14种由东北供给。但有时候,忧患意识过强则会导致该民族对具有潜在威胁(但并不一定有威胁)的事物反应极端。比如钓鱼岛事件,笔者认为这和日本民族过强的忧患意识就有一定的关联,自身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少,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妄图将其占为己有。并且时时提防周边国家,有草木皆兵的病态心理。这就从客观上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生。

二、大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内在原因

远古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通过混血而形成了单一的大和民族,这就使得日本人具有共同的精神气质、宗教信仰、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合起来,凝结成岛国民族自身的性格特点。集体本位主义就成了其民族精神的核心。从古代时起,日本人便开始形成很强的共同体意识。小到一个家族,大到整个邦国,都被看作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内部有着很强的一体感和归属意识。客观来说,日本人注重集体协作精神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品格,但是,这种集体意识一旦超越人性,就会导致民族主义膨胀。战前,日本把对外侵略、君临亚洲、称霸世界的观点宣称为大和民族的使命,鼓吹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把一个大和民族的利益放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上,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特别是罪恶的侵华战争,与当时日本人整个民族的集体意识的盲目膨胀是不无关系的。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在今天又以新民族主义的形式再现于日本社会思潮之中,不断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理所当然地对对其他民族处于领导地位。不断突破和平宪法、海外派兵和用金钱收买,企图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等。

三、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武士道原是日本封建武士应尽的一种义务和职责。在朱子理学的影响下,用法律的形式将封建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固定下来,形成完整的武士道。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强调主从关系中的“忠节”,武士必须无条件地忠效自己的领主,领主对家臣有生杀予夺之权。后来领主与武士的关系发展为天皇与军队的关系,军人必须遵守。第二,强调“武勇”,武士必经练武习艺,以杀伐为“荣”,勇为君主卖命,而且还要有自杀的勇气;为了殉君主之死,为了挽回武士战败的耻辱,武士必须勇于“切腹”。这种恶习,使后来军人死心踏地为天皇卖命。第三,强调崇拜日本刀,将之视为武士道精神的物质表现,视为武士道的灵魂,宣扬日本刀不见血,不算一个武士,这就使后来日军拚命地去杀人。第四,强调宗教迷信,武士必须敬神信佛。这就使得以杀伐为职业的武士在宗教鸦片下,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第五,强调“礼仪”,按照武士集团内部的等级制度制订“礼法”加以管束。明治政府经过一系列改革,基本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但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得不和封建武士势力相勾结,使得封建武士在明治政府中掌握了重要特权。于是,在日本近代社会中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造成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其中,封建武士道几乎被全部保留下来。因为明治统治者发现武士道有利于巩固统治、控制军队,更便于驱使新时代的“武士”去发动战争。唐重南曾经在《日本文化与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明治时代的武士道直接来自江户时代,……从1871年山县有朋发布军人守则《读法》七章、1878年发布《军人训诫》,到1882年明治天皇陆仁颁布《军人敕谕》、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倡导忠军爱国,这确立了明治时代的新武士道”。因而,武士道就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推行军国主义的灵魂。

四、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强心剂

日本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让自己迅速的富裕起来,成为一个经济军事强国。以甲午战争为例,甲午一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就向清政府勒索库平银2.6亿两,加上掳获的战利品和现金,合库平银3.4亿两,折合5.1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全国年财政收入的6.4倍。刚刚强盛起来的日本,靠着从中国掠夺的这笔巨额财富养肥了自己。这笔巨款,2000万日元给了天皇;1000万日元用于备荒;1000万用作教育基金;1200万日元用来补助1898年的财政支出;其余的都用来扩军备战和建立军工产业。代表军国主义的日本新日铁的前身八幡制铁所就是用这笔钱创立的。日本还用这笔钱修筑铁路,发展航运、造船和机械制造,明显提高了交通和工业水平。日本利用甲午赔款还办了一件大事,就是进行币制改革,建立起金本位制。日本学者寺岛一夫在他的《日本货币制度论》中说:金本位是“日本资本主义的一环,能与其他列强角逐世界市场的金融标志”。

1905年又发动了日俄战争,目的是与俄国争夺在中国的殖民利益。战争结果使日本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据点——“南满铁路公司”(简称“满铁”),从此中国东北被日本视为特殊权益和势力范围。

在利益驱使下,日本也参加了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果,日本不但取代了德国在中国的地位,而且使得整个日本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在军事方面,日本则成为为世界五大海军强国之一,除在台湾、琉球设有海军基地,在库页岛、千岛群岛设有军事据点外,又在一战后新攫取的原德国殖民地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建立了军事要塞,从此,它可以指挥自如地调度自己的舰队,在整个太平洋海域与美国对抗。1931年,日本加强了国内统治,法西斯上台。同年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通过这些侵略战争,获得了巨额赔款,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大量财富,攫取了大片土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似乎即将实现。在这个阶段,日本军国主义的体制最完整,表现最狂妄,日本军国主义发展到顶峰,最终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联合打击下,日本军国主义在1945年9月彻底垮台了。总的来说,正是因为多次侵略战争带来的巨大好处,让日本一次次尝到了甜头,它就像是一针针强心剂,促使日本不惜屡屡犯险,一次次走上了侵略扩张的不归路。

综上,日本的岛国地理环境,大和民族特征、武士道精神以及发动侵略战争获得的巨大利益,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形成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也成为当今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助推力量。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1]王梦立.日本民族精神之剖析[J].日本问题研究,1994 (4).

[2]娄贵书.日本武士道源流考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曹秀梅.日本地理[M].大连出版社,2007.

[4]汤重南.日本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5]戚其章.甲午战争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K313.4

A

1007-9106(2015)11-0083-03

徐岩(1975—)女,河南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武士道军国主义武士
武士与龙
“武士”挡道
“武士道转型”诠释的新体系
——读张崑将《电光影里斩春风——武士道分流与渗透的新诠释》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
剑龙是武士吗?
暗黑武士 六步接触雷克萨斯NX
井上哲次郎武士道论考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