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出版社选题资源整合模式初探

2015-04-08 21:26周乾隆
社科纵横 2015年4期
关键词:选题出版社图书

周乾隆

(甘肃文化出版社 甘肃 兰州 730030)

随着出版后改制时代的到来,作为独立市场经济实体的中小型出版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挤压,生存空间日趋偏狭,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愈加明显。正如方士华在《中小出版社生存与发展之道》一文中所言:“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实力的比拼,是规模效益的较量,而中小出版社在这些方面明显较弱。资金短缺、知名度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是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的共同难题。”出版以内容生产为核心,而内容是由选题决定的。因此,出版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选题的竞争。出版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选题的占有程度和开发力度。

选题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源头,其特点是具有可再生性,可以被多次利用。对于发展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市场份额小的中小型出版社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实现战略突围并赢得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必须要在选题资源上狠下功夫,即通过富有创意的选题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掘选题资源的潜在价值,增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作者、读者和市场的认可,或许为一条现实而可行的路径选择。笔者将结合部分中小型出版社的成功实践,梳理并归纳出四种切实可行的选题资源整合模式,以期对中小型出版社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模式一:“多题选做”

据2009 年至2013 年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全国2009 年的新版图书为168296 种,2013 年的新版图书为255981 种,新版图书的品种数量五年间增长了87685 种,增幅高达52.1%。图书品种数量的逐年增长其实质反映的是选题数量的庞大与丰富。在以选题为核心的资源争夺战中,很显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选题资源太少,而是太多。在这种情形下,中小型出版社对选题资源必须进行取舍,即以“多题选做”的模式整合选题资源:“取”哪些与自身出版定位和出版方向相契合的,有传承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的选题;“舍”哪些与自身出版规划相背离的,以及一般性的、重复性的平庸化选题。正如资深出版人臧永清所说:“一个出版人最大的本事不是获得,而是拒绝——拒绝各种各样的选题‘诱惑’。”杨彬认为:“中小出版社要生存,就必须找准定位,有所舍才有所得,面面俱到的结果是每样都做不好。”

中小型出版社由于发展规模有限、原始积累少,骤然直面市场,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难免在出版活动中存在“短视”行为,对能够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选题几乎是来者不拒,虽然选题的范围广、种类多,但市场影响力弱、实际效益差。这种贪多求全的泛主题化的出版行为,终会使出版社陷入到平庸化、低水平化的出版状态中,逐渐被市场淘汰。接力出版社是我国青少年出版领域的一面旗帜,成就斐然,总编辑白冰曾举例说:有一本历史小说,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因与接力出版社的特色定位不吻合,只好忍痛割爱放弃这一选题。

模式二:“专题精做”

与大出版集团和大社走“大而全”的发展思路相比,中小型出版社更适合走“小而精”的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因此,中小型出版社一定要实施精品战略,在选题资源的精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集中优势力量对某个专业领域的选题资源进行精耕细作,将专业领域的市场做深、做细,打造出一批不可被替代的或替代程度很低的出版物,从而获得“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独特竞争优势,成为某一市场的领跑者。

中小型出版社一旦在专业领域形成品牌优势,很容易产生选题的群集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优秀的选题资源不是靠竞争获得的,而是靠品牌的号召力聚集来的。2008 年,甘肃文化出版社争取到《回族典藏全书》的出版权,采取“专题精做”的模式,抽调全社业务骨干,对书稿分类排序、精审严校,版式封面也几易其稿,最终以精装16开、遑遑235 册的宏大规模面世,在业界和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专业学者誉其为“回族的四库全书”。2010 年,该书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首届回族学研究成果特别荣誉奖。《回族典藏全书》成功出版之后,从事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的机构和专家学者主动要求合作,优质的选题资源源源不断,如《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阿里廓迦寺藏古藏文文献》《藏传佛教觉囊派手迹典藏》等一批选题纷至沓来,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二五”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规划项目。

模式三:“旧题新做”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小型出版社都积累、沉淀了大量的优质选题资源。绝大部分资源只进行过简单的一次性开发,没有或无暇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开发。这就造成选题资源事实上的浪费与闲置,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成为断版和绝版图书。方圆在《一批断版绝版学术图书将限量复制》(2011年2 月28 日,载《中国新闻出版报》)一文中指出:“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中有一半以上在出版后难以长时间流通而成为断版、绝版书,特别是那些受众面小的专业学术书。”其中不乏具有研究价值、参考价值、收藏价值的图书。这些图书至今依然拥有读者受众,市场销售持续而稳定。

“旧题选做”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符合最佳效益原则,投资小,汇报高,且市场风险小。因此,中小型出版社不仅要向前看,开掘更多的新选题;更应该回头看,挖掘整理旧选题,赋予旧选题以新意义。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喜好,对旧选题重新定位包装,使其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命力,赢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韩亚君在《谈谈老书新做》一文中介绍:中青社第一次出版《城南旧事》,定价66 元,目标销售人群为高端读者。后针对低端读者退出了22 元版本和16 元版本的《城南旧事》,几年内发行达数十万册。

模式四:“一题多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纸媒图书的市场份额在数字出版产品的挤压下愈来愈小,越来越多的读者更愿意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进行阅读。在这一大趋势之下,大多中小型出版社若仅仅依靠纸媒出版,显然不能满足读者对数字化和多媒体化阅读习惯的多样性需求,势必会丧失一部分读者,也丧失了发展的先机。因此,在出版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之下,中小型出版社要想实现选题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就要“一题多做”,即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依托,对同一选题资源进行不同媒介形式如电子图书、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专业数据库等方向的延伸开发,形成选题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多媒体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实践证明,国内外一些大型的出版传媒集团在传统出版业务的基础上,纷纷涉足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影视作品等多媒体领域,如“英国艾格萌出版社根据书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开发电子书、增强版电子书、App 应用或博客等数字产品,兰登书屋英国童书公司则开发了影视剧衍生版权,建立作者品牌网站(如“苏斯博士”系列读物)”(渠竞帆《国外图书出版业的融合与拓进》),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收益。所以说,任何资源只有在良好的开发平台上才能实现增值,选题资源亦如此。

选题资源整合是一种系统论的思维方式。中小型出版社要想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目的,就必须对选题进行定位明晰的结构性调整,实施择优汰劣的精品化战略,在选题资源利用上取得1+1大于2 的效果,以此提升和增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1]方士华.中小出版社生存与发展之道[M].出版与印刷,2008(1):15-18.

[2]韩亚君.谈谈老书新做[J].出版广角,2011(5):43-44.

[3]渠竞帆.国外图书出版业的融合与拓进[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8-1.

[4]张爱美.论选题资源的整合策略及其意义[J].出版发行研究[J].2001(9):20-22,

[5]朱宇.论文化创新与出版资源观[J].出版广角,2013(10):89-93

[6]马莹.中小社市场生存有法则[N].中国图书商报,2009-3-13(1).

[7]刘志伟.盘活出版资源9 招式[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8-23(6).

猜你喜欢
选题出版社图书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