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昕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天津 3001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然而,不得不承认,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粗放型、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这一状况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为此,学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就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现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观点作简要综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会影响到其社会经济行为。因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遇到的就是思想认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条件。对此,申广斯分析指出,目前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遇到的思想观念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经济发展认识不足。一般来讲,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受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及管理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量的投入,即以外延型经济增长为主。而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也由以外延型为主转向以内涵型为主。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就正处在这一转变时期。长期以来,不少人往往比较注重经济的增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大上,这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是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GDP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单一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布成良认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排除八个方面的思想观念障碍,分别是:“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观,GDP 至上的政绩观,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观,“梯度推移”的区域发展观,“效率优先、牺牲公平”的分配观,“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观,唯利是图、重财轻命的牟利观。[2]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要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能力恐慌与本领恐慌。对此,陈赞晓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是由经济发展的“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拥有新知识,确定新理念。应该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知识结构,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和特点比较了解和熟悉,所以搞了30 年市场经济便成就了“中国奇迹”,显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谛。但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和任务,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一些领导干部知之不多,晓之不足,有的方面还是“空白”。例如,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说,如何看待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转型、机制转型、理论转型的关系,等等。这些新问题只靠单一的知识结构或陈旧的知识元素是很难理解和认识的。所以,促进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转型和升级、增加新的知识,实行知识更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更为迫切。[3]何晶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以积极的从政心态改变领导方式,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关键和根本,对提高从政道德和执政能力,推进改革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不良的从政心态影响了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愿、能力和水平。这些不良的从政心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片面政绩心理,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些领导干部为片面追求政绩,热衷于兴建“形象工程”。 二是攀比浮躁心理,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些领导干部患得患失,盲目攀比,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三是贪婪侥幸心理,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些领导干部的思想受到内外腐朽意识冲击,抱着趋避厉害、冒险投机心理,投机取巧,随波逐流。四是疲劳倦怠心理,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些领导干部感到压力过大,紧张焦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五是无过即功心理,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些领导干部工作敷衍了事,甘于平庸,不思进取,行政不作为,只想做个“太平官”。[4]
有效的政策与完善的法制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障碍与制约性因素往往就来自宏观性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刘郭方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将原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可是,在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不能反映资本、劳动、原材料、农副产品、能源甚至是人力资本的稀缺性。政策环境中的低生产要素价格必然会造成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入,导致创新惰性、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后果。而这一后果显然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5]王珺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法制保障,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确保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法制的不完善,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法制推手。第一,当前的政府依然是一个全能政府,以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为己任,行政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政府从改进行政工作出发,找出行政行为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确保依法行政,推动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发展经济转移到公共服务上去。第二,立法滞后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缺乏规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城市如深圳,立法严重不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立法机关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为司法裁决提供法律依据。第三,我国的行政执法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处罚、轻教育的现象,服务意识不足,行政执法不够规范。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和要求,行政执法应坚持服从并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工作大局,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第四,司法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应该将司法审判工作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结合,准确把握司法价值取向,明确司法工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终裁职能,维护好这一关键时期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法制的完善来解决。[6]
上个世纪90 年代末,我国政府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或发展方式的要求。然而,20 多年过去了,我国经济增长或发展方式转变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增长方式的“粗放性”变得更加突出,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障碍就是体制机制问题。郭晗、任保平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是“转不动”是因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在现有的体制机制背景下,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发展动机以及企业行为动机激励相容,从而形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经济主体对现行体制机制的适应性预期。由于正反馈机制的存在,形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多重路径依赖,从而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锁定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中,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速度和低质量并存的基本特征。要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多重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就必须找到导致路径依赖的正反馈机制,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型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体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实际,就是必须找出造成粗放型经济得以长期滞存的体质根源,即粗放型经济究竟如何获得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与获利空间,并因此造成了它相对于集约型经济暂时的扭曲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约束仍然存在。这种体制机制约束主要是通过扭曲市场主体的激励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对企业主体激励的扭曲主要体现为要素定价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对政府主体激励的扭曲方面体现为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激励机制。[7]张玉台、刘世锦等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内外部经济不协调、储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的同时技术进步推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既与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中国的国情特点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与中国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有关。这种体制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市场供求状况;社会性规制制度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国有企业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导致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又导致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不合理状况。[8]
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增加对土地、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等各方面资源的投入和消耗,而与之相伴的,则是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从而使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这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汤吉军、陈俊龙指出,资源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没有一定的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很难实现;没有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很难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方式转变也就无从谈起。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正在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当前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压力,尤其是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非常尖锐,成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供给方面,我国虽是资源大国,资源种类齐全,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资源呈现出绝对不足;国内资源的短缺迫使企业从国际市场中获取资源,而国际市场的重要资源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在需求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数量与质量)日益加大,资源的稀缺程度愈加明显。除了供需方面的原因外,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低效配置也是重要因素,大多数企业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设备落后、管理理念陈旧、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欠缺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生产要素价格机制,价格无法真正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难以有效地将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反映到价格上,这就使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的企业能够获得市场利润,并产生了对传统模式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作为资源利用主体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落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地建立,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晰、垄断、技术落后、高管腐败和监督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缺乏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追求效益的内在动力,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环境破坏。[9]郭占恒认为,我国一直以来号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缺乏像日本岛国那样的资源危机意识,以为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际上,我国的人均耕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资源短缺国家。但我国的资源市场化程度又很低,稀缺资源没有稀缺价格,使得稀缺资源不能高效配置,致使许多行业和企业缺乏改进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内在动力。由于资源配置方式低效,土地、水、电、油、煤、矿等资源价格比较低,加上劳动力价格低廉,企业即可长期实行低成本竞争,又把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在大气和江河湖海中,造成外部不经济,使得社会承担了企业粗放发展的成本。这里还必须一提的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节俭型的消费习惯在减弱,奢侈型的消费陋习在增长,对衣食住行的消费已不局限于生存功能和发展功能,而夹杂着许多占有欲望和炫富动机,“未富先奢”助长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10]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毫无疑问,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擎与支撑力量。然而,正如吕中华所指出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主要障碍。在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我国的企业严重匮乏,多数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进行生产,这就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缺少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低。我们过分依靠能源和其他资源的大量消耗,过多依赖廉价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只能生产一些初级产品、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增强创新驱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掌握相当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推动新型产业的成长壮大;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创新带动发展新动力,使凝聚最新科技成果的产业成为带动增长的重要力量;承接高端转移和加快跨国投资步伐。[11]李向阳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决于创新,取决于能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技术、机制、理念等创新的突破,这已经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100 多年的历史,尽管创新的内涵在变,实践在变,衡量的标准也在变,但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谁能理解、把握技术创新,谁就掌握最具有革命性和渗透性的主导力量,谁就能够赢得未来。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然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与其地位要求还不适应。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引进的路径依赖,目前,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不仅与美国、日本低于5%无法相比,甚至还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全国企业来看,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的地位明显不相匹配。二是创新投入偏低。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利润长期偏低,对于技术创新投入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例2007 年为1.49%、2009 年为1.62%,远远低于世界创新型国家所要求的超过2%的水平。三是创新动力不足。当前,大中型企业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企业原有发展模式的依赖性很强,尽管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高度,尽管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等规划、政策和措施,但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创新功利性强。当前很多企业,对于科研投入要求短平快,尽早出效益,在重压之下很难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新产品。五是创新技能人才缺乏。创新技能人才短缺,供求矛盾突出,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的瓶颈。[12]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学界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障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实践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只是阶段性的,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这种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应当着重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障碍问题的系统化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较多地是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缺乏从全面的角度来把握和分析这一问题,导致在后续提出的针对性对策与措施时也不够全面,给人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感觉,从而不能为在实践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二是要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对某些障碍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力图从根本上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为下一步提出有效的针对性对策与措施奠定基础。目前来看,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障碍虽然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却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把握,对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上,这就导致在后续的对策探讨时难以提出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针对性措施,从而削弱了研究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1]申广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9(22):106-108.
[2]布成良.排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思想观念障碍[J].群众,2010(9):68-69.
[3]陈赞晓.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转型[J].特区经济,2011(2):296-297.
[4]何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领导干部不良从政心态分析及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102-104.
[5]刘郭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环境制约因素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5):17-19.
[6]王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法制保障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3):46-48.
[7]郭晗,任保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3(4):70-75.
[8]张玉台,刘世锦,张军扩,侯永志.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矛盾及其影响路径[J].新经济导刊,2010(6):91-95.
[9]汤吉军,陈俊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障碍与制度创新[J].学海,2011(2):97-101.
[10]郭占恒.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因素和路径选择[J].政策瞭望,2012(7):23-27.
[11]吕中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障碍因素剖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4-96.
[12]李向阳.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