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思考

2015-04-08 21:22
社科纵横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大学生

万 奎

(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全党“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P39)。同时,该报告向全社会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P41)的任务。高校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高地,承担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P35)的重任,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推动者、践行者和先行者。厘清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探索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行性路径,理性思考进一步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和做法,对于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透视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高校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施加有导向、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使之正确认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积极通过其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起步于20 世纪70 年代。应当看到,经过四十余年的宣传教育,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虽有了明显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水平也有了明显增强,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

高校课堂教育是对大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生态文明行为的主渠道、主阵地。据相关数据统计,70%的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课堂教学。[2]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对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一直也无明确定位。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把生态文明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培养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首先,高校教师队伍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经济、生态消费、生态法制等多个方面,涉及到的领域众多,知识面甚广,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而当前高校教师大部分是在过去文科分科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接受的是传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对生态文明知识知之甚少,这就使得他们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其次,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课程设置缺失。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但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仍限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非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还没有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安排。[3](P207)再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传播方式“碎片化”。当前,大学生生态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宣传,大学生往往只是零碎地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来获取生态知识、生态信息。高校没有从整体上设计如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传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这种传播方式过于“碎片化”,不利于从整体上来引领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巨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由观念单独引起的;但是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4](P82)生态文明意识是人们关于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态度、价值和心理的总称。生态文明意识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不仅包括文明的生态思维、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而且也包括环境科学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意识,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为此设立专门机构, 并采取立法、经济、科技等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可因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淡薄,这些措施均未能唤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自觉行动,生态恶化的趋势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从一定意义上说,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生态窘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他们生态文明素养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及其建设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亿万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跨越,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快速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失衡等为代价换来的。究其原因,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淡漠,这种状况在大学生中也广泛存在,主要表现在:环境知识十分欠缺,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不够,生态文明责任感不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积极性不高,自身“知行背离”现象比较严重等。这些情况与新时代对人才和公民的要求相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三)大学生存在相悖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日常行为中的生态选择。总体来看,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三种与生态文明相悖的价值观:首先是消费主义,该主义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经历了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大学生身处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面对眼花缭乱的广告和令人心动的时尚,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强调对物的占有而非需要,追求超前消费、享受消费、奢侈消费、虚荣消费,其结果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是人类中心主义,该主义把人看成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中心和世界运动变化的目的,认为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和理性认识世界、征服世界和控制世界。正是在这种世界观的推动下,人们放大了自身的主体性,对生态和自然无任何敬畏感和责任感,把生态资源看作被改造、被占有、被征服的对象,对生态资源进行了过渡索取、掠夺,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更无从谈起。最后是科学主义,该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技术作用巨大,无所不能,可以应对和破解世界一切难题。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不少大学生误以为科学技术是解决当今中国所有问题也包括环境污染、生态治理等问题的灵丹妙药,对生态问题不以为然,看不到科技的局限。上述三种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生态问题时作出了不当选择。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选择

影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从大学生的视角看,他们的生态文明程度要受到自身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高校层面看,一所大学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教师的生态素养、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因素也影响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水平。鉴于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

(一)加快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优秀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抉择。课程体系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抓好课程体系建设这一重要载体。概括来说,其一是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尽快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打破理论课与专业课、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教学壁垒,开设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系统传授环保及生态文明知识。其二是通过将生态文明课程纳入教师进修培训体系、增加教师到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国内高校学习机会、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等方式,培养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的优秀师资,为生态文明课程教学提供人才保证。其三是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渗透教学。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程中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发挥经济学、化学、物理学等其它学科的渗透作用,在师生平等与互动的对话中传授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达成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和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二)发挥学生生态建设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和谐发展意识

高等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性和内在创造性。具体来说,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居于主体位置,承担主体职责,发挥主体作用。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信赖大学生,相信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同时,相信他们能够自我管理,自觉以生态文明观来引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要确立大学生的中心地位,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对其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理,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引导他们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知、情、意、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人—自然—生产力和谐相处的意识。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近年来,高校成立了众多的大学生环保社团,其活动内容日益多样化,其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高校校园,有的甚至已延伸到校门之外,影响到了他人和社会。这些环保社团大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建立的,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基础和较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对弘扬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不断探索学生自我教育模式,把高校环保社团打造成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正确地看待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把现实与理想、当前与长远统一起来,培养大学生和谐发展意识。

(三)强化生态文明实践育人环节,促进生态文明习惯养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问题,更是改造世界的问题。它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而要深入到实践中“接地气”,让学生在实践的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强化生态文明实践育人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开设生态文明讲座(结合国内外重大环境事件和热点问题)、组织生态文明科学沙龙、举办“人与生态文明”题材的演讲和辩论、组织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举办生态文明科普周或与生态、环保纪念日有关的生活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在校园或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第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做到三项倡导,抵制三项不当行为。一是倡导大学生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抵制任何虚荣性、挥霍性、铺张性、奢华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消费,主动购买未被污染、对环境友好、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抵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消极作用的物质产品;三是倡导大学生可持续消费,抵制不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行为。第三,注重与社会的联动,组织大学生走基层,到企业、社区和乡村一线开展生态文明调研,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反思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上升为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四)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实现环境育人重要功能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化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是生态文明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课堂教学、广播电台、宣传橱窗、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做好生态科学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生态文明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二是加强理论探索,为发展生态文明,感受生态文化魅力提供智力支撑。高校具有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应充分利用其师资、科研优势,积极组织力量加大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重大环境事件影响等相关专题的研究,以理论和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使大学生切身感受高校生态文化的魅力以及对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三是要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使之成为生命文明教育的第二课堂。高校要把生态文明意识化为自身行动,体现在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环保材料,禁止高校食堂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好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在教室和公共办公场所张贴节约资源警示语等等。无声胜有声。高校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会对学生带来示范效应。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并且激发他们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总之,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主动性和责任感,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这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忽视的。

三、深入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性思考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高校自身建设的内涵,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近年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状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化水平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始终坚持主体性和创新性原则

教育只有符合人们的内在需要,并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有效。虽然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导”和“引”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把外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生态需要和自觉的生态行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创新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是高等教育自身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和跨学科性,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而当前高校还存在诸多制约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羁绊和障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原则,注重生态文明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师资结构、自主教育等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做到理论引导和实践养成相结合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既要做好理论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理论引导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心环节。在此层面,要向大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传授生态文明技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从而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实践养成是理论引导的有力佐证和有效补充。在该层面,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使大学生在判断、反思、批判和改正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接受生态文明观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同时,也要实现这两个层面的互动,既要以全新的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实践,又要在实际的生态文明实践中体现生态文明理论的意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理论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行动。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做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

整体性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人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倡导的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概念本身体现了整体性,为此它要求要用整体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需要整体性的考虑,统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目标、原则、机制等诸多问题,从而保证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既要看到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重点部分会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也不例外,既要做到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部分尤其是重点部分,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建设,最终促成自身目标实现。在重点突破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重点工程如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师资培养等与辅助工程如校园绿化、绿色宿舍建设等的配套实施,注重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措施如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建立等以保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无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视野。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解放,尤其是人类难以生存的自然以毁灭性的方式报复人类的事件不断出现时,人类必须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此在现时代,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具有关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职责,应包含着这一课题,这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理念,是其功能的拓展。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而且也使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了“码头”和可靠的依托,从而全方位、更系统地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健康发展。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积极遵循生态文明自身的内在规律,探究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促进自身进步和引领生态文明在其它领域的发展。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晓菊.生态文明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J].东南学术,2008(4).

[3]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美]查特尔·墨菲.王恒,臧佩宏译.政治的回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大学生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不文明说“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