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晓霞,赵志强,仝允辉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临床研究·
化瘀通痹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阎晓霞1,赵志强1,仝允辉2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观察化瘀通痹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片,1次10mg,1d1次,口服。对照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狗皮膏贴敷于患处,每次每个部位1贴,1d1次。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瘀通痹熏蒸方(乳香、没药、土鳖虫、红花、川芎、姜黄、怀牛膝、独活、桂心、雷公藤、老鹳草、制川乌、制草乌、细辛)熏蒸,1次30min,1d1次。两组均以2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9例,未愈8例,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痹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化瘀通痹;中药熏蒸疗法;瘀血痹阻;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多系统疾病,以对称性的累积外周关节的持续滑膜炎为特征性表现,可导致软骨破坏和骨质侵蚀,最终影响关节的完整性。现代医学认为: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自身免疫疾病,以侵犯四肢小关节为主[1]。2009年7月—2012年6月,笔者采用化瘀通痹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RA患者60 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18~59岁;病程3个月~25a;急性型4例,慢性型16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者21例,C-反应蛋白(CRP)高者11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者12例,各项化验都正常者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年龄14~62岁;病程3个月~20a;急性型7例,慢性型13例;ESR增快者17例,CRP增高者9例,RF阳性者13例,各项化验都正常者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按照文献[2]标准。①晨僵至少持续1h;②3个或3个区域以上关节炎(>16周);③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胀;④对称性关节肿痛;⑤类风湿结节;⑥类风湿因子阳性;⑦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RA影像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临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可诊断为RA,条件1~4必须持续至少6周。
中医诊断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RA的诊断标准,筛选出以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等为临床特点的瘀血痹阻证患者。
3.1 纳入病例标准
按照类风湿关节炎的修订分类标准,凡符合以上标准者即可纳入治疗。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RA病晚期畸形、残废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此方中的中药过敏严重者;④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片,1次10mg,1d1次,口服。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狗皮膏(由锦州紫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40070)贴敷于患处,每次每个部位1贴,1d1次。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瘀通痹熏蒸方,药物组成:乳香60g,没药40g,土元30g,红花40g,川芎、姜黄各30g、怀牛膝40g,独活40g,桂心40g,雷公藤40g,老鹳草40g,制川、草乌各40g,细辛30g。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熏蒸治疗机进行熏蒸。操作方法:将以上药物装入布袋放入熏蒸仪器药箱内煮沸;让患者暴露患肢,并置于蒸疗舱内,关闭舱门,使患者暴露在舱外(以便交流);然后打开蒸气开关,使蒸气通过薰蒸导出孔进入熏蒸治疗舱,把药物蒸气的温度控制在37~45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调节适当的温度)。1次30min,1d1次。
两组均以20d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5.1 安全性观测
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加镜检,大便常规,心、肝、肾功能。
5.2VAS评分
观测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晨僵时间、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压痛度。
5.3 实验室指标
观测两组治疗前后ESR、CPR、RF的变化。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基本上能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生活能自理。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阳性体征无变化,实验室检查无改善,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生活不能自理。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对比
组 别例数时间关节晨僵时间/min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分关节痛/分治疗组30治疗前33.32±10.1211.46±1.1111.48±2.163.98±1.65治疗后16.87±6.11∗∗##4.79±2.35∗∗##3.11±2.33∗∗2.60±0.39∗∗##对照组30治疗前34.78±8.9912.23±1.5511.98±2.334.11±1.21治疗后24.64±9.789.33±2.884.29±2.523.51±0.52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
组 别例数时间ESR/(mm·h-1)RF/(mg·L-1)CRP/(mg·L-1)治疗组30治疗前54.16±10.1247.79±9.6630.71±7.88治疗后35.66±8.38∗∗##29.10±8.11∗∗##12.69±4.13∗∗##对照组30治疗前51.77±15.8048.81±7.4331.89±8.85治疗后42.87±11.0535.97±9.8119.14±5.39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RA属中医学“痹症”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曾指出本病的病机是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之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持,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乃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圣济总录》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指出痹证与瘀有关。朱丹溪在前贤的基础上也提出“痰瘀致病”之说。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痹症有瘀”,并创制了一系列补气活血逐瘀的方剂。笔者从外寒内瘀入手,采用自拟化瘀通痹熏蒸方治疗瘀血痹阻型痹证。方中制乳香、没药、红花、川芎、姜黄、土鳖虫活血化瘀,通络除痹,作为主药治疗主证;细辛、桂心、川乌、草乌温经通络,散寒通痹;独活、雷公藤、老鹳草祛风通络除湿;牛膝既补肝肾,活血化瘀,又引药入经,为使药。诸药合用,再运用外部给药途径,通过中药熏蒸作用于关节皮肤表面,既能内通瘀阻,又能外散风寒,内外兼治。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蒸气疗法”“气浴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中医学传统疗法,和内服药物治疗疾病具有相同的机制。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利用含有大量中药有效成分的中药煎液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5],以调整机体肌肉、组织、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6]。通过熏蒸可使病变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使瘀血和炎症介质快速吸收消散,加速肿胀消退;热效应还能进一步增加局部组织的渗透性,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到关节组织内,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7]。目前,中药熏蒸仍是一种较为经济、方便、很受广大患者好评的外治方法。笔者针对痹证常有瘀阻经络的症状,从化瘀入手,采用严格的辨证治疗,收效甚佳。然而,痹证病情复杂,常难辨虚实寒热,目前仍是世界上的一个治疗难题;因此,研究出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医疗界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AnthonyS.Fauci,CarolA.Langford.Harrison'sRheumatology[M].PublishedbyTheMcGraw-HillEducation(Asia)CO.andPeople’sMeducalPublishingHouse,2009:74-80.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3]郑晓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汪东涛,沈鹰.中药熏蒸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187-2189.
[6]张士金.乌龙二活桂枝汤熏蒸浸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J].中医研究,2012,25(7):29-32.
[7]张国英,牛彦红.中药熏蒸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2):39-41.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4-0017-03
R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4.08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