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行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启示

2015-04-04 23:43赵桂英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不争老子万物

杨 洋 赵桂英

(1.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老子的德行教育思想是人类创造最早、最具科学性、独立而完整的道德文化思想之一。与当代大学生品德修养以马克思主义道德为主要内容相比,二者有相当部分内容是相通的。

在物质世界中没有自然神和人为神的存在,人与自然是一体的物质存在;自由平等、社会和谐、无私奉献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万物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法则。只有遵循规律,万物才能创造和发展自身。老子德行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道德的本质都是对私有制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同样,二者都被世界人民自发地接受、传播并实践。此外,老子德行教育思想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几千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对当代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对老子德行教育思想加以重新认识和总结,赋予其新的使命和任务,为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服务。

1 “道”为核心的世界观

老子将“道”看作万物产生的根源和运行的基本规律,是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根本立场,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前面在讲“道法自然”的时候提到道生万物,“道”原本没有,所以老子称之为“无”,而“道”是生而有的,又称之为“有”。一方面,老子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以下不再标注)“无”是天地原始的名称;“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物可以被人的感官感知,即“有”;物的禀性遵循“自然”,这种禀性人的感官不可感,只能靠人的意识去认识,所以谓之“无”。可感知的物和不可感知的物的禀性是一并而生的。另一方面,老子在第十四章中描述“道”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给人的感觉好像迷离恍惚,闪烁不定,其实是说,构成道体的物质微小至极,数量多得不可计算,连绵不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些物质有着灵敏的运动变化,并且这种运动遵循着自然规律,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之间的物质,在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下产生了万物之各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产生万物,万物都是由无此物到有此物的变化过程,不仅是有无相生,而且,空间上“高下相倾”,时间上“前后相随”,“音声相和,长短相形”。所以,“道与道产生的万物都是有形,有时,有体,有音,有空的”。[1]

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世界观是切近现代科学的,老子用物(道)生万物的科学思想,否定了神灵的存在和神创造世间万物的宗教神权学说,要求人们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外,警示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生存法则,作为万物之一的人,其生存和发展要依赖于万物组成的自然界,自然与人、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应该是公正无私和谐发展的。

2 “虚静”“守柔”为基础的人生观

当代部分大学生强调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导致对待事物目光短浅,为人处事无法从正确角度入手。老子“虚静”“守柔”的思想教导学生无私奉献,心底无私则天地宽广;“虚怀若谷”多多听取他人意见,为他人着想,像水一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培养大学生谦下自处的人生态度,大肚能容世事的胸怀,拥有仁慈柔和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人们友好地相处,始终持守虚柔之德,在行为上收敛自己,杜绝锋芒毕露,更不必争名夺利。“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2]圣人不积累身外之物,尽全力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富有,把一切给予别人自己得到的反而更多。

老子曰:“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天地先于万物存在,万物消失天地依然长久,原因在于它的存在不是自私的,品德高尚的人把自己放在最后,反而能占先。老子由天道推及人道,强调不要把自己的私利摆在前头,这样自然会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以此来唤醒人们摒弃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持守自己内心的虚静,保护原有的柔性。从而树立起忘我奉献、荣而不耀的人生观。

3 “寡欲”“不争”为内容的价值观

当代部分大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贪图享受玩乐,认为赚钱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私欲。这严重背离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价值选择,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少私寡欲”“知足”的价值取向[3],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过分追求私欲犹如玩火者,不见浓烟却将灵魂熏黑,不见双脚却将人引入歧途,故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过多地收藏反而会招致严重损失,知道满足既不是件耻辱的事情也不会遭受耻辱。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限度,当代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言行和内心有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凡事不可贪恋太多,否则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当代部分大学生的名利相争主要表现在,为了奖学金、三好、先进等一些荣誉相互勾心斗角。老子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4]善于做武士的不依赖于勇猛,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发怒,善于胜敌的不同敌人正面交锋,这就是不与人争夺的品德。故而真正善于争夺者,不与他人勾心斗角名利相争,反而得到的更多。即,“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贪欲是人生的祸根,知足不争才能宁静致远,看清前面的道路。正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往往只为他人效劳从不与人争夺。

有的人认为,这种“寡欲”“知足不争”的思想,容易使人保守不敢前进,甚至走上消极的道路。显然,这种说法只是望文生义,其深刻用意在于消除人们的争端。人们应该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是沉醉于对金钱的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才是人的本质的价值选择。

4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自省修身

老子在第四十五章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故以身观身”,按照规律来修养自身,个人的美德就会变得纯真,所以要用修身的原则来省察自身观察他人。修身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只有巩固修身的要基,才可以立身。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宽容慈爱、俭朴节约、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是自我修身的三件法宝,牢牢地掌握它们,是当代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慈,故能勇。”[5]做人宽容、仁爱、无私,那么做起事来就不会畏首畏尾,这种勇气因为无私而变得力量无穷。这里的“慈”与“无为”是相通的,教育者若能体现教育“无为”的精神,让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发展,不横加干涉和过多约束就是慈爱,学生若能学会对待事物“无为”的态度,那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境界自然就提高了。“俭,故能广。”保持俭朴节约的生活作风,可以使自己富裕,清静无欲所以能无所不为。朴素、节约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美德,是做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老子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当代部分大学生,嫌弃集体宿舍出外租房,穿着要名牌,手机要高端,同学间各种宴请聚会胡吃海喝,学业荒废。老子常常教育,人们应该把自身内在的精神生活的提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自我的物质享受,作为学生,其大多数物质财富都由家庭承担,更应该注重节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要想得到社会他人的尊重,要做到办事无私、不争、遵循客观实际情况。“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事事谦让、大公无私、与人不争必会得到人们的敬仰。

“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如果舍去慈爱只求勇猛,舍弃节俭只求无所不为,舍弃谦让只求争先,结果只有失败。只有深刻理解和体会老子“三宝”的蕴意,才能够真正起到自省修身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此“三宝”作为自身修养的基础,不断提升品德实践的层次和境界。

5 “知常”“涤除玄览”“五色、五音、五味”的三思后行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6]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失去听觉;丰盛的食物,使人食不知味。这比喻了纷繁复杂的花花世界中,权、财、物、情等各种欲望会使人蒙蔽双眼,难辨是非,看不清事物真相;你一言他一嘴各种各样的建议反而使自己手足无措,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对待复杂的世间万物,老子教给我们“知常”,即按照事物规律,透过现象“涤除玄览”抓住事物的本质,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的科学方法。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谁掌握了规律,普天之下都会归附依从,普天之下一切都将平和安泰。在尊重规律的同时做到三思后行,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涤除玄览”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老子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主宰,只有淡泊宁静才能够深刻思考,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积极指导。“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不重视思考,轻举妄动就意味着丧失主宰。

除此之外,关于“自省修身”老子还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7]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战胜别人只说明攻击有方,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强者。故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不自省、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就无法加强修身。他还说:“不自见,故名;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这样方能扬名天下、才名彰显、处人之上。“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取得了胜利要做到不自负、自满、武断、固执。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并内化的高尚品德。

[1]方长江.老子道德的内蕴与历史地位[J].黄冈师范学院报,2010,30(2):11-12.

[2]李耳.道德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3]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林晓平.先秦诸子与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熊铁基,刘韶军,等.二十世纪中国老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7]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不争老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