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唐涌, 赵科鹏, 丁雪明
(扬州大学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病、进行性皮层下血管性脑病,是老年患者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大脑深部白质的弥漫性脱髓鞘病变。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SAE主要的累及部位为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等大脑皮层下的深部白质,多为双侧性及对称性,常常伴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高达1%~5%,是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C-反应蛋白[1](CRP)是由肝脏合成,在组织损伤、坏死及人体严重感染等情况下其水平可升高。众所周知,纤维蛋白原(FIB)参与了人体凝血的过程,是形成血栓的主要成分。有关CRP、FIB与SAE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报道甚少。本研究试图通过测定SAE患者和正常人血浆的CRP、FIB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SAE提供相关的临床基础资料。
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诊疗的SAE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年龄59~81岁,平均 (70.4±11.4)岁;女20例,年龄62~82岁,平均 (72.2±9.7)岁。SAE的诊断参照David提出的诊断标准: ① 进行性痴呆,临床表现为近期的记忆障碍、计算能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定向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减退; ② CT上表现为典型的半卵圆中心及脑室周围对称的云雾状低密度区,内囊、基底节区及丘脑区可见多发的腔隙性梗死灶,另外CT上可见明显的脑萎缩; ③ 患者往往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和局限性神经症状及体征如假性球麻痹、锥体束征等。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健康对照组40例,男20例,年龄59~80岁,平均 (69.7±10.3)岁,女20例,年龄61~83岁,平均(72.3±11.2)岁。
入选的对象于上午7时30分空腹抽取静脉血3~4 mL,在室温下静置2 h后,置于离心机,2000 r/min离心10 min,用加样器取上清液装于干燥试管内,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高压液相层析法分别测定SAE组和对照组的血浆CRP、FIB水平,其中CRP正常值为0.60~8.20 mg/L,FIB正常值为2.0~5.0 g/L。
在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AE组患者血浆CRP为(8.29±2.02) mg/L, 高于对照组的(5.12±1.24)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E组患者血浆FIB为(5.69±1.02) g/L,高于对照组(3.73±0.97) 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进行性痴呆。有研究[2]发现,由于长期的高血压,SAE患者颅内深穿支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及狭窄,进而引起小动脉所支配区域的深部白质慢性缺血,最终侧脑室周围缺血性脱髓鞘改变而发病。近年来,有研究[3]表明脑缺血后继发的炎症反应是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炎性介质的复杂过程。脑血栓形成时血管内皮损伤导致CRP 水平上升,而后者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纤维蛋白原(FIB)是由人体肝细胞分泌的成链状结构的一种蛋白质,参与了凝血过程,是血栓的主要成分,FIB是脑卒中、冠心病及周围动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本研究显示,SAE组患者的CRP、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可能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SAE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侧脑室周围的白质(尤其愈近脑室周围的)的血液供应缺少侧支循环,而长期的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大脑深部的血管解剖特点,加之病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脑室周围白质长期慢性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裸露,甚至出现软化、坏死等病理改变[5]。CT表现为侧脑室旁白质对称性低密度阴影、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萎缩。通过SAE的病理解剖,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在SAE的发生和发展中至关重要。
本研究显示,SAE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不仅仅是重要的炎性标志物,同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6]。人体动脉分叉处由于承受的血液压力大、又处于涡流状态下,CRP、血液中有形成分、泡沫细胞及补体复合物等物质极易沉积在动脉壁上,激活补体通路,进而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和释放自由基[7]。在此基础上动脉内膜极易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血管痉挛,导致原有的管腔狭窄现象进一步加重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8]。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为[9-11]: ① CRP可激活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面受体,通过间接和或直接途径损伤血管; ② CRP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抑制剂生成增多; ③ CRP可以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聚集,不稳定斑块形成,而斑块表面又非常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极易被激活导致血栓形成; ④ CRP可以促进细胞黏附、细胞吞噬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故CRP参与了SA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和发展过程。
本研究显示,SAE患者血浆FIB明显升高,FIB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增高血液黏稠度,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与低密度胆固醇结合,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如下:FIB能刺激血管中膜增生,使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增多,导致胆固醇堆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2];在凝血酶的作用下,FIB变成纤维蛋白单体,通过交联作用变为纤维蛋白,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凝固时间缩短,使之具有血栓源性[13];FIB与单核巨噬细胞结合促发凝血活性;FBI作为一种流动的蛋白质是血浆中除红细胞外决定血液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血小板对黏附因子的敏感性及血栓形成都与血液黏度密切相关[14]。由此可见,FIB升高与SAE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联。
参考文献
[1]路文军.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7, (4): 134.
[2]陈斌, 冯加纯.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 (2): 56.
[3]王义章.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3): 26.
[4]黄载文.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5.
[5]杜晓霞, 李柱一, 宿长军.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0例报道[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 (1): 34.
[6]孟昭军.高C反应蛋白水平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8): 24.
[7]余求龙, 徐丽君, 闵珺, 等.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8): 38.
[8]刘金玲, 滕军放.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的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 (4): 145.
[9]黄载文.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8.
[10]姬克.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疾病的临床意义 [J].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 (3): 160.
[11]喻致鹏.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6): 109.
[12]姬卫东, 方岩, 王经忠.血清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5, (11): 298.
[13]吴跃华, 刘凯, 冯树森, 等. 血管内皮素、血清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4): 198.
[14]刘继来, 陈蓉艳, 高芳琳. 血浆纤维蛋白原、血脂指标与血浆黏度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 (3): 18.
通信作者:唐涌, E-mail: drtangyong@163.com
收稿日期:2015-06-27
中图分类号:R 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4-141-02
DOI:10.7619/jcmp.20152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