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张显岚, 郭建刚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管乳腺外科, 广西 桂林, 541001)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堵塞血管所引起的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的一种疾病。骨折、外伤或较大的外科手术是下肢DVT形成的诱发因素,临床通常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1-2]。如果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血栓,大多患者可出现慢性肺动脉高压,甚至出现肺梗死等严重威胁生命的症状,其致死率高达20%~30%[3-4]。研究[5]发现术中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显著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因此,本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200例下肢DVT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0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下肢DVT患者,男124例,女76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4.5±3.08)岁;病程1~43 d,平均病程为(22.6±3.47) d。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增粗、疼痛、皮肤发绀以及浅静脉显露扩张,术前均经彩超、静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有下肢DVT形成。其中左下肢85例,右下肢79例,双下肢36例;高血压65例,脑血栓25例,糖尿病74例,无原发病36例;各类手术后94例,外伤31例,长期卧床75例。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仰卧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床上,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麻醉。经健侧腹股沟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后,植入5F血管鞘,行下腔静脉DSA,确定下腔静脉通畅,内无血栓,并明确肾静脉和髂静脉开口的位置,并做标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送入Greenfield滤器输送器。然后在髂静脉开口处及肾静脉开口下1~2 cm释放滤器。再次行DSA复查,确定滤器的位置及下腔静脉的血流情况。在确定滤器膨胀良好、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后结束手术。拔管时,穿刺点局部压迫约10 min止血,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用沙袋压迫6 h。术后给予溶栓、抗凝治疗,术后2周复查DSA,观察血栓捕捉情况,血栓直径<1.0 cm者直接取出,直径>1.0 cm者,植入溶栓导管行介入治疗后再取出。
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过滤器放置情况及远期并发症。
根据刘放其等文献[5], 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下肢疼痛消失,无明显肿胀,下肢造影深静脉壁光滑,或血栓全部溶解,血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下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血栓部分溶解,出现侧支循环;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侧肢体血栓未出现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人数×100%。
2结果
200例患者器均顺利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手术时间13~33 min,平均(15.2±3.06) min。DSA结果显示,显效 108例(54.00%)、有效87例(43.50%),无效5 例(2.50%),总有效率为97.50%(195/200)。9例(4.50%)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经给予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症状消失。
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42±2.43)个月;在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DVT复发、滤器移位等现象,未出现下腔静脉阻塞、致命性肺栓塞等。
3讨论
下肢DVT是常见的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由缺乏活动、长期卧床、外科手术、或产后卧床引起。目前,治疗急性下肢DVT主要以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加术后抗凝、溶栓为主,但是在溶栓或取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栓松动、脱落等易造成肺动脉栓塞等现象,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如果抢救不及会危及生命[6-7]。因而,在下腔静脉血栓治疗前,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肺梗死的发生。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可以有效地预防肺动脉栓塞,使溶栓或取栓治疗更为安全,从而降低DVT脱落引起肺梗死的风险[8-9]。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前的静脉造影尤为重要,其目的在于: ① 确定双肾静脉开口的位置,以便植入滤器时能够准确定位,防止错位植入、堵塞肾静脉开口; ② 明确下腔静脉有无血栓,确定其位置。常规将滤器植入肾静脉以下。但如果肾静脉以上出现血栓,则应植入肾静脉以上; ③ 可了解腔静脉、深静脉有无解剖变异,有利于确定滤器植入的位置和方法; ④ 测量下腔静脉的宽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滤器,以防止滤器过小,植入后脱落,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甚至肺动脉内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可在患者脊柱下放一把金属标记尺,以便准确定位肾静脉的位置,测量腔静脉的直径。
相关报道显示,静脉曲张、腹部手术、长期卧床、妊娠、肿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可导致下肢DVT形成,如果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血栓,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甚至发生猝死[10-12]。江娜等[13]报道对10例患者行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随访的2~36个月未发生滤器移位,未见明确的肺梗死,影像随访未见滤器损伤下腔静脉而产生膜后血肿等现象。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等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可靠而有效的手段。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包括早期和远期并发症[15],本研究200例患者器均顺利植入下腔静脉滤器,9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经给予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在随访的4~12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滤器移位、致命性肺栓塞、下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操作安全、简单,既能有效地截留血栓,又能保证下腔静脉的血流通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防止血栓脱落、肺动脉栓塞,从而为下肢DVT的溶栓提供保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爱静. 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J]. 中外医疗, 2015, (3): 138.
[2]Patel A P, Koltz M T, Sansur C A, et al. An analys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1277 consecutive neurosurgical patients undergoing routine weekly ultrasonography[J]. J Neurosurg, 2013, 118(3): 505.
[3]康亦锋, 黄焱, 冯嗣寅. Aegisy可回收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 24(1): 65.
[4]Mismetti P, Laporte S, Pellerin O, et al. Effect of a retrievable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plus anticoagulation vs anticoagulation alone on risk of recurrent pulmonary embolis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15, 313(16):1627.
[5]刘放其, 向华, 刘觉仕, 等. 经颈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多途径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12): 2301.
[6]Yamagami T, Nishimura T. Prophylactic Implanta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during Endovascular Therapies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J]. Ann Vasc Dis, 2011, 4(1):19.
[7]高再生.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 10(9): 1045.
[8]程志远, 彭晓新, 张雁伟.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及其并发症[J]. 中国介入影响与治疗学, 2007, 4(1): 19.
[9]赵庆和, 王田田, 龙军强, 等.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 2015, 35(2): 68.
[10]吴利红, 徐淑芬.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2, 11(7): 651.
[11]郑学洵, 陈幸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动脉栓塞的诊治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 19(22): 4141.
[12]杨晓虎.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1): 87.
[13]江娜, 杨维竹, 郑曲斌. 腔静脉过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2(5): 418-420.
[14]Yamagami T, Kato T, Hirota T, et al. Prophylactic implanta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dur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treatment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J]. Br J Radiol, 2006, 79(943): 584.
[15]陈鹏, 任伟新, 马骏, 等.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临床应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1, 24(4): 341.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0792)
收稿日期:2014-12-16
中图分类号:R 5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4-080-02
DOI:10.7619/jcmp.20152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