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飞GAO Yan-fei 徐红燕XU Hong-yan
糖尿病是因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长期持续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可导致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并且在急性并发症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由于糖尿病的病程较长且不易控制其发展,容易发生并发症,再加上治疗糖尿病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3]。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干部保健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旨在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推广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干部保健科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1.25±5.68)岁,平均体重(76.34±7.38)kg,平均病程(1.58±0.33)年;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0.83±6.23)岁,平均体重(75.63±7.44)kg,平均病程(1.55±0.4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体重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能独立或在调查者的帮助下完成研究问卷,且均为自愿报名接受健康管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患有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有心肌梗死史、精神病史者;排除生活不能自理者;排除有听力障碍或语言交流障碍者;排除不愿参加定期随访者。
3.方法。对照组患者以糖尿病知识系列讲座的形式给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内容包括糖尿病概述、防治知识、饮食及运动对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效果、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课后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每周进行一次讲座,共8次,讲座结束后不进行强化管理,由患者自己安排饮食及运动。
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系列讲座的基础上增加互动讨论及实验,讲座结束后按患者自愿分组5-8人一组,讨论对本次讲座内容的理解及怎样实现自我健康管理的经验,医务人员可一起参与讨论,以便及时了解患者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实验课在讲座结束后进行,内容包括量化饮食及运动,患者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制定饮食方案及运动方案,医务人员则根据患者自己制定的方案及患者自身体质指数、病情及劳动强度给予相应的指导。糖尿病患者每日需保证3餐,或少食多餐,但每日加餐需在2次以内,早、中、晚三餐的热量占总热量的30%、40%、30%,热能来源分别为蛋白质不超过15%,脂肪为25%-30%,碳水化合物为50%-60%,患者在自己制定饮食时学会合理、营养饮食。运动强度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原则上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每周运动3-5次。观察组患者每周随访一次,并对患者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以便及时反馈给医师做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避免患者缺乏信心而放弃控制饮食及合理运动。两组患者均在管理半年后进行随访。
4.观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高脂、饮食偏咸、酗酒、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糖尿病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量表问卷采用DMQLS[4],包含5个维度(疾病、社会、心理、生理、满意度),共87个题目,每个问题均有5个等级回答,积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差。
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对比。经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较管理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空腹血糖有明显改善,其余各生理生化指标仅轻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经管理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对比。经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对比。经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除社会维度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较管理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满意改善,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P<0.05
?
表2 经管理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对比(n)
表3 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3 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对比(分,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P<0.05
?
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对患者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所致的残疾,甚至是死亡。目前针对慢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传统的门诊就诊治疗的方式,大多数患者在门诊就诊后就回家服药,医生通常不能一对一的给予详细的指导,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预防知识的了解不够,另外患者对饮食和运动没有准确的量化手段,难以实行饮食及运动治疗,因此,没有系统健康管理仅靠药物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5-6]。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一种治疗后患者接受的健康管理模式对提高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7-8]。由于糖尿病健康管理才刚刚起步,对于其具体管理办法或方式均在摸索之中。目前我国对糖尿病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医院管理和社区管理两种模式[9],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由于医疗资源不足、整体医务人员素质不高及居民对其信任度不高而直接影响社区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利用医院资源,通过对患者饮食、运动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并与传统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探讨医院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较管理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也得到显著改善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说明医院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控制其病情,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医院的管理模式大多还是以医疗为主,对健康促进理念较为薄弱,因此对在体检中发现的高危人群未能进行有效管理[10],相应的健康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医院健康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有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李清红.袁新建,王红心.焦作地区回汉族糖尿病发病率调查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21):1847-1849
2 Yang WY, Lu JM, Weng JP,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ew Eeng J Med, 2010,362(12):1090-1101
3 Rylander C, Sandanger TM, Nøst TH, et al. Combining plasma measurements and mechanistic modeling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Ps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Norwegian women[J]. Environ Res, 2015,21(142):365-373
4 付陈超,张传芳,杨静,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修订与考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60-65
5 李俊杰,孔桂花,易绍亚,等.以家庭为单元的护理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4):2175-2176
6 曾庆奇,蒋莹,袁雁飞,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管理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8):715-719
7 张宏雁,董军,吴海云,等.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6):20-22
8 安芳,崔明亮,赵玉娟,等.健康管理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A):1121-1123
9 毛月芹,魏丽.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16):99-101
10 杨锡仪,李晓华,周晓舟,等.自行设计的医院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