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军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儒家德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
梁红军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内核,其通过塑造人的“仁爱”,促进个体道德人格完善,社会至善和谐和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儒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以及“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具体德目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面对当前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汲取儒家德性精神精华,构筑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涵养问题的关键。
儒家德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
儒家德性精神是影响整个中华文化进程的重要思想,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维系着社会秩序和个人心性世界平衡的传统道德伦理,是中华民族的总体文化精神内核,早已凝结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是涵养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
德性是一个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属于品格层面,在当前社会语境下,通常是指促进个体道德人格完善和社会至善和谐的优良品质或品格。德性精神是德性伦理元素的凝炼升华,是构成德性伦理思想的精华。“德性精神”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从尧传位给舜所依据的道德要求,到甲骨文“德”字的出现,再到《尚书》中表达的周代“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等大量蕴含“德”的思想的出现,以及《周易》、《诗经》当中对“德”的重视,一直到《国语》、《左传》中各种具体德目的表现,特别是《左传》关于人生三不朽的思想中把“立德”置于首位,都反映了在中华早期文化中就已经逐渐形成了以重“德性”为核心的伦理精神。
孔子把“德性”视为人存在的意义和本质,深刻把握中华文化“德性”的根本,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思想系统,“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内核,并由此形成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各种具体德目,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念。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常处乐”(《论语·里仁》)。这旨在说明“仁”是人的德性根本,人之“仁”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没有“仁”之心,那么他不可能有稳定的德性品格,就很难遵守日常道德行为和保持行为上的“善”。之后最有影响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进一步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不是很多,这“几希”处就是仁、义、礼、智、廉、耻等。正是有了这些品德,人才成其为人。因此儒家德性精神告诉我们,德性是人之根本,是人性存在之源,亦是人性的成就标准。德性既是成己的内心信念,也是成人的行为品格;通过成己、成人,体现人之为人的品格,从而达到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可以说,儒家德性精神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修德和践行的标准。
虽然以“德性”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受到了西方强权文化冲击,使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但是中华民族没有被西方强大的物质力量所击垮,更没有被西方的“理性”精神所取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儒家德性精神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使然。而今,儒家德性精神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亿万人民的心中,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中,关于仁爱友善、礼义廉耻、孝道人品、恭俭智信、正义忠勇的道德准则,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以及清廉奉公、俭约自守、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一直是评价人的完善、社会进步和民族自强的基本原则,而且围绕“德性”一些词也成为现代社会话语中的普遍词汇,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公正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社会”等等。尤其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1],使儒家德性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
总之,无论从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经典还是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话语来看,儒家德性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总体文化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这种精神蕴含着中国人自我完善、以德立世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和社会至善的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中国人汲取生命养料的精神家园。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儒家德性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内核,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从中汲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一)“仁爱、民本、和合”思想
在中华各民族融合发展中,“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孔子认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克已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可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曰:“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可见“仁”的本质就是“爱”。儒家把“仁爱”作为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把“仁”界定为“爱人”,强调“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这种“仁爱”的价值思想推广到国家层面,就是统治者应该讲“己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和自他兼利、正德厚生的富强观,而不是自私自利、弱肉强食、争强好胜的富强观。儒家在民主思想方面注重“民本”。孔子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上》)其核心理念是要“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敬天保民、仁民爱民”,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统治者应当尊重人民、保护人民的这样一种民主人权观。儒家“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成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而不是对立。如:“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心上》在人与社会方面,提倡“积极入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是为了达到“治平”的最终目的。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秉承“忠恕之道”和“中庸”原则,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爱,和谐共处。在人与自身关系上注重“修身”,强调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培养自己身心和谐的境界。儒家“仁爱、民本、和合”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将在凝聚民族力量、增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国文明社会和统一中国价值观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大同”思想
孔子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大同”理想的人,同时,他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一生最大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希望看到一个老少尽皆怡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仅为自己。儿童由社会教养,老弱病残者受到社会照顾,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社会政治没有特权和世袭制,一切担任公职的人员都由群众推选。社会秩序良好安定。各国友好往来,没有战争和阴谋。后来《礼记·礼运》把孔子的这些思想概括为大同理想社会,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大同”理想社会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各得其所,世界太平”。“天下为公”是孔子追求“仁道”彻底实现的时代。执政者能够使一切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自由和幸福,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国家是全体人民之国家,天下、国家的权利、财富为天下之所公有,天下、国家的一切措施是为了天下人的公共利益。权力属于大家,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选贤与能”是儒家一种重要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政治的好坏取决于执政者人才的好坏,所以要“举贤才,选于众”,即为政选人用人上要注重才华和能力,广泛从社会中公平选举。“各得其所”,即主张建设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各尽其用;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世界太平”,即在制度、法规的约束下,构建一个利于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最终实现“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太平盛世。因此,在“大同”思想之下,儒家“仁爱”思想就更可能超越亲亲的维度,转向对天地万物一体的强调。对于当代,一方面“大同”思想可以更好地接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大同”思想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将其与当今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核的中国梦相比照,我们更能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梦”蕴涵着“大同”思想的若干元素,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德性准则
“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不仅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统治阶级面对治国安民首先之要务。“礼义廉耻”,简言之,即“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其中“礼”尤为先,“礼”为治人之大法。因为“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篇第二十》,“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儒家的“礼”文化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礼仪制度和礼仪文化。“耻”尤为要,故孔子曰:“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章句上》)正如管仲的千古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孝悌忠信”是儒家强调做人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道德的普遍性和大众性。百善孝为先,“孝”是“孝悌忠信”的核心,是做人最根本的良知,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底线。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德之本也。”(《孝经义》)。自古以来,有德之人都讲究以孝养德。一个人如果泯灭了孝心,即丧失了良知,也就失去了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悌忠信”告诉我们对待朋友要有兄弟姊妹之情,相互谦让;对待国家要尽忠职守,对待社会和他人要“言必忠信,行必笃敬”。正如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存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行的重视程度。因此,儒家“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德性精神,以道德伦理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自觉用道德规范塑造自我,其所蕴涵的丰富哲理和德性教育美德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有助于引领人的志向、规范人的行为、砥砺人的品性、启发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个性。
当然,深入思考儒家德性精神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会使我们更自觉地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与精神家园。但我们也需要同时认清儒家德性精神的时代局限性。我们要克制复古主义的冲动,放弃以传统文化复兴中国的幻想。坚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儒家德性精神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全人类社会文化的精华,按照科学发展的观念解决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首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1]。随着西方先进文化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以及西方“理性”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社会统一价值观的制约作用在逐渐淡化。其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与之相伴生的是“追求个人利益”价值观凸显,社会利益格局逐渐分化,社会思潮及主体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并存且冲突加剧。尤其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和个人,以行政权力压制和干预民间正当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广泛寻租活动,导致腐败蔓延和权贵资本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贫富差别日益悬殊,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等等,已威胁到社会稳定。社会个体经济利益追求的最大化思想,导致社会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出发点,总是习惯于从维护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特别是从维护和实现个人及小团体的经济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很难自觉地从政治高度观察、处理和解决经济问题,容易忽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忽视一定阶级的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3]。因此,多种因素叠加的综合效应导致我国社会经济转型阶段一部分人精神虚无、信仰动摇,个体和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如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盛行,权贵经济和腐败思潮泛滥,相当部分的公民存在着轻视精神追求,淡漠社会责任的倾向,处于价值观困顿、迷茫和精神家园失守之中。价值真空、价值冲突、价值错位、价值悬置、价值虚无等价值问题更加突出。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一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伦理精神沦落,精神家园失却,不仅让思想与精神的自由世界不能在人的整个生活世界中真正独立、繁荣起来,也使得人们对生命精神及其意义的意识日渐匮乏、浮浅和自我隔绝,最终会导致国家和民族走向衰亡。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面对当今中国伦理和精神家园面临的危机,以及中国社会统一价值观制约作用的逐渐淡化,需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其蕴藏的智慧和力量中找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重塑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
(一)传承“仁爱、民本、和合”思想,构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讲仁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的基础,尤其是“富强、文明”的发祥地。儒家从“仁爱”的角度思考国家的“富强”,这不仅是物质丰富的富强,而且是仁义道德充实的富强。儒家“富强”虽不直意“国富民强”,但儒家认为道德文化充实的社会是可以兼纳财力物力之富强的社会,物力之富强的社会却未必是一个充满仁义道德的社会。正因为如此,儒家的以追求正德厚生的富强观,告诉我们只有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之目的,只有充满仁爱友善文明的社会才是人类追求的富强社会。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设文明社会的文化之基。通过树立“仁者爱人”的思想有助于化解当今因利益和人的私欲膨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的人际关系,促使个体树立自我奉献的精神,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以“克己复礼”实践“仁爱”思想,促使个体道德的自主完善,正确处理在道德修养提高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使自身的道德修养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准要求,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认真反思“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警醒我们认识到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生产运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性结果的重大危害。树立“理欲统一”思想是有助于控制当今社会由于过分追逐私欲而形成的自私自利、利益至上等恶习,对于缓和因利益矛盾而产生的人与社会关系有重要借鉴意义。只有如此,才会建设一个文明的社会。“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重民本”是开展公民“民主”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我们一方面要从“立君为民、民为邦本、爱民养民”中,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关于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政治的基础,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执政者的目标的重要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挖掘儒家“民本”思想中的当代价值,做好儒家“民本”思想向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追寻“和谐”价值理念的构建中,积极传承儒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和为贵、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转变人们的思想,强调奉献精神,提升公民修养,将会更好地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公民的“仁爱”精神被激发,仁者爱人、仁民爱物、克己复礼、理欲统一、互敬互爱和和谐共处的思想一旦形成,其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度也将大幅提升,对社会伦理准则的遵守也会趋于自觉,就会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社会的文明、和谐。
(二)借鉴儒家“大同”思想,构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
儒家“大同”思想构成了中国未来理想社会的文化精神内核,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达于自由平等、公正与太平的理想境界,对于实现中国现代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共同价值诉求具有重要作用。早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三次肯定了中国儒家“大同”思想的合理性,并指出达到“大同”理想境域的正确道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迅速地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民主选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了人民平等和男女平等,以及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关怀孤寡残疾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为集体为国家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发扬,都与为毛泽东同志所称颂的中国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心态有关。因此,在当今,借鉴儒家“大同”思想,推进公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教育无疑更有意义。首先要借鉴儒家“大同”思想的“天下为公”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的核心元素就是平等,儒家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决定了“大同”社会是个平等的社会,因为在这种没有私有制,且大道之行的社会中,人们才会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没有压迫的人,自由发展的人。人与人之间才能相互诚信与相互尊重,等贵贱、均贫富,最终实现普遍意义的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的人人平等。其次要借鉴儒家“大同”思想的“选贤与能”观,落实到现代社会就是要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人依法享有民主公正参与发展的权利。第三要借鉴儒家“大同”思想的“各得其所”观。建设一个自由的社会,让社会的每个人各尽所能,各尽其用,自由成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第四要借鉴儒家“大同”思想的“讲信修睦”观,人与人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共建德济天下的和睦社会。第五要借鉴儒家“大同”思想的“世界太平”观,追求幸福美好安全的社会环境,最终实现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成为社会的主人,自觉追求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三)弘扬“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儒家美德思想,构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儒家“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美德观蕴涵了丰富的德育教育思想,为当代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首先,培育公民“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基本道德认识,促进自身内在品德修养的提升。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个人的自我品行修养,它以“学、思、行”为立德修身的手段,强调个人对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培育公民“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基本道德认识,就是要深入思考其所蕴涵的当代意义,树立“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当代价值观,形成“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基本道德准则,并以“修己慎独”逐步形成“讲礼讲义、清廉知耻、公忠正义、仁孝感恩、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其次,建立儒家“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美德思想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有效对接。不可否认,儒家思想道德里面不乏一些腐朽的陈旧观念,只要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就能让其在当代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以“感恩知报”的孝道美德和“公忠爱国”的民族气节促进公民爱国道德教育,培养公民心怀感恩,懂得感恩,重大义、大节,能够以身许国,为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精神。二是以“忠诚仁孝、先义后利、克己奉公”的儒家美德构建公民敬业奉献的理想境界。忠和孝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后最基本的两条道德要求。“先义后利”反映的是一个人在义利面前遵守的基本原则。三是以“真实无妄、诚是人道、信以行义”的儒家美德培养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诚信是为人之本,交往之道。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四是以“讲礼讲义、孝悌爱亲”的儒家传统美德营造友善团结的道德环境。“讲礼讲义、孝悌爱亲”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具有最基本的行为品性,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在现代社会中就是要培养人们“谦敬有礼、温文尔雅、恭敬容让、孝老爱亲、友爱善良”的良好品行。如果每个人处处与人为善,我们就可以使人和人的沟通更加顺畅,自然顺达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友善。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青年报,2014-05-05.
[2]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J].党史纵横,2014,(3).
[3]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责任编辑:湜得】
Confucian Mor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ANG Hong-jun
(College of Marxism,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0)
The morality of Confucianism centered on“benevolence”is the core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By cultivating“benevolence”,it helps improve individual?morality,social harmony,national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Confucian values of“benevolence,people-oriented thought,integrity,justice,harmony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along with specific moral codes of“righteousness,integrity,filial piety,and loyalty”,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urrently,facing the adversity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should learn from Confucian principles,which is essent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quality and behaviors.
Confucian morality;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ivation
B 82-052
A
1000-260X(2015)03-0080-06
2015-01-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项目“新形势下兵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的实践研究”(13YB05)
梁红军,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