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的时空极化理论
——利润率下行背景下的资本扩张路径

2015-04-02 14:57鲁品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利润率极化利润

鲁品越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的时空极化理论
——利润率下行背景下的资本扩张路径

鲁品越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21世纪资本论》关于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最新发现,一方面用历史统计数据证明了《资本论》关于资本与劳动的两极分化的历史预言,但同时也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相冲突。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它导致追求高利润率的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负利润的极化,生成了建立在社会基础环境“负利润”基础上的资本的高收益率。其分为实体经济领域在利润率上的“时间极化”和“空间极化”;而投射到虚拟经济领域,也产生了其盈利率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在我国,消除贫困积累的历史过程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本积累;贫困积累;负利润率

一、利润率下降规律与皮凯蒂的最新发现

《资本论》第3卷的第三篇的主题是“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将这条规律确立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然而如此重要的规律从其问世开始,便受到广泛的质疑与批评。①彭必源:《对国外学者非议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如果说以往的批评只是理论性的评判,那么,新近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建立在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上的结论,则是用实践标准对这条规律的检验。该书指出,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球主要国家的资本收益率r一直稳定地保持在4%-5%,而经济增长率g却不到2%。1914-1970年西方发达国家r/g<1,社会收入差距下降,乃是战争导致资本亏损以及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所造成的非正常状态。②Thomas Piketty,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4.皮凯蒂得到这个结论所用的数据也许有些不尽合理之处,但这只会对其结论作局部性修正,但不可能作出全局性颠覆。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皮凯蒂结论的正确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提出的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违背了历史事实?

利润率下降规律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意义也非同寻常,对它的否定就是对其整个理论的否定,因为其理论意义至少有以下两条。第一是对劳动价值论的验证。《资本论》的立论基础是:活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增加产品的价值。然而这一主张缺乏直接的现实验证。利润率下降规律正是对这一基本主张的间接验证:如果随着有机构成的提高,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减少,而不能生产剩余价值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增加,那么利润率必然不断减少。这就间接验证了劳动力是剩余价值(利润)的唯一来源。第二,这条规律也表明了资本的自我否定,因为每个资本都追求高利润率,然而其产生的结果却是它的反面——利润率下降。

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真正的推导,是下面的论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一般的平均的剩余价值率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因为所使用的活劳动的量,同它所推动的物化劳动的量相比,同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量相比,不断减少,所以,这种活劳动中物化为剩余价值的无酬部分同所使用的总资本的价值量相比,也必然不断减少。而剩余价值量和所使用的总资本价值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因而利润率必然不断下降。”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237页将其中的“物化”译成“对象化”。引者取“物化”之译,下同。这条推论内部包含的逻辑程序已经另文论述,兹不重复。②鲁品越:《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高积累规律的矛盾统一》,《财经研究》2015年第1期。

西方经济学将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作为不加证明的事实来承认,作为“凯恩斯三定律”之一。虽然其含义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不尽相同(例如,二者的利润率下降原因与范围不同),但其基本指向是一致的。现实经济生活也告诉我们,当资本的投资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无不面临着利润率下降的压力。如果不存在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无论投资怎样增加,资本的利润率都保持不变甚至不断增加,必将导致无休止的投资行为,这才是不符合实际的怪事。这些事实使我们更有理由确信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正确性。

于是我们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一方面,马克思的资本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具有无可否认的正确性,这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的规律;另一方面,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以其历史数据证明了资本收益率以高于社会经济增长率的速度不断增长。难道这两种完全对立、表面看来水火不容的理论判断同时正确?这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吗?

这个理论困境,使我们想起自然科学发展史上面临过的一次次类似的理论困境,以及摆脱这种理论困境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第一个例子是: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熵不断增加而趋向全宇宙均衡的热寂状态。但达尔文进化论指出宇宙不但不趋向热寂,反而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的非均衡状态进化。走出这个困境的理论路径不是否定这两种理论之一,而是揭示“正熵”与“负熵”的对立统一运动:事物的有序化发展来源于“负熵”冲抵“正熵”。第二个例子是: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提出:“宇宙的总能量可能是零,因为它等于空无一物宇宙的能量”,③[比]伊利亚·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自然法则》,湛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现代基本粒子理论支持这一结论。但现实的宇宙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存在着极其巨大的能量。走出这一理论困境的是狄拉克的负能量粒子假说:真空是负能态粒子的饱和态,正能态粒子与负能量真空的真空极化过程使宇宙总能量为零。要走出“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高收益率现象”的理论困境,同样需要采取类似的理论路径,这就是市场极化理论:资本的高积累建立在作为生产要素来源的全社会的负利润率基础上,正是市场的正负利润率极化现象及其矛盾运动,构成了资本的历史发展总趋势。

《资本论》潜含这种正负利润的“极化”思想。马克思说:“利润率的下降和积累的加速,就二者都表示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只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积累既然引起劳动的大规模集中,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又加速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利润率的下降又加速资本的积聚,并且通过对小资本家的剥夺,通过对那些还有一点东西可供剥夺的直接生产者的最后残余的剥夺,来加速资本的集中。”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270页。马克思还对将这种资本积累与对社会的剥夺分为“空间上并行”与“时间上相继”两个过程:“利润率下降,同时,资本量增加,与此并进的是现有资本的贬值,这种贬值阻碍利润率的下降,刺激资本价值的加速积累。生产力发展,同时,资本构成越来越高,可变部分同不变部分相比越来越相对减少。这些不同的影响,时而主要是在空间上并行地发生作用,时而主要是在时间上相继地发生作用;各种互相对抗的要素之间的冲突周期性地在危机中表现出来。”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遵循马克思的理论路径,本文首先分析实体经济中资本利润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再论述由这种极化产生的虚拟经济及其对虚拟经济的投射,由此产生了虚拟经济内部盈利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资本在总体上的利润率下降和正在运行的资本的高利润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演进,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历史运动。

二、资本的正负利润的时间极化及其效应

实体经济的资本面临的矛盾是:每个资本都追求高利润率,而全社会总体却面临着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压力。由此产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资本的两极分化,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资本在利润上的时间极化。这种时间极化有两个实现机制:一是在产权市场中通过企业并购产生的时间上相继的正负利润率极化;二是通过公共基础环境的建设,产生全社会共享的负利润率基础。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1.产权市场中利润的时间极化

作为历史趋势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必然施加到全社会每个企业头上,驱使每个企业尽可能追求利润率最大化,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而这条规律却使市场总体的利润总空间日益狭小。资本间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亏损和倒闭,另一部分发展壮大。利润率下降的压力由此集中到弱势的企业头上,使这些企业面临长期亏损的负利润率状态,无法组织再生产而成为过剩资本,最终被其他企业以最低廉的价格并购。这种低廉的并购价格是负利润率的最终结果。一旦并购完成,利润率在空间上的极化便转化为时间上的极化:被并购企业的负利润已经通过市场结清而消失,其亏损负载于被并购的资产中而成为其并购者的负成本空间,它由昔日被并购企业的负利润转变而成,由此形成利润率在时间上的极化:并购企业的高利润率建立在昔日破产企业的负利润基础上。设A企业以低廉价格并购B企业,B企业在并购中获得的利润为负利润-πb,其负载于其被并购的资产中,并购后转变为A企业的负成本πb。设并购前企业A的利润率是πa,那么并购后其从B企业资产中吸收了负成本πb,其利润率由此提高为(πb+πa),从而抵消了利润率下降规律所造成的后果,其利润率必将大于原来的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因为其利润率建立在负成本之上,它来自通过市场清算机制而消失的破产企业的历史上的负利润。

这就是说,市场竞争造成了不同资本之间(特别是代表不同生产力水平的资本之间)的利润率极化,这种极化最初发生在同时并存的空间中,但通过破产、倒闭和低成本并购,其最终表现在时间上。全社会的那些在并购中消亡的企业,其资产中负载着潜在的、作为历史遗存的负利润,其被并购而转化为并购企业的负成本,它与不断扩张的并购企业的正利润率之间形成了资本利润率在市场上的“时间极化”:这是先前的已经消逝的历史上的负利润率转化物与现在企业的正利润率之间的对立。被并购企业的正常价值与其被并购价格之差形成了它的“负利润”,并购的实质就是为了无偿地获得这些负利润资产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负成本,而以低于正常资产价格的价格进行并购,以获得建立在负成本基础上的利润空间。例如,一个企业以低于其正常价值达3亿元的低价被并购,卖方企业亏损了3亿元,意味着买方免费获得3亿元的负成本。于是,这些负利润率资产成为正在运行的企业免费使用的基础条件,由此获得高利润。而全社会被低价并购的企业亏损值,作为全社会资本运行的基础条件而被那些并购者免费分享,于是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也因此而提高。这就是说,全社会正在运行的企业的统计利润率不是以零利润率为基础,而是以负利润率资产的免费使用为基础(即以“负成本”空间为基础),由此冲抵利润率下降规律而形成高利润。由于这种极化乃是具有不同生产力水平的资本之间的极化,因此,这种“时间极化”说到底是产业极化的表现。

这一思想潜在地包含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性质是“把现有的资本价值用作最大可能地增殖这个价值的手段。它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包含着:降低利润率,使现有资本贬值,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①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现有资本的周期贬值,这个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阻碍利润率下降并通过新资本的形成来加速资本价值的积累的手段,会扰乱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借以进行的现有关系,从而引起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危机。”②美国著名学者大卫·哈维也指出,“正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这种尝试性的第一次投资经常会陷入破产,从而将利润留给了那些以最低的价格购买这些贬值资产的人。因此,资产贬值,特别是资本二级循环中的资产贬值,在为资本积累创造一个全新基础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③④ 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4、93-94页。

2.由公共基础设施积累形成的利润率时间极化

大卫·哈维指出公共财政投资,包括失败的投资所起的作用:“甚至在面临财政失败的时候,这种投资都有可能最终被证明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因为它们当中有很多只要存在那里,就具有物质性使用价值。20世纪初期,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剩余资本被投入到伦敦地铁系统的建设,尽管这些地铁系统很快陷入破产,但却为此后的数代人留下了可资利用的地下通道。”④这说明,那些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公共资产系统的产品,形成了全社会免费使用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降低了全社会资本的运营成本,形成免费使用的负利润率经营环境,从而提高了全社会正在运营的资本的利润率。

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系统会以各种方式输入到社会公共设施系统,如通过税收、捐赠、罚没、政府对土地和国有企业的产权出让等获得大量资金,然后再用这些资金生产社会公共设施。这些资金本身来自市场系统,是对企业利润的分割。它本来包括在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所说的利润之内。但是,正在建设中的公共基础设施价值来自正在运行的企业的利润,即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因而不会提高这些企业的利润率。但是,当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并且其收费已经抵消其投资值之后,其便成为免费使用的公共资产,从而成为各个企业的负成本来源。例如,高速公路在其收费已经使建设费回笼之后,仍然继续发挥作用,其便成为全社会实际上免费使用的公共资产。此外,通过公共债务系统已经分摊到社会成员头上的公共投资,以及通过破产程序进入公共领域的资产,通过捐赠、罚没和政府产权出让而建成的公共设施,都实质上成为全社会企业免费使用的资产。这些资产实际上负载着全社会承担的隐性的负利润,由此形成了全社会企业运行的免费的基础环境,其蕴含的潜在的负利润转变为企业的显在利润,从而抵消和超越了利润率下降规律所造成的结果。

以上两种利润率的时间极化的共通之处在于:全社会的一般利润率的下降集中体现于亏损企业或公共基础设施之中,这些亏损的利润通过各种社会清算机制(如破产并购、财政冲账等)而从社会统计中消失,转化为正在运行的企业的负成本空间,由此形成了历史上的负利润与当下正在运行的企业的正利润之间的极化。这种极化现象乃是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结果和最终表现,它反过来又使社会显在的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从而冲抵利润率的下降。

三、资本的正负利润的空间极化及其效应

在利润率下降规律压力下,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为了逃脱被并购的命运,转移到国外,利用那里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的低成本优势而提高其利润率,以此来逃脱本国经济的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巨大压力。于是出现国际性利润率极化现象,我们称这种极化现象为“利润率的空间极化”,它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环境的“负利润”转化为国际资本的低成本空间,与发达国家的高利润率资本之间在空间上的极化。

马克思曾提出:“一般利润率会不会由于投在对外贸易、特别是殖民地贸易上的资本具有较高的利润率而提高呢?”他的答案是肯定的。其中,对外贸易提高利润率的机制是:“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因为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这好比一个工厂主采用了一种尚未普遍采用的新发明,他卖得比他的竞争者便宜,但仍然高于他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出售,就是说,他把他所使用的劳动的特别高的生产力作为剩余劳动来实现。因此,他实现了一个超额利润。”而对外投资实现高利润的机制是:“至于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高。……处在有利条件下的国家,在交换中以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的劳动,虽然这种差额,这种余额,同劳动和资本之间进行交换时通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总是会被某一个阶级装进腰包。”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265页。在当代,跨国公司主动地把它的某些产业和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所提供的基础条件获取额外利润,来弥补利润率下降规律所造成的损失。如果我们把全社会与经济活动有关的部门分为资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那么资本部门在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全部利润就有了两个来源:一是资本部门的内在来源,它遵循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二是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部门,它是资本部门的超额利润的来源,造成对利润率下降的弥补。由此产生了地理空间的极化后果:发达国家资本的高利润为一级,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部门的“潜在的负利润”为另一极。所谓“潜在的负利润”指的是资本追求自身利润增长所造成的未得到补偿的损失在价值上的表现,其等于资本系统如果进行补偿所需要付出的劳动价值。这些“负利润”之所以是“潜在的”,因为它没有通过市场结清,因而不是资本结算中的会计项目,是那种未经结算的隐性损失。其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利润的空间极化。为了使社会再生产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社会工资总额至少应当等于全社会的劳动力的必要劳动价值,从而实现全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循环。如果这些被消耗的劳动力得不到再生产的补偿,那么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持续进行下去。因此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这种低于劳动力的必要劳动价值的工资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原有社会经济系统中具有大量处于资本系统之外的劳动力,资本可以用远低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所需要的工资来雇佣工人。这实质上是无偿使用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提出“资本部门”从“农业部门”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由此赢得了大量的超额利润。②W.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22,1954,pp.139-191.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从资本外系统获得大量的额外劳动价值,正是超额利润的来源,从而使其利润率大幅度提升,冲抵并超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效应。

这种超额利润来源于资本转移所产生的地理空间的极化: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直接获取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等资本外领域所提供的劳动力,从而减少了资本系统对劳动力的再生产的投入。例如,传统家庭农业所提供的食品将儿童培养成劳动力,将其直接输送给资本部门。并且在工人失业时由传统家庭农业提供社会保障,而无须资本部门提供社会保障。这造成了资本部门给予工人的工资总额长期低于生产社会劳动力所需要的必要价值,一直到资本外的系统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枯竭为止,这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劳动力成本保持相对低廉,等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时,二元经济逐步转变为一体化的均衡现代经济,这一时点即为‘刘易斯拐点’”。①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载《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在达到这个“拐点”之前发达国家资本所获得的高利润率,乃是这种由资本主义生产系统之外的作为生产环境的“负利润”供养的结果。

第二,资本部门与传统部门的产品价格剪刀差所形成的利润极化。与上述劳动力引起的空间极化相伴的,是资本化的工业产品与传统部门生产的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所产生的空间极化。作为资本外生产部门的传统农业部门,与资本化的工业部门之间,在市场自发力量的支配下进行的的产品交换是劳动价值不相等的交换:其剪刀差即是它从传统农业部门所获取的劳动价值。这样一来,传统农业部门就会出现低利润乃至负利润,形成了利润的极化现象。传统部门的负利润状态,有助于降低全社会劳动者的生活成本,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格,由此减少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提高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高利润率。而传统部门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低利润乃至负利润,是因为它可以迫使传统部门劳动者长期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迫使其想尽各种办法维持生存。这就造成了资本部门的正利润与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统部门的负利润的长期极化现象的存在。

第三,生态环境损失造成的利润率空间极化。资本消耗土地、矿藏、大气、水源等生态环境,应当进行环境补偿,进行持续再生产。这种补偿,对于可再生的资源环境来说,必须付出生态环境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价值;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环境来说,必须付出替代资源的发现与生产所要付出的劳动价值。而如果对这些资源的耗费不予补偿,必然造成不可持续的资源空缺,那么由此产生的利润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的“负利润源”,即本来应当付出,而实际没有付出的劳动价值。发达国家的资本的高利润率乃是这种由资本主义生产系统之外的作为生产环境的“负利润”供养的结果,是资本对资源生态环境的欠债。

四、虚拟资本的两层次极化及其效应

1.利润率下降与过剩资本的历史积累

正是由于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因此资本在对有限的利润空间的争夺结果,必然会造成一部分过剩资本退出市场。新增的剩余价值一旦暂时没有找到可以获得较高利润的投资领域,便会脱离实体生产而形成全社会的等待投资机会的货币,也即游资。随着历史的积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在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压力下而不断积累的闲置资本越积越多,以至与投入到实体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可以等量齐观。而利润的唯一来源是实体经济中的工人劳动。由此形成了利润率大于零的实体经济与利润率总体上等于零的未被实体经济吸收的过剩货币资本之间的对立,这是实体经济的资本在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制约下而产生的第一层次的极化现象。

这种作为利润率下降规律历史积累的资本极化现象——实体资本与过剩的货币资本之间的极化,反过来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升社会正在运行的实体资本的利润率。其道理十分清楚:一旦大量资本退出实体经济领域,会大幅度减少实体经济的总资本,即减少利润率的分母,从而大幅度提高利润率;因为利润率是按照投入资本的总量计算的,未投入到实体经济生产的闲置资本并不计算在内。

由此可见,利润率下降规律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投入到实体经济领域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而这个过程受到了上述时间与空间上的极化现象的影响,显示为资本部门的利润率上升和其他部门的负利润的积累的时空极化现象,这是利润率下降规律在实体经济中的表现;二是过剩的未被实体经济吸收的闲置资本越积越多,显示为实体经济与过剩货币资本之间的极化现象,这是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历史积累。二者同样显示着利润率下降规律。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一而不见其二,忽视了过剩货币资本的存在而否认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正确性。如果把闲置资本也纳入全社会一般利润率的统计,那么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将会十分明显,尽管这种下降还会受到上面所说的时间极化和空间极化的掩盖。

2.虚拟经济内部的盈利率的“空间极化”与“时间极化”

由利润率下降规律所产生的过剩货币资本,为资本的新形态——虚拟资本的诞生创造了土壤。在这种土壤上,社会信用系统会将实体经济的资产证券化,由此发明具有未来盈利功能的各种证券来吸收闲散的过剩货币,由此产生了由证券交易构成的经济体系——虚拟经济体系。这些通过虚拟经济体系来盈利的证券则是虚拟资本。《资本论》第3卷深刻揭示了当时刚刚出现的几种主要的虚拟资本的本质:股票、国家债券、银行空头汇票和存款等。最原始的虚拟财富是企业股票,它是实体经济资本的证券化形式,而这种“证券化”实质上是资本的“镜像化”。马克思说:“铁路、采矿、轮船等公司的股票代表现实资本,也就是代表在这些企业中投入的并执行职能的资本。”于是资本有了“双重存在”和“双重价值”:“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另一次是作为在这些企业中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9页。其中真正能够起到价值增值作用的资本只是实体资本,股票中的资本(本金)部分只是虚拟的,是实体资产的证券化的影子,无论股票怎样卖来买去,企业的实体资本仍然独立地运行。因此股票只是由实体资产通过证券化而衍生的“镜像”。20世纪70年代为了创造流动性以激发由利润率下降导致的投资疲软,出现了将已经作为虚拟资本的金融资产再度证券化的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它用利息与价格波动的投机收益来吸收民众口袋中剩余的货币,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各种投资和投机活动。而由此形成的虚拟资本又可以“再证券化”,如同镜子里的影像可以再度产生“镜像”。这种“镜像化”过程反复进行,导致虚拟资本无休止的扩张,直到大众口袋里的闲置货币被吸干为止。由此产生了以闲置货币资本为其生长土壤的虚拟经济体系。

从本质上说,虚拟经济乃是实体经济的证券化,包括对这种证券的“再证券化”,是实体经济通过信用机制的证券化形式投射到金融领域的产物。在虚拟经济中,资本流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投资类资本被实体经济所吸收,通过实体经济生产剩余价值;二是投机类资本,即通过金融证券价格波动来分割市场上历史积累的剩余价值的资本。这类资本不从事任何实体经济生活活动,只是在证券买卖中不断流动。因此这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为零。因此,这类资本中的任何正盈利必然对应着相应的负盈利,由此产生了虚拟经济内部的两极分化:正盈利率与负盈利率的空间极化与时间极化。它们乃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在虚拟经济领域中的投射。

虚拟资本的“空间极化”,即同时并存的盈利资本与亏损资本之间的两极分化。虚拟经济市场是风险市场,但其风险概率并非平均分布。从总体上说,国际垄断性金融资本的盈利概率远大于中小散户。这些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创制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品及其交易网络,渗透于全社会每个角落,由此形成了支配和统治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无形的金融网络权力体系,分割着全社会的闲置剩余价值。这是劳动者在既往历史中已经创造的剩余价值,它们以零散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大众的衣袋中,支撑着虚拟资本的运行,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当下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也能够“以钱生钱”。因此,垄断金融资本所获得的高盈利率来源于绝大多数中小股民的负利润率。这就是虚拟经济体系内部的空间极化。

然而中小投资者如果一直长期处于亏损地位,将会打击其加入虚拟经济体系的积极性,投机性流动资本将不断减少。一旦如此,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将会减少和丧失其分割对象——全社会历史积累的剩余价值。为此,必须使虚拟经济内部的中小投资者也能盈利。但是整个虚拟经济体系的投机性总盈利只能为零,而国际垄断金融资本绝对不会自动地将自己所获盈利分给中小投资者分享——这与资本的本性相违背。于是唯一可能的路径是盈利率上的“时间极化”:用对未来资本盈利的透支来支撑当下整个资本市场的正盈利率。于是,垄断资本利用人们对所投资的实体经济的未来预期,将其通过其金融网络传导给全社会,由此不断推高资产价格。这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入到虚拟经济市场,垄断资本由此获得越来越多的供其分割的剩余价值,整个虚拟经济体系所产生的虚拟利润率甚至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但我们知道,这些虚拟资产交易本身不能生产出任何剩余价值,因而这些利润只能来源于对未来盈利的预期而进行的透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资本盈利率的“时间极化”:现在的盈利建立在对未来的透支(即未来的负盈利率)的基础上。

然而,一旦这种预期超过未来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便形成了虚拟资产的泡沫。泡沫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突然破灭,于是形成了当下金融资产价格的普遍暴跌,金融资产价值普遍缩水。这实质上是对先前资产暴利的补偿与支付,由此形成了资产价格在时间上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正是资本利润率极化的显现。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垄断资本与中小散户都会发生资产缩水,但是亏损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散户身上,而暴利概率主要集中于垄断资本。于是,虚拟资本的“时间极化”,最终还是表现为“空间极化”:同时并存的大众资本与垄断资本之间的两极分化。

五、总结与评论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规律,具有根本性意义。每个资本追求高利润率的趋向与市场总体上的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形成市场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个矛盾驱使各资本之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产业的更新换代与扩张并购,产生了以产业分化为基础的实体资本利润率极化现象,其中正在运行的资本利润率建立在基础环境和资本部门之外实体领域的负利润的基础之上,从而冲抵了利润率下降规律所形成的降幅,最终导致皮凯蒂发现的结果: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由此产生了建立在负利润基础上的资本的高度积累与高度集中,产生了富可敌国的巨大的国际垄断集团。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正是这种资本积累的过程。

而作为这种资本积累赖以形成的基础的负利润领域,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贫困积累”。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不断加速分化与对立,是利润率极化的根本原因。正如马克思所发现的那样,在利润率下降的总体压力下追逐高利润率的资本所产生的影响,“时而主要是在空间上并行地发生作用,时而主要是在时间上相继地发生作用;各种互相对抗的要素之间的冲突周期性地在危机中表现出来”,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由此形成了利润率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在实体经济领域,时间极化主要表现为负利润的资本与社会公共资源在被市场结清之后,成为资本免费使用的负成本资源,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历史亏损基础上的高利润率;而空间极化主要表现为资本部门的高利润率建立在资本外的其他部门(传统农业部门、生态环境、人口系统)的负利润的基础上,即其欠债性的贫困积累的基础上。

利润率下降规律产生了大量的过剩货币资本,由此产生了资本在总体上的极化:正在运行的实体资本与过剩的货币资本之间的分离。社会信用机构将实体资本金融化,产生了吸收过剩货币资本的虚拟资本。于是,实体经济中的利润率极化现象投射到虚拟资本领域,产生了虚拟资本在利润率上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空间极化主要表现为垄断金融资本吸收大众资本而迅速扩张与积累,同时大量的中小散户则遭受亏损与割肉;而时间极化表现为虚拟资产价格高涨时对未来利润的超额透支,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泡沫崩溃时虚拟资产的普遍亏损,这两者是同一负利润在不同时间上的表现。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虚拟经济领域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它不仅是实体经济领域中两极分化的延伸,更是实体经济两极分化的加速器。

因此,整个资本体系的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与每个资本追求高利润的矛盾,导致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了资本的产业分化与规模分化,由此导致资本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领域的利润率极化现象。其中高利润率资本部门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集中,而负利润部门与领域则不断处于亏欠状态而进行贫困积累,前者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利润率下降规律压力下所产生的利润率极化现象,乃是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不断扩大与加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反过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一固有矛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消除资本积累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利润空间,消灭在经济生活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贫困积累”,将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正是处于下行压力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C].人民出版社,2009.

[2]Karl Marx:Capital[M].Vol.Ⅲ,translated by David Fernbach,Penguin Books,1991.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

[4]Thomas Piketty.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4.

[5]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A].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彭必源.对国外学者非议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8,(1).

[7][比]伊利亚·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自然法则[M].湛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8][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W.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Vol.22,1954.

Decline Law of Profit Rate and Polarization-space-time Theory of Capital:Expansion Path of Capital in the Declining Profit Rate Context

Lu Pinyue
(School of Humaniti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The new discovery that capital return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certifies the historical prediction of polarization of capital and labor in Capital by historical statistics on one hand,and conflicts with Marx’s decline law of general profit rate on the other.The decline in profit rate is the basic law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mode,leading to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capital pursuing high profit rate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ofits in the whole social economic system and forming high capital return rates based on the negative profits of the social fundamental environment.The polarization separates into time polarization and space polarization in terms of profit rate in entity economy field,while radiating to fictitious economy area,it brings time polarization and space polarization in terms of profit rate.In China,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eliminating poverty accumulation will provide huge developing space fo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apital accumulation;poverty accumulation;negative profit rate

F062.9

A

1009-0150(2015)03-0004-10

(责任编辑:海 林)

2015-04-0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AZD066)。

鲁品越(1949-),男,安徽芜湖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

猜你喜欢
利润率极化利润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破解“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观念新 利润丰
基于PWM控制的新型极化电源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