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与思想探析

2015-04-02 07:15王玮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翻译理论郭沫若

王玮(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与思想探析

王玮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从探讨郭沫若的生平背景入手,介绍了他的翻译成就,并对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做出了初步的剖析。郭沫若的翻译实践主要可以从郭沫若译著《英诗译稿》和《浮士德》窥见一斑,而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则可从罗新璋所著的《翻译论集》和方克平所著的《溯洄从美:从批判理论到文学翻译》中探出精髓。对郭沫若翻译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郭沫若的“创作论”的地位固然不可撼动,但其中对于创作的维度却并没有提出很好的标准。

关键词:郭沫若;翻译理论;创作论

0 引言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翻译家,毕生大半时间都在从事与文学和翻译相关的工作,颇有建树。在翻译工作上,不仅推出了多部译作,在翻译理论上更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中国的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郭沫若一生饱经风雨,尤其是两次留日经历,为他架起了与日本及西方文学的桥梁。在此期间,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涌现的科技名词、文化名词以及日本九州的风土人情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郭沫若的创作。他广泛阅读,由浅入深,在翻译实践上不断摸索,最终提出了“风韵译”、“共鸣说”、“创作论”等翻译理论和思想,为广大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极大程度上指导了翻译实践。本文将带领读者分析郭沫若的翻译实践,探讨他的翻译理论和思想,综述郭沫若译著的特点和翻译思想的精华部分,并探讨了其翻译理论的不足之处。

1 郭沫若翻译活动的综合评述

郭沫若在翻译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文学文艺方面也极富盛名。他独具慧眼、鉴赏力强,因此在选取原著进行翻译时,总是能发觉外国作家的精华部分,随后即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家名作。其次,在翻译策略上,郭沫若更加偏向意译,将译语处理为本土文化所能接受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同时要照顾到译语的审美功能,不仅使原作意思表达完尽,还要使其具有艺术观赏性。在语言层次上,译语会随着不同时期、不同作品而发生变化。而进行诗歌翻译时,在形式上,郭沫若一般处理成五言或七言,丰富的词汇配上乐感的音韵,将文字之美诉诸纸上。但有时候,原作晦涩难懂,郭沫若译文偶尔也会处理成浅显的文言文,语言环境的近似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强读者接收的历史真实感。因此,正是诸如浅显文言文、文白夹杂、戏剧语言等这些针对原作特点的处理方式,才使得译文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为读者所爱!

不难发现外来文化对郭沫若译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当时的中国社会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中国当时正处于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潮尤为盛行,其所在的创造社中就有体现。创造社主张个性解放、追求真我,其后期的刊物更是引进马克思主义论和社科问题,皆有所见,代表作如《政治经济学批判》、《艺术与真实》等。

除了丰富的译作之外,郭沫若提出的翻译思想对后世翻译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广为人知的“创作论”中,他创造性地提出“风韵译”、“共鸣说”、“生活体验论”等思想,指出翻译也是一种创作,为创造性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解释了诸多翻译现象,这对译者的翻译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4]。“创作论”的提出,还丰富了我国的翻译理论思想,比如林语堂先生的“翻译艺术论”(即,将原作作为完整的艺术整体,把原作最大的艺术要素转换到译文中,使得译文也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郭沫若的“风韵译”思想可以很好地与之契合,并使之更加成熟。

当然,早期的翻译工作还处于摸索当中,并不能尽善尽美,郭沫若的理论思想也是如此,有待进一步完善,他提出的“创作论”并没有同时说明其创作维度,对于初学的译者来说,可能会过度创作,使得译文成为一件崭新的作品而舍弃了原文的意义和形式,结果就是创作大于翻译;相反,译者也可能会过于忠实原文,使创作在译文中只有很少的体现,硬译现象严重,结果就是翻译极大于创作。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是因为欠缺合适的创作标准,而可能使译文产生偏离,不能成为一件与原文相呼应的艺术品。

2 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思想

2.1创作论之“风韵译”

“创作论”是郭沫若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5-6]。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学翻译大幅发展,同时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也愈加激烈,此时郭沫若的“创作论”应运而生,其中强调的“风韵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直意”之争。“风韵译”主要是针对诗歌翻译提出的,其本质上是两种文化艺术的融合、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及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遵循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同时还要留住原文文学的神韵,这也便是严复先生提出的“雅”了。可以不妨理解为,郭沫若将诗歌翻译划分了3个层面——内容、形式、神韵,而关注的焦点当然是落在“风韵”上。

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字句、原文意义自然不许走转,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能走转。原文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以内,为气韵期间可以自由移易[7]。

当然,要达到形神意兼具、完全意义上的“不走转”,难度极大,因此,尽管十分推崇,但也不限于某一种的翻译标准,一旦处理不好,难免顾此失彼。当然,对译者也相应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拥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了解原作的背景等。

2.2创作论之“共鸣说”

郭沫若创作论中所提出的另一重要思想“共鸣说”,对诗歌翻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雪莱是郭沫若最爱的诗人之一,他对雪莱的诗集有着近乎痴迷的翻译研究。他认为,一本好的译作,首先要深入原作的灵魂,只有抓住了灵魂,才能将其付诸笔尖,进行再创造,从而使译者感受到原作的精妙之处,产生“共鸣”。“我和他合二为一,他的诗便如我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在创作一样”[7],便很形象地解释了共鸣在译者与原作之间的纽带作用。纵观古今,作家之间,相距数年,却能相互影响,只得因于思想的共鸣了。

读者在面对作品进行文艺欣赏时,首先会在内心形成一种期待,一旦遇上某一个吻合点,就很容易产生共鸣,找到情感支持。感情的投入在翻译中有助于诗歌美学,但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遇见好的作品时,往往会因为个人主观情感投放之后却难以收回,因而影响到译著的客观性,这也是译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2.3创作论之“生活体验论”

译者从原作中获得完全共鸣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译者除了具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之外,还要具有多种的生活体验,对原作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便是郭沫若的“生活体验论”。将译者本身置身于原作创作的当下,体会创作背景、动机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再运用译者本身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原作的风姿。

郭沫若称,《浮士德》的第1部和第2部,分别创作于不同时期,第2部是歌德晚年的作品,60多年的生活经验沉淀让郭沫若甚至有点望而却步,直到郭沫若自己亲身经历几十年浮沉后,再来翻译时方才得心应手。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就需要译者深刻体会原文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

2.4创作论的精髓

郭沫若一生中的很多时间都献给了翻译与创作。翻译之于郭沫若,已不仅仅是一项方便交流的文化活动,而是已然提升到艺术欣赏的层次——“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这也便是创作论的精髓了。

郭沫若在翻译理论和思想上同样成就颇丰。他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创作论”,在引入国外代表性著作的过程中,郭沫若对于翻译的几个理论问题,如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意义、翻译的可译性等问题,也提出了深刻的思考,让译者对翻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郭沫若认识到翻译可以使世界文化得以共享,也可以加强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促进本国文化创作的发展。这些问题即便是在今日,仍具有探讨价值。

翻译的任务不在意义的阐发或条分缕析,而在于意义的艺术合成,所以译者必须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去体察原文意义的各种成分及其性质[8]。郭沫若对于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表示赞同,但“雅”字并非指的是高深,而是一种出于艺术美学的描述,在其多部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3 郭沫若翻译探析

郭沫若的译著主要集中在诗歌、小说和诗剧等方面的作品中,本文将以诗歌和诗剧为例进行分析。在众多英美诗人中,郭沫若尤其偏爱雪莱、泰戈尔、惠特曼等,其中许多短诗译作也是郭沫若的得意之作,下面以“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为例来看看郭沫若的翻译实践。原文如下: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O,my Luve’s like a melodie/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s thou,my bonnie lass,/So deep in luve am I;/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Till a’the seas gang dry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And the rocks melt wi’the sun:/I will love thess till,my dear,/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ll,my only luve!/And fare thee weel,a while!/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Tho’it ware ten thousand mile.

郭译:

吾爱吾爱玫瑰红,六月初开韵晓风;吾爱吾爱如管弦,其声悠扬而玲珑。

吾爱吾爱美而殊,我心爱你永不渝,我心爱你永不渝,直到四海海水枯;

直到四海海水枯,岩石融化变成泥,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心爱你永不渝。

暂时告别我心肝,请你不要把心耽!纵使相隔十万里,踏穿地皮也要还[9]。

这是一首歌颂爱情的抒情短诗,用英格兰方言创作而成,其译本颇多,选取的郭沫若译本尤为值得细细品味。首先,通过原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文在形式上其音步并非整齐规律,采用韵律为ABAB,选词简单质朴,多用古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乐感,但表达的感情却真切浓烈,时而热情,时而归于理智。接着再来看看郭沫若的译文,首先,同样是从译文的形式上,郭沫若选用的是浅显文言文,音步规整划一,均为七言,这也是郭沫若译文的特点之一,以诗体形式呈现,十分具有美学艺术。其次,在韵式上,郭沫若并未将原文韵式移植到译文中来,而是采用的近似韵,具有明显的东方特色,读起来已然不像是译文作品,倒像是本土作者创作而成,源语言和译语合二为一,自由穿梭,味道十足。在稍微隐晦的意象选择上,郭沫若也选用了贴近本土文化的词语,比如“四海海水枯”中的“四海”,表示的其实是“所有的海水”,此外还如“心肝”、“踏穿地皮”等。从这篇译作中可以浓烈地感受到译者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极力保全了原文的神韵以及原汁原味的元素,在投放于译文的过程中进行再度创造,使译文不仅神义兼具,而且同样具有美的感受。

4 结论

作为一代文学巨匠、文化名人,郭沫若可谓声名远播,在他的一生中,创作和翻译几乎并驾齐驱。在翻译领域上,不管是翻译实践还是翻译理论,郭沫若都享有盛誉,极富成就,尤其体现在诗歌翻译和戏剧翻译上,不但译作精良,硕果累累,更是对一个时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上,郭沫若在引入外国文学名著时,随着其本人经历可以大致分为3个时期。首先是中国当时处于五四时期,主张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在这个时期,郭沫若主要引进并翻译了歌德文学,歌德主张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浓厚的反封建色彩,这正好和当时的时代特点相吻合,因此成就了歌德,也成就了郭沫若。五四时期之后,郭沫若由于言论过激,遭到蒋介石的追杀,逃亡日本,这时的中国正在寻求新道路,趋于时代形势,马列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便顺势流入中国,而郭沫若就是最早的著作翻译者之一。结束逃亡生涯之后,新中国刚刚建立,郭沫若回到祖国,开始潜心翻译。也正是有了这些个人阅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使得郭沫若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理论思想,在具体的翻译上便由可见,比如他提出的“诗人译诗,以诗译诗”、“风韵译”、“共鸣说”、“生活体验论”、“创作论”等,其中,“创作论”便是郭沫若的理论精华了,指出译者要基于传神达意,在融合不同语言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以达到审美要求,这为翻译的艺术学派奠定了基础。

当然,任何理论并不能解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代在发展,读者审美在改变,郭沫若的翻译思想或者也存在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后世译者对其翻译理论精髓的继承。

参考文献:

[1]熊辉.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J].郭沫若学刊,2008(1):58-62.

[2]王海涛,陈晓春.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研究述略[J].郭沫若学刊,2009(4):19-23.

[3]刘悦坦.“泛神论”与郭沫若的创造性思维[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24.

[4]孔令翠.郭沫若翻译理论研究[J].译苑新谭,2009(1): 12-27.

[5]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杨琴.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8):82-83.

[7]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方克平.溯洄从美:从批判理论到文学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9]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英诗译稿[M].郭沫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4543(2015)02-0173-04

收稿日期:2015-03-02

通讯作者:王玮(199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电子邮箱1114700729@qq.com。

An Analysis into Guo Moruo’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Ideology

WANG We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Guangxi,P.R.China)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amily background of Guo Moruo as an in initiative is taken and his translation achievements is introduced.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Guo’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ideology is made.Guo’s translation practice can be spotted from his translation works English Poem and Faust;and Guo’s translation theory can be best investigated from Luo Xinzhang’s work A Collection on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Fang Keping’s work Upstream Striving Towards Beauty:From Critical Theory to Literary Translation.After investigating into Guo’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it can be found that Guo’s“creation theory”bears a deep root among translation theories;nevertheless,it doesn’t present us a perfect criterion for the dimensions of creation in translation.

Keywords:Guo Moruo;translation theory;creation theory

猜你喜欢
翻译理论郭沫若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
郭沫若佚诗一首
郭沫若游晋祠之遗
反七步诗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